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争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15 《亲兵前营后哨哨长张玉林供词》,《朝鲜档》(2013)。

注16 《瓦连航海日记摘抄》,《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 82页。

注17 《倭击高升轮船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卷,第43页。

注18 《北塘练军左营步兵李裕发、冯玉山供词》,《日清战争实记》第3编,第89页。

注19 许寅辉:《客韩笔记》第25页。

注20 《日本法制局长官末松谦澄调查书》,《日清战争实记》第2编,第47页。 
 
 
 
 

 

 

 

 
  
 
 

 

 



 第二节成欢之战  

 
 
一 日军进犯牙山

早在七月二十三日,日本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即接到大本营发来的讨伐牙山清军的电令。本来,大岛就要率队出发,因需执行包围朝鲜王官的任务,故将进攻牙山清军的日期推迟。

到二十五日,大岛收到中国援朝部队将集中于忠清道牙山县和平安道平壤府的报告,深恐再行推迟中日军事冲突的时间,对日本颇为不利。乃决定不等朝鲜政府的委托书到来,即率混成旅团主力由龙山出发,向牙山进犯。大岛所率混成旅团主力,包括步兵第十—联队和第二十一联队的四个大队,共十五个中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三大队,携山炮八尊;骑兵第五大队第一中队,有战马四十七匹;工兵第五大队第一中队,以及辎重兵和卫生队等,合计兵力有四千余人。大岛以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为前锋,由古志正纲陆军少佐率领;自率混成旅团本队为后军。但是,朝鲜官民对日本军队皆抱敌视态度,“拒绝供应食物和人马”,给行军带来了困难。于是,大岛义昌“决定采取非常手段,从军队中选拔二十名机警的士兵,加派二十名警察,把守通往汉城近郊的要道龙山、鹭梁、铜雀津、汉江、东门外等处,凡路过的牛马,不管是否载有货物,尽行扣押”注1,以备军用。这样,大岛混成旅团才得以开拔。当天,前锋宿于京畿道的水原府,后军宿于果川。

日军前锋宿水原后,原计划二十六日继续前进,但因前日所征集的朝鲜夫役全部逃走,大队长古志正纲少佐“大愤,虽百方苦心征发,韩民多避不应”。注2因此,日军前锋不得不在水原滞留一天。二十六日下午三时,大岛义昌率混成旅团本队亦抵水原。古志正纲是日本山口县人,十九岁入伍,在军二十八年,参加多次战役,从未陷入如此困境,深觉失职,贻误军机,于是夜自杀。大岛遂命第三大队第十二小队长松崎直臣大尉代理大队长。

是日下午四时半,大岛义昌先派出的探兵一队,在丰边新作骑兵大尉带领下,进至振威以南的七原,与聂士成的探兵相遇,双方交火片时,即均撤回。日方记载称此为“日清两国军队交战之始”注3,其实这仅是少数骑兵的相互枪击,尚不能称之为两国军队正式交战。据聂土成《东征日记》:“二十四日(七月二十六日)……探报倭大队已逼振威。”注4清军探骑在七原与日军探兵相遇,误认为日军大队已离水原南进,因而作出了“倭大队已逼振成”的错误判断。二十七日,大岛义昌率混成旅团本部进至振威,全军在此露营。直到此时,大岛还不知道清军大部已移守成欢。

二十八日凌晨四时,日军从振威出发,经七原开赴素沙场。上午八点半,大岛混成旅团本部到达素沙场。这一带沼泽很多,水田相连,到处丘陵连绵起伏。日军前锋军官登上高丘了望,始发现前方有中国军队扎营,便下令停止前进,在树荫下露营。并立即挑选五六名军官改着朝鲜服装,到清军营盘附近侦察。到黄昏以后,奉命侦察的军官回报,大岛始知中国军队大部已撤离牙山,而移驻于成欢驿。

