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锦绸商会利用自己极致的工艺,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一个由工会内部定级的三等织匠配两个五等织匠作为助手,再带着十个八等丝织工,一天五个时辰的工作,织出上等丝绸五十五匹。要知道这个数字,如果换成原先的手工纺织,一个熟练工也要用好几天时间才能织出一匹来。
八倍工效!不能不说,这就是水力运用的一个奇迹。
沣惠渠河堤,任何人不得在此行走。因为这里是工坊区的动力来源,各家都要保护着自己的水车不会被损坏,而且如果有闲人在这里乱转,各家也怕将自家的工艺秘密被人偷学了去。
就算有天智院,但每家商号工坊自然还有一些独门秘方保留着。
李元兴也不能例外,坐上驴车,顺着工坊区的大道进入工坊区,正式的开始了秦王殿下对工坊区的‘秘密’微服私访。
此时,却有一队人抢在李元兴前面进入了工坊区。
而且,这一队人还非常大胆的挡住了李元兴的路,一定要让他们先进园区然后才让李元兴的驴车进入,态度强硬,却非常有礼貌。
白二娃一副要打架的架势,被李元兴给拦下了。(未完待续。)

、第222节 秦王微服工坊区 二【惊喜求票】

【想求票,就要加更】
李元兴留心看了一眼四周,很安静。再看白二娃,这会表现的非常平静。
要说演员什么的,白二娃当真是不入流的。
怕是只有完全不知情的杜壹叶还在子说了什么,正在与对方争论着。叫回杜壹叶,李元兴还了对方半礼,示意对方可先行。
对方奉上一个红包,里面只有一枚铜钱,听说是讨个喜庆,李元兴也笑着收下了。
队伍开始正式往工坊区内走,里面立即是锣鼓喧天,许多红色的纸片被人抛向高处,顺风撕落。这个撒红纸还是跟秦王殿下所学,只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那鞭炮是如何来的,所以只学了一个撒红纸。
李元兴站在路边安静的看着,这队伍很长,足有五六十人。
一个两人抬的小轿在队伍的正中位置,轿身上绑着红绸带,轿杆上也用红纸包了起来,抬轿的两人全身上下都是大红的衣服。
轿上坐着的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身上的衣服是补丁打着补丁。双手满是老茧,脸上写的是岁月的风霜,坐在轿上的他身体在微微的颤抖着,一双眼睛总是在不安的向四周观望着,双手不断的在相互搓着。
惊恐,这是惊恐的表现。
李元兴相信这支队伍的出现老狼知道,但这个老农打扮的人却未必是事先安排的。应该是一种巧合,但事情的原因老狼必须已经是知道了。
李元兴下了驴车,跟着许多围观的人一直往工坊区走。
只见一人身穿大红,带着几十人从工坊区内迎了出来,此人身形微胖,姓卢。李元兴见过这个人,记得这个卢胖子是卢家的远房分支,却是生意作得不错。他的工坊名为大唐皇家天府丝绸。
是大唐三个有资格使用皇家二字的丝绸商号之一。
只是锦绸商会一分为三的事情,李元兴仅仅是看到报告,但并没有留意这个卢大掌柜就是巴蜀锦绸商会的龙头会首。
卢大掌柜强忍着往李元兴这里看一眼的冲动,不断的告戒着自己。自己不知道秦王微服,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专门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不要去想秦王殿下就在人群之中。
今日的事情,是早就准备好的,吉日、吉时。为商行大计,绝对不敢中断。
汇报给老狼听之后,老狼认为秦王殿下只是去看看,不会影响你们干事。咱们保的只是殿下安危,其余的事情都没有问题。
所以,这队伍之中,有一半人都是秦王庄的近卫军,而且身藏利刃。
仪式似乎开始了,先是六名小役,二人往地上撒着黄土,然后再有两人用木板将黄土压平,压实。最后两人在往压实的黄土上撒着清水。
