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忽然眨巴了下眼睛:“我给你说个笑话吧。”
也不管阿喜愿不愿意,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从前有个夏令姓李,因为嗜好赌博,被控告丢职。但生性好赌,病重时还用手臂拍击床沿,口里发出赌博的呼喝声。妻子哭着劝他:‘这样气喘劳神,何苦呢!’李某说:‘赌博并非一人能进行,我有几个赌友,在床前同我一起掷骰子,只是你们没看见罢了。’说完就断了气,一会儿又悠悠醒来,伸手向家人说:“‘快烧钱纸,替我还赌债。’。”
阿喜听着好奇:“为什么都死了又睁开眼睛要还什么赌债啊?”
“因为他是一个赌徒啊。”丁云毅微笑着道:“他妻子问他在同什么人赌博,他说:“、‘我刚才在阴间与赌鬼赌博,输了钱。阴间赌神叫迷龙,手下赌鬼几千,他靠抽头发了财,有了势。我就属他管,你们替我还了赌债,他就放我回阳间。’家人于是烧了大量钱纸,可是李某竟闭上眼睛死去了。有人说:‘他又骗得赌本,可以放心去阴间大赌一场,所以不愿回到人间来啦’。”
阿喜“扑哧”一笑:“哪里有这么笨的人,宁可赌博,也不愿意好好活着的。”
“可就是有这么笨的人。”丁云毅一本正经地道:“李某宁可当个赌鬼,也不愿意当个活人,这倒还算好的。可有人那,宁可怕被别人说闲话,失去一个好朋友,也不愿意和好朋友说话,那才是真正的笨蛋!”
阿喜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丁大哥这是在说自己,脸上愈发的红了起来。
“阿喜啊,你这脑袋里是怎么想的?”丁云毅笑着说道:“我不过是个小小巡检,和你们一样也下海捕过鱼,你,我,阿湖,是再好也没有的朋友。要是你以后再这样,我可真的生气,从今后再也不理你,也再不吃阿湖抓到的野物了。”
阿喜低低地说道:“是,我知道错了,丁大哥。”

  
第四十二章 武装押送
风柜城仅用三天便已成型。
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却多少都能给人带来一丝安心的感觉。毕竟这不是当年荷兰人用来抵御大明的风柜城,而是澎湖军民用来抵御敌人的要塞。
要塞建成当日,泉州谢玄也来到岛上。他为丁云毅带来了一批补给,全都是他私人掏腰包置办的,又给丁云毅带来一个好消息:他在泉州上下打点,已经打通那些手里握有实权的官员,上面已经答应补发一部分的饷银,再给澎湖定时送来补给。
丁云毅闻言大喜,可随即谢玄又道:“丁巡检这次怒杀鬼王丸,已经在福建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丁巡检的大名。听说,令尊丁军务听后虽然一言不发,当夜却痛醉一场。”
丁云毅一怔:“你怎么知道我父亲喝醉了?”
谢玄笑道:“那夜邹抚帅去拜访令尊,正好遇到,这正是邹抚帅传出来的。”
丁云毅微微笑了一下,看来自己这位“父亲”也是高兴坏了。
谢玄又道:“这实在是澎湖有史以来的一桩大事。澎湖虽小,却关联着海上之路,一举一动无不惹人注目。。。。。。”
这话一出,丁云毅心中怦然一动。
“澎湖虽小,却关联着海上之路,一举一动无不惹人注目。”
自己在澎湖接连击败海盗,重建风柜城,消息肯定会传出。如果引起别有用心,眼红之徒在背后使坏的话,那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必须想办法,把这种隐患防范于未然之中。
谢玄哪里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有丁巡检镇守澎湖,往来客商便会放心不少,这次我还给丁巡检带来了一位朋友。”
“朋友?”丁云毅问了声。
谢玄一笑:“他是福建商人,叫金泰来,也时常受到海盗困扰。这次运送一批货物前往吕宋,担心受到海盗侵袭,因此。。。。。。因此想请丁巡检派员护送。”
“让我护送?”丁云毅抓了抓脑袋:“这位金泰来何在?”
