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佛门自西汉传入中原之后,经历南北朝的大发展,再结合了中原的文化,确实不俗。
只是,佛门不团结!
来的六个和尚竟然代表着六个不同的宗派,有南宗、北宗。细分还有净土宗,禅宗……
和尚们竟然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最深知佛理,仅这一项在茶会上的佛道之争就落了下风,不是说你展示的多就够好。
这一次的茶会在李元兴的刻意安排之下,展示的意境,不是卖弄技术。
慈苦大和尚只展示一次抹茶就退到了一旁,其他寺中的人还打算再露一手,可道门中的李淳风却出来坐在茶台前。毕竟是有修为的高僧,平静的退了回去。
李元兴身边侍从耳语几句,那侍从来到了慈苦大师身边说道:“大师,秦王殿下说,大师的抹茶深含禅理,无论佛道都贵在修心。殿下希望在茶会之后,可与大师单独品一次茶,时间就定在明日下午如何?”
慈苦大师看过秦王庄准备的那名为日程表的表格。
茶会每一天都会有详细的安排,明日早上是讲茶,下午则是自由论茶的时间。
“请回复秦王殿下,贫僧不胜荣幸!”
李元兴得到这个答复,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大会客厅,可人还没有走出之时却被一位宫女挡下:“殿下,皇后娘娘有请!”
长孙皇后找自己有什么事,李元兴有些意外,但还是过去了。
看到李元兴过来,长孙皇后示意宫女们退到一旁,请李元兴坐在自己右侧的垫子上。李元兴施礼:“皇嫂召臣弟不知何事?”
“自然是要感谢五郎,孙神医为本宫制订了一套非常详细的食疗案。以食养生,远比病时以药维持要好多。本宫尝试过,效果极佳,近日气喘之症已经没有再发作!”长孙皇后真正的是在感谢吗?
李元兴心中怀疑,这些全是废话,长孙皇后没要必要为这种小事专门给自己说一次。
因为长孙皇后心中,和李二一样,是真正当上自己为弟弟的。
看到李元兴不语,长孙皇后笑了:“五郎果真是个妙人,那就不说这些闲话。本宫问你,你认为本宫还可活几年?”
“皇嫂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假话还用听吗?宫中太医者说本宫长寿呢!还说圣上万岁呢!”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回避杨妃,因为杨妃是肯定不会争宠,也不会为她儿子争太多,所以不需要回避。
李元兴看了看四周,然后小声说道:“袁老道应该算过,只是他不敢再乱说了。臣弟就实话实说了,在臣弟第一次见皇嫂,九年!”
“现在呢?”长孙皇后面色如常,似乎丝毫也没有一点害怕。
“养生,并不是逆天改命,而是顺应天道。臣弟信的是现世的因果,佛家的轮回因果在臣弟眼中是一个笑话。所以,现世对世人心怀仁德,对自己修心养生,这才是长寿、富贵之道。期待下一世的因果,只是用来骗无知世人的!”
李元兴说完,长孙皇后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而杨妃,却默默的将手上的一串珠子扔在地上,相信那些和尚,远不如相信秦王。
李元兴这时却叹了一口气:“只是,有些事情臣弟也无能为力。或者,力不从心!”
“说来听听!”
“就拿两个人来说,第一个屈突通将军,他最多只有一年的命了。无论是天道,还是他的身体都一样。臣弟唯一能作的,就是让他活一个荣耀,死一个辉煌。”李元兴从历书上看到,屈突通是病死的。
以他的年龄,就算孙老道再厉害,也只能是延长些许时日罢了。
“好一句活一个荣耀、死一个辉煌。想来屈老将军听到五郎这话,活可以笑看人生,死可以安祥闭目了!”长孙皇后称赞了一句。
“皇嫂多养生,多修心,不怒不燥,食有补。皇嫂可长寿!”李元兴这话长孙皇后郑重的点了点头:“五郎的话嫂嫂记下了,五郎说的另外一人是谁?”
