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道:“皇上,王平安忠君爱国,实为我朝臣工的榜样。老臣以为,爵位方面,不如加封王平安为郡王,封地折柳,世镇此地,与国同休。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百姓得知,不论是谁只要一心为国,为皇上效力,那么皇上就不会亏待这个人的”
李治哦了声,心想:“这是要封异姓王,上一个异姓王是谁来着?嗯,是燕郡王罗艺,可惜罗艺支持李建成,还为给李建成报仇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身亡。要说对君主的忠心,无病远远超过罗艺,只可惜罗艺没得好下场,支持错了人,这个有点不太吉利啊,怕无病以后也会如此”
自从汉高祖刘邦杀白马祭天,说出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话后,就如魔咒一般,几乎历朝历代凡是被封了异姓王的,都没好下场。当然,也不能说都没好下场,可就算有好下场的,也是战战怯怯地过完一生,深怕哪天皇帝对自己起疑心,把自己给咔嚓了,这种下场,其实也说不上好,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个正常死亡罢了
李治有些犹豫,道:“封王……这个,要出镇么?”异姓王都要有藩属领地的,如果真把王平安分封到了折柳,那王平安以后就得待在那里了,不得召唤,不能再随便进京了。
长孙无忌早就想好了,这个不成问题,他道:“当然要出镇,不过王平安更擅长文治,而非武功,所以老臣以为,让他遥领藩土,由其子镇守,而他仍旧在京中任侍中之职,更为妥当”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都说这样最好,还是长孙大人见识高明。他们本来还对王平安能封王这件事,羡慕嫉妒恨呢,可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人人感觉有理。说白了封王,封的不是王平安,而是封的他儿子,可王平安现在没有儿子,就算以后有了儿子,也是皇帝的外甥。
而王平安一死,根据降一级继承的规定,那么王平安的儿子就不能再是王爷,而又降回到了国公的爵位,其实封了等于没封,反而是个好大的人情
长孙无忌出了主意,大臣们又一致同意,李治想了想,便也点头了。他道:“无病,那朕就封你为辽郡王,任辽东行军副大总管一职,领兵出征高句丽,就算是……就算是辅助李恪吧,朕加封李恪为辽东行军大总管,你俩一正一副,不过由你执掌兵权,可不能把兵权给他”
王平安赶紧跪下谢恩,有个王爷当,总比没有强,等自己灭了高句丽后,回京时再想办法,去封地做王爷便成,反正得赶紧发展自己的实力了,离得中央朝廷越远越好。
长孙无忌在旁笑道:“皇上多虑了。就算王平安把突厥兵硬塞给李恪,怕李恪也是接不住的呀”
大臣们一起笑了起来,心中都想:“李恪又不是傻子,他就算再想抢兵权,也不可能抢突厥兵的,突厥兵很容易把他烤了吃”
君臣又议论了一下具体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突厥兵属于仆从军,而行军路线走的关外突厥草原的地盘,既不用给他们备什么粮草,也不用发军饷,纯粹白使唤,还不怕他们全死光。至于大唐的府兵,仍旧继续调动,突厥兵是打头阵的,而李恪必会因为突厥兵的不满而出意外,所以原订的军事计划,并无多大的改变,反而更容易执行了。
商讨完后,帐内散会,王平安出了帐篷,长孙无忌追上他,拍着王平安的肩膀,笑道:“无病,皇宫里闹鬼,闹一通之后,却便宜了你,你称王了呀,这个可得庆祝一番了”
王平安忙道:“皇幼子刚刚没了,皇上正闹心呢,庆祝什么呀不过,舅父大人为外甥讨了个郡王的爵位,外甥当真是感激不尽,不知该如何报答了”
长孙无忌带着他往自己的帐篷走去,道:“你是个听话的孩子,以后继续听话就成了”
不远处,帐角那里站着一人,却是武媚娘。武媚娘听了他俩的对话,心中诧异,怎么回事,王平安当了郡王了?   

第八百八十九章 领兵出征
第八百八十九章领兵出征
武媚娘在帐外站了好一会儿,心中思绪万千。她发现王平安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啥闹心事一落到他那里,都能变成好事儿,而且官职爵位更是快马加鞭地往上窜,从来没见他有半点失宠的时候。身为大臣,能做到这点,当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好半晌,武媚娘才轻轻地叹了口气,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宫中的地位也没见如何的提高,可自己费的力气,却让王平安捡了便宜,竟然封了王
到底为的啥封王?肯定是跟自己的事有关,可两件事怎么扯到一块的呢?得问问皇上才行。
武媚娘轻轻撩起帐帘,向里面看去。就见帐中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只剩下李治一个人,而李治手柱在桌案上,捂着头,看样子头疼病又发作了
轻手轻脚地,武媚娘进了大帐,来到李治的身边,小声道:“皇上,你头又疼了?要不要找臣妾的舅舅,让他来给你看看?”
李治轻轻哦了声,头抬了起来,看向武媚娘,道:“媚娘啊,你怎么进来了?不用叫无病来了,估计他此时正高兴着呢,拍马屁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有他忙的了”
武媚娘假装不知道王平安封王的事,问道:“舅舅是宰相,别人拍他的马屁很正常啊,不是天天有人拍他的马屁么?”
李治勉强笑了笑,可愁容随即又爬上了面容,他道:“我封无病做了辽郡王,他现是王爷了,明天就给他金印诏书。他做了异姓王,别的大臣自然要巴结,还不得把他忙死”
随口说了一个死字,李治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又想起李素节了,好好的一个儿子,就那么没了,他这做父亲的要多伤心,就有多伤心,甚至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武媚娘坐到了李治的身边,道:“皇上,臣妾知你现在伤心,但你不能总伤心啊,所以那些不好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咱们说说别的。为啥要封臣妾的舅舅当郡王啊?”
