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三句话的机会,要是不能让本宫满意,本宫就打你的板子!”武曌一边叫陆毛锋扶自己上马车,一边黑着脸吓唬着陆毛锋。
在武曌上了马车之后,陆毛锋说道:“上等貂皮最大出处就是在北室韦与高句丽北部。”
“第一句不错,继续!”武曌喜欢貂皮,现代这种东西已经极少了,真正天然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唐这里就算猎上几万张都不会把森林之中的野貂减少太多。
“刘二小告诉某,殿下急回长安就是高句丽又**了。而且这次是似乎与北方草原有关。”
武曌摇了摇头:“这一句意思!”
“那最后一句,宫女保证满意。殿下晚上的时候,派人查了工部、兵部、户部的帐本。”
武曌第一反应是要打仗了。
别人打仗都是花钱的,但李元兴打仗当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快,速去长安。”武曌一边示意陆毛锋快走,一边就在马车上写信,写完之后交给了自己的护卫:“安排人速速送去耀州,这上面要求准备的东西,一个月内本宫要在仓库之中看到这些东西!”
“得令!”护卫不会多问,他只会考虑怎么样又快又安全的把命令送到耀州。
耀州,事实上卢承庆更象是一个管家,武曌才是那里的领导。
卢承庆似乎喜欢给武曌当跟班,不是因为武曌身份高,又有秦王李元兴宠者,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武曌更加的高明,经过武曌调整过的工坊工作效率更高了。
华州!李二在月下品着秦王庄新出品的玉米烈酒,慢吞吞的问着李靖:“药师,你说今今的深秋,或者是初秋。五郎会不会准备出兵呀!”李靖笑着回应道:“这一切,自当是圣上作主,打与不打,秦王自然会以圣上的意见为准!”(未完待续。)

