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霸抓了抓头发:“这秦王殿下,还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要是能想明白了,就不是秦王了!”
王及善给了一个总结性发言之后说道:“你们去休息吧,写下认错的文书。我再写封信给秦王殿下,石头的事情对秦王来说,他就算看到了也会当作没有看到。不过王家的规矩不能乱,秦王府的规矩不能轻视。”
“这我懂!”
“明天去兵部,你的错在王家,在秦王府,不在兵部!”王及善强调了一句。
王霸下去休息了,王及善却独自一人站在夜色下,他越想越是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秦王殿下就不知道,李二活着,他活着。他们这两兄弟可以凭个人威望压制天下世族,可之后呢。
皇权必然旁落!
大唐或许会变成由各世家的相争之地,纵然皇族可保千年,但皇权却很可能在不足百年时间,就会百不存一。
“为什么?”王及善突然用极大的声音喊了一句,来**他心中的压抑。
李元兴在想什么?
这会李元兴正在呼呼大睡,而武曌却在摆弄着平板电脑。突然对李元兴说了一句:“赵郡李氏感觉很穷呀,他们六个分支,没有一个成大气候的。从政连一个正三品也没有,从商连一个超级大商家也没有,你说……”武曌晃了晃李元兴。
“李什么?别闹,睡觉!”李元兴翻了个身继续呼呼大睡,武曌气的用平板电脑在李元兴的头上敲了两下,李元兴依然没有反应,无奈只好关电脑睡觉。(未完待续。)

、第710节 新皇宫夜宴【第二更】

次rì,当李元兴睡醒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这些天来当真是太累了。
武曌却醒的更早一些,正坐在那里吃着点心。
看到李元兴醒来,武曌说道:“你那长英王妃不是怀孕了嘛,这就是一个借口。给他们李家一些好东西,我计算了一下,他们李氏六房当中,辽东那一房因为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在幽州的力量不错。”
李元兴没说话,在枕头旁去摸烟了。
武曌又说道:“契丹人不是要内斗嘛,你可以鼓动李长英插手,帮了契丹王。”
李元兴依然没说话,拿起武曌那杯奶给喝了,然后把一块饼子塞到了嘴里,眼睛眯着却问了一句不相关的:“你说,泾河电厂已经可以用了。”
“我在说李长英!”武曌看李元兴又来拿她的点心,抓着李元兴的手咬了一口。
李元兴只是嘿嘿一笑,根本就没当回事。
武曌靠近李元兴小声问道:“告诉我,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一直在平衡各世家的势力,却没有半点消弱,从来没有管过谁扩充的特别凶,只是扶持弱的一方!”
“等爷爷来了,我再说。你还领悟不了这些。”
“那我刚才的提议呢?”武曌又问道。
“行,主意不错。再加一个火柴厂怎么样?”李元兴笑问着。
武曌点了点头,在平板电脑上快速的记录下来,然后说道:“新皇宫启用的事情忙完,我要放假一个月。”
“新年之后,给你放假一个月!”李元兴这是在还价了。
“我要去挖翡翠,你也放我去?”武曌笑着问李元兴,李元兴却认真的点了点头:“挖一次可以,那地方不要多去。现在不是大唐的领地,是吐番的。其实,我更愿意你在新飞艇试飞一万里之后,用新飞艇去!”
