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过带你看长安,今天就好好看看。我带你们看三个不同的长安城,这里最靠近皇城,繁华似锦。这里是第一个长安。我们再看第二个长安,那里是最真实,最平凡的长安城,那里有的,老爹你的儿子们,未必有几个真正知道!”
李元兴一语双关。
说看长安,就是让李渊看一看最真实的长安。
然后,李氏皇族与自己必须要有一争,李元兴不想让自己那些弟弟妹妹们参与进来。这场争斗,他们不够资格,因为他们的势是来自李渊,来自李二。
李渊用力的拍着马车:“速行!今个就好好看看!”
李渊心说,那些个家伙争气的有,但太少,除了几个太小之外,大点没几个能顶事的。

、第171节 秦王兴长安【四更之四】

【满地打滚求月票,看在四更的份上】
“老头,你昨晚赢了多少钱?”
武曌开口一句老头,差一点就惊的那位将军车夫就把马车赶到沟里去了。
怕是自李渊出生到现在,天下间还没有一个人敢称呼其为老头。
可谁想,李渊却是哈哈大笑:“这几个家伙太胆小,不知道从那里得到消息。元兴输了几千贯,他们只敢打十文一番的。不过也赢了他们几贯钱,韶倒是没输,还赢走了几贯钱?”
韶!
唐人有时候称呼,就只称呼名字,不喊姓。韶就应该是李韶,李道宗的父亲。
李元兴靠近了李渊一些:“这个韶,可靠不?”
李渊抬手就准备在李元兴头上重重的来一巴掌,可手举到一半却停下了。李渊脸色一变,小声问道:“事有多大?”
“不算大。”李元兴很平静的回答了一句。
“不算大有多大?”李渊再次追问。
武曌听不下去了,插嘴说道:“不就是一点盐嘛。老头,你听我说,就是一年几百万石盐的事。干这事的,要敢杀人。谁敢偷走雪盐的制作方法,就杀,杀他全家。”
“什么是雪盐?”李渊眼睛眯了起来,也是当作皇帝的人,几百万石盐还吓不到他,那怕全长安十年也用不了几百万石盐,也不会吓到他。因为这是李元兴搞的事情,杀全家算什么,连他亲戚全家也杀都没有问题。
“雪盐就是,象雪一样白,象面粉一样细。”
武曌解释完了,李渊又眼着李元兴:“混帐娃子,难道你吃的就是这种盐?”
李元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李渊是名义上的父亲,有好东西不孝敬这是大过错。可不说自己有,李渊也要相信才行。
“唉哟……”李渊一捂胸口:“疼呀!”
“成了,怕你了。盐的事情我不管了,再送老爹你一件好玩。”李元兴无奈的说着。
李渊顺了顺胸口,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总算是好点了,这差一点背过气去了。”
李元兴干笑几声:“老爹,你听我一句劝。这是好话,你肉吃的太肥,酒喝得太多。过几天孙老道回来,让他给你整一个养生的法子,你多活几年,顺便多把有些人整上几年,比如,可以有空了来整整我!”
“好话!某听出来了,你这是好话。”李渊哈哈一笑:“就冲你这好话,那雪盐分你一成利,给你皇兄两成,某留一成。上交国库三成,最后三成让他们也吃点肉!”
李元兴又补充了一句:“这秘方要是被人偷去了,雪盐就不值钱了!”
