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之问道长生-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来心中欢喜,笑道:“金蝉西来,你可前去再护上最后一程。”
  “谨遵我佛法旨。”
  观音行了一礼,领命而去。
  时光匆匆,半个月之后。
  灵山脚下,来了四人一马,正是唐僧一行。
  唐僧笑道:“这西方佛地果真是和我中土大不相同。”
  但见一路奇花异草、古柏苍松,所过之处,家家向善,户户斋僧。
  又见远处一带高楼、塔林,冲天百尺,耸汉凌空。
  唐僧举鞭遥指道:“悟空,好去处!”
  行者笑道:“师父啊,你在那假境假佛处,强要下马礼拜,今到了真佛境之地,倒也不下马了。”
  唐僧闻言,慌忙下马。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道童立在山门之前,叫道:“来的可是东土取经人吗?”
  唐僧连忙整衣观看。
  行者道:“师父,这时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
  唐僧连忙上前见礼。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被那观音菩萨哄了,她原说圣僧三五年间就到,我年年等候,不想圣僧今天方来。”
  唐僧说道:“大仙盛情,贫僧感激不尽。”
  宾主叙话间,唐僧一行就被引入玉真观中。
  沐浴之后,唐僧换上锦澜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拜见金顶大仙。
  而后,唐僧一行在金顶大仙的相送下,缓缓向灵山行去。
  登了灵山,没有五六里,但见一道八九里宽阔的河水拦路。
  唐僧惊道:“悟空,这路莫非走错了,此水如此汹涌,又不见舟楫,怎生得过?”
  行者笑道:“师父,你看那不是有一座木桥吗?从桥上过去,方得正果哩!”
  陆北也是停下步伐,望那独木桥看去,目光闪烁,“凌云渡!”
  不知为何,心头隐隐有些悸动生出。
  “那……”
  这时,行者笑道:“师父看好,老孙先给你走一遭。”
  说着,拽开步子,走将过去。
  唐僧心惊胆颤,说道:“这太险绝,走不得,走不得!”
  正在这时,河面上飘荡过来一船,一个戴着斗笠的僧人立在舟头,那僧人面呈淡金,神情疾苦。
  将船驶至近前,笑道:“这里来!这里来!”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那是一个无底船。
  陆北目光微凝,灵台之中,一股警觉生出,在他目光之中,那老僧青光透体而出,隐成罗盖。
  “这一位就是那接引圣人的一具法身,南无宝幢如来!”
  陆北思忖道。
  这时,唐僧和八戒已经上了小船。
  “小友不上船吗?”
  接引佛祖笑意莹然地看着陆北道。
  陆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了,我从那凌云渡走便是了。”
  “有趣……”接引笑了笑,将竹蒿撑起。
  陆北目光淡漠,就是一步踏上了那根独木桥。
  一步踏出,万籁俱静!
  空!
  六觉尽失,心神空明。
  一根独木之上,腰悬三尺青锋的素衣青年,双眼无神,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时,周方虚空之内,有无量金色佛光凝成【卍】字,齐齐向陆北灵台涌来。
  皈依,皈依……
  那是一位圣人的渡化之音,直指灵台深处。
  灵台在于方寸之间。
  心神见于莫名之地。
  莫名空间,一面蓝紫色的镜子,正在不停放出灵光驱逐佛光的侵蚀。
  那佛光一圈圈晕来,最终在无尽的虚空中形成一个模糊的人脸。
  五官渐渐清晰,竟是世尊如来!
  那一双眼眸正待睁开。
  “哼!”
  一声冷哼响起,昆仑镜蓝紫色的光芒如根根箭矢,向那人脸射去。
  箭如飞蝗,攒射而来。
  “先天至宝,大善!”
  那人脸的眼睛还未睁开,两片嘴唇翕动,惊喜说道。
  “善……”字一出,漫天箭矢倏然顿在半空,轰然湮灭。
  “太微,入我佛门,教中护法之位为你而留!”这声音从厚厚的嘴唇中吐出,不含一丝废话。
  一声冷笑响起,“给本帝滚出去!”
