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大唐皇帝高兴,就是清河崔氏也高兴,自然是李氏也是非常高兴的。
停在城北的飞舟驾驶人员已经在休息了,工作人员指挥着搬货物。武曌原本还在寻找那只装有超级鲍鱼的大桶,听说秦王妃有人怀孕,也放下手上的事情,与孙老道一起进了长安城。
李元兴不在长安,七位秦王妃除了李丽苑与卢秋雨去了耀州检查工作之外,其余的都搬到了长安城中。
秦王府不是普通人家,秦王庄那里也不需要有人专门看家的。
住在长安,还可以有空了去乐民园转转,比起秦王庄有趣多了。
府内后院,御医有三人都参与了诊脉,这事情就怕是有假。
看到武曌与孙老道进来,众御医都退到一旁,客气的请孙老道复查。就是杨妃也请孙老道亲自诊脉。
孙老道笑着摆了摆手:“贫道长在药,短在诊脉。不用再多此一举了。”
“医道之说,大唐以孙神仙您老为首,我等微末之学!”御医们也跟着说道。
孙老道无奈,将手指搭在崔莹莹的脉门之上,这一诊就是一柱香时间。而后起身,冲着几位御医点了点头:“当是大大的喜事!”
“自然是大大的喜事了?”几位御医笑呵呵的回应着。
众女不懂,武曌却是大概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当下就问道:“这意思是,男?”
古医道神奇,用脉象分析男女,比起现代的在怀孕几个月之后用仪器都高明的多,而且在怀孕初就可以分清,只是元灭宋,断了中华文明。清更是让中华文明扔到了海里,让这最伟大的传承几乎消失不见。
(注:这段不是胡说,作者在出生前,母亲就让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中医诊过脉,爷爷告诉我当时就知道是男是女。可惜这样的传承真正的断了,太可惜了!)
喜钱不可少,而且这已经明言是男。
皇宫之中是不允许说出没有出生孩童的性别的,这是为了保护。
但秦王府却没有这个禁忌,更何况也不是御医说的,而是孙老道说的。
杨妃都亲自起身恭喜。
接下来为李长英诊脉,只是一搭脉,孙老道就心中有数了。因为李长英怀孕的时间高于崔莹莹。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人,会在怀孕之后在月经期还会有少许的排经,所以李长英并不知道自己怀孕。
同样是一柱香时间!
“大大喜,大大喜!”孙老道大笑着,秦王府既将有两位小王子降生,这可是天大之喜。
郑秀嫣这时候靠过来:“两们姐姐要生小孩子了吗?这个是要准备些礼物的。”说罢,叫她的侍女抬上两只大碗,每只碗里就装着一只炖鸡,光是补药就装了半碗。
孙老道笑的合不上嘴:“这个可不敢乱吃,当中有些不适合怀孕之人食用!”
“啊,那我自己吃了!”郑秀嫣一下就把满屋的人逗乐了。
可当郑秀嫣喝了一口汤之后,竟然哇的一下吐了,然后就是反胃的表现。这个反应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小,特别是杨妃立即就站了起来:“难道说,秀嫣王妃也有?”
郑秀嫣被按在椅子上,三位御医诊脉,可都摇了摇头。
“有没有?”武曌大声追问着。
“有是有,只是脉像古怪,分不出男女来。”
“怕是双生?”孙老道试探着问了一句,然后也坐在桌旁为郑秀嫣诊脉,这一次,又是一柱香时间。之后孙老道站了起来:“请三位再诊,贫道也说不好,似是双生,但偏女脉。
哇……
郑秀嫣哭了。
杨妃赶紧劝:“女孩也好,封个公主有什么不好的。秦王府多个公主也是大喜之事。”
众人也纷纷劝解。
却谁想,郑秀嫣大哭:“我的鸡汤喝不成了,娘亲说这要忌口。我会被饿死的!”三位御医打算再诊脉,却被郑秀嫣打到一旁:“管他是男是女,生出来就知道。我要喝鸡汤!”