于是,大岛混成旅团便以素沙场为总营,进行攻击的部署。当天夜间,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参谋长冈外史少佐、福岛安正中佐、武田秀山中佐等召开会议,讨论作战计划。会议认为:“敌军占领成欢驿,其右翼以一高地为依托,在此筑成正方形营垒,树立旗帜,中央设炮台两处,可向正面及侧翼前方射击;左翼以步兵占领。有一条道路由素沙场直穿敌阵中央。两翼之间相距约一里半地,其间全为水田,两条小河由东向西流去,与阵地恰好平行。敌阵地势如此,故白天不利于进攻,须先利用夜幕掩护接近敌阵。敌之右翼,与一高地相连,多少有可隐蔽之处,且正面十分开阔;敌之左翼,虽亦为山岗,但正面开阔不大,且难隐蔽接近。因此,主攻方向应放在敌之右翼。”注5

于是,决定将全军分为左右翼两队:右翼队以步兵四中队和工兵一中队组成,由武田中佐率领,担负牵制清军左翼的任务;左翼队以步兵九中队、炮兵一大队(缺一小队)和骑兵一中队组成;由大岛亲自率领,采取攻击清军右翼侧后之策。

日军连夜讨论制订作战方案之后,便于当天午夜发起了攻击。

注释:

注1 杉村浚,《明冶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第60页。

注2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3卷,第141页。

注3 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中译本,第151页。

注4 聂士成:《东征日记》,《中日战争》(6),第9页。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2编,第21-22页。 
 
 
 
 

 

 

 

 
  
 
 

 

 



 二 安城渡伏击战  

 
 
牙山清军本来仅二千余人,到七月二十四日江自康率仁字营抵达后,总兵力始达到三千八百八十人。见下表:(表略)

是日,叶志超接李鸿章来电,谓“和议决裂,速备战守”。注1下午,聂士成亲自驰往成欢驿,察看地势。先是在七月十三日,聂士成获悉日军在汉城分兵扎各要隘,其探骑已至水原,便请求率队至成欢驿防堵。叶志超怕引起衅端,未允。至是,日军探骑已到振威一带活动,牙山电线中断,与汉城消息不通,叶志超始同意聂土成率部移扎成欢驿。

七月二十六日凌晨二时,聂土成率武毅军副中、老前、练右等营驰赴成欢驿,布置防御。当天晚间,接牙山叶志超飞函,告知“广乙、高升被倭击沉,边衅已开,顶备战事”。注2又据探兵回报,日军大队已逼近振威。聂土成以兵力单薄,难御大敌,飞报叶志超速派兵以助战守。二十七日,叶志超派江自康和许兆贵各率一营至成欢驿。于是,成欢驿清军增至两千八百人。清军在战略上既处于被动地位,兵力又仅及日军的三分之二,以单薄之孤军而仓卒应敌,焉有不败之理!

聂士成、江自康先后拔队开赴成欢驿之后,叶志超率余部仍驻牙山。七月二十七日,警报频来,双方探骑已在振威以南交火。二十八日晨,日军大队已抵距成欢驿仅十五里的素沙场。叶志超看到情况危急,亲自驰往成欢驿,向聂士成征询战守之策。聂士成说:“海道已梗,援军断雄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公为后援;不胜,犹可绕道而出,此间战事,当率各营竭力防御,相机进止也。”注3叶志超见此方案正合乎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同意。于是,他亲率一营“护辎重赴公州”,因公州路远,先暂屯天安,另留记名总兵谭清远带仁字副一营“驻牙截倭由牙上兵之路”。注4

