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回来了!”崔敦礼轻声说了一句。
长孙无忌整理朝服,站在李元兴预留的降落区域旁边等待着。
宽两丈,长十二丈的一片空地被清空,李元兴落下之后向前跑着自我减速,一直跑到尽头才算停下,放下滑翔翼后李元兴却是沉着脸长长的叹了口气。
“殿下,可是还有河堤不稳?”崔敦礼过来问道。
李元兴摇了摇头:“本王在空中看到一些让人感伤的。”说罢,李元兴伸手向着一个方向指去:“那边,大约十五里远,去把人抬回来吧!”
李元兴再没说别的什么,看到长孙无忌只是点了点头就回帐篷了。
崔敦礼、长孙无忌立即跟着李元兴进了帐篷。
李元兴这才说道:“本王看到有人死了,死的应该是我秦王府的军士。”
话说到这里李元兴当真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长孙无忌说道:“殿下莫非是想到朔方城战后,殿下要求伤军荣归之事?”
“嘿!”李元兴干笑一声,心说长孙狐狸就是长孙狐狸,完全猜中了自己的心意,默默的点了点头。却是没有说话,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为战而亡,自然有军规补偿。谁说战天灾,不是战呢?”
“当真?”
“当真,此事某保了。就凭万民书,某就保死去军士的荣归。”长孙无忌头一次,绝对是头一次给李元兴说出承诺,他总是与李元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他是皇亲国戚,更不能和李元兴走的太近。
李元兴用力一握拳头,谁说抗洪不是烈士!
崔敦礼这时也说道:“不过殿下,还是需要有一些适当的宣传的,臣下回长安去应对一下各级官员,殿下不如在洛阳多留些rì子。一来整顿洛阳政务,二来也回避此事。”崔敦礼想的清楚,上次李元兴要求荣归,可以说是丢了大面子。
这一次,无论成败,都不能让李元兴再参与了。
李元兴点了点头:“我们商议一些细节,至少要让死去的几个军士家中有殊荣!”
在大唐,军士是贱籍,别说是士族了,就是庶民都看不起职业军人,在各等阶当中,就是商人都比军士级别高。
军士之下,就是娼、奴这样的级别了。
李元兴下定了主意,这一次要给死去的军士一个交待,一个荣耀。
正在三人商量之时,有亲卫冲进来:“殿下,殿下。”
“慌乱什么?”崔敦礼斥责了一声。
那军士竟然哭了:“殿下,荣归,荣归呀!”
李元兴伸手扶住那军士,秦王府的近卫军是百战老兵,能加入亲卫的至少也是参加过数次生死大战活下来的人,杀过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让这样的铁血硬汉流泪,远比流血难百倍。
李元兴冲帐篷之外,站在高处远远的望去,听看到数万百姓在高地坡下站在两排,更远处却有三十六名老者,以十八名老者一组吃力的抬着门板,门板之上躺着的是两个已经看不清面容,看不清衣服,被泥土包围的秦王庄军士。
“十八宿老!”崔敦礼轻声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不解,却没有急着发问,因为他听到似乎有人在高唱着什么?李元兴听清了,可似乎是古词,听不太懂。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充满着惊讶。
“这是……”长孙无忌有些怀疑,继续在仔细的听着。
“没有错,这是《招魂》!”崔敦礼很肯定的点了点头,长孙无忌也点了点头。
李元兴很想问,这到底是什么?这念的让李元兴感觉象是诗经的感觉。
好在崔敦礼这时小声说道:“殿下,十八宿老抬棺,这是民间极隆重的礼节了,民间方园百里的大善人过世,能有十二宿老扶棺子孙们就足以当地兴盛百年,因为他们是大善大德之家,就算是盗贼都不会进入这样的人家。”
“那十八人?”
“十八宿老亲自抬棺,大唐立国以来在记录之中只有三次,这就是第三次。第一次,巴蜀程家旁支,家遇大难,山崩之后长子残、次子傻、三子疯,两老瘫痪。家中三个儿媳回了娘家,曾经收养的一孤女退了婚事,十九年如一rì,照顾家中这五口人,送两老入土,安葬了长兄、次兄,感动上苍,让三子竟然被治好了疯病,可此女却是因劳成疾不治而亡。”崔敦礼说的自己眼圈都湿润了。
长孙无忌接口说道:“当时,此女入土的时候,入宗祠、进祖坟!”
“十八宿老抬棺,太上皇亲旨赞其至善!”
李元兴远远的看着那正在向高地上抬着两块门板:“似乎是……”
“殿下想说重了吗?非也!”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以两人而言是重了,但以百姓而言,这是在给数万唐军一个感恩。就让他们替这里所有的大唐军士领了这个恩情吧!”崔敦礼也说道。
崔敦礼又说道:“殿下,《招魂》是战国古赋,是宋玉写给屈原大夫的。”
“屈原!”李元兴吓了一跳!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同时点了点头,由崔敦礼说道:“此赋根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书,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
李元兴真心想不到呀。
百姓们竟然把两个死去军士放在这样的高度上。
长孙无忌却在此时说了一句极煞风景的话:“似乎是背错了,这一句下面应该是……”崔敦礼瞪了长孙无忌一言,长孙无忌也感觉失言,立即闭嘴了。
(注:在隋唐时间,《招魂》都根据汉代的解释,认为是宋玉写给屈原的。但明代之后,却认为,这是屈原写给自己。本书只是借用,这仅仅是小说,请喜欢考据的朋友高抬贵手,别纠结这赋的问题)
“上表吧!”李元兴非常严肃的说了一句。
“请殿下放心,此事下臣一定为这次战天灾的众军士讨一个公道!”崔敦礼施了一礼,暗中向长孙无忌招了招,两人一同离开。
两个军士被抬上来了,满身是泥水,口、眼、鼻中也是泥。
几个职司高的校尉随身带着礼服军装,为了出去办事穿用,此时拿了出来。
更衣之事,百姓们拒绝让近卫军来,则由百姓之中德高望众的宿老完成。
李元兴坐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咬着烟默默的看着,李元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过去,或者说过去了应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谁家准备的上好棺木也在洪水退后从家里找了出来,有匠人重新上漆。
当地的一位七十岁的乡绅来到了李元兴的面前,准备施大礼的时候,李元兴说道:“免了吧,老人家高寿!”