“就在外面等待,丁巡检可以一见。”
丁云毅应了下来,谢玄急忙起身,把金泰来请了进来。
这人四十来岁,一看便是精明商人,进来后恭恭敬敬的施了礼,随即让随从把献给丁云毅的礼物扛了进来。
是几匹布料,几坛好酒。
“金先生客气了。”丁云毅淡淡地道。
“丁巡检威震福建,这些原是小小意思。”金泰来急忙说道。
请他坐了下来,只听金泰来道:“这次我有一批货物运往吕宋,海路不太太平,一旦被劫,损失惨重。因此想请丁巡检派员护送,金某愿意报效二百两纹银。”
丁云毅心中大动。
这里到吕宋走海路路途不远,一来一往只要顺利,就能赚到二百两银子,大有利润可赚。
在那沉吟一下:“金先生有几条船。”
“只有两条。”
丁云毅心中急速盘算起来。
这倒是个不经意间开辟出来的财路:武装押运!
自己刚击败了常陆巩保田和鬼王丸,按照谢玄说法,是“名声大振”,小股海盗知道是自己的人在那押送,未必敢来劫掠,只要这次能够顺利成功,以后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人来找自己。
如此一来,也算给澎湖找到了一个稳定的赚钱办法。
看丁云毅在那沉吟不语,金泰来只当他不肯答应,急忙说道:“丁巡检无论如何帮了这个忙。船上兄弟们的一切开销我都包了。除了押运银子外,等到顺利归来,金某还情愿给每位兄弟一个红包以表谢意。”
丁云毅微微一笑:“既然金先生如此诚心,云毅愿意帮先生这个忙。”
金泰来大喜过望。
这段时候这位澎湖巡检声名鹊起,福建都在述说他的故事。有些说来颇多荒诞不经之处。说什么鬼王丸派门下常陆巩保田骚扰澎湖,结果被丁巡检一刀毙命,次后鬼王丸亲率数十条大船欲要血洗澎湖,结果被丁巡检一人一刀,站在港口杀个干干净净。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也足以说明丁云毅目前之声望。
眼下丁云毅既然肯出手帮忙,自己这批货物运到吕宋便有了八成把握。
当下仔细商议了出海时间,大略的归来时间,路上要注意一些什么。尔后丁云毅把萧易风和陈冬二人叫了进来,让他们两人选出五名兄弟,跟在金泰来船上前往吕宋。
一听只有七人,金泰来有些担心。
丁云毅却是有苦说不出,整个澎湖一共就十来名士兵,自己这次一气分出了一半的人,半个家当都拿出去了。
心里是这么想,嘴上却说道:“金先生不必担心,这七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士,此去断然无妨。”
陈冬心里大犯嘀咕,什么能征善战之士,你巡检大人就这么点家底,还能去掉洪调元和老纪这两个不能打的。七个人这么一走,你个光杆巡检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好好的在澎湖呆着就呆着吧,要帮个海商护送做什么。
他无法了解丁云毅眼下苦处。虽然从常陆巩保田和鬼王丸那得到了一笔财物,但又要购置新船,又要采办武器,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不过是个左手进,右手出而已。再不想办法弄些银子,弟兄们免不得又得喝西北风了。
金泰来心情舒畅,略聊了会,起身告辞,临别时候再三恳求巡检大人千万把此事放在心上,不要耽误了行程。
送走了金泰来,丁云毅朝谢玄拱了拱手,谢过他为自己带来了这么一个财主。随即指了指金泰来带来的布匹好酒:“萧易风,陈冬,你们把这些给出海的弟兄们分了,每人做上一套新衣服,不要堕了我澎湖官兵的威风。”
“怎么,还得换衣服?”陈冬好奇地道。
丁云毅失声笑道:“难道穿着我大明军服去护送海商吗?要是传了出去,上面非得狠狠责罚我不可,我家老子只怕要气得胡须乱翘,大板子侍侯了。”
萧易风和陈冬笑了起来,丁云毅却是面色一沉:“路上千万谨慎小心,断然不可出了半点差错。”

  
第四十三章 募兵
萧易风、陈冬七人被抽调出去武装押送之后,丁云毅的人手一下紧缺起来。
本来就十五个当兵的,眼下走了一半,万一再来一批海盗,怎么办?