“杜如晦!以眼下看,四年吧!臣弟却希望他可以再活十四年,大唐需要他!”
“是,大唐需要他!”长孙皇后很严肃的跟进了一句。
四年,转眼就到了。可李元兴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却还不知道杜如晦的死因,只是他有病重过,那就不是急性病,而且死的时候才四十六岁。
更让李元兴无奈的是,李元兴安排孙老道观察过杜如晦,目测却没什么隐疾。
所以这一次李元兴主动提了出来。
“不知道,老杜听到这话会作如何想法。如果他能够象皇嫂一样平静,臣弟倒是希望可以为他好好诊视一番,或许会有什么收获。但如果他反感,臣弟却无能为力了。”李元兴说的是实话。
杜如晦现在没病,说他快死了这话太隐讳了。
而且,没病就医,怕是杜家人也不会乐意,所以李元兴才无奈。
长孙皇后没有就这个话题表达,她需要回去询问一下李二的意见,将话题一变,接着说道:“今日茶会,似乎五郎无心茶道!”
“茶道是什么,心中有道就是道,心中无道就无道!”
“好个诡辩的五郎!”长孙皇后笑骂了一句。
李元兴也笑了,压低声音说道:“臣弟只是知道,明年仅是茶可以为大唐国库增加一成的收入,这就是茶道了!”
长孙皇后笑了,掩着嘴笑了。
“五郎组建秦王参谋院,让承乾与恪也加入吧,以普通士子的身份,多学习!”说完,长孙皇后直接说道:“五郎去忙吧,近些日子你清减了许多,不上朝还这般忙碌的,五郎是大唐第一人!”
李元兴笑笑没有接话,施一礼之后离开了。
李元兴离开之后,杨妃赶紧向长孙皇后施礼:“谢过姐姐!”
“不用道谢,五郎那狼王之说真是越想越感觉有理,五郎未必是一个好老师,却是一个极好的榜样。恪以后的路还要他自己走,五郎有句话恪应该记下,守住本心,才是自己的道。”长孙皇后不紧不慢的说着。
杨妃连连点头。
李元兴出了大会客室,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杜如晦的事情解决倒是去了一个心病。
同时也在感慨,大唐的闲人真正是多呀,可以干坐在那里一整天就看着别人泡茶,而且还是一副乐趣十足的样子。这也证明了,大唐的娱乐实在太少,少到让人想打发时间都没有。
李元兴开始有些期待新年了,武曌可以整出一个多么疯狂的新年来。
“殿下,崔氏族长已经到了庄门,求见殿下。是为后天纳征之礼!”郑和跑来报告着。
李元兴反问了一句:“府中的聘礼准备的如何?”
郑和的表情很紧张,低着头小声说道:“此事圣上有过吩咐,是由高公公那里直接传给小的,说秦王府不准备聘礼。后来崔长史也说,秦王庄不用小的准备聘礼!”
李元兴听完这话,摸了摸下巴。
原本这些事情他是懒得操心的,前几天弄明白了七世家送彩礼送重礼的原因。此时却是完全明白了,准确的说这是一种交换,自己的聘礼不是礼物,那么应该是什么?
“请到小会客厅!”李元兴决定先见一见崔氏族长(未完待续。)

、第242节 聘礼【第二更】求月票

崔氏族长,崔君肃的父亲,也是崔莹莹的爷爷。他来秦王府,代表的可不是清河崔氏,而是七世家,来讨来聘礼的。
陇右李氏的族长在他来之前表达态,现准备的嫁妆只有区区两万多贯,但后续准备的却有十万贯。只要秦王殿下给得出,他们就加得起。
博陵崔氏更是说上不封顶的话。
交易,既然是政治联姻,那就一定会有交易。七世家的诚意已经足够,一直到纳征的前两天这才来谈聘礼之事,那怕秦王庄分文没有,七世家的彩礼基数已经放在那里了,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在李元兴的小会客厅中,李元兴命人准备了一张根雕茶海。
说是小会客厅,如果按后世现代的面积计算,也有接近二百平方米,还设有更衣、休息等小房间四间。主厅面积分成了几个区域,有摆着大圆桌吃饭的,也有喝茶的,还有一处是小书房样式,以及外间的贵客等候区。
说到那个大会客厅,如果真要形容的话,那是礼堂。
厅内面积超过三亩地。
面对面的坐下,李元兴拿出一盒后世的武夷山红茶,也算是巅峰品种的金骏眉。从柜爷那里得手,不知道是那个年轻晚辈孝敬的。
“福建武夷山又是巅峰!”李元兴亲自温水泡茶。
崔氏族长起身一礼:“能喝到殿下的茶,老朽荣幸!”