“杀他全家!”李渊冷笑着,语气之中杀气十足。
聊天之中,马车到了坊市。
结果马车根本就没有办法靠近,这条路上挤满了人,排了有上千人的长队。数百个武候满头大汗的在指挥着,用棍子打着敢插队的闲汉,同时大声的吆喝着,因为距离远,也听不到这些武候在喊什么。
有几个校尉在一旁指挥着,街边还有一个棚子,棚子中摆有大桶,有大碗水。还有一个身穿八品校尉服的中年一边扇着风,一边大口的喝着水。不时的起身指着远处骂上几句,然后又坐下对身旁的人交待着。
除了这些武候们,街上最活跃的却是各种小贩了。
卖饼子、卖果子、还有卖汤水的,几十号人挑着担子来回在街上走动,吆喝着。
“去问问!”李渊指示道。
两个家丁打扮的护卫其中一人离开了马车,大步走到了那八品校尉面前。
“何事?”那校尉吼了一嗓子。
护卫打扮的家丁一摸右侧腰上,那腰牌只露出一个角就立即挡住,然后亮出了左侧的腰牌,这是一块左千牛卫振武副尉的腰牌,从六品上。
而他只露了一个角,却没有拿出来的,却是禁宫禁卫的腰牌。
虽然说,千牛卫就管禁宫门卫,可进出禁宫还是需要单独的腰牌,这个算是下阶武官之中,很有威力的腰牌了。
可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八品下,没必要显露禁宫禁军的身份。
那位八品校尉一抱拳,因为对方没有用正式的身份问他,也就当是一个熟人抱拳一礼:“有何事,能说的在下都说!”
“只是好奇,这里是何事?”
“秋收后,冬日要种下冬麦。坊市头三家全是秦王府的店铺,某只是知道,店主也是军中之人,人人称之为老狼。店里只有几样货物,其中一样是天赐神犁,不过店里没货,他们只是在这里记下!”
这位打扮成家丁的禁军问清楚了,然后回去报告了李渊。
李渊听后亲自下了马车,来到那校尉面前,示意打赏了一串铜钱,然后问道:“你刚才说,这里没有货?”
“这位老丈,城中地方太小,原先是拉入城中卖的,现在却是在城中付钱,城外仓库之中取货。就城南一里处,有一个庄子。这里收了钱,然后用一块有数字的编号,每半个时辰,城内就会将记录送到城外,到时候取货就可以了。”
李渊听后,回头看了一眼李元兴,那意思就是,生意不错呀。
李渊又问道:“每日可有多少人,有多少货?”
“每日多少货某不知,但每日这里足有万人。许多客商有订购百架,准备运到附近各州县去的。某也见到,有蜀中、河北客商来买下图纸,去天智院交了天智税,准备回去自己打造的。”
李渊回到马车上,冲着李元兴乐呵呵的直笑:“这个生意用来折你的欠账如何?”
“老爹你很穷吗?”李元兴笑着,一边示意掉头转道。“去明德门!”
“不穷,就是看着高兴!”李渊乐呵呵的说着。
李元兴点了点头:“行,如果连我哥的账都免了,就行。”
“某越看你,越是感觉亲近!”李渊哈哈的笑着,今天这个疯狂的场面他头一次见到,就是大饥荒的时候,粮店开仓也没有排这么多人。那个什么犁,只要是家中有田的,就一定会买。
而且在长安,这犁虽然名为天赐神犁,可都知道是秦王府的东西。世家们自然给这个小面子,不会去制作销售。小门小户不敢,最多就是自己学着打造几台自用,然后交上十几文的天智税罢了。
真正开店面卖犁的,就只有秦王府一家。
老狼,老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这家店的店东,他怕是连店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
武曌没有开口,这个时候她绝对不会拖李元兴的后退,造这些犁占用的工匠数量巨大,这一季结束之后,下一次农忙就到来年春天了。
李渊可以要这生意,但却不会要秦王庄的工匠。
等李渊工匠学会制作犁之后,明年春天李元兴的工匠就会有其他的更重要物件打造了。
马车绕了两条街,总算是转到了人少的路上,坊市好几条街都是人挤人。
“老爹看到了没有,这全是我的功劳。光是这扁担,一家小店一天就是几百条卖出来,连卖草鞋都发财了。”
李渊没有反驳,因为他亲眼看到了。
等到了明德门的时候,这里更加的壮观,何止是千人呀。
足有数万人在明德门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有拿着牌的牙子在来回不断的奔跑着。这里负责安全巡察的已经不是武候,而是大唐的军士了。明德门外正好有一处军营,军中派出一营人分布在周边。
“挑土的十个人,挖渠的三十个人。这是胡记织坊的活计,一天五文钱,管两餐干!”
