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闻言,不约而同涌到城墙边向往张望,宋军看得一头雾水,大理士卒却激动的高喊起来:“叛军投降了,叛军投降了!”
宋军瞪大了眼睛,也只发现叛军大营中的那面写着‘杨’字的大旗,今日换成了一面白旗。他们不了解大理人的习俗,这样挂旗的一方,就是宣告放弃了抵抗,准备投降了……
城上的大军欢声雷动,杨氏投降了,这对前线的官兵们来说,意味着解脱和重生!白族的士兵终于不用手足相残。大宋的禁军也能回汴京了!
龙首关上欢呼声震天,官兵们不分种族,兴奋的大叫大跳,相拥庆祝、
大理的军官将情况禀报了王韶。王韶担心有诈,勒令士卒严加防范,不得疏忽大意,诈降的例子在兵书上见多了,他不得不防啊。
不过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奇峰迭起,杨家递交了降表,表示愿意立即解除战争状态,接受有条件停战。守军不敢擅作主张,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大理城。
第二天,最新的旨意来了,杨家的军队原地不动,杨允贤父子来大理城投降。
将旨意传到杨家大营不久。杨义贞和杨世铎便率领杨家十几名高级文武,仅带了百余骑护卫,来到了关城下。
城门早就被堵死,守军提出用篮子将杨家人接进城来,对此杨义贞等人并无异议。
把杨家人接上来后,守军发现没有杨允贤的身影,却得到杨世铎悲痛的答复:“我家主公已经于昨夜自尽了!”
欢喜过头的守军才发现,杨家人都腰缠白布,杨义贞更是一身白衣,显然是重孝在身。
至此。再没人怀疑杨家人投降的诚意……
~~~~~~~~~~~~~~~~~~~~~~~~~~~~~~~
九月初四清晨,秋高气爽,晨曦中的大理城,呈现出难得的轻松欢乐的气氛。
一大早起来,城中的官差兵卒,便在主干道路上洒水铺沙。家家户户门前都架起供桌、香案。几个月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大理居民,就像突然放松了枷锁一样,把欢笑和解脱写在脸上。
大理正门永宁门前,更是悬灯结彩、飞黄流金、幡盖似云、帏幕堂皇。两条巨大的黄绫寿幅上分别写着‘阿弥陀佛’、‘普天同庆’的大红视语,迎着初升的朝阳。从城门楼上飘落而下。
此刻的永宁门下,已是梵乐喧天,歌声动地,香烟缭绕,人群熙攘,与极乐世界无二。
大理皇帝段思廉,昨夜在大理国寺天龙寺中焚香斋醮。今日天不亮,又到祖庙中拜祭了段氏的列祖列宗,待他从祖庙出来时。便见相国高智升,率百官、着盛装迎候在山门前。
在他们身后的位置,宝盖施张,一片金黄。一辆高约二丈、宽约八尺、长约一丈五尺、形如宫殿,悬缯幡盖的玉辇停在那里。
“恭请王上登车。”高智升躬身施礼道。
“王公怎么没来?”段思廉看了看左右,没见到王珪的身影。
“王大人老毛病又犯了,起不来床。”高智升恭声道:“今日由小王大人代表了。”小王大人,是大理人对指挥他们守住龙首关的王韶的称呼。
“也罢。”段思廉点点头道:“出发吧。”
~~~~~~~~~~~~~~~~~~~~~~~~~~~~~~
辰时,大理的御林军和宫廷乐队,已经在永宁门前就位了。
待大理皇帝段思廉,乘着那辆珠玉装饰,鲜花缀绕,瑰丽壮观的玉辇抵达时,乐队便奏起了中和韶乐、得胜之章。
段思廉坐在玉辇上,望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听着他们山呼万岁,对坐在身边的段明月道:“这种感觉真不错。”
段明月想说,可惜不是自己赢得的,但今天是乃兄的大日子,她没有扫兴,只是微笑着点头。
待乐声奏毕,一身戎装的段思廉,登上了高台,在御座上坐定。
“受降!”礼仪官员拖长声调道。
便见衣甲鲜明、盔簪红缨的御林军,如同分流的浪潮一般让出一条道路,数十名白衣素服的男子,面色凝重、步履更沉重走上前来,为首的正是杨义贞和杨世铎。
大理城的百姓,当年深受杨义贞这个跋扈子的欺凌,加之又是段氏的铁杆支持者,此刻见到杨义贞,自然分外眼红,臭鸡蛋、白菜叶的雨点般飞了过来……
杨义贞却没了往日的浮躁,神态沉稳的朝高台走去,颇有唾面自干的风范。
待走到高台前五丈处,杨义贞站定,面无表情的望着对面宝座上的段思廉。
城门楼前鸦雀无声,万众的目光都聚集在两人身上。宝座上的大理皇帝冷哼一声道:“你们杨家辜负世代皇恩、胆敢叛乱,如今终于幡然悔悟,要请降了吗?”