、第497节 嫌疑人越来越多

深更半夜之时,武曌来到长安城,一边让人把她的箱子看好,然后去了李元兴所以的房间。
“你就不怕有刺客?”武曌在李元兴耳边小声的说着。
李元兴半梦半醒之中,感觉似乎是武曌,可当是在梦里。“有女刺客吗,来一打!”
武曌越想越不是味,脑子里闪过许多个身影,可也没当李元兴当真没醒,张开嘴就在李元兴的脖子上用力的咬了一口。
嘶!
李元兴痛醒了,一看是武曌,把到了嘴边的喊声咽了回去。
“是吸血鬼呀!”武曌翻着白眼骑在李元兴身上,脸上笑的合不上嘴。
“有什么好事,看把你高兴的!”李元兴伸手把武曌揪下来,让武曌在自己旁边躺下。
武曌枕在李元兴的手臂上:“商量一件事!”
“明天早上再说!”李元兴真的是困了,不想说话。
“造船!”武曌说了一句,李元兴没说话,他真的是困了。武曌却继续说道:“我给程老哥写了封信,问他有没有陈年的木头,而且要大的。他派人给我回信了,说有,而且保证让我满意的好木头!”
李元兴眼睛猛的睁开了:“不,东北的木材是不错,但不够!”
“我又给冯盎写了一封信!”武曌坏坏的笑着。
李元兴竖起一根手指,在李元兴开口的时候,武曌也跟着说道:“铁梨木!”
“不过。冯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铁梨木,我只是给他说了些特性。就在就是我回长安之前,他派人送来了二十种木材,其中就有铁梨木,而且还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好木材。所以,造船!”武曌很认真的说着。
这一次,武曌没有私自作主张,而是征得李元兴的同意。
“先建船坞,造上两三百吨的船试试。然后再整上二千吨的船,这才好用!”
哈哈哈。武曌笑的在床上打滚。指着李元兴:“没文化真可怕!”
“郑和二千料帆船。就差不多相当于八百吨了,遗憾的他是平底船,而且用的是复合式龙骨。我们的船不是给河里用的,而是给海里用的。所以要先造一个二十到五十吨的试一试。因为我们是木船。不是钢船。所以二十吨值得一试!”
二十吨,李元兴想说好小呀。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蒸汽船,是五十五尺长。排水量二十五吨左右。海中用的船,郑和复合式龙骨不结实,经不起大风浪。二千吨的船,我们只能用钢铁制造,几年内是没有可能有那多钢,木船的极限是排水量四百吨,再大也没用!”
“造,华州的所有收益归秦王府。秦王府负责皇宫的所有开销!”
武曌扑到了李元兴身上,揪着李元兴的衣服:“打下沈阳,占长春。要木头,要煤,要铁。而且还要一个超级海港。你知道我说的是那一个。”
港口!李元兴心中有种莫名的疼痛,因为在后世的现代,那里的港口不属于华夏了。想到这里,李元兴翻身起床,点上烛台开始磨墨。
武曌立即跑过来帮李元兴磨墨。
第一封写给冯盎。
李元兴没有太多的客气话,只是问候了冯盎几句。然后直接写道,本王计划建海船,从杭州到你处,寻一良港,本王建议几个地点。而后,明月公主需要的木材,数量不要多,但要精,待海运通航之后,长安兴,岭南兴!
李元兴签名,然后用印。
武曌接过那手令,小心的折后,将袋,上火漆。
“地点我来查,然后给他一份地图让他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去过,不知道大唐与后世有多少区别,更何况那里是不是被他完全的控制着。”
“别小气,派人送信的时候,再带上等横刀一千把作为礼物。”李元兴一边吩咐着,一边又铺开一张纸。
武曌应了一句:“一千把刀,几个箱子就装下了。不如连弩再送五十套!”
“随你!”李元兴说话的时候,已经继续写第二份手令:“知节兄……”
李元兴给老程的是书信,不算是命令。只说请老程务必帮助明月公主搞到木材,一定要上等的陈年木材才好,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具体要求让明月公主告诉老程。
忙完再睡下,这一觉就到了天色大亮。
秦琼没有影响李元兴休息,一直等到李元兴自己醒来为止。
当李元兴来到前厅的时候,崔君肃与王及善竟然也在。
“某主管户部,出了这当子事,某不能不过问!”崔君肃显然不打算置身事外,王及善也说:“礼部主管外交,属国小邦出了这样的乱事,礼部不能不管!”
“看来,事情不简单呀!”李元兴笑着说了一句坐下了。
当下有人送来早餐,武曌与三位尚书见礼,然后乖巧的坐一旁,自顾自的吃着早餐。
崔君肃对李元兴说道:“殿下,事情真的很复杂。某查过,突利可汗的部落就算把自己打成钢卖掉,也卖不出三万斤钢来。他们总共才拿到手钢锭二万三千斤,而且不能自己一点也不用,全部卖掉!”
“高句丽是什么来交易的?”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已经下了条子,让人把消息传到辽东去查了。”秦琼在旁边应了一句。
王及善又说道:“查过,所有的部落都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钢锭,最多的一个是靺鞨人,他们有三万斤钢锭,但他们的这三万斤之中,有两万斤是三等钢。是在四个月前,户部向工部借的。为了支付辽城一战的军费!”
“看来,这三万斤精钢不是一家出的货。”李元兴也顾不上吃饭了。
“高句丽这句精钢怎么用?”秦琼问了一句。
王及善没有回答,先是自责了一句:“此事,礼部会让驻各邦使节暗中调查,此事如果是多邦所为,那这些使节就是监查不严之罪!”
“不就是三万斤钢嘛!”李元兴笑了:“高句丽拿去了,也没什么用。”
“五郎此话不对,三万斤钢,以在新式鱼鳞甲为例,至少可制作一千副,有这一千副鱼鳞甲,就可有一千上等精兵。这一千精兵就会是一个大麻烦!”秦琼的态度很明显,他不怕刀剑,只怕铠甲。
大唐立国以来,可以私人拥有武器,但却不能拥有铠甲。
无论是皮甲,还是钢甲。
有半副甲就可以流放三千里了。
大唐军队的铠甲眼下虽然发到每个人手中,平时却是不穿的。每个月都会拿出来保养,只有在战时才会发到个人手中,无论是胜败,战后除了统计军功,最重要就是统计铠甲。损伤了多少,丢失了多少。
“三万斤太少了,高句丽应该有三百万斤!”
李元兴一句话把所有人吓住了,都完全不明白李元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丫头,别光顾着吃了。记下几件事情!”
武曌却是不紧不慢的把最后一口粥喝掉,一字一句的说道:“蒋干盗书之计!”
“记得上次有份书信中说,有些是混进来的奸细?”李元兴提到这些话后总着武曌笑了,武曌接口说道:“回去就安排人制作一些次品钢铠,然后再作些手脚,蒸汽炮的威力绝对要展示出来。”
“再加上攻城试验,对骑兵的试验。”李元兴又紧接着在说。
“那,真图纸,还是假图纸呢?”武曌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真图了。不过,用一代图纸足行。这个戏要作足了,一定要让他们相信了。这样的话,那些钢高句丽人就会用来作铠甲,有了更利害的武器,高句丽人一定会作的,而且这还是真实的!”
李元兴说完后,非常得意的笑了。
“冷战,军备竞赛!”武曌对秦琼解释了一句。
秦琼差不多听明白了:“既然是作戏,那对方的人选就应该挑选一下。而且逃回去的不用太多,有那么几个人就行了,其余的……”秦琼微微一笑。
众人都笑了,这态度不言而喻,那就是一个字,杀!
“只有一个条件!”武曌伸出一根手指。
“说来听听!”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暗中瞪着武曌,那意识就是丫头你别胡整。这是军国大事,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武曌也没有当这个是游戏,倒是非常认真的说道:“你们定原则,细节由我来,谁也不许管,否则我就不去耀州了。”
威胁,这就是威胁。
李元兴不想答应,秦琼却立即开口说道:“某看行,某只管配合着杀人。五郎说一说,想要什么结果就是了。咱们就按这么说的办?”
结果?李元兴心说,倒是要看看武曌你这个丫头心机有多深了,够不够心狠。
“好,第一个结果是,让要高句丽卷入军备竞赛。不过,不要正常的军备,要用那种消耗巨大物资的军备,当然赵德言这种人应该是有机会发财了。要拖,把高句丽拖到没钱买盐的地步!”
没钱买盐,这个放在古代就是穷到了极点了。
“第二个结果,那些不安份的。杀人太残忍了,咱们大唐是仁慈的,送他们去煤矿,那里总是需要人手的!”(未完待续……)

、第498节 另类的计划

当李元兴完前两个他需要的结果之后,这并不让人意外。
都是处于情理之中的方案。
李元兴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他的第三个要求。
“第三,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送他们回高句丽去。这个计划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了,你们先不要意外,听完这个计划一定会感觉到有趣的。这个计划,要针对的不仅仅是高句丽,眼下只是一个试验,试验的结果很重要。”
当真没有人说话,都在等李元兴继续讲下去。
李元兴继续说道:“首先,人都为思乡的情绪,一定会认为家乡最好。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背井离乡呢,是因为家乡活不下去的,还是因为外面更好。”
李元兴提到这个话题,还当真不是胡说。
这个议题李元兴真的研究过,而且非常认真又仔细的研究过。
现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是因为可以生活的更好,在思乡这一点上,现代人因为交通的便利,所以家乡的感觉比起大唐要淡一些。
大唐的百姓,乡情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