李治叹了口气,道:“还是因为那个史义府乱说话,结果惹出了事来,我只能把原定的计划给改了,为了永除李恪那个祸端,只好派无病远征了。”他把刚才的事情,大略地说了一遍。
武媚娘听了,心中惊诧,自己指使李义府胡说八道,本意是给王皇后添堵,顺便化解王平安的梦境,可没成想王皇后那里没添上堵,却把王平安给弄成了王爷
这事闹的,就算让她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会是这么个结果啊
武媚娘喃喃地道:“那臣妾倒是要去恭喜一下舅舅了。”
李治唉了声,道:“有啥好恭喜的,其实无病没得到啥实惠的,非要说有,也就是能领兵打仗,算是有了实际的兵权,可他这个人对兵权一点兴趣没有。这次要不是看我被李恪的事弄得焦头烂额,估计他仍不会领兵出征的。”
武媚娘想了想,道:“皇上,因为史义府说错了话,你不会怪他吧?他这个人太实诚了,有些木纳,啥事不知变通。怎么说呢,他有点读书把脑袋读傻了的样子”
李治摇头道:“怪,当然是要怪的,可我也不会惩罚他的,现在象他这样的直臣不多了。”
武媚娘点头道:“是啊。史义府这个人指望他能办啥大事,是指望不上的,可要是让他监督别人,说说实话啥的,倒也能用用。他实诚啊,不怕得罪人,有时候得罪了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呢,啥实话都敢说,有点傻不拉唧的”
李治咦了声,道:“对啊,这个人确是有点傻不拉唧的,可如果让他去当监察御史,倒是块好料啊,他啥话都敢说啊”
武媚娘又问道:“皇上,臣妾的舅舅去远征高句丽,那门下省他的职位由谁代理呢?”
李治道:“只能先空着,等无病回来后,再由他继续担任,无病不能留在封地的,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嘛”
“可是,这段时间门下省的事务该由谁处理呢?是由长孙大人兼管吗?”武媚娘又问道。
事实上,门下省的事务一直都是由长孙无忌兼管的,长孙无忌很愿意干这个,但王平安从来不说,而长孙无忌也不傻到自己和皇帝提,那不是招忌讳么,三省之中两省归他管,万一马周再有点三长两短的,那到底是长孙无忌是皇帝呀,还是李治是皇帝啊?
就算李治被架成了空壳子,却没人敢告诉他,所以李治一直认为,王平安很恪尽职守,是个非常尽职的在宰相呢
别人不提,李治也没往这方面想,但他怎么想,也不会同意让长孙无忌兼管的,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事,而是任何一个宰相都不可以同时管两个重要部门,这是规矩,李治从来没想过要打破这个规矩。
李治道:“让舅舅兼管,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王平安不还有副手呢嘛,他们同样可以处理事务,不会耽误什么的”
武媚娘假装想了想,开口为自己的心腹讨要权力了。她道:“皇上,那史义府不是就出身门下省么,对衙门里的事情必定熟悉,你又让他做监察御史,照臣妾看,不如就让他监察门下省吧,也不用给他什么具体的职司,只是让他每天把门下省发生的事情,都写个奏章,报给皇上知道就行。”
李治皱了皱眉头,道:“这,似乎不妥,如此一来,门下省的官员必有怨言,说不定会一起为难史义府的,你让他干的事,可是会大大得罪人的啊”
武媚娘见李治为李义府着想,竟有怕李义府被难为的想法,她心中高兴,便劝道:“皇上,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史义府能挺过这段时间,岂不便可证明他能堪大用。而且,让臣妾来说,舅舅远征高句丽,最多也就两年的时间,可能一年就回来了,时间不太长,这段时间有皇上护着,门下省的官员就算再嚣张,也不能把史义府给弄死吧?”
李治耳根子软,又听武媚娘说得“有道理”,他便点头道:“是啊,你说得也对。而且如果门下省没有了宰相,想必官员们必将懈怠,有个人监督一下,起码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武媚娘道:“是啊,只要有个人每天写写奏章,就能让一群人好好做事,这是很值得的,而且史义府就算受了委屈,只要皇上对他好点,他必不会心生怨言的。”
李治道:“就按媚娘所说,就这么办吧。嗯,你把史义府叫进来吧,我和他说,顺便安慰他一下,免得他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在外面害怕呢”
武媚娘答应一声,出了御帐,把李义府找来,李义府听武媚娘为自己讨了这么个差事,差点没乐晕过去,皇帝以为这个差事会很得罪人,其实正好相反,只要自己卖好门下省的众官员,事实上捞钱最方便。秉公职守,那是肯定会得罪人的,可他从来也没打算过秉公职守啊,同流合污,不是更符合他做人的原则么。
李义府跟着武媚娘进了御帐,谢了李治,再次跟着武媚娘出了帐篷,听武媚娘对他细细地嘱咐,让他如何写奏章,如果拉拢一批官员到旗下。
长孙无忌的帐篷,太子李忠的病情在服了药后,得到了缓解,小孩子已经睡着了。长孙无忌看过他之后,便拉着王平安去了褚遂良的帐篷里,众人一起商谈,该怎么去修理李恪。
商量一番之后,长孙无忌亲自起草了诏书,并让王平安派人赶去折柳,让突厥兵向营州方面调动,这样王平安不用直接去折柳,只需在半路上等着大军到来就成了。
众人商量了好半天,把预计会出现的意外,都讨论到了,王平安这才告别长孙无忌等人,回了长安城,他先回去收拾行李,只待李治的诏书正式一下,他立即启程,发动远征。
王平安回了长安后,先去见了父母,把自己封王的事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