“杨家是要请降,但不是向你段家请降。”杨义贞轻蔑的看了段思廉一眼,目光转向立在一旁、身穿宋朝官袍的王韶身上,大声道:“下国小臣杨义贞,率滇西四郡六府三百七十万户,向大宋请降!”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大理人谁也没想到,杨家竟然跳过段家,向大宋请降。这让身为大理皇帝的段思廉情何以堪?
王韶毕竟还年轻,尽管早知道会有这一出,可人家大理皇帝就坐在身边,他哪好意思上去受降,岂不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段思廉留?
这才明白王珪那老狐狸、吕惠卿那小狐狸,为什么都纷纷称病,让自己代劳。原来是早料到,今天肯定会不光彩啊!
“混账!”段思廉的族弟段思义,马上出言训斥道:“手下败将安敢狂言!”
“你算什么东西!”杨义贞冷笑连连,大声说道:“我杨家并没有被你段家击败,击败我们的是大宋!要是没有小王大人的指挥,龙首关早就被攻破了,要不是大宋军队已经进入大理,我们就是用人堆,也会把龙首关拿下来!”说着朝王韶抱拳道:“我们杨家向来仰慕天朝,不敢跟大宋作对。今日,若是小王大人肯受降,我滇西杨氏上下,全凭大宋处置。但我杨家人宁肯全都战死城下,也不会对卖国求荣、窝囊无能的段家投降的!”
“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段思义大怒道:“来人呐,把他拿下!”
“慢……”出声的却不是段思廉,而是大理相国高智升,他挥一挥衣袖,便把大理王弟的气焰压下,站出列,睥睨着杨义贞道:“贤侄,你不服么?”
“是,我不服!”杨义贞看到坏他杨家大事的贱人,目眦欲裂道:“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信誓旦旦的撺掇我爹起兵,说好的东西夹击呢?说好的先入关中为王呢?天朝军队一到,就装起大尾巴狼!”
“你住口!”高智升被他当着数万臣民的面揭老底,脸上自然挂不住,但他不得不站出来,因为杨家的举动,出乎了他的算计……两家决裂已成必然,若让杨家靠上了大宋,很快就会恢复实力,对高家构成威胁。
所以,必须打破杨家的如意算盘,他一脸阴沉道:“如此,我们不妨在这里共同立约,请天朝军队作壁上观,双方各自回营、再战一场,倒要看看,没有天朝相助,你杨家能不能战胜我大理君臣!”
“这……”杨义贞没想到,这缩头乌龟竟出了头,一时语塞。
“你、敢、么?”高智升步步紧逼道。
大理军民也鼓噪起来,大声嘲笑着杨家没种。
“哈哈哈,好一个不要脸的高相国……”杨世铎替少主接过话头,悲声道:“你以为停战是儿戏么?我家主公昨日签署了停战令,因感劳师无功,使族中子弟白白牺牲,便于众将面前自刎以谢滇西父老了!”