一个牙子站在石头上刚刚喊完,另一个牙子爬到树枝上:“赵记织坊一天六文,管两餐干。木匠活计,六等匠八文,五等匠二十文一天。”
这牙子还没有喊完,另一边已经有人叫喊了:“五等匠,三十文一天!”
李元兴坐在马车上对李渊说道:“这就是工匠等阶的好处,有品阶的匠人自然会有更高的收入。这匠艺也会不断的提升,试问那个匠人不想成为一等大匠师,那个可是家族的荣誉,以匠入士。”
“你那庄中,看来有大匠?”李渊问了一句,“不多,三等大匠有四个人。”李元兴说三等的时候,还是满心的遗憾。原本以为会超过十人,二等匠师也能够有一个人。可谁想,在工部评测之中,只有三人靠手艺评上三等大匠,有一人却是凭借再次改进李元兴的水车,给了加分拿到了三等大匠的级别。
李渊才宫外的事情了解不多,听说只有四个三等大匠,也没当回事。
这话,要是放在世家门阀听到,怕是会骂街了。
要知道,七大世家,一等大匠师数量为零,二等匠师数量加起来才四个人,其中重工的赵郡李氏有两个,象重农的清河崔氏一个都没有,清河崔氏的工匠级别最高不过就两个三等大匠。
可就这两个三等大匠在清河崔氏的生活却是一夜升天。
虽然还是奴隶身份,但月钱却从原本的三十文,直接上升到了八贯钱,而且每月五斤肉,十斤精米,十斤好酒这是雷打不动的。而且清河崔氏还许下重诺,只要谁能在来年考评当中拿到二等匠师的银徽章,月钱再翻!

、第172节 李渊还不老【四更之一】

来年二月,长安城匠师大考,才是真正展示大唐工业底蕴的时候。
按照工部令,匠人二等称为师,可开宗立派。只有在工部亲自参加考核,并且的十位三等大匠在场认同,才可以拿到二等匠师的银牌徽章。
一等大匠师更难,三年才有一次考评,参加者只有二等匠师才有资格。
评测时,工部尚书要在场,要有百位二等匠师在现场共同参评。在将来大唐有一等大匠师之后,还需要有至少三位一等大匠师在现场,而且有两个人认可,才可以拿到一等大匠师的金牌徽章。
一等大匠师,授爵位,可世袭。但如果子孙后代连续两代都没有拿到二等匠师的级别,爵位则被收回。
一等大匠师,名字将被列入鲁班大殿之中。
除了自身可拥有与二等匠师一样开宗立派的资格之外,还可以鲁班大殿向天下工匠授课开讲。可在鲁班大殿面对全国择优选徒!
秦王庄周围百里,已经开始流传一句话。
苦力苦力,黑窝头黑窝棚!匠人匠师,白面白米,登堂入阁!
下苦力与拥有一门手艺的人,在秦王庄周围已经开始有着明显的差距,不仅仅是从生活的质量上,更是从身份上就已经有了区别。
以长安县而言,县里的差役见到胸口有四等匠铁牌徽章的,那也要恭敬的打个千。
更不要说,三等铜徽章的,就是县里的师爷也要自谦半级。
能拿到二等银制徽章的匠师,就真正是光宗耀祖了。赵郡李氏那位在工部得到二等银制匠师徽章的工匠,次日李氏家主就赐下大量银钱,给他在家乡盖了一座三丈高的牌楼,这才是真正光宗耀祖。
“这工,似乎很有趣!”李渊在了解到这些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人活着,有个盼头才有活着的意思。而且高等阶匠人多了,对我大唐好处极多。”李元兴难得给李渊解释这些。
武曌却有些不乐意了,李元兴答应带她逛长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