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地主-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瑞承认自己有点恋足,不过吸引力更强烈的,却是李希音浑若天成、冰雪莹润的柔峰,随着她的呼吸,极有规律的起伏。
尽管不陌生g第之欢,但是给韩瑞这样直直的盯住,李希音羞涩难抑,一双妙目早就不敢看他,斜眼去看榻边内侧。冷不防,韩瑞伸手轻扯,白嫩的半边柔峰暴lù在他的目光下,香气愈加的浓郁,李希音下意识惊呼,纤手缩回,遮住了外泄的光。
霎时,韩瑞扑在榻上,搂住她香软的身子,寻到两片鲜润的樱,缠绵索取……
良久之后,云收雨歇,李希音俏脸上,残留着淡淡的yàn丽霞光,眉梢舒展,蜷曲在韩瑞的怀中,神情慵懒,散发出mí人的风采。
“希音。”手掌mō着如脂似雪的肌肤,韩瑞轻声道:“也不瞒你了,此行去越州,我的确是另有目的,而且,这次能够回乡省亲,也是得益于这件事情。”
嗯,李希音含糊应声,浑身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弹。
“怎么,现在反而不好奇了?”韩瑞笑道,手掌在敏感的部位,轻轻滑过。
李希音低yín了声,身子轻颤酥软,羞嗔道:“那刚才怎么不说。”
“呃,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韩瑞尴尬说道。
“所以,连我们也要隐瞒。”李希音嗔怪起来。
“当然不是。”韩瑞连忙说道:“现在不是准备告诉你了吗,不过知道之后,就不要往外宣扬了,免得受人非议。”
“到底什么事情呀?”李希音的好奇心再次迸发。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搂着李希音,在她耳边窃窃sī语,jiāo待了经过,末了,韩瑞轻叹道:“没有想到,我也有成为细作那天,要是传扬出去,肯定饱受非议。”
“夫君也是被bī无奈,毕竟是陛下旨意……不能违背。”李希音柔声道,很是理解。
韩瑞深以为然,但是可以料想,有些人可不会这么认为,觉得可以学魏徵,犯颜直谏,或者干脆抗旨不遵,问题在于,韩瑞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说到底,韩瑞骨子里,还是个平常人,没有为了公理正义,舍弃一切的勇气与决心。
只是,出嫁从夫,李希音也不觉得,韩瑞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毕竟只是听令行事,要怪肯定只能怪发号施令之人。
毕竟是皇帝,就算做的事情不厚道,两人也不好评价,相对叹息了下,李希音轻声说道:“夫君也不必多虑,无非是打听消息而已,就算打听不了,也不能说明夫君办事不力,难道还能因此而责怪夫君不成。”
“就是这个道理。”韩瑞连连点头,微笑道:“所以,我决定去越州走个过场,回到京城有个jiāo待就行了,至于兰亭序的下落……到时再说吧。”
兰亭序,说白了,就是一篇文章而已,不过作者名气大,受人追捧,最后上升到艺术的范畴之内,也就成了国宝。哪天,我也写幅字,埋在地里,过了千百年,指不定也是国宝,韩瑞酸溜溜的寻思。
“夫君……”
李希音素臂微撑,丝衾下滑,遮不住曼妙傲人的身躯,如丝如云的秀发披下肩头,美丽的眼眸shè出柔情,水汪汪,媚盈盈。
韩瑞怦然心动,轻声道:“怎么了?”