大理人生性浪漫,崇敬英雄,尤其是悲情英雄,听到杨世铎把杨允贤,描绘成楚霸王那样的烈性汉子,顿时对杨家的恶感消减大半,鼓噪之声也没有了。


第二九二章 受降(中)


人家杨家家主已经自杀,高智升再提什么决一死战的话,就有落井下石之嫌,未免为人不齿了。
“罢了。”这时候,段思廉出声道:“相国退下,孤岂能言而无信?”他站起身道:“杨家说的不错,孤确实靠着大宋的援军,才平定了这场叛乱。”说着转过脸去,朝王韶抱拳道:“小王大人,大理段氏既然已归附大宋,自然全凭天朝吩咐。”顿一下道:“杨氏受降一事,全凭小王大人一言而定!”
重压之下,段思廉展现出他一贯的尿性,把难题推给了宋朝人……杨家向你们投降,你们好意思接受,就受吧!
当然,段思廉还是有些信心的,尽管段家实力孱弱,但毕竟是大理共主,宋朝人想要在这片土地站稳脚,不能让段家的颜面扫地吧?
他实指望着,宋朝人能命令杨家向段家投降哩。
但对王韶来说,这并非什么难题,因为他不是决策者,只是个传声筒而已。只见他微微一笑道:“依在下之见,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王上已经是大宋的亲王,向王爷投降也是向大宋投降,向在下投降,亦是向大宋投降,这有什么区别呢?”
此言一出,段思廉登时呆若木鸡。王韶的每一句话,都十分正确,不容反驳。言外之意也一目了然——既然没有区别,为何还要纠结于向谁投降呢?杨家想向谁投降,就向谁投降呗。
小样吧。玩这套勾心斗角,我们天朝人才是祖宗呢……
段思廉无言以对,只好望向高智升,却见高智升也是双眉紧锁,一脸陈年便秘状。
段思廉仿佛听到心碎的声音,原来宋朝人根本就是冷酷无情的,或者是自己。抱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人家在意的是自身在大理的利益,至于段家的利益,根本毫不关系……
“也对……”然而众目睽睽之下。段思廉连沉默都不能太久,他长叹一声道:“就按天朝的意思办吧……”
~~~~~~~~~~~~~~~~~~~~~~~~
最终,杨氏直接向宋朝投降。杨义贞请示下一步行动,王韶自然不敢乱作主张,命他们回关外大营等候命令。
不日,宋朝征西军帅令传到杨氏营中,军队就地解散,安葬杨允贤后,杨氏主要将领,到大理城等候朝廷册封旨意下达。
一个月后,汴京的册封敕书,终于抵达了大理境内。王珪和段思廉亲去边境迎接。
待一路护送旨意至大理城时,城内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准备,已经摆出最高的规格,迎接这场将改变大理历史的典礼。
而大理国也早将要内附大宋,成为宋朝领土的消息。告知了临近的吐蕃、交趾、真腊、蒲甘诸国。自然引得诸国震惊无比……对某些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和华夏天朝接壤,得到许多好处和便利,自然欢喜无比;但对另外一些国家来说,则是严重的威胁!
只是事情来得太突然,他们还来不及反应。便木已成舟。所以也只能先派使者前来道贺,再从长计较了。
作为大宋在大理统治权的根本保证,东川四万驻军的首脑,自然也要来观礼。本来说好的,是范镇前来,陈恪看家,谁知范镇临来前,脸被马蜂蛰了个大包。看来四季如春花常开,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总不能让他顶着个馒头大的包上路,陈恪只好洗了个澡,换身干净衣裳,到大理城替主帅参加典礼。
十月初五,又是一个大理国的重要时刻,但比起上月的万众欢腾,这次大理百姓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一方面,大理人对宋朝的印象极好,认为那是物宝天华的天朝上国。另一方面,他们不理解,日子过得好好的,国王干嘛要向宋朝称臣?
在大理城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册封大典还是按时开始了。
卯时不到,大理城皇宫正门前,军校士卒列队。已经聚满了大理的宗室、诸侯百官,还有大宋在大理的文武官员,以及各邻国的使节。
那些番邦使节,纷纷议论着大理国突然内附的原因。大理的官员们则相对无言,互相发出了谁也听不见的叹息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