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厥人很喜欢看到唐人跪下。之前,心中没什么太多的波动,这可一次,李玉宝却有着一种巨大的屈辱感!
左贤王挥了挥手,有人将一块肉骨头扔在李玉宝的面前。“赏你的!”
李玉宝那怕心中再不甘,也必须装下去,捧起骨头谢过后说道:“请左贤王赶紧发兵,我家梁公快支撑不住了。那唐军的小秦王实在是狂妄,开口让我家梁公投降,却只许了一个富贵伯爵,如果明天不答应,就强攻梁城!”
说完,李玉宝将一个盒子拿了出来。
盒中,有盖着秦王印记的信,封伯爵的那份。然后有梁师都的亲笔信,这信是在鞭子下,梁师都几个亲信书记官给写出来的。最后还有一份是赵言德的亲笔信,以及一件信物!
“哼!”左贤王冷哼一声:“赵言德那狗才怎么不亲过来见本王!”
“赵将军昨夜闪了腰!”
哈哈哈!左贤王大笑:“一只只会在女人肚皮上打滚,连半点威风都摆不出的贱狗!”
李玉宝不敢接话,只是将头伏的极低。
“速派人回去,明天午时本王入城。让那条贱狗,还有你们那梁公出城来迎。你为本王作向导,明天四更出发!”左贤王显然不打算连夜赶路了,明天午时赶到就不会误事,如果唐军攻城,在城下骑兵来一次冲锋就解决了。
当晚,李元兴得到了一个蜡丸。
用的是密语,秦琼找来专门负责密语的人看过之后,写成了通俗的文字。
大唐的人,很节约,节约纸、节约墨。
李元兴只看了一眼就给了李靖了,事实上李元兴一大半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李靖倒是很轻易的看明白了一切,然后对李元兴说道:“有此物,我们必胜。突厥兵力安排全在这里,前队战兵约四五万人,牧民约七万。”
“唯一的麻烦就是羊!”秦琼也说道:“羊太多了,先不说一起包围有多难。就是包围起来,这些羊够他们吃一个月,而且牧民身上还有些粮食。”
李元兴倒是没怎么感觉到压力,这样的战术在后世至少可以找出上百个版本来。“我有一个战术,这需要一定的牺牲。最先冲上去的五百骑,最多能活着回来一半,但却是可以截断突厥前后两阵!”
“什么样的方式?”李靖与秦琼同时开口问道。
“重骑兵链阵!”李元兴说的其实就是后世,在宋代的时候。金国所用的拐子马的一个变种,这在骑兵阵势上有过许多类似的使用。特别是在截断敌军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缺点明显,就是后续力量无法跟上,这就会造成战力的消耗。
李元兴生怕两人不懂,粘着水在桌上画着:“将四匹马用铁链,铁架连在一起,外装铁刺,骑士手握长矛。后面可以装上弩。在最合适的时机,可以出巨大的战果。除了后续兵力无法跟上的弱点之外,此阵最多奔袭五里,马力就不足了!”
“五里。足够了!”秦琼想的与李元兴不同。
李元兴担心死伤过多。这支骑队最多活着回来一半。这战术就是让军士上去送死。
可秦琼却不同。秦琼心中想的,这五百骑全部死掉又如何,再紧跟着三千骑兵。三千重甲。截断突厥不是问题,死上三五千人,只要坚持着大队人马有机会列阵,那么这计划就算是完全成功了。
李靖的想法与秦琼大同小异。
可李靖显然比秦琼更高明,李靖说道:“五郎这个提议非常高明,不如我们再改装一些大车,用大车用车阵,轻甲步兵的速度足够快,截断突厥不成问题!”