武曌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就在旧皇宫吃过午餐,李元兴与李二一起去了新皇宫。新皇宫就在龙首原,是旧皇宫往北大约十里左右的位置上。正门依旧是在长安城中轴线上,这个是大唐天官们测算过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改动。
皇宫的南北为五里,东西为八里,占地面积四十平方里(不是公里)。前宫没有围墙,后宫则带有一丈七高的围墙,宽度为七尺,不可行马,却可以并排走上几个人。
皇宫设计有人工湖,引渭河水。
泾河电厂,事实上的位置是在灞河与渭河交汇处,往北一些,距离泾河约有一里的位置,虽然是在三河交汇处,可靠近泾河多一些,所以命名为泾河电厂。
电厂距离新皇宫有四十里,按每里十三根电杆,到电厂一共用了五十多根电杆。
配电室不可能放在皇宫之中,所以在皇宫的东侧又建一个单独的配电房,分出两条线路,一条通向长安城,一条通向皇宫。
武曌亲自去了泾河电厂,她和李元兴约好,天黑之后开始正式送电。
李二与李元兴站在皇宫之中的新大殿内,李二却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个大殿有什么特别之处,至少没有前隋那贴了几十斤黄金的宫殿感觉华丽。
倒是够大,气势也足。
“今天夜里,取消长安城的全部宵禁如何?”李元兴问李二。
李二不解:“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让长安令多收些税!”李元兴皮笑肉不笑的应了一句。
李二大笑:“能收多少税,五郎当真是在说笑话。”李元兴却没有笑,回头对高公公说了一句:“高公公,帮本王传话个话,就说本王请京兆尹带着长安令到新皇宫来,有件差事要辛苦他们一下。”
“殿下您尽管吩咐,可不敢说帮字!”高公公一边叫小太监去传话,一边低声给李元兴回话。
只是召见某人,李二没当回事。
“五郎,为兄看这宫门前的灯似乎没有原先书房的好。”李二看到了灯,这东西他见过,也用过。
李元兴笑着说道:“皇兄桌上放的那种小灯,玻璃的厚度只有一张纸那么厚。成品率极低,一个成品差不多要一百文钱。这种很容易制造,一个只不过五六文钱的本钱,而且一百个最多坏上一两个。”
李元兴说的新灯,那灯用武曌的话说,可以当罐头瓶子了。
可厚一些,作的大一些,抽气再充气就相对容易一些,不容易破。
什么功率之类的,李元兴没测试过,而且这也不是他的专业。
古代学艺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有机会学到高深的本事就代表着富足,大唐的工匠们很拼命,秦王府名下工坊到夜里就会有夜校,不仅是秦王府名下工坊的工匠会来,就是外面的人也都凑来听上一听。
有的人甚至跑上十里地,也风雨无阻的来听课。
“五郎呀,为兄的椅子你也不舍得用金子包上。你太小气了。”李二继续在挑着刺。
在李二眼中,他这个新皇宫当真是穷酸到了极致。
说到椅子,李元兴不愿意了:“皇兄,臣弟要说一句,你不识货!”
“识货,木头还能比金子更贵重吗?”李二的语调也高了几度,新皇宫当真是让他有些失望,至少在李二的眼中,皇家就应该尽显贵气才对。
李元兴叹了一口气:“这木头是臣弟托冯盎花了大力气才弄到了几株。皇兄去闻一闻这木头有什么味道。”
李二闻了之后,惊奇的说着:“芬芳之气,是木头的,还是五郎叫人涂上去的。”
“小叶紫檀木,一百年才长不到一寸,长成一抱粗的大树,少说也要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更何况,一抱粗的大树根本就没有。这树长到七寸时,有着十树九空的说法,就是外面看着完整,里面已经空了。”
李二听着新奇,不由来了兴趣。
李元兴继续说道:“这一株,一丈三寸,冯盎派人往西南跑了一千多里才找到。绝对是紫檀王,这树号称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制作成椅子再用几百年那香气也不会消失,而且坐在这种椅子上,还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李二这才重新开始打量这个椅子,手感一流,越看越是喜欢。
李元兴又说道:“谁这会拉一根这样的,紫檀木在长安,按重量,十倍的黄金他有多少臣弟收多少。而且现钱交易,绝对不打折扣。”说罢,李元兴又拿出几个雕刻的木件:“皇兄,这木头还有一个名字,叫青龙木,辟邪。”
“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呀。”李二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皇兄,这会没有电,灯不亮。这地面用的云石是非常少见的天蓝色云石,柱子用的是汉白玉包起,门窗用的木料虽然比不上这青龙木,但绝对也是敢和黄金比价的东西,臣弟说句难听话,就是宫殿,论重量算,让谁用等重的黄金换了去,他作梦都偷着乐,咱不需要让人真的懂这些东西,不识货的尽管嘲笑咱大唐穷就是了!”
