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过程。
杜壹叶在一旁,拿笔快速的记录着,生怕少写了一个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要喝茶了,可却是没有想到这才仅仅刚刚是个开始。
再往下,第六、七、八步,刮沫、淋壶、烫杯,武曌又有一翻说词,崔孰礼忍不住在点头,这就是礼,没有错,这就是中华的礼。正如秦王殿下所说,这是道。茶之道!
“闻香!武曌亲手将盖瓯递以了李渊面前,李渊接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由赞道:“好香,好茶!”
崔孰礼闻过,当场赋诗一首,李元兴是一句也没有听懂。
第九步淋茶之后,终于到了品茶的阶段了。
“韩信点兵!”武曌倒上了六杯茶,然后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渊喝过,沉默不语。崔孰礼喝过,同样沉默不语。四位茶商喝过,也是一样,沉默不语。六个人默默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收回空茶杯,再次第二泡。
茶七泡。武曌展示了多种倒茶的方式,关公巡城、昭君出塞、天人合一!
七泡之后,武曌洗壶,开始收拾器具,动作还是那样的缓慢,优雅。
而六个喝茶的人,却是完全一样,都是那样一动不动的坐着那里,沉默的坐着。
外围观看的人真心是心急着,茶是什么滋味,这茶喝着有什么感觉。因为这些人不能靠近,真是干着急。
后厅的七女反倒安静下来了,因为她们是未来秦王妃,这样的茶以后她们是可以常喝。
武曌收拾好之后,躬身一礼,退后正襟而坐!
李元兴这时轻声说道:“茶有七义一心,七义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而一心,既然是‘和’悟了,才可以称为茶道。今日到此为止,明日本王在此等候!”
说完,李元兴把武曌抱起:“累了吧!”
武曌微微的点了点头,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了。
李渊伸手一扶桌子站了起来:“起驾回宫,明日朕再来!”说完,李渊和李元兴连个招呼都没有打,转身就走。他心中想的是什么,李元兴猜不到。只是可以感觉到,李渊受到了冲击绝对不小。
崔孰礼也站了起来冲着李元兴长身一礼:“下臣肯定殿下明日可下请柬,礼部王尚书应请,户部崔尚书应请。朝野内外,饱学之士应来见识茶之道。”
“你去安排吧,名单你来定。这里的一切都不要动,不要动我桌上的茶。”
李元兴说罢,抱着武曌向后厅走去。见到七女,李元兴笑着说道:“去本王的小会客厅。”说完,又对七位管事说道:“茶是道,这也是商机,你们七位想一想,回去给自家的主子也讲讲,她们理解多少算多少!”
“是,殿下!”七位管事都深深一躬。
李元兴带着七位未来的秦王妃去小会客厅了,这里自然准备了午宴。
大厅内,越茶商会的会首第一个站了起来,后退几步冲着武曌坐的位置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头磕在地板上咚的一声。
“某,今日才知,某辱没了茶!”
长安茶商会的会首起身将他扶了起来:“兄台说的极是,在场的人都辱没了茶。我中华博大精深,今日我等才算见识到什么是茶。这是殿下在传道,说的市侩一些,也是殿下赐给我们的商机。”
说完,长安茶商会的会首拿起刚才给他们展示的茶,将一片干茶页放入口中,品尝之后笑着说道:“回去都好好准备一下,明日才是真正的精彩,某自认,今是唐突了,自当回去沐浴斋戒,明日再来悟茶之道!”
众茶商纷纷称是。
这时,有一个商号的商人却趁着大伙都在往外走,伸手在展示的那龙井茶的小盘之中偷偷的将几片茶叶放在手心。
在他旁边的一位商人看到后小声说道:“你想改行吗?”
那商人一愣,马上反应了过来,将那几片茶叶赶紧放了回去。
杜壹叶在纸上飞快的记下那个商人的名字,刚才的时候,已经有护卫打眼色询问了。杜壹叶认为没有必要为这点小事去拿下,虽然殿下说过,不许任何人动他的茶叶。
商人逐利是天性。
虽然不处罚,但杜壹叶还是记下那个商人,以便在合适的时候汇报给李元兴。
另一边,李元兴邀请七女一同午餐。
“殿下,那茶之道可否传授我等!”
“好,我现在就教你们一种,本王最喜欢的方式。”李元兴起身,自己去架子上拿了一个大玻璃杯,然后翻出一筒茶叶:“这个是龙井的雀舌级,本王喜欢。”
李元兴伸手抓了一把茶叶倒入杯中,完全没有武曌的优雅。
然后,从地上提起一只热水瓶,一下就把水杯倒满了。大杯,大把的茶叶,然后又倒了许多水。李元兴笑着将杯子放在桌上:“一会凉一点,大口的喝。这就是本王的,牛嚼牡丹喝法!”