丁云毅寻思着先在澎湖岛上招募上一批兵丁,补充军营,加以训练,尔后可以大用。找到洪调元说出心里想法,一贯谨慎小心的洪调元不由得面露难色:
“三弟,未经允许,私自募兵,那是形同谋反的大罪,我看还是先向上面汇报一下,次后再做决定。”
早料到洪调元会这么说了,丁云毅道:“大哥,等上面应允下来,只怕再快也得半年时间,等不得。再说大哥手下本来就有那么多的定员,不过是今天跑一个,明天跑一个跑光了而已。眼下我等招募兵壮,不过是补充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眼看洪调元还是踌躇,丁云毅又道:“如果大哥真的担心,可以一边向上面请示,一边让秦云出面,只以私人名义招募壮丁,护送海商出海。如此一来,大哥便没有什么干系了。”
“如此最好,如此最好。”洪调元心中大宽。
让秦云出面,那是私人的事情,和他洪把总半分关系也都没有了。
随即又皱起眉头:“三弟,这招募人手,一要兵器,二要饷银,这两样可是当务之急。”
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在饷银方面,军饷问题始终都在困扰着大明朝,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明朝最早用的是世兵制、军屯制。而当军户的生活低于全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军队和地方的反差,使得军户不安起来,骚动起来。他们想摆脱沉重的徭役,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军队。而军官为了发财,侵占军屯,役使士卒耕种,使卫所军粮饷供应不足;军官克剥军卒,使他们更加困苦;军官贪图贿赂,放纵士卒逃亡;军户逃亡不予追报。因为这样逃走那名军户月粮自然就落入军官的口袋中,因此卫所军缺额越来越严重。正统三年,逃亡军户竟达一百六十三万人之众。
于是便有了“募兵制”的改革。
募兵有挑选的余地,完全有条件选择青壮年。募兵的薪饷比卫所军高出一倍甚至几倍,管理得好,可使士兵安心服役,军队比较稳定。募兵没有卫所军携带的家属拖累,更适合于东征西戍,机动作战。募兵来自百姓,兵虽丰富,缺额可以随时募补,保持军队满员;不需要可以随时裁减,节省军费。
募兵制比世兵制更有利于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但实行募兵制能否建立一支精锐的部队关键在于募兵之人和领兵之人。嘉靖年间,在东南沿海谭纶和戚继光都亲自募兵,募后严加训练,所以都成了精兵,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募兵制的军饷问题,这也是军队能否稳定的关键所在。
募兵作为自愿参军的职业军人,没有军户那样享有免税政策等等,参军总之就是为了军饷,为了维持生计,而且为了对优秀的青壮年有足够的吸引力,募兵的粮饷较卫所军高出一倍左右。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南方的募兵是一日三分银,月为九钱,而隆庆,万历时戚继光在北方募的南兵月饷达到了一两五钱。自土木之变后至嘉靖前期,募兵费用大增。成化八年,西北义勇募集的费用为“人给银3两,布2匹,月米2石”,折银约5两。弘治年间募兵,“人给银5两。”比正统初募兵给布2匹高出数倍。到了嘉靖二十九年,仅九边募兵银就高达五十九万两。
次后军饷水涨船高,各地军饷不一,有三两的,有五两的,加在一起,到了崇祯年间便成为了朝廷一项沉重不堪的负担。
如果要在澎湖募兵,鉴于澎湖的苦寒,以及丁云毅在当地的声望,费用略少不少,但也绝不能低于月饷二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