李元兴一边等水开,一边从桌下拿出几张相当于后世A2大小的纸来放在桌上:“原本这物件是准备给两家负责书斋掌柜看的,崔老来了也看看。此物利不大,但却如同利刃,本王与崔老不说那些绕圈子的话,此物只授权三家!”
李元兴拿出的是什么?
是两份报纸!一份用的是后世商业报纸的方式,头版自然是长安城中那些重大的新闻,这一份开版头一个新闻就是长乐王李幼良的案子,上面还有刑部主事写的一篇文章,以及一份李道宗的表章,用的是官逼民反的那一份。
因为大唐的纸与印刷术还达不到两面印刷的效果,所以这报纸全是单面的版式,配图也是极简单的图样。报纸顶上五个字,长安新闻报,却是出自虞士南的手笔。
次版是长安城一些新闻,秦王大婚,自然是次版头条。
崔长史有文章在上面,还有宫中长孙皇后的贺词,以及杜如晦的一份赞!这一版面中,最让崔氏族长意外的,竟然还有巴蜀丝绸商会恭贺,秦王大婚礼服由巴蜀丝绸商会提供的一个小方块。
再下来一版,就是些市井趣闻,那个坊市着火了,那个街道因为某店铺出了新品,而整条路都拥挤不堪。还就是,某善人作了善事之类。
到了这一版上,那个让崔氏族长吃惊的小广场变成了四个。
两个酒楼开业预告,还有一个是长安秦王酒招代理商号,代工酒坊。最后一个,却是长安一家金店打出了本店的口号,十足真金,最新款式的非常明显的宣传用小方块。
再往下翻,就是长安城中家长里短的趣事,特别是秦王庄茶会,占了几乎半个版面。
这一版内自然还有一份故事连载,连载的内容正是大唐皇宫之中已经流传,却严禁外传的神作《三国演义》。
再来一页,就是杂事趣闻,然后那些小方块的数量占了几乎一半。
“此新闻报,极是有趣!”崔氏族长快速的翻过一遍之后,又准备从头开始读起,特别是那几篇文章,真是大才之作。
李元兴为崔氏族长倒上茶:“请!”
“好茶!”崔氏族长只喝了一口,便大声称赞:“此茶一口入喉,甘甜感顿生,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真正仙茶也!”
“崔老盛赞!此茶制法,相信三年之内茶商们可熟练,茶树不易,茶更不易!”
“此等仙茶,岂能等闲!”崔氏族长笑着又喝了一杯。
李元兴再次冲泡之时,又指了指另外一份:“另一份,为官办。自然是为大唐朝廷说话,再有两份可由民办,说尽天下事,尽阅天下文章。此报一份六张算起,起印三万份,以丝网印术,成本不过三文,再加上润笔等费用,一份成本不过五文。”
这个价格已经是极低了,崔氏族长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市价他是了解的。
李元兴又说道:“一份叫卖三文,售者可得一文,报馆得两文。三万份可得净利约三十贯钱,日后发行量越大,利自然是越大的。”
崔氏族长心说秦王殿下一定是算错了,这收入比成本还低,如何挣钱。
可转念一想,秦王殿下有可能算错吗?
“请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