李元兴有些不理解,回头问了一句杜壹叶。
杜壹叶回答道:“这应该是取自古礼,但却与古礼不同。清水泼街、黄土铺路。虽然与古礼不同,某认为是取迎贤之意,或者是贵宾上门。”
李元兴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那卢大掌柜站在撒过黄土的一端,两位年长者从他身后走出。两人身上的衣服一致,胸前印有皇家天府的字样,背后印着上柜两个字。
这上柜李元兴是知道的,大的商号之中,掌柜分为五级。
最高就是总掌柜仅一人,平时也与高级掌柜一起被称为大掌柜,放在后世的现代,就是董事长或者是总经理的级别,然后接下来是大掌柜,这个级别也一样被称为大掌柜,相当于后世的绝对高层。
大掌柜背上的字样,就是上柜。
接下来是中柜,有时候也会被人尊称为大掌柜,在业内却被称为执事掌柜,这就是管理层的中坚力量了。
还有就是下柜,俗称小掌柜。比如那天在巴蜀茶商会之中迎接李元兴,并且负责讲解的,就是小掌柜级别。象他这样的级别,如果放在某小城的店中,那就店中总掌柜的级别,而迎客的,就是高级伙计了。
最后就是徒柜。这一类高于学徒,他们已经接触到正式的管理工作,暂时属于副手,助手的级别,是管理层最低级别的。
大商号等级禁严,除了掌柜之外,伙计也同样分为三六九等。
现在,因为李元兴推动了工业的初级发展,所以工匠也开始有了等级的区别。如果说一位四等匠人在工作的时间内打死了一个学徒,就算告了官,也只会订下一个学徒学艺不精,无心向学,辱没师门的罪名。
更高级的匠人已经开始有一些小小的特权了。
两名大掌柜级别的人来到小轿旁,同时施了一礼:“请贤士下轿!”
那老农打扮的人双手都在发抖着,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是一个木匠,父亲是木匠,爷爷也是木匠,他的儿子、孙子也全是木匠。世世代代都是木匠,世世代代靠着这手艺吃饭。
就在一个月前,这老木匠接到一个活,对方给一斗粮的工钱。对于他来说,这可是一笔巨资了。他的儿子、孙子因为长安城中活计太多,一直忙碌着,也根本不着家。已经有些作不动活的他,为了挣这一斗粮就去了。
活不难,是修一架水车,那水车因为桩没有立好倒了,摔坏了一个部件上。
因为卖家那里太忙,要修的话需要在五日后。
这里等着水车磨面,所以就找到同村也早就相识的老木匠。
老木匠修了这个水车后,回去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动手试作了十多个模型后,有一日孙子回家,看到爷爷在整水车模型,便开了一句玩笑。
说是长安城那里有个天智院,如果爷爷自认手艺比别人好,水车作的好。天智院就给发钱,甚至还有白花花的银子。
老木匠心中那点脾气给激起来了,自己家里祖传的手艺,十里八乡谁不说自家的手艺好,儿子、孙子都是自己教出来的,工钱比普通的匠人高一倍,难道自己还能比别人差。
几天几夜,老木匠可以说拿出了自己巅峰技术,制作了毕生最为精致的一架水车模型。每一个尺寸,每一个角度,每一个扣件都极致精华。这可以说是古代工匠对力学理解极致了。
这样的一个模型被摆了天智院鉴定房的桌上。
就在摆上的不到几个呼吸的时候,有人开价一百贯钱买了这个天智权。能在天智院守着,等着买天智权的人,最大的一批是各家商号,然后还有一批就象后世的投机专利商人一样,买来挣差价的。
一百贯,对于老木匠来说那是巨资了。
最后加价到一千九百贯的时候,老木匠几乎就要晕倒了。
天智院院长,工部二等匠师亲自鉴定,给予的评价是比现在天智院登记最好的水车,力大四成。在同样的天气,同样的水流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可以比现有的水车,多四成力,甚至可以达到六成。
这就代表着,这样的水车,两架就等于别人的三架。
三等大匠的铜徽章戴在老木匠身上,老木匠当时就问了一句话:“听我孙儿说,水车作的好,能换几锭白花花的银子!”