哈哈哈!
李二爽朗的大笑着。
记得武曌曾经说过一句话,李元兴最喜欢就是低调的奢华。
有些时候看似李元兴这家伙节俭,可他吃的,用的,许多都是天下少有的。李元兴只管落下实际的好处,谁在乎被人笑秦王府穷酸呢。
可李二却不同,他是大唐皇帝,张扬就是他的个性。
偷偷的打了一个眼色给高公公。一个眼色,高公公何等的聪明,立即就明白了过来,李元兴刚才讲的那些,特别是那把椅子他一定会把消息传出去的。
咱不干那种锦衣夜行的事情,穿着华丽的衣服,就要走在阳光下面。
“这个五郎呀,为兄看这椅子背上空着一块,正好镶上一块上等的翡翠!”
“别上等了,臣弟过段时间让明月这丫头亲自去再捡一次石头,到时候弄几块极品的,皇兄看那块好,就用那块。再用上等的翡翠作上几只酒杯,小碟皇兄吃饭用。或者桌上的镇纸、笔筒、笔架,全部换成极品翡翠的?”
李二愣了一下,哈哈大笑:“五郎,为兄听出来了。你这是反话。”
“酒杯是真话!”李元兴也跟着大笑。
京兆尹独孤修德到了,远远的就听到大殿之中的笑声。在殿下门外让太监传了个话后,得到允许进了殿中。
一见到独孤修德,李二就大声说道:“五郎弄了一把木头椅子给朕。只当是让天下人以为朕朴素些,朕偏要告诉你们。这木头不普通,十倍的金子也不换的极品青龙木,朕就是要让天下知道,我大唐富有!”
这算什么?独孤修德不明白,叫自己来就是为了这事。
李元兴笑着迎上来,主动施了一礼之后:
“独孤府尹,本王是有些麻烦事情要劳烦一下。不是来听皇兄的高兴事。本王的意思是,今晚长安不宵禁,然后再派人去各店铺打听一下,不宵禁会给店铺增加多少收入。最后就是,入夜之时,长安城将如白天一般明亮。”
李二也大声说道:“修德呀,着令长安富商。今夜朕心情大好,与民同乐。允许有些身家的富商来皇宫参与赌石,有户部重税奖励过的商会,可赌三块。其余的或两块,或一块。再安排长安最出名的酒楼十间,皇宫**。所需费用……”
提到费用,李二看了一眼李元兴,大笑。
“秦王府支付!”(未完待续。)

、第711节 李元兴的股市与期货 一【第三更】

独孤修德对长安令点了点头,长安令上前一步:“圣上,臣下无能。夏收满仓,秋收在即,臣请改农税改粮为钱。”
“胡闹!”李二脸一冷:“你想让粮价爆跌吗?”
李元兴伸手的一挡:“皇兄,长安令还是很用心的。新建的粮仓没办法立即装粮食,这个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粮价不能降,否则除长安与洛阳之外的各地农户就无以为生了。”
李二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长安令有些紧张的低着头,他知道一定会被骂的。
可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他能够解决的。
“这样吧,贞观元年开始到今年秋天为止,庶民育有一儿者,税六五。育有两个孩子的,税二。如谁家有双生子,两年生了三个娃娃的,税全免。着礼部写个文,皇兄恩赐天下,然后什么的。长安城的粮食往耀州运,本王今年粮食种的少,用钱币向户部买下就是了。”
“殿下高义!”长安令赶紧施礼。
在他心中这当真是李元兴在帮他一把,他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