  昆仑镜荡起一道蓝紫色的光柱,向佛光人脸照去。
  突然两道光芒从一双幽深的瞳孔中放出,金光如漩,向蓝紫色光柱席卷而来。
  无声无响,湮灭虚无。
  昆仑镜清鸣一声,蓝紫色的镜面黯淡无光,好似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霾。
  “明镜蒙尘,可悲可叹!”
  如来佛祖一语双关道。
  “太微,莫让金蝉子在大雷音寺中等急了。”
  如来佛祖微微一笑。
  与此同时,佛光普照,驱散了莫名空间的白色迷雾,显出一个青年的元神来。
  青年面容沉寂,双眸冷冽,正在死死抵挡住佛光咒文的侵蚀同化。
  手掌中,一面造型古朴的镜子,在一位混元圣人的攻击下,已失去了往日的瑰丽光辉和诸般神异。
  此刻,陆北的脸颊、脖颈、手臂之上,一道道金光咒文如蚯蚓般急剧蠕动,正在一点点侵蚀元神。
  没有多久,只留额头上一小块儿区域明洁如玉,那是神庭所在,真灵居所。
  就在这时,如来佛祖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了,炸雷般的声音响起在此处莫名空间。
  “滚!”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兴盛的根源
  凌云渡。
  莫名空间之内。
  随着“滚”之一字吐出,陆北元神那还未被金色咒文侵蚀的眉心之地,一点毫光乍然放出,幽幽似漩转动,灿烂一如星斗闪耀。
  “滋滋……”
  元神之体,微微毫光透体而出,宛若沸汤扬雪,蚯蚓般的金光咒文犹如潮水一般迅速后退。
  真灵之光透体而出,光芒万丈,璀璨夺目,一圈圈恍若遵循着某种古老的道韵。
  而清光映照在那金色人脸之上,以如来佛祖之能,脸孔晃了几下,竟模糊了几分,而眼眸更是紧闭,以避其芒。
  突破大罗,天道垂青,这灵光虽看着微弱,但却蕴含有莫大威力。
  也就是如来佛祖,只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与此同时,青黄赤白黑五气现出,恍若五条飘带,当空衔接而成一个圆环,圆环徐徐升起,在陆北顶上三尺三寸三分。
  “噼里啪啦……”
  雷霆本源在圆环四周,形成一圈薄薄的电弧,生灭和霸道的雷霆气息四下流溢。
  “本源具象!”
  如来佛祖强行将眼眸睁开一条细小的线,而那一双脸孔越发模糊,已渐渐辨别不清五官,他语气复杂道,“你是要跳出三界,超脱五行!?”
  唯有证道大罗境界的太乙金仙,才会自真灵之中抽离出五行本源,以元初之环,问道大罗。
  说着,如来佛祖就有些犹豫。
  若是现在出手镇压,虽不说可以完全毁掉太微帝君的进阶之机。
  但,就算废了此人,一个太乙金仙的佛门护法,又值当他出手么?
  倒不如,在其突破大罗之后,真灵归体之前的虚弱期,烙下禁印。
  如来正心思电转间,却听陆北冷笑一声,眉心三尺灵光透体而出,流景扬辉,璀璨夺目。
  一个被微微毫光笼罩的小人,一跃而出,脚踩三尺灵光,冲霄而起。
  纵如来佛祖出手,他也并非没有一拼之力。
  “你这真灵……”如来佛祖真正变了颜色,怔怔说道:“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
  陆北话音未落,三尺灵光又窜起足足有一尺之高,跳过五彩圆环。
  实则,单此三寸三分,若是其他太乙金仙要想跳过,寸寸犹隔天堑,难如登天。
  而陆北甫一跳出桎梏,一股巨大的喜悦齐齐涌上心头。
  那是难以言说的喜悦,空山无人,深谷花开。
  当是时,天地一静,“哗啦啦……”声音响起。
  一条无始无终,奔腾不息的河流显出,上空迷雾重重,正是命运长河!