“有比鸡汤好一千倍的,李元兴都只吃过普通的,这极品美味。好吃又大补,安心啦!”武曌的劝解最管用,郑秀嫣一下就乐了。(未完待续。)

、第652节 海珍

鲍鱼这东西在大唐值多少钱。
武曌不知道,李元兴也不知道。武曌在打开木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给建安发了一份电报,而且是机密类型的,要求交给陆毛锋。
秦王府摆宴,名目就是庆祝秦王妃有喜。
长安城所有的报纸紧急改版,加印。将原本各位作为头版头条的消息全部换成了秦王妃有喜的新闻,这是长安甚至是整个大唐最大的事情了。
秦王府摆宴,除了宴请长安士族之外,也在门外给百姓们准备了些喜饼之类。
鲍鱼、海参,头一次出现在了报纸上,有秦王殿下亲自书写的药理,以及孙神仙初观之后给出的一些意见,同时声明需要经过详细的验证,孙神仙会再出一份药理医案。
连秦王殿下都惊讶的食材,鲍鱼。海中的人参,海参。
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这些食材要花多个钱,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有口福的,那怕就象是以前穷的时候,到过年之时吃上一次肉那样,也是百姓们期待的。
大唐皇帝李二、大唐太上皇李渊亲自到了天策上将府,以兄长与父亲的身份,来作为主人迎接着客人,自然是没有人敢让这两位来迎接了,不过有这个意思,就是总管太监在门口迎接着,这也是皇家的礼。
“此事,暂时暂时不要告诉五郎。前方战事要紧,切不可让五郎分心。”李二当场就写了一道圣旨,要求整个长安城必须为此暂时保密。其实只要控制了电报局,还有给飞舟上的人交待好,李元兴要想知道,怕是也要一个月之后了。
李渊与李二都是一个心思。
而且两个人想的完全一样,就怕李元兴心说自己有儿子了,要作些善事,下手就轻了。现在是打仗,一定要够恨才行。
两位皇帝同时点了点头,笑了。
这会才开始注意那一只只的大桶,这一看又笑了。因为武曌正让人背着,一只又一只的让人把桶打开,似乎在找着什么。
李渊与李二走到一只打开的桶前,似乎除了海水之外,就是那被称为鲍鱼的海珍。
“有何区别?或者五郎藏了什么?”李渊问李二。
李二也摇了摇头,两位皇帝来到武曌面前,李二开口问道:“明月呀,你在找什么?”
“超级超品鲍!超级海王参!”武曌回答完,又示意继续打开下一个木桶。
李二与李渊一听,超级!能让武曌加一个超级在前面的,就足以代表着非凡。
打开的桶中又没有,武曌很失望的示意继续找。然后对李二解释着:“圣上有所不知,李元兴这个吃货,以前吃过最大的个头的不过了六品、五品鲍鱼罢了,那海参也不过只有两寸长,鲍鱼这东西有着一句话,那就是有钱难买二品鲍。”
武曌说完,又解释了这个鲍鱼订级的规则。
接着武曌又说道:“我更可怜,野生的鲍鱼连见都没有见过。只是吃过人工养殖的六品鲍鱼。这东西是人间美味,我一定要找到李元兴说的那个超级超品鲍。二斤多重呀,想起来就流口水!”
李二与李渊同时笑了。
武曌那一句人间美味倒是误导了他们,有些东西人间是美味,可天庭却是不宵一顾的。自然是很难找到,但也证明了武曌在天庭的身份没有李元兴高。
听到流口水,郑秀嫣也大着胆子跑来了,叫自己身旁人也去帮忙。
终于,比武曌脑袋还大,足有脸盆那么大的,唐斤的二斤三两重的极品鲍鱼给发现了,那一桶之中三十只鲍鱼,最小的也是一斤半重,全是极品鲍。
“啊!”武曌惊呼一声:“给块黄金也不换!”