“我想要个孩子……”李希音喃声道,眼bōmí离若醉,娇媚yù滴,妖娆万千。
韩瑞闻声,心如火燎,血脉贲张,自然又引出一番狂风暴雨,直到五更时分,才筋疲力尽,昏昏沉沉的睡去。
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听到韩瑞的打算,已经知情的nv眷,却是没有反对,然而钱绪夫fù却埋怨起来。
“才住几天,又要出mén。”郑氏责怪道:“送信之类的xiǎo事,吩咐仆役去办不成啊。”
“真的不行,毕竟是虞公寄语友人……”
继续拿虞世南作挡箭牌,韩瑞微笑说道:“况且,宴会邀请太多,吃不消了,恰好出mén几天,避下风头。”
“没错,亲自上mén,才显诚意……”
“宴会接连不断,很伤身体的。”
旁边,几个nv眷也纷纷帮腔,郑氏自然被说服了,命人收拾包袱,准备船只。
由于是速去速回,不合适拖家带口,所以郑淖约等人,自然没有随行,韩瑞只带了两个机灵的仆役,连午餐也没有吃,来到岸边,与众人告别。毕竟几天就回来,也没有多少离别伤愁之意,韩瑞轻声道:“你们回去吧,照顾好自己……”
郑淖约轻轻点头,心里多少有点儿闷,轻举平常,柔声道:“平常,与阿耶道别。”
“耶呀……”近五个月大的孩子,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并学着发声,尽管十分稚嫩,不成腔调,然而韩瑞却如闻天籁,抱过来亲了口,逗得平常咯咯直笑。
嬉耍片刻,把孩子jiāo给郑淖约怀抱,韩瑞悄无声息的叹气,轻步上船,挥手道:“走了,过几天就回来。”
“一路顺风。”
众人站在岸边,看着帆船轻快而去,化作黑点,消失在河道边际,这才慢慢回去。





第二卷 长安行 第五百三十二章 永欣寺中
 更新时间:20111015 18:04:34 本章字数:4856

第五百三十二章永欣寺中
唐代的越州,就是后世的绍兴市,直领会稽、山yīn、诸暨、余姚四县,永欣寺就位于越州城南十五里外,秦望山麓脚下的一个狭长山谷里,三面青山环抱,宁静优雅、气候宜人、依山傍水、林泉秀美,是一处清幽脱俗的胜境。
永欣寺的前身,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的旧居,传说在某夜,这里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皇帝听闻之后,下诏赐号将王献之的旧宅改建为云mén寺,然而,直正将永欣寺发扬光大的,却是智果禅师,与惠欣和尚。
两人,皆是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云mén寺也因他们而改名为永欣寺。自然,两人之中,最负盛名的当然是世号永禅师的智永和尚,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之后,家传渊源,本身又努力,常居永欣寺阁,闭mén习书三十年,名扬天下。
别的且不提,单是智永禅师的几个徒弟,智果、辨才、虞世南,也是当世的俊杰,名传千古的人物,如已经逝世的智果和尚,青出于蓝胜于蓝,曾被隋炀帝杨广称赞,和尚得右军ròu,智果得右军骨,至于虞世南,更是举世闻名的书法大家,深得世人敬重。
而今永欣寺的主持辨才和尚,尽管在书法上的声名不及两位师兄弟,然而却研习佛法,境界高深,在智永禅师圆寂之后,在众僧的推选下,接任主持之位,与很多高僧那样,平时深居简出,潜心修行,少理凡尘俗事。
脑中想着道听途说的情报,韩瑞慢慢的向永欣寺山mén而去,反正即使没有自己,辨才和尚手中的兰亭序,迟早被人骗去的,正是有这样的想法,所以韩瑞倒也十分坦然,来到越州之后,也不急帮虞世南送信,慢悠悠的前来,准备打个前哨。
仔细观望山谷优美的景sè,只见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yín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确是修身养xìng,避居隐世的好地方。
此时已是初夏,不过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huā始盛开,尽管永欣寺山谷附近,没有桃树,然而山huā漫烂,姹紫嫣红,招蜂引蝶,仍然是意盎然的情形,自然吸引诸多游人前来礼佛散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这句诗中,四百八十寺,说得有些少了,早些年,智永禅师在世,曾经有过一个创举,写了八百余本真草千字文,分别赠送给逝东诸寺,由此可以推算,江南的佛寺之盛,永欣寺能在这么多寺院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刹宝寺,凭借的自然不是美妙的风景。
