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因为宋九。多数衙内主动让各家管事善待百姓,作为并不是太恶劣。

正是这些衙内投入,使广南越来越繁荣。

宋九让郭二回京城带信,这些衙内立即派人来江州。

但他们到来,使古通判心惊肉跳,一人好对付,然而那么多衙内。那一家衙内都有深深的背景,古通判哪里敢得罪?

宋九“抱病”迎了出来。

潘惟固说道:“妹夫。真让你猜对了。”

“什么猜对了。”

“父亲大人。”

赵匡胤拜祖后不久,开始调兵遣将,以党进为主帅,潘美为都监,杨光义为都虞候,郭进为忻代行营马步军都监,兵分五路,郝崇信、王政忠出兵汾州,阎彦进、齐超兵出沁州,孙晏宣、安守忠出辽州。齐延琛、穆彦璋兵出石州,郭进出代州,进攻北汉。

当然,五路大军调动,再加上准备物资粮草。以及随军民夫,离出兵还有一段时间。

宋九感到有点奇怪。

若是按照以前赵匡胤的用兵,皆是拿下一地,稳上几年,再拿第二地。从兵法上来讲,也就是熬兵,有战有闲,这样士兵不会成为一支疲兵。然而这次为何如此之快?

北汉是快完了,可北汉不可怕,可怕的背后还有契丹。

难道赵匡胤想迅速一统中原,以便确立皇储?

宋九忽然毛骨悚然,若真是如自己所猜想的那样,赵匡义不得不动手了。而且大军北上,京城没有多少禁兵,也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那么今年冬天……

京城内,赵匡美府中。

赵匡美也在问:“皇兄,为何不让曹彬领兵?”

“三弟,曹彬仁慈,用来征讨江南可以,但对付北汉契丹恐不行也,去年一年,我看他种种用兵,心中战战兢兢,岂能再让他用兵北方?”

“原来如此,难怪皇兄过了许久才承诺给了他平章事之职。”

“用兵之道,一是布置谋划,二是兵力对比,三也是运气,这是他的运气,也是我大宋的运气,故皖江口之战我军扭转。而且我也承诺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况且我是皇上,岂能不遵守承诺。故思来想去,还是给了他枢密使之职。”

“皇兄为何不让潘美为主帅?”

“北汉气数将尽,不足为虑,难的是以后,为何我于内库藏钱帛,想收回幽云十六州,将是一场鏖战,会持续多年。若不储备大量钱帛,到时候必然会劳民伤财,没有财力支持,说不定随时能功亏一篑。同时也要练兵练将,国家不能将用兵寄托在潘美一人身上。否则潘美若出事,国家将无将可用。”

“倒也是。”

“好在北方开始广种棉花,将士们渐渐不畏寒冷,能与契丹一拼了,否则想收回幽云十六州更难。”

“当年幸好皇兄未听陶谷之言,宋九,我大宋之久也,”赵匡美道。河洲种种好处,赵匡义是将钱花下去了,赵匡美没有花,前后分红包括契股便卖,得到二十多万缗钱帛。所以赵匡美对宋九一直抱有好感。

“宋九……”赵匡胤喃喃一声。

他在皇宫,可以听到种种消息,不过这个消息有真有假,只能靠他智慧去辨认,不过随着宋九去江州,三拜江州城,以及其他种种的事迹也反馈到了京城。

对三拜江州城他没有多排斥,仅是三拜,没有大肆张扬,赵匡胤也不喜曹翰的作为。

似乎江州局势对宋九不是很妙,宋九去江州是二弟的主意。看似二弟在“陷害”宋九,不过随着诸衙内去江州,赵匡胤也反应过来,江州的恶劣局面实际仅是一种假象。

无论古通判与张霁如何折腾,他们背景太浅了,哪里是宋九对手。

但宋九若将江州变好了,那就是赫赫政绩,这不是巴蜀与广南,巴蜀仅是打了一个赌,况且后面还有吕馀庆、丁德裕与曹彬的支持,广南做得不错,可若没有潘美呢?