  点点流光奔涌长河,代表陆北的命运,突然分出一条细小坚韧支流,向看不见的远方奔涌。
  而几乎又是在一瞬间,那元灵小人轰然碎成亿万个小光点,然后又再次凝聚一处。
  恍然一瞬,浑然天成。
  一碎一凝,再碎再凝。
  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已达十二万九千六百次之多,暗合一元之数!
  陆北的元灵,立身五彩圆环之上,一双冷冽的眸子赫然睁开,幽深,浩瀚。
  眼底有五彩斑斓一一闪过,恍若两朵莲花无声绽放。
  一道不见于过去未来,却回荡诸天时空中的淡漠声音响起。
  “本帝太微,今证大罗道尊!”
  字字珠玑,三界之内,凡是长生真仙修为的仙圣佛陀,心中莫名一突,皱了皱眉,却也说不出来由。
  而五色团融浑一的圆环,就是一圈圈扩大开来,交叠而闪,最终成了一道五色变幻的光轮。
  一源成一轮,可以称道尊!
  而五色圆环散发出的后天本源气息,正在一刻不停地向先天气息急剧蜕变。
  “五行后天本源返先天?”
  如来佛祖犹如宝石的金色眼眸猛然瞪大,忍着某种禁忌,细致看去。
  此刻他那张金色的面孔,正在一点点剥落金色的辉芒,纷纷扬扬……如同庙宇上供奉的佛像掉漆一般。
  “你不是在证道大罗,这是……混元!”
  如来佛祖嘴唇无意识地颤抖着,只觉荒谬之极,心惊肉跳。
  无论是方才的真灵气息的迥异,还是后来的五行融合为一。
  还有这眼前的五行本源齐齐朝先天本源蜕变,都在告诉他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这个道号为太微的小辈,正在大踏步向混元大道迈进!
  混元圣人,以元灵承载先天五行道源,五行混一成就源环,身返混沌。
  “可这怎么可能?!”
  如来佛祖金眸闪烁,难以置信道。
  证道成圣,开什么玩笑?
  突然……似乎发现了什么。
  “不对!你这不是先天道源!”如来佛祖心念于此,金色面孔倏然褪去,变成一个金色源环。
  一点灵光一闪而逝,似是一颗金色菩提树形状的晶体。
  所谓身外化身,只是圣人一念!
  锐利无匹的金色光芒闪烁了几下,五种颜色,代表着五种道源的辉芒显化出。
  正是五色混一,万法不侵的圣人源环!
  它们,一层层,一圈圈。
  如树之年轮,细细数去,一共有着四圈,那是四个量劫的道行!
  道行,即是道之轨迹,大道行走过的痕迹,故而称……道行!
  而修出五行任意一源而成道轮,这就是圆满,这就是大罗金仙。
  道轮既是束缚,又是保护。
  太乙金仙的真灵跳过五行后天本源造就的元初之环后。
  其他四行后天本源就会齐齐涌入一行本源之中,经过天道五行转化,最终凝成一行道源……这就是大罗金仙。
  ……大罗巅峰、准圣、准圣巅峰,直到混元圣人,一一修出五道光轮,最后融而为一,周旋不息,当此时,圣道方成。
  但层层而累,对于真灵的负荷,是难以想象的。
  大道既轻如无物,又重若泰山,每修出一行,就如同长生真仙到太乙金仙的过程,只会越来越困难,直到不堪重负。
  而陆北五行并举,五行同时蜕变,只要五行真正融合为一,直趋混元。
  原因无他,圣人元灵。
  那是在昆仑镜的带领下,穿越时空的过程中,魂灵早已被锤炼到坚韧无比,但仅仅也是拥有成就圣人元灵的资质。
  而后来的修道生涯,或无意,或有意,才至此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