“给两块黄金也不换!”郑秀嫣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吃,但能让明月公主惊呼的美食,肯定不会差了。
武曌挑出最小的那一只,唐斤的一斤四两多,放在现代接近九百克。“明月要这个就行了,圣上与太上皇享用最大的。”
李二哈哈一笑:“挑最大的几只,朕与你们分享。”
只是吃食罢了,李二还没有什么都占的心思,倒是李渊拿过武曌挑的那只:“这一只归朕了。勋贵也需要有些赏赐,这些货物倒是没有上过账,显示是五郎那里的心思不在这吃食上,如果管,明月丫头作主了!”
鲍鱼呀!
武曌眼睛都直了,接近三斤重的鲍鱼。武曌的反应和李元兴最初看到时一样,我的神仙呀,竟然有这么巨大的鲍鱼。在现代的时候,叶秋霜没吃过野生的鲍鱼,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到了大唐,这样的天然野生极品鲍鱼。
武曌已经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了。
一尺长的海参,被称为海王参也丝毫不为过,这东西估计吃下去武曌就能流几升鼻血。
这个时候,在建安城旁那个小渔村,陆毛锋正在视察着村中的渔业。叫过村长,一边走一边闲聊着:“这东西不要捡得太多,多了就不值钱了。那些个头非常大的,自然也要留下的,也要能以后留些大的。”
“您说的极是!”
“海带、海菜这些晒干的方式你们要改进,那鲍鱼与海参人工养殖的方法。自然也是会教给你们的,秦王府作事向来公道。”
陆毛锋有一句没一句的引着话题。
终于,村长开口说了一句:“小老儿听说这次的赏赐丰厚,小老儿惶恐呀。”
“那九品鲍你认为应该定个什么价,一品鲍你认为应该订个什么价?”陆毛锋终于有机会问了,至少他需要知道一下渔民们的心思。
村长似乎就没有考虑,当下就说道,这附近几十个村的宿老们已经商量过了。我们下水也不容易,九品自然要一文钱一只,一品的怎么也要九文。或者给个整,十文钱。那超品的,单独算价。
村长想的也简单,这东西潜到海里去,一捡就是一筐,当然大的珍贵些,自然价要高些。
陆毛锋大笑。
“您要是认为不合适,就直说。殿下说了他作主,小民这也是自己瞎想的。”
陆毛锋轻轻的摇了摇头:“我只是知道殿下的意思是,加一级翻倍,只是这个算法有些古怪,我不是算师。简单打个比方,比如说吧,九品一文钱一只,那八品就是五文两只,七品就是十文三只。殿下说了,六品一道槛。六品就是三十文,五品就到了四十文,四品就是五十文。三品往上,一品一道槛,三品,二品的价,就是我能想到的,一品那东西只能皇家了。之上的,不用说了吧!”
老村长惊讶的张大嘴巴,他想过这东西贵重,可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贵。
陆毛锋又说道:“府里的算师认为,还可以论斤算。九品以下,分为十头,十一,十二,这样的小个头。不过这斤两又怕有短,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倒是某认为,论个头数,却是一个好办法。”
村长只是点头。
“学会养这东西,六头鲍鱼就是两年时间就长成了。想一想,一只就算十文钱,你们也能富了。殿下说了,海里的东西再多,人要是无止尽的去捕也会没有的。某年少之时当过猎人,老猎人都知道封山的规矩,母兽不打,小兽不打。靠海吃海,可也要学会敬海,海有恩赐,可人却不能贪婪!”
老村长跪下给大海磕了一个头。
陆毛锋这话说的在理呀。
这话倒真是李元兴说的,不过眼下就凭这几个村子,靠人力下水,给他们一万年也把这个海资源破坏不了。
李元兴怕的是,大渔船。
此时李元兴并没有再把小渔村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渔村对整个大唐的影响是极少的,他只是开了一个头,告诉天下人海中有宝。
但如何取宝自然会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会由天英阁正式讨论,经由刑部、礼部正式发出的。
坐在建安城临时的书房中,李元兴关心的却是如何挖钻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