宋九若是在江州做好了,意义截然不同。因此赵匡胤开始怀疑宋九与赵匡义之间的关系。

赵匡胤没有多说话,无论有没有关系,问题皆不大,一旦拿下北汉,便会进一步削弱二弟势力。于是说道:“三弟,京城你也要替我关注。”

“你是说二弟……”

“母亲临终前曾当着我与赵普的面,再三嘱咐我以防后周之弊,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我所拥有,因此扶持二弟以防万一。我为让母亲瞑目九泉,当时答应下来。”

赵匡美点了点头。

这是防止万一的。但那有那么多英年早逝的人?

大哥也没有当真,不然也不会让赵普打压二弟了。

再说两个皇侄也大了。看样子大哥想扶德芳为皇太子,大哥还是年富益壮之时,也不急,不过北汉一灭,国家稳定,那么必须给皇侄铺路了。实际往深里说,母亲喜欢二弟,当时临终所言,也是有所偏心。这个赵匡美就不大好说了。

但对大哥的做法,赵匡美不是很拥护。难道二哥有这么大胆子,敢谋反篡位?

……

宋九病好了,病好了就要理政。

这时的宋九不再是初来江州的宋九,古通判隐隐感到哪里不对。

宋九做法依然十分正常。

接手政务后,将几个主要的胥吏召集。询问政务,有的让他满意,有的让他很不满,便换掉了三个胥吏。

没有全换,仅是换掉三人。

古通判嘴角嚅嚅,最终还是没有反驳。若这样也要反对,那就代表着他是想要将宋九完全架空,必然就要撕破脸了,想想城中那些衙内,这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然而宋九动作并不大,又让几个学子察看江州郊外情况,甚至测量彭蠡湖畔的湖水深度与淤泥深度。

仅是如此。

陆续地有原江州百姓过来讨要房地,宋九答复还是在拖延。

但没有几天,宋九就接到一个渔民的密报。这个渔民在彭缘湖打渔时,无意中将渔船驶到彭蠡湖深处几个沙洲。那天晚上他看到一个沙洲附近停泊了许多船只。

于是好奇地将他的小船靠近,看到有许多人聚集在沙州上议事,他借助芦苇隐护潜伏过去,就听到一个消息,领头的人似乎叫罗大,因为不满官兵对他穷追不舍,将一些对宋朝不满的百姓聚集,准备攻打江州谋反。

宋九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傻了,立即将古通判喊来询问:“古通判,你有没有缉拿一个叫罗大的人?”

“我是下了捕文,此人是一个恶迹斑斑的大盗,必须要缉拿归案。”

“惹麻烦了,”宋九将情况一说,古通判立即问那个渔民,然后拿出地图察看。

良久让渔民退下,说道:“九郎,派官兵追缴吧。”

“他们只是聚集,并没有立寨,彭蠡湖那么大,如何追缴?而且朝廷不欲江州多事,拿到了还好,拿不到怎么办?”

古通判脸色变了变,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关健他心中有鬼,若是惊动朝廷,自己贪污受贿的事必然揭开,要命的那两本账册还控制在罗大手中。

宋九沉吟一下道:“他们是乌合之众,攻打江州城多半是不敢,我就怕他们危害彭蠡湖航道安全。而且他们若大肆劫船,手中钱帛越来越多,力量也就越来越大,江州现在连一个完整的城墙都没有,到时候会真的来攻打江州。”

“要么调禁兵过来吧。”

“朝廷仅在南亭驻扎两营禁兵,还非是水军,茫茫彭蠡湖如何得行?并且朝廷将要对北汉用兵,若是江州出了大事,你我皆承担不起。”

“朝廷要对北汉用兵?”