天智院所有人都笑了,老木匠反而不知所措了。
巴蜀锦绸商会会首,皇家天府丝绸的卢大掌柜抓住了机会,当天他带着商会的由数名四等匠人设计出来的一个传动装置,准备在天智院申请那一个天智权。却正好看到老木匠,还有那架水车。
“老人家,某愿年俸千贯,粮百担,羊十只。只求老人家去我商号作匠长,小号皇家天府丝绸,工坊就在种秦王殿下的庄子以西。您老去了,仆役,杂役,徒工任由挑选,再为您老准备双开四间小院一套。”
老木匠愣了半天,卢大掌柜却将怀中一把金叶子放在老木匠手上:“这是订钱!”
老木匠呆呆的看着卢大掌柜,又问道:“我有两个儿子,五个孙儿,全是木匠。都是好木匠,我们家世代都是木匠,都是发木匠!”
“来,都来。原先的小院不要了,重新给您准备一个三开八间的小院,全是青砖屋!”
“那,千贯,是,是真的!”
“真的,这里有天智院院长上官作证,某没有半句假话。”当下,卢大掌柜就写字据。
这会已经有人反应过来了,开价两千贯年俸。要知道二等匠师整个大唐都不超过二十人,三等大匠就连秦王庄也不过才六个人。许多大商号有一个四等匠人都能吹嘘好久,眼前一个竟然没有东家的三等大匠,怎么可能放过。
“某加俸,二千四百贯!”卢大掌柜怒号着。
“不,不,就千贯。老头子已经答应,这就是千贯。”倔强的关中老头,开口就是一个唾沫一个钉,那怕有一车钱币的诱惑,也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答应下来的事情。
天智院院长是一位工部将作监的二等匠师,这时开口说道:“规矩不能变,三等大匠的合约两年一签,没有死约。二等匠师一年一签约,一等大匠师不入工,这是秦王殿下订下的规矩,而且四等以上,要在工部备案。”
“小号自然是按规矩来!”
没有死约,是否能得住人,就要看工坊的诚意了。
没有死约,是否还保得住自己的饭碗,匠人们也要靠自己的努力。
卢大掌柜在当时就已经想好了,一定要大礼将这位三等大匠迎入皇家天府丝绸坊。(未完待续。)

、第223节 秦王微服工坊区 三【加更求票】

秦王微服。
大唐皇家天府丝绸迎大匠。
这两件事情极为巧合的撞在一起,可以说卢大掌柜的心是悬着的。谁也不敢去揣摩秦王殿下的心思,既然不敢去揣摩,那就不如回归本色,作自己应该作的事情。
卢大掌柜的心也慢慢的平静下来了。
这位老木匠可以说对他的丝绸工坊至关重要。
大唐有多少二等匠师,有多少三等大匠。就是制作出许多令人震惊之物的秦王庄,也不过只有六位三等大匠,今天有一位三等大匠即将进入了自己的丝绸坊,试问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重要。
李元兴也从围观者嘴里听出了今天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卢大掌柜花了三天的时间准备,不但有给这位大匠住的小院,就连家具都全部配置一新。而且还安排了四个仆役,两个侍女。
终于到了吉日、吉时,自然是要迎接这位大匠了。
两位身穿着印有上柜掌柜服的掌柜亲自扶轿。
老木匠紧张的都不知道手应该往那里放,这几天他一直怀疑自己在作梦,许多老伙计,同行,就是连县里的师爷都过来祝贺了。就是到位此时,他依然感觉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准备好的新衣他没有敢穿,可吉时不敢耽误,所以就这一身破衣来到了这里。
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