聂士成提的乃是一个撒军绕道北上的方案。叶志超先已向李鸿章提出。由陆扼要,相机移扎”,“且梗倭军汉(城),釜(山)相通南路”注5的建议,实际上也是准备“绕道东趋”。他们的意见是基本上一致的,只有一点不同的是:聂士成认为“牙山绝地不可守”,主张全军撤离牙山,叶志超则偏要留下一营,这不仅无此必要,而且使本来不多的兵力更加分散了。人们一般都认为当时清军系分扎两处,实际上是分扎三处。对此,时人评论说:“全队东行,且战且走,绕归北路,方是死中求活法。今困守牙山,且与聂镇台分扎两处,实为失算。”注6一方面肯定清军绕道北上之策;一方面又批评分兵之不当。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叶、聂方案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于过分地夸大了敌人力量的缘故。当时,清军的情报多不准确,且每每渲染敌情严重。例如,大岛混成旅团南下兵力不过四千余人,清军却探报“倭队聚果川、水原,众约三万”,竞将敌人兵力夸大了七倍之多。这种不真实的情报,使统兵将领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无法形成正确的决心和作战计划。七月二十八日,聂士成“登山望倭军,见马步大队驻振威,众约二、三万,军容甚盛。我军马步不满二千注7,众寡悬殊,颇为顾虑。”注8他虽然亲自登山观望,却仍然相信日军有二、三万之多的先入之见。如果敌我众寡悬殊真是达到了敌人兵力十倍于我的话,那身为主将者怎能不“颇为顾虑”呢?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制订了一个以“走”字为主的战守方案,也就很自然了。实际上,尽管清军兵力少于日军,但如果能够力争主动,并且布置得当的话,不见得不可以取得较大的战果。安城渡伏击之奏效就是明证。

安城渡伏击战是成欢驿之战的一次前哨战。安城问位于素沙场之南,起源于安城县境内,由东向西,从平泽县北流入牙山湾。河之南北两岸皆泽国水乡,沼泽与水田交错。唯中通一线,为汉城南来必经之路,跨河为桥,曰安城渡。过安城渡而南行,即是成欢驿。成欢驿适在平泽、稷山两县之间。中通纵横两条驿道:北走振威、水原达汉城;南经天安达公州;东达稷山;西南达牙山。成欢驿地处交通要冲,形势也十分险要。驿之东、西、南三面皆山,峰峦蜿蜒起伏,只有一条大道贯穿驿街。驿西为牛歇里山;驿东为月峰山,此山从驿南又逶迤而来,驿街恰座于西北山麓。所以,从地势来看,成欢驿易守难攻,聂军扎此御敌可谓“甚据形胜”。注9

在日军发动进攻之前,聂军连日构筑工事,以备御敌。三天之间,共构筑壁垒六座:在驿东月峰山上,由东而西共筑四座,其中第二座为大营所在;在驿之西南山上,即月峰山的最西高峰,此处已位于驿道之西,筑壁垒一座,在驿西牛歇里山,筑壁垒一座。聂士成将全军分为四部,即左、右翼、中路和前军。以驿道为分界,划地为左,右两翼。左翼防守成欢驿西南高峰至牛歇里山一线,包括两座壁垒,由江自康一营扎牛歇里山,以“堵截振威来路”,并“扼敌趋牙山路”注10;哨长尹得胜带炮队扎西南山顶,以“遏大道倭兵来路”。注11

右翼防守成欢驿东月峰山一线,包括四座壁垒,由许兆贵一营驻扎,以扼月峰山东北来路,兼为前军声援;哨官徐照德率一百人伏于山侧,并设望哨于山顶,监视敌人动向,“何方有警,即悬灯为号”。中路由帮带聂鹏程带四哨伏在驿道西沟畔,以阻止敌人强行通过驿道;营官魏家训率五百人为接应。前军由武备学生于光炘、周宪章、李国华、辛得林等率士兵数十人,埋伏在安城渡南岸驿道东侧佳龙里民房附近,准备伏击过桥的敌人;帮带冯义和率精锐三百人伏在河旁松林间,以伺敌半渡即出击。

七月二十八日晚饭后,于光炘向聂士成报告,已探悉日军将于当晚分两路进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