“好!那分头去安排!”李元兴一拍桌子。
具体的工作自然有人去作,这点小事还不需要身为秦王的李元兴亲自去过问。
秦琼则是出去再一次巡视了陷井的准备,李靖则去挑选精锐轻甲步兵以及准备用来布阵的大车。那五百最先冲阵的骑士,自然是由奴兵来担任了。这样的任务与尉迟恭断后的任务一样,只要活着,就会有功绩。
老狼与白二娃回来了,他们听到了消息。
双双的跪在李元兴房间门外,只求一件事情,他们想成为五百冲阵骑兵的领队。什么必死之战,什么九死一生都无所谓。
李元兴按着太阳穴在头痛,老狼是死脑筋,是混蛋。可白二娃你跟着凑什么热闹。想劝,可不知道如何去劝,真想叫人把这两个混蛋拉下去,结实的打几十板子。
“老狼!”李元兴思考再三后开口了。
“在!”老狼终于抬起头来,每当看到李元兴脸上那浅浅的伤口,老狼心如刀割。
“给你一个玩命的任务!”李元兴不紧不慢的说着。
老狼的身体都在颤抖着:“某万死不辞!”
真是实在人呀,李元兴心中当真是感慨万千。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平静,缓缓说道:“李玉宝是降将,这一次他敢去诱骗突厥进入我的陷井,这是大功一件。他们很可能就在突厥前军,这样的人有功,所以本王不希望看他死掉,你一只千人队去救他们回来!”
“某领命!”老狼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退了出去。
派兵之事自然有人安排,老狼有李元兴的命令,去军营之中挑人就是了。
老狼走了几步之后,李元兴突然叫住了老狼:“老狼,还有一个任务。”这一次,李元兴没有说话,而是摸出自己的记事本撕下一张纸,然后用签字笔快速的写了一个纸条,这才对老狼说道:“这个任务,你知道就行了。”
老狼接过看了一眼,愣了。
李元兴在笑,老狼突然也笑了,用力的点了点头:“老狼领命!”说罢,笑呵呵的跑了。
现在论到白二娃了,李元兴当真不知道白二娃这是发什么疯,不过,当真有一个任务可以交给白二娃。
“二娃!咱们有探子应该混入牧民当中,可能也有在军中的。截断突厥大军之后,你带二千人,我要那些探子活着回来,那些牧民最后老实的投降。”
“他们不投降怎么办?”白二娃直愣愣的问了一句。
李元兴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白二娃:“你腰上系的是什么?”
白二娃低头看了一眼,双手将腰带解下捧在手上:“是殿下赐给二娃的刀!”说完后,白二娃也反应过来:“他们不降,二娃手中有刀!”(未完待续……)
PS:这是本rì第四更。
这一更,同样不是为了答谢月票而更。
六十张月票了,加一更,明天加。
感谢各位的支持,求月票,继续求,谢谢了。

、第713节 李元兴的股市与期货 三

密集的开石之声,在许多贵族的耳朵里却是显得那么的悦耳,这里不是采石场,这每一块石头都可能变成珍宝。
李二的椅子摆在第二段台阶上,这一段有距离平地有十八个台阶。
手上把玩着两个木片。
一块是原先宫的檀木,多用于制作宝贝的盒子,价值算是珍贵,但远不如黄金的价格。这些是从湖广一带运来的,依当时的运力还没有办法从印度等南洋进货木材。
其实依后世的分类,大唐皇宫原有的,一是大叶檀木,但更多的却是檀香木。
这与小叶紫檀还是有些区别的。
李二拿这两块木片,不是怀疑李元兴在木头的价值上骗他,只是在分辨其中的区别。李二在依着一个大唐贵族的感觉来用自己的眼光分辨其价值的差异。
正如许多贵族用他们的眼光去分辨,珍宝级翡翠与普通珍宝级玉石的级别。还有普通的翡翠与普通玉石的性价比。
李元兴似乎又在说什么?
因为李二注意到许多贵族都围在李元兴的身旁,反倒把挑石头的机会给了自家的女人。
“萧老,听说你们兰陵种下低桑十万亩,只卖生丝,不作锦?”