“托了大唐平安的福气,老朽七十有四了。我们洛阳有个风俗,盖棺定论,这棺木盖上的时候,这人如何,当有个说法。老朽斗胆请殿下去说几句!”
李元兴坐着依然没有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吗?这是我秦王府一千六百近卫军头一次军损。战朔方,有人伤,有人残,却没有人死。战辽东,完胜而归。”
老乡绅卟通就跪下了,他听得出来。
面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语气之中的悲伤。
李元兴起身扶起老乡绅:“不要盖棺,送回长安去,让他们的家人再看一眼。说到定论。”李元兴缓缓的抬起头,看着天空。
“上天,自有功过论!”
“是老朽糊涂,糊涂呀!”老乡绅要再跪,李元兴依然伸手扶着:“让乡亲们不要急着回家,先去排查一下,各村各家少了多少人。然后所有人准备上河堤,田不要怕荒,有本王在,先把河堤修好,才真正安心。”
老乡绅重重的点了点头,哭了。
李元兴却是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的好好的又怎么哭了。
“殿下,秦王殿下呀!”老乡绅失声痛哭着,把李元兴弄的也很伤感,想来可能是老人家的儿孙有在这次水灾之中死去的,或者是走失的。
可老乡绅却大喊着:“殿下,各乡、各村。没有死一人,没有走丢一人!”(未完待续。)

、第386节 好女不嫁兵【第二更】

百姓没死,没有失踪一人。
这是天灾,谁相信天灾会一人不死呢,谁相信天灾之中所有人没安然无恙呢?
看来,这是大唐军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开始吧。
连续三天的晴天,让黄河水位落下去了不少,整个河南道全线排查河堤,要知道历史上黄河洪水最伤人的就是河南道了,黄河改过河道,在下游的地方还有大改道,改过入海口,黄河是母亲河,却是历史上水灾最恐怖的大河。
李元兴已经住进了洛阳城,就在洛阳府邸住下了。
“传令下去,所以前来觐见本王的人一律推后十天,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之外。眼下,本王在洛阳只关心三件事情!”李元兴说着,从长安赶来参谋院的年轻人就开始在下面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秦王府参谋院这一次来了四十多人,两位皇子都来了。
李恪还带着李愔的信,小家伙显然对推后他的板车大赛有些遗憾,但却没有抱怨,只说了希望五皇叔回长安后,可以几位皇兄帮他操办。
李元兴扫了一眼众年轻人,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河务,农务,商务。这三件事情,你们挑吧!”
挑!自然是以两位皇子为首一派,以新兴勋贵,比如长孙冲等人的一派,最后一派就是以崔壹叶与崔渝杰两位崔氏子弟为首的一派,其中以崔壹叶退居幕后,因为他已经是秦王府有职司的官员了。
三派分成三个圈子在讨论着。
崔壹叶这时说道:“殿下,还有几件小事,似乎也可列为政务与杂务。”
“说来听听?”
“吏部大考,洛阳官员的重新考核,虽说是吏部的事情,但秦王府现在却不能不过问,此事不知殿下如何分派!”崔壹叶很恭敬的问着。
李元兴想了想:“此时,秦王府的原则是不过问。由崔长史负责协同吏部吧。”
“是!”崔壹叶行了一礼,又说道:“殿下,还有一件好事。下臣来洛阳之后,见过伍斌,他告诉下臣,近三天来,有媒婆达到七百六十三人次去过军营。似乎是洛阳许多百姓的家希望将女儿嫁给秦王府近卫军,以及雷骑,还有十二卫的军士们!”
李元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有反应过来。
崔壹叶看到李元兴的反应,也有一些意外:“殿下您似乎很吃惊?”
“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这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李元兴问道。
崔壹叶点了点头:“虽然各地说法有所不同,但意思一样。”
“你怎么看?”
“回殿下的话,臣下以为。吏治混乱之时,前隋末年赃官遍地,之后战乱之年。兵亦匪、匪亦兵。而且自古,兵源多是强征,自愿当兵我盛世大唐是头一朝,强如汉武大帝,也有强征兵卒之时,战国大秦全国皆兵。所以,兵为贱籍。”
崔壹叶的学识不错,回答的深入浅出。
“兵卒们,生,吃不饱,穿不暖。战时,不知道何时会死,随时都把命丢掉的人,有多少人还保持着纯朴,为了生存,或者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兵亦匪、匪亦兵并不难理解,这也是兵为贱籍的原因!”
崔壹叶的说法,让李元兴非常的满意。
“壹叶,此事你去处理吧。一个月内,你拿出一个条陈来。本王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如果改变这一切,两句话。一,让军士活的象个人;二,多考虑军属,生有所养、死有所依!”
“是!”崔壹叶躬身施礼后站在一旁。
现在,轮到小家伙们。
“秦王殿下,我们选择河务!”李承乾第一个作出选择。他用了非常正式的称呼。
李元兴点了点头。
长孙冲选择了农务,世家子弟选择了商务。
“都去吧,明天拿出条陈,本王认可后你们就可以执行了!”
“是!”所有年轻的参谋们站起身来,施礼之后退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