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游龙-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母亲果然还是最在意的是碰见郑夫人她们这事,什么喝酒喝醉的,简直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张阳现在却是宁愿母亲骂自己两句喝醉的事,不然他继续提这个事,实在是太郁闷了。
吱的一声,房门又被推开了,走进来的不只是丫环一个人,还有张父,“宝宝你睡醒了啊,快去吃完早饭,然后去下克明那边,你老师张崇那边我已经跟他说好了。”
“父亲你今天起床很早啊,”张阳心里嘀咕嘀咕说。
似乎是看出了儿子张阳的疑惑,张父张岳直接说:“我等下需要去购置一些长安的铺面,好在长安继续发展我家的生意。你小子要是是明天再去那喝酒,那酒楼就是我们自家的了,哈、哈哈,现在倒好,酒钱都给别人白白赚了去,败家子啊,败家子。”
一家人坐下吃早饭,期间张家夫妇两个神色一直很愉悦,他们心里开心啊,现在这一家子是,老子受封挤进了贵族圈,不再是卑微的商人,儿子将来前途光明,不禁得到重用,还结交了秦程二家嫡子,人际关系在目前看来也处的非常不错,作为父母的自然非常开心了。
一家人这这种温馨的氛围下吃完早饭。怀着临行前母亲的叮嘱,张阳跟着父亲张岳一起坐着自家的马车前往户部。按照张父的说法就是顺路,君不见悦来酒楼跟户部两个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顺个屁路,不过张阳非常明白父亲的心里,也不反驳,只得连声应好。
在张阳一直以来的印象当中,这户部可是集后世商贸部、财政部等等一系列部门的合而为一的部门,可是掌管着整个大唐的财政大权啊!应当算是一等一重要的政府机关,但是他到达户部的大门口的时候,他失望了。
ps: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本书预计将于8月1号上架了,到时候还是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疯狂我的这本书。
083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
门内杜如晦正在堂中央坐着处理今天的公务,听见有人进来了,才抬起头来,看到是张阳进来了,也只是点头示意张阳自己在房内随便找个椅子坐下,接着杜如晦又继续写他手上的东西了,直到把手里那份东西写完之后,才再次抬头开口对着张阳说。。
“老夫我目前也不是很清楚要到底应该怎么来教你这些东西,所以老夫今天早上特地为你整理了一些文卷资料,你先拿过去看下,看完之后,在更我说说你的看法,待老夫处理好这些公务后再于你讨论一下。”
杜如晦笑了笑又接着说,“老夫我倒是很是期待你这个经常想很多的少年郎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张阳抬头看了看屋外的太阳,算了算现在的时间,才发现现在还未到早上九点!好家伙!杜如晦居然说他今天早上特地来整理这些资料给自己看,要是再除去参加朝会之类的事情,那杜如晦今天得多早就起床来开始工作了啊,果然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工作狂。
杜如晦给张阳看的那些资料都是户部的一些内部文件,张阳看了几眼后抬头用询问的眼光看着对方,这些东西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那把?
似乎是感觉到张阳的目光,杜如晦抬起头,笑道:“这些东西没什么要紧的,户部的这些文件你说它重要吧,它也算是重要,但是很多人都有权可以擦看。并不像兵部那些东西属于绝对机密,除了有关人员都被你看。你看看无所谓,要我说这里的东西有些还是你父亲帮忙调查来的,你就放心看吧。”
对于自己父亲张岳到底是干什么的,张阳到现在还是有点半懂不懂的,你要说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下属吧,就没见过他有任何官职或者上朝什么的。你要说不是吧,他还真是借着他做生意之便,帮着唐太宗李世民弄一些情报之类的。再有就是他们张家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是畅通无堵的经营者各种生意。理论上应该是家财万贯,日进斗金,不过通过张阳在家里这么久的观察,发现他家虽然是以巨富之家,但是每年的盈余却也有三到五成去向不明。
难道他们家就是后世那些所谓的带有国字号企业性质的商号,真是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了,以后有机会再问清楚。
新皇唐太宗李世民刚登基,目前大唐记载有户二百五十万,有丁一千八百万,就是说全国登记在册的人口目前有一千八百万人,这还比不上后世一个大都市。(2011年年末,帝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万人。看吧,这贞观之治开始的时候全国的人口,还没未来帝都的人口多。)
这隋唐更替之间的战争也太厉害了把。大业二年;编户达到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登记在册的人口直接少了两千八百万人啊!就算是期间有没有登记在册到处流亡和为收复地区的人口。这隋唐更替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这实在是太残酷了,怪不得有句名言说得好,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啊!!这乱世直接减员一半以上的人,可见为什么人们会有这句名言流传了。
接着继续看下来,张阳都在怀疑,就这基础,还贞观之治,我怎么看到的是一副五胡乱华的情况,可能太过夸张了,但也不是无的放矢,这点人口,而且商业不发达,农业很一般,简直是还不如后世某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一会之后,杜如晦处理完公务,伸了伸懒腰,对着张阳笑着说:“怎么样,看出什么没?”