寺院繁多,竞争jī烈,作为一处林泉秀美、环境清幽的丛林寺庙,如果没有点儿特sè,是很难名动天下,让人慕名而来的,寺中有高僧大德,只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已,毕竟哪个寺院没有个高僧坐镇,恐怕也难以维持下去。
不过,永欣寺,本是王献之故居,先天上,就占了优势,立即就引得一帮文人雅士前来瞻仰,然后,这些文人雅士留下的诗文足迹,又引得后人慕名而来,如此循环往复,好像滚雪球似的,积累越多,底蕴越大,名气自然深入人心,成为金字招牌。
咳,也就是所谓的名刹古寺。
韩瑞嘀咕,觉得寺院与开商店差不多,也是经营出来的,只不过,古代的商店,由于是家族经营,就像世袭制,很容易衰败,而寺院却是推选出来的,比较民主,即便这一代主持平庸无能,导致寺院名声下降,毕竟是多年积累的品牌,实力雄厚,只要下一任方丈有作为,立即焕发生机,具体的事例,可以参照嵩山某寺的总裁ceo的运作,就可完全明了。
当然,永欣寺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寺中常年累月,香火鼎盛,迎客的xiǎo沙弥,sī底下还经常向佛祖祈祷,希望游人香客少些来,让他们不要那么辛苦。
显然,就如同某些和尚很在意香油钱那样,佛祖还是很在乎香火的,没有理会xiǎo沙弥的祷告,随着夏季的来临,阳光炽烈,越来越热,上山赏景避暑的游客反而更多了。
带着仆役,韩瑞伴随人流,慢慢过了山mén,进入天王殿中,也没有标新立异,拿了几柱清香,简单的礼拜,捐献了香油钱,随之让出位置来,给虔诚的信众膜拜。
轻步走出了天王殿,韩瑞左顾右盼,有些茫然起来,不知道该前往何处,毕竟永欣寺的整体建筑极大,缭山并溪,楼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就算是走马观huā似的游戏玩,恐怕也要一天时间,才能走得尽。
而且,此来寺院,别有用意,不是单纯游玩的,就算是装模作样,也要将姿态做足了,至少见过辨才和尚,才能说得过去。
“阿弥陀佛,施主有礼了。”旁边的和尚,见到韩瑞气度不凡,嗯,主要是衣饰华丽,镶鑫佩yù的,一副贵公子模样,自然知情识趣的上来招呼。
“大师客气。”韩瑞微笑回礼。
“这位施主,应该是初来鄙寺……”看似猜测,迎客僧却十分肯定,毕竟迎来送往多年,眼力可以称得上是明察秋毫。
韩瑞适时lù出点惊讶兼杂佩服的神sè,笑着说道:“大师法眼如炬,正是如此,久闻永欣寺之名,特意前来景仰。”
一般来说,慕名而来的贵公子,出手都是比较阔绰的,这可是潜在的大客户,怎么可能怠慢,特别是在韩瑞表示留宿的意思之后,迎客僧心huā怒放,连忙招来一个机灵的xiǎo沙弥,为韩瑞安排雅静的禅房,顺便带他浏览寺中景观。
永欣寺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子敬山亭、洗砚池、铁mén限、退笔冢、白rǔ亭、五云山等地方,其中的典故,xiǎo沙弥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不少了娓娓向韩瑞道来。
子敬山亭、洗砚池,相传是王献之时常临书写字的地方,至于铁mén限与退笔冢,那就是智永和尚的典故了。
当年,智永和尚效仿先人,如痴如醉地练字,máo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máo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将其埋在塔林下,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就是由于智永和尚坚持不懈的努力,书法得以名满天下,上mén求索真迹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连mén限也踩坏了,只好用铁皮加固,时人称为铁mén限,传为美谈。
怎么说,韩瑞也是文人雅士之流,既然来到永欣寺,必不可少,要瞻仰几处名人遗迹,免得有人问起,却什么也回答不上来,那也太丢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