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二节 秦王大计

这是今天第二更下一更我预设到了下午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元兴在台上来回走了两圈,语气放缓了许多!
“狠话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李元兴会让你们发财,我李元兴不需要钱,够钱养活家里家将们就足够了。但大唐需要钱,没有钱,外族入侵的时候,大唐的军士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难道拿着根竹棍就去上战场吗?”
“我等一定如实交纳商税,不敢有一丝拖欠!”台下众商人齐呼。
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也是有门路的人,昨日朝堂上的事情你们都应该听到消息了吧,长孙大人与崔大人可是为你们说了不少好话,魏黑子那一关不好过。不过既然已经定下来了,你们知道应该如何?”
当下,李会首代表所有锦绸商会的成员站了出来:“殿下,今晨我们已经将质押送入户部,想来此时应该在清点。我等身为大唐子民,定严守大唐法令。我等就算拼上性命,也不会辱没皇家二字!”
“好,很好!”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转过身坐下。
李元兴的坐姿与其他人不同,所有人都是跪坐,只有李元兴的盘腿坐着。这个倒是与道门有几分相似,街市上传闻李元兴是从天上来,此时看来商人们更加相信这个传闻了。
“刚才说的,都是过去的事情。眼下我们要说这里的事情,信本王,你们不会后悔。杜县令,有劳了。”李元兴微微的一欠身,这个小动作让杜子春心中激动呀,这秦王如此亲厚,自当要效死命。
一张巨大的白布被撑了起来,然后是笔墨。
李元兴带来的规划图只是一张A2纸大小的图纸,所以需要县令画在巨大的白布上。
县令看过那图,暗赞这图神奇,几乎没有任何细节需要自己再补充的。再看那纸,只有仙纸才能配得上这纸的名字。
杜县令一边画着,李元兴一边说道:“整个长安县都是本王的。农户们自然是有安排的,先说这规划,贸易区给各商会都留有地皮,你们需要买下来,买地皮的钱本王要用于修路,种树,再搞一些园林什么的。将来异邦的人买东西就在这里了,异邦商业司也会设在这里。”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众商人都在低头商议着。
杜县令画的很快,很快一个轮廓就被画了出来,虽然没有详细的标示出现。商人们却已经可以看出来,这张图将整个长安县都包括在了其中。
以大唐的区域划分,既然称为长安县,那么原本就属于长安城的一部分。
出了明德门大约三里左右就是分界线,再往南一直到南山脚下都是长安县的地界。
东西两侧长有七十里,按现代的计算方式,加上山林地也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了。人口有四万户,十几二十万人。
秦王张口一划,整个长安县就全都归他了。
李二也没有拒绝,全当是给李元兴一块封地了,其他各王的封地都远离长安,可秦王这封地如何说,长安本来就是秦地,秦王的封地就应该在长安。区区一县之地,李二自然是不会小气的。
那些小庄户自然就归秦王封地。
大地主刚刚见识到了玄武门之变的血光,谁敢有半句废话,置换田地拿到一些银钱,这几天就在忙着搬家。至于勋贵们的田产,在长安县有少量田地的勋贵大多都选择将自己的田地给了李元兴,田地多的则由李二由国库存给出补偿就好了。
李元兴要长安县,因为他需要一个施展的空间。
改变大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正如未来的那位科学家的留言,太先进的科技拿到大唐也没有用。
给一百辆坦克绝对横扫突厥,但是后勤呢,保养呢,油料呢,还有坦克兵真当是个人就能开坦克吗?更何况李元兴也弄不到坦克来。
商人们有些已经离座,在秦王面前他们不敢乱,却也都靠近了那块巨大的白布,上面的规划也越来越清晰,最先出现的一处有着详细说明的区域竟然是一个园林,虽然没有明显的园林图样,只能看到是图,但商人们都知道,那是一处园子。
就在商人们认为那可能是秦王府的地点时,几个繁体字出现在那园林上。几个字是,街心园林!
此时,长安城之中,户部的库房外马车如龙,兵禁如森。
大唐市面上主要流通的不是银,而是铜钱。银子、金、帛等只是作为辅助货币使用。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
李二今天很早就结束了早朝,来到了户部库房。
大车还在一辆接一辆的被户部的库夫拉着库房之中,每一辆车上都堆满了财货,铜钱,金银饼,压的车轴吱吱作响。
户部尚书因为病告假在家,这位也是无奈,他选择装病到死。
只因为清河崔氏太过强大,他不敢得罪,同样也因为皇帝需要一个人在名义上压住崔侍郎,所以这位户部尚书成了摆设。崔氏作的也不错,每月都有银钱送到他这里。
所以站在李二身边的,其实是崔侍郎。
李靖与房杜两人站的远了些,正在小声的商议着什么,也不打算让其他人听到。
李二没有必要去知道,因为这三人自然会汇报给他的。
更何况此时的李二还在那如山一样的银钱之中陶醉,谁说皇帝不喜欢银钱,他需要打仗,需要修宫殿,整个大唐都需要花钱的。
上百万贯呀!
眉头皱了快一个月的李靖脸上头一次出现了笑容。正在和房杜两人商量如何利用好这些银钱,李靖需要钱,有了这些钱他会让突厥知道大唐不是他们嘴里的一块肉。
李靖等人都记得李元兴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理论。
大唐富足,大唐的人知礼,那些周围的野人们自然看着眼红,所以他们无时不刻的准备过来咬上大唐一口。光想一想那些来进贡的小国,一点点破东西就要换回大量的赏赐,他们那里是来进贡,完全就是来抢大唐的。
突厥想要好处吗?
那留下你们的尸骨吧,顺便再活些下活人,本王需要干苦力的奴隶。
虞世南当初听到这些话后,长呼短叹了足足一个时辰,认为李元兴不顾圣贤教诲,不行圣贤之德。对周边小国应该行教化。
为此程老魔头与虞世南老头又吵了一个时辰。
李元兴又冒出一句让武将们狂喜,文臣们哀号的话来。李元兴说道:“知道武安君白起不,这家伙在天上比孔老二座位更靠前。”就当文臣们要继续争的时候,李元兴又来了一句:“不过他们的座位与咱家老祖宗李耳的座位差远了!”
李二乐了,文臣们不敢争了,武将们得意了。
想起李元兴,李靖在笑,房杜二相在笑,就是李二都不由的流露出笑容。
李二这会看着这堆银钱,终于笑着开口了:“崔卿,朕需要粮草!”
“臣领旨!”崔侍郎还没有走进李二近臣的圈子之中,他只是隐约得到一点消息,可能要打仗。但他却不知道突厥,只是知道经州王李艺最近有些不安份,想来应该是为此事,所以只是领旨,却不敢多问。
李二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还会有更多的银钱运进库上来。
这一个库房是根本装不下百万贯的。
“回官!”李二心轻气爽的轻呼一声,站在远处的太监宫女们立即训练有素的重新排队,禁军都站直了身体。李二坐上龙辇却没有立即命令出发,而是示意请李靖上来。
这是一位皇帝对臣子的关注,这是荣幸。
“药师!此战当如何?”
“必胜,全胜!”李靖信心十足的回答着。
“五郎是上天赐予我大唐的!”李二感慨的说了一句后又问道:“五郎要了整个长安县,随他怎么搞。告诉满朝文武,长安县之事不许给五郎找麻烦,应有的便利都给五郎!”
李靖点了点头:“臣听闻五郎在重新规划长安县,各商会都派了代表过去。”
“商人们逐利。有了好处自然跑的快了!”李二评价了一句。
李靖又说道:“天策内卫上报,两市大半的商家已经停止对番商交易。三大皇家丝绸商行已经重新开市,统一口径都说今年大唐风雨不顺,一匹杭丝都要卖到八十贯,一匹蜀锦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贯。”
“结果呢?”李二铙有兴趣的问了一句。
李靖笑了:“番商们去了鸿胪寺。茶自然是供的,好话自然也是要说的。但商人就市,难道还要让大唐官家要求商人们赔钱出货不成。至于说商人们卖给大唐百姓的价位,那是商人们受圣人教诲,就算赔钱也要让百姓有得衣穿。”
“管好关卡!”李二就指点了这么一句。
李靖表示明白,番商们买到了丝绸都是有特殊的关防文书的,没有这文书想出关绝对没有半点可能,有多少文书就带多少匹丝绸出关,这是铁律。
大唐的边关士兵可是会杀人的。
特别是关系到钱粮的大事,大唐的边关的士兵绝对不会有一丝松动。