七女先是一愣,转而全笑了。
她们只当是秦王殿下在逗乐,却不知道,李元兴当真就是这种喝法。
用柜爷的话说,李元兴就喝那十元一两就足够好了,再贵些的茶给李元兴喝是浪费。
武曌什么都明白,只是不说破罢了。示意元春将那大杯分成小杯,倒给众女,然后打眼色给李元兴。李元兴只好说道:“茶道,很快会成为士族所学之艺的一种。不懂茶道,出门会低人一等。只是本王要作的,却是商。”(未完待续。)

、第234节 耀州受阻【第三更】

茶本就是一种文化,至少在后世李元兴心中茶就是中华的一个标签。
和女七说茶,李元兴还真的没什么兴趣,一来他那点水平,卖弄一点皮毛还行,真的说到深处,就是外面的大儒、茶商都可能问住李元兴。
武曌又不太愿意在七女面前多开口,七女又是各怀心思,这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茶其实……”正当李元兴准备没话找话的时候,秋香快步进来,先是向着七女欠身一礼,然后来到李元兴耳边低语几句。李元兴的脸色立即就沉了下来,擦了擦嘴后站了起来,一根手指按在额头上。
这个动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的紧张。
李元兴笑了笑:“有些小事要处理一下,不陪你们了。”
说罢,李元兴快步离开。至少有四女都注意到李元兴走路之时拳头握的极紧,青筋暴起。
可毕竟她们还不是秦王府的人,至少现在还不是。所以她们还没有资格去问发生了什么,那怕心中疑惑,也只能忍着。
武曌却在此时,也擦了擦了嘴跳下椅子,向七女微微一点头:“失陪!”说完,双手提着长裙在李元兴身后追了过去。论身份,武曌这个明月公主是高于七女的,就算是日后有了秦王正妃,也不过与武曌的身份相当。
与此同时,就在大唐皇宫之中,李渊正准备把李二赶走。
理由就是,李二很有可能窥视他的宝物。
这确实是一件宝物,至少对于李渊来说这一件宝物比几堆金子,或许几屋子女人更好。
这是一副画,一副利用了现代PS技术。请了专业人士,特别制作的一副画。脸是李渊的脸,骑着枣红马全身金铠,威风凛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神采,李渊只看过一眼,就完全被这副画吸引了。
影楼用的最好的材料,利用浮影技术打印的这张画。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之下,画带给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李渊喜欢!李二也喜欢,因为真正上战场拼杀在后期他远远高于李渊,就在大唐立国之后,李二还在与许多势力作战,这画中的人物,远看似乎也像他。
李二有一种要把这画窃为已有的想法了。
李渊自然要把李二赶走,然后叫宫中最后的匠人,甚至是工部那几位二等匠师给自己制作一副画框,好好的收藏起来。
父子两人正在暗战,高公公进来,行了一个礼。
“有要事?”李二回头问道。
“回圣上的话,是有件趣事!”高公公弯着腰:“耀州那边,程将军遇到了大麻烦。而且是非常大的麻烦!”
李二不由的坐直了身体,带着疑惑问道:“难道李幼良的血,还不足以让他们清醒吗?”
高公公腰弯的更深了:“圣上英明,只是这一次怕是连圣上都会感觉意外,因为耀州大片土地的所有人却是一个麻烦。大大小小一百多间庙宇在耀州有田产,其中足有近三百万亩,却是在十天内有人捐给僧庙的!”
“捐?”李渊也开口问了一句。
“回太上皇的话,根据秦将军调查的消息,应该说是换!”高公公又回了一句。
“换?”这次论到李二发问了。
“是,就是换。长安兴善寺、慈恩寺、青龙寺等接受了长安许多宗族的田产,然后由他们出现,在其他地方换取别的庙田,耀县有三百万亩,但整个长安加上周边各州县,已经有七百万亩了。秦将军正在详查,但很可能宗族在长安的土地,几乎全都脱手了!”
换地!他们想干什么?
“传秦琼!”李二脸沉下来了。这应该是李幼良一案李氏皇族那些闲散家伙的反击。
李渊轻轻一拍桌子:“送信给五郎。”
李二愣了一下,转而又笑了:“父皇高明!”
李渊挥了挥手打发高公公出去,然后对李二说道:“五郎想要耀县,就让他自己去争。五郎太软弱了,朕不喜欢!”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看了看那画,他又笑了:“无论此画匠所需多少,五郎必然再能再有一副。父皇就收着吧。”
看到李二放弃对自己的宝贝下手,李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如明日去参加五郎的茶会!”李二摇了摇头:“父皇有所不知,五郎的性子要真是传道,就不会召集那些茶商了,应该是礼部与大儒们,五郎只为利。”
“朕总是要去的!”李渊反驳了一句。
五郎、大唐秦王、李元兴!
这会真正是头痛了,先放开僧道之争不说,宗教问题却是极难处理的,庙里有多少僧人是一个数字,而更可怕的是,他们有多少信徒才是另一个数字。这个信徒有多少隐藏的力量,更加的可怕吧。
在李元兴心中庙比观有着更强的忽悠能力,所以他们的信徒发展的极快。
“请秦琼将军到庄里来,召牛进达、苏定方、席君买入庄,再派人告诉其他的将军不要动,此事与他们无关让他们不在牵连进来,如果需要他们出手之时,本王自会通知。”李元兴眼下也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只好先找人商量下再说。
秦琼是必须要请的,因为秦琼掌握着情报权。
牛进达、苏定方、席君买眼下在军方根本没有影响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引起什么震动,所以李元兴才选择了他们三人。
程魔头现在还在耀州,而且就算召他回来也没有半点用处。
“再派人给程将军传话,让他稳住,不要急,最多三天本王给他一个乐子!”
有解决的办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李元兴根本就没有半点解决的方法。可如果不让程魔头安心,就怕程魔头会胡来。有此事情乱来了,可是收不了场的。
事实上,各庙此时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在无形之中成了秦王府的敌人。
各庙还在为了这换地得到了巨利而狂喜。这次的换地是三换二,也就是说他们实际多得到了二百万亩。高公公那边得到了情报也有失误,并不是一百多间大小的寺庙,参与其中的,连同周边各州县,足有八百多间寺庙。
不仅仅是寺庙,还有一百多道观也参与了这换地之事。
在白二娃领命出去送信的时候,李元兴带着疑惑问武曌:“似乎有些不对呀,封地可以在不经过皇室的同意就换地吗?”
“封地!”武曌笑了:“怎么可能是封地,这些全是在打下长安之后,李氏皇族那些人从乱军之中占的,长安他们不敢占,但长安周边的州县自然是要早早占下,这一次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