“恩,这事儿……”宋九想了许久,说道:“我们去看一看城外三营厢兵。”

两人出了城,观看厢兵,这三营厢兵皆是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弱病残的一大半,一是劳役,二是震慑,至于战斗力,宋九看后不由地摇了摇头。他沉思良久后,说道:“只能再组织一批厢兵了。”

“九郎,没有那么多人手啊。”

“有,德安。”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青蛙的死法(下)

宋朝此时最大的弊病将从中御还没有完全形成。

厢兵分成两种,一种是各个节度使,战区的防御使团练使手中的厢兵,或者乡兵与土兵,他们训练有素,例如潘美在湖南训练的厢兵,若是在南方作战,其战斗力不弱于任何禁兵。

还有各州手中的厢兵,他们主要用来减轻百姓的劳役,这些厢兵招募时不分弱小,甚至连平时都没有象样的训练,主要用来承担力役的。

江州三营厢兵就是如此。

因此大半老弱病残,张霁没有做错。

但用他们去彭蠡湖去剿匪,显然不可能。

而从当地招募,如今只有德安户口保持着比较完整,宋九此议合乎情理。并且古通判对军事也不大懂,文职出身,至少再增加三营,有六营厢兵,人数上占据了优势。

还有,他们是临时调过来的,剿完匪后就解散了,再说权利,之所以一度各知州为了权利产生了争议,正是通判权利不可小视,他们与各知州同领州事,有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之权,州里的公文必须由知州与通判共同签押方能生效。包括宋九说的增加三营临时厢兵,若是古通判不同意,就能扯皮了。

古通判想了想,只能答道:“好。”

他也怕了。

宋九开始向德安知县叶壕下令,增加厢兵。

古通判也在打着小主意,打算出征时务必跟随,别的不要紧,要命的是那两本账薄。

出忽叶壕意料,前面州令下达,没多久,叶壕就将三营厢兵送来,个个都是剽悍的大汉。

古通判与宋九检阅后大喜。

“古兄,兵贵行速,我们开始出征吧。”

“行,就依九郎。”

宋九下令征收船只,六营厢兵准备出发。

然而大军还未动,问题就出现了,三营原厢兵听到命令后马上就哗变了。

他们成了厢兵,也得到一些好处,少许薪酬,大量的耕地,可同样付出了劳力。再看其他人呢,不需要劳役,仅给了一些钱贿赂,就得到大量耕地房舍。若不出战也就罢了,这个出战,会死人的。

谁愿意?

有一人闹,便有更多的人闹。

宋九脸色阴沉,将六厢兵士聚集,向那三营厢兵喝道:“你们来江州,官府无偿给你们耕地,给你们薪酬,今天湖上有寇,本官率你们去剿寇,为何不听从?”

三营厢兵默不作声。

宋九指了其中一人问道:“你来回答。”

“太守,官府是给了我们地,然而江北来了那么多人,他们不用承担力役,还不是给了地给了房舍?”

余下的厢兵立即附和。

“那为何要进入厢兵,本官给你们两条路选择,要么立即退出厢兵行列,地还是那个地,与其他人一样处理。”宋九这里说得有些含糊,并不是将这些地给他们,但听上去似乎就是耕地依然给他们的,又道:“但厢兵里的待遇自此以后不会给了,交出武器,从此以后便成为平民,当然,也不用你们来承担力役与捕盗之责。要么就听从本官之令,马上出征。”

“那我退。”

“九郎,这可不好吧。”

“古通判,这非是开玩笑,前去打仗,会死人的,这些人无斗志,一旦拖累其他兵士,六营惨败,将会震动江南。你我可负担起这个责任?”

古通判吓着了。

有人退,其他人跟着退。

眨眼之间,江北来的三营兵士退得只剩下两三百人。但十分古怪,叶壕调来的三营厢兵没有一个人退出来的,古通判狐疑地上前问一个十将:“你为何不退?”

“禀通判,德安人多地少,我们来做厢兵,虽冒一些风险,朝廷答应分地给我们,因此不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