、第五十三节 打着欠条的拍卖

这是第三更,夜里肯定还会有一更的。
这一更是设定的定时更新,希望后台给更,顺利发出。
晚上赶回家后,更第四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二心满意足的回宫了,对付突厥的战术已经制订出来,就以讨伐李艺为借口,可以考虑让五万大军先行,就在现在的甘肃麦积山附近设伏。然后再由十五万大军正面阻击,两翼各五万包抄,要打就要把突厥打疼了。
在快到宫门的时候,李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有件事情或许是臣多事了。但五郎在练兵,昨夜已经有五百军士忙了一夜,不过尉迟将军那种兴奋不是装出来的。陛下你不否要过问一下!”
“三千军士,你当朕对五郎的信任连这点都没有吗?”
李靖点了点头不再说此事,他提醒是怕御史们找麻烦,王爷练兵本身就是禁忌。
李靖被李二带回宫一同享受午餐去了,李元兴那边一个商人发一块饼里夹上一块肉就算是午餐了。
关于那区域的划分,已经有商人们打起来了。
谁到想抢到最好的位置,要么是秦王府近,要么是长安近,再者就是离那个街心园林近的。其余的地方自然比起这几个地点差了些,就算是李元兴临时增加了几个小花园,也不行。商人们相信,核心区域就是这三个地点。
“拍卖吧!”李元兴拿出一个主意:“谁出的价高,谁得!”
商人安静一下,结果吵的更凶了。
“秦王殿下,各商会有穷有富,锦绸商会原本就比我们其他商会富有在,而且他们商行众多,所以这拍卖不公平!”有人号了起来。
这会什么秦王,什么殿下,全都扔到脑后了,银钱才是商人们心中的大爷。
老狼已经第三次想砍人了,竟然这么跟秦王说话,都他娘的不想活命了。
“那这样,你们打下欠条来出价吧。还款期可分十年,一年一成利。先说一说锦绸商会,他们眼下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现钱了,估计番商们还要再闹一段时间。但是把价格咬死了,只能涨不能降,他们挣的钱在后面。最多半年,他们就富的流油了!”
看到李元兴和善,许多商人们都笑了起来。
“接下来会是什么呢?”李元兴晃了晃手指:“大唐可以卖给番商的不止了丝绸。但各商会不要急,你们也可以先把货押下来,等锦绸商会挣到钱了再决定不晚。所以,这买地皮的钱有多少付多少,其余的可以分十年来还,每年一成息。”
在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