“先生确定这是写大唐全国的情况,不是某个洲?”张阳开玩笑说。
似乎想不到张阳会这样回答,杜如晦愣了一下,“除了梁师都那乱贼之外,这些就是大唐全国统计下来的情况了。”
张阳是不可能不知道梁师都,这哥们可是个猛人,只从盘踞山西北部称帝的刘武周被李世民荡平后,西北的梁师都无异于失去一堵挡风墙,其处境也就更加艰难了;再加上他的大将张举、刘旻又先后率部献城投归了唐朝,梁师都更为惶惧,赶忙派遣尚书陆季览前往突厥,游说新即位的处罗可汗,请求突厥出兵南侵,自己愿为向导。处罗可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制定了五路出击、合攻大唐的作战规划,可是临要发兵时,处罗可汗却一命归天了,这个有可能导致刚刚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四面受敌、难以招架的攻唐计划由此胎死腹中。
他梁师都隋唐时期没归顺大唐活得最久的割据军阀势力,要等到628年突厥衰乱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发兵平了他,所以说现在的大唐还不算统一全国。要不是大唐帝国运气好,现在有这么稳定都不知道了。
“现在人口太少了,造成地广人稀,同上时由于农业不振,所以目前的商业不发达,这真的是百废待兴啊。除了五胡乱华就没有比这在惨的了!”张阳摇摇头的说。
“确实,你要是坐在我这位置上,你就会知道什么才叫百废待兴了,这一大堆折子什么的,全是要造路建房的,哎,朝廷现在哪有那么多钱粮啊!”杜如晦叹了口气说,大唐的这艘破船要修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张阳听见这话就有点奇怪的问:“目前依小侄来看,现在民众应该是基本可以得到温饱才对,这基础怎么会如此糜烂?”
杜如晦一脸你还不懂的意思看了下张阳,“饱倒是勉勉强强还能吃饱东西,毕竟现在地方大,无主的土地多的是,只要你肯耕种就有得吃,而且朝廷现在税赋也不算重。但是温就不一定了。”
看着张阳一脸疑惑的样子,捋了捋胡子,接着问张阳,“贤侄可知国之基础在哪?”
好歹是后世大学毕业的,虽然是个艺术学院,但这点事情谁没读过,张阳不接思索就说出答案,“农!”
ps: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084国之基础
赞赏的看了下张阳,杜如晦接着说,“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这吃不饱肚子的话那是什么事都干不了的,确实是以农业为重。。《。要说现在大唐农业也算是打下了基础,虽然还不够,但也足够支撑发展商业这些了。你说说看为什么到了现在整个社会还是这般一潭死水呢?”
张阳摇了摇头,一副思索的模样,其实是在等着杜如晦解锁。
果然看到张阳的表情,杜如晦接着说了,“因为怕!”
“百姓现在怕的就无非是两点,其一,现在天下初定,大家都害怕再乱起来,所以现在除了粮食,其它的东西他们还都不想去想,也不敢去做;其二了,原因其实也是一样的,大家现在想的都是抓紧时间多存点粮食,预防为了再发生战乱。现在整个大唐都是民心思定啊,所以刚好够吃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他们手里有足够的存粮,才能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当整个社会都安定下来了,其它行业发展起来了,这样他们才会有心情去考虑别的。”
这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这一个问题,想要社会得到发展,就得先让老百姓不仅是能够吃得饱,而且还得让他们家里有足够多的存粮,这边田里得还在种着,就是要让他们看到以后安定生活的希望,知道他们以后是不会被饿死了,才会有其他的想法,才会做其它的事,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但这又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说了是存粮,当然是要存的了,所以杜如晦也很无奈,虽然下达了很多措施,但是收效一般,只好努力专攻农业,他现在心里最希望的就是大唐子民每个人家里都马上有粮食,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开始做了。
“大人说的是,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事倍功半的,只有认认真真的发展农事才是事半功倍的事。”张阳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百姓都没有安全感的身上。
“是的,现在大唐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在也经不起大的战乱了。只有让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到时候商业什么的事就算不用我们去关心,老百姓们都会自觉的参与到其他的事情。”杜如晦一副你才知道的表情。
“呃,小侄受教了。不知道大人有何良策。”
“哎,我都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有办法早就拿出来了,那里还用等到现在我在这跟你发牢骚啊!现在整个大唐人口就只有这么多,又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人来,所以目前能坐的就只是少收点税赋,让百姓少点负担,都努力的去开荒,等大家在过个一两年的安定生活,各家各户都有了足够几年的余粮,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了。”杜如晦叹了口气,悠悠的说到,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他能力高绝,胸怀千般计策,对于这事也只能无能为力,就只有按照以往经验处理。
是啊,想要粮食多产,在耕地很充足的情况下,就只能多多开垦了,一方面人口就这么多,新生的婴儿也不可能马上成为劳动力,那就只能好好的鼓励大家多多开垦荒地了。
不过了,这你杜如晦没办法,可不代表我张阳也没办法啊!想想后世华夏那人口是多少啊!当时我们的农业要是不发达能养活这么多人么?我现在手上可是有着手机这个大杀器啊,什么地方有新品种农作物,有什么新工具能提高产量,那百*度一下还不能查到么?
“先生,既然当前人口是固定就这么多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能从提高耕种效率方面入手,就是把老百姓的在同样时间内在不争加更多的劳动强度下,把他们的劳动速度加快一些。”张阳试探的问下杜如晦。
“你当我不想啊,现在整个户部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想着这事,目前我们能做到的都做了,就是看效果如何了。不过我预计好肯定是会好一些的,不过呵呵,要说提高好多那就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