“秦王殿下说的是,务农家中晚辈还行。桑园管的不错,殿下给了育蚕经族中无论是嫡男、嫡女都是要求能够背下,并且熟练的。今天春天的生丝不错,夏天虽然差些,但相信在冬蚕必有突破。不敢说能上等上春蚕丝相比,却也敢与天下名丝一比高下。”
萧姓老者语气一转:“只是这锦,却不是有了织机就有锦,这织工我萧家勉强有那么几人,也不当事。只卖生丝收益却是不低,艺不在博,而在精!”
“好,一个贵在精。萧家的生丝今年确实是极佳的!”有人在旁边称赞着。
李元兴笑问道:“秋蚕可预计有多少,可有估价。本王预买十吨如何?”
“殿下要,自然当是要给您预留的,保证十吨不会少一两。”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本王听闻,市面上生丝上市之时,商人们已经将许多蚕园的门槛踩的低了几寸,如果订下一个价格,一个预计的产量。那么是否现在就可以交易生丝了呢?”
众商人都缓过神来,这等于是包园。
可包园却有风险。
当下有一个商人得到允许之后说道:“殿下,这包园有风险。万一出了一点闪失,都是大损失,寻常的锦坊经不起这样的闪失。”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萧家今年为秋丝借了多少银钱?”
“借了一十六万贯,用的是六万亩桑园以及家中几座宅子作的抵押。三个月的息钱是二万贯,钱是大唐钱庄兰陵分号给出的,一半给的庄票,然后用金币与银币支付的下半部分,这些一部分用于购买羊粪,一部分用于支持短工的工钱,想来支持到秋天收丝没有问题!”萧老给李元兴解释着。
李元兴又问:“如果不借钱,当如何?”
“殿下说笑了,这借钱扩大的法子还是小儿在秦王府学到的。不错,家中可管一万亩桑园,借了,就是十倍产出。算上利钱也是多了数倍收益,自然是借了好。不过,这钱一借到手,家中上下倒是时时小心,这可关系到一家老小的生计!”
话引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李元兴语气一变转入主题:“长安市面上夏天的生丝价为一吨为320贯。一张蚕需要一亩半,甚至是两亩桑。可产约七十斤茧,也就是生丝七斤。一吨就要近二百亩到三百亩桑田的产出,三万亩差不多就是三万两千贯的收入,十万亩就是十万贯的钱的收入!”
“殿下,田里出丝卖不了这么高的价,320贯那是运到长安的价。”有商人在旁边说道。
李元兴笑问:“本王用一千五百贯,现在就买你十吨的生丝,这个价如何?”
“厚道,就算是一千三百贯,也是合算的。因为我们萧家不用再借贷,少了息钱的支出。再者说,先收到钱了,心里踏实。”
李元兴哈哈一笑:“好,那就买十吨。再过半个月,本王突然不想要了,但这个已经买下。自然是不会找你退货了,本王加价到一千三百五十贯,可有人接手。”
“接,相差就是两个月,虽然先把钱拿出来了,但丝有了保障。”
当下就有商人接过了李元兴的话题。
李元兴又问:“那么,又有一商人,在距离出货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加价到一千六百贯,你可出手?”
那商人思考片刻:“相差一个月,扣除运到长安或者杭州的运费,如果预测秋蚕的价还是三百二十贯的话,小人以为,这出手要卖到一千八百贯了,这个利足够厚!当然,一千六百贯不是不能卖的。”
“那就是说,如果二千贯,你肯定出让!”
“回殿下的话,铁定出让。”
“那么,出货前五天,这个价位应该就接近了当年的行情价了,这个交易亦是有利。”李元兴又问。
几个丝绸商会的大掌柜低语几句之后,派出一人回答:“如果手上的前期收购的足够多,自然会让出一些,毕竟自家的织坊一个月的织锦是有限的。”
“好,很好。”
李元兴站了起来:“那么,本王再反问一句:出货前一个月,萧家的蚕病了,或者是树病了。那么结果会如何?”
“殿下,已经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