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最初李元兴提升席君买用的方式,这一招在大唐上层的圈子时已经有许多在使用了。
为了收服倭人,自然要选择出一个旗帜性人物。
一百包米、一匹普通的丝绸、两匹细白麻、精致的鞋子两双、衣服两身、水果罐头两个、肉罐头两个、赏钱三千、外加一个卷轴。
“赏钱留下吧,这钱币可以换许多大唐的商品。这个卷轴要拿好,这是你们家的通行证,未来一年之内,凭这个卷轴家里可以有三个人去长安一游,也可以去工地探望。所有花销都由我们负责,想买些东西,这三千钱可以买不少,凭这个卷轴可以用大唐的物价,不需要加异邦税。”
去大唐,可以探望工地上的家人,还可以一游长安城。
这个赏赐震惊了所有倭人。
前面船工在继续着他的工作,而靠近船的位置,有几个大唐人已经聚在了一起。
“头,查清了。好几个商人都来自大和国都城,还有许多人在不断的打听着咱们的事情。从这个情况上看,大和国已经注意到了咱们大唐。这一次打了赏,怕是很快就会被大和国那边知道,看来有必要派人去一次他们的都城了。”
为首的那个低着头:“以什么理由去呢,咱们想混进去也不容易,咱们最低的一个,也比倭人高半头,混进去不容易。”
“那么,靠收买倭人怎么样?”
“时间紧,万一收买的不可靠怎么办?”
几个人在低声商量着应对大和国的办法,同一时间,就在码头外一处草料堆旁,几个倭人也在讨论着。
“内海这周边几国,几十个领主都和唐人有来往,许多人还花大价钱买了许多唐人的武器。他们领地的人在唐人按这样算来,每个月少说也有几十万石米,他们有武器,有粮食。难免不会和出云那里一样,和王城对着干!”
“出云已经很麻烦了,要是这内海这里再反叛了,会是大麻烦。”
这时,码头上又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有一个倭人过去一打听,却是大唐人让架锅作饭,每个来领米的打赏饭团两个。
这一阵欢呼还没有结束,又是一阵阵欢呼,原来又出现了一个超过三十包米的赏赐者。
倭人为首的探子脸色阴沉:“你们盯着,我回去上报圣德太子!”

第826节 倭人锁国

倭岛大和国都城。

距离发粮已经过去数日,探子将收集到的众多信息整理之后,送到了都城。

倭人大和国这个时代,历称飞鸟时代。是一位女天皇,名为推古天皇。在这位推古天皇执政前期,任命了用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为为摄政。

这位圣德太子也是一位人杰。

他大力引起华夏的文化、政治、工艺等各种可以提高倭岛社会发展的先进知识。推行了全新的冠位十二阶与律法十七条。

可以说,这位圣德太子是中兴倭国的一位功臣。

密探将两年来收集到了所有的资料交给了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则真正入王宫去找推古天皇。同时也招集了倭岛大和国重要的权贵。

“我们倭人,花了几百年时间学习华夏的文化。在十几年前,还派出了大量的遣隋唐史。可自从隋亡,大唐兴之后,我们与唐人的交流变少了。上一次派去大唐的使节团,这已经过去两年了,各位可知道如何?”

圣德太子的视线扫过四周,却无人回应。

“正副使以及数位官吏,过的如同奴仆。留下的所有人,不足十人。其余人呢?”圣德太子反问了一句之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其余的人已经是以身为唐人为荣,他们不准备回来为我大和族效力了。”

“往年也有留下,没有回来的。”有一个权贵接口说道。

“这次有所不同,就我派出的探子回报。大唐已经不允许任何工匠将技术教给我们倭人,长安城你们知道,洛阳城你们也知道。长安到洛阳只需要几个时辰的时间,唐人用一种名为吞火龙的钢铁机械可以拉动数十万石的重量。在精钢的轨道上跑的飞快。这要多少精钢,我们倭岛一年的精钢产量,也顶不上大唐一天的。”

圣德太子说到这里,却引起一只唏嘘之声。

“大唐繁荣,远不是我们大和国能够相比的。我们大和国也不敢与大唐为敌。我们大和国在前隋的时候,四征新罗,我们与新罗也难分胜负。可大唐一夜之间就灭了高句丽,新罗,百济。所以不可为敌!”

“你有何建议?”又有权贵问道。

“不是建议,而是我们必须作出选择。眼下出云的一条家已经叛变。内海各城与大唐来往密切,他们有偏向唐人之心。仅最近四个月,我们倭岛就有超过十五万人远赴大唐作工,大唐给这些人家中每月送来的米,就能堆成山。”

圣德太子说完,命令人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发下去。

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大和国王宫之中只有不断翻着纸张的声音。

这些纸是来自大唐的,花了高价买的大唐的纸。

笔也是大唐的,墨也是。上面的文字,也是汉语,因为倭岛根本就没有文字。真正需要记载的时候,用的只能是汉语。

“唐已经在影响着我们大和国对倭岛的统治。一但所有的领主都偏向大和国之时,那么我们的天皇将无立足之地。现在有十五人去了大唐。将来就会有一百五十万人去大唐。然后会有许多所谓的大唐贵人来到我们倭岛,他们只是普通的平民,却拥有着高于我们贵族的地位,长此以来,我们大和国将不存了。”

圣德太子说的完全没有错。

李元兴就是这么打算的。

“封港,关闭国门。将唐人挡在外面,集中所有的力量,清除出云的叛乱!”圣德太子向推古天皇进言,换一句话说,以他在倭岛大和国政治的影响力。他这个已经不是进言,而是结论了。

十天后……

大唐皇宫之中正在喜悦与紧张的双重气氛之下,就是李元兴都亲自来了长安城。因为这一天是长孙皇后临盆的日子,已经起好名字,未来可能就是大唐之主的孩子既即将出生。这对整个大唐来说,都是一件极要紧的事情。

秦琼非常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可他却不得不递表请求进宫。

“叔宝呀,来来来,先入席。”李二满脸的笑容,倒是象头一次作父亲时的感觉。自古传说,一个怀胎超期的孩子,必然不是普通的孩子。不能正常生产的,就是上天不许。能够正常出生的,这就是上天赐福的。

秦琼抱拳一礼:“圣上,秦王,出了件不大不小,但很麻烦的事情。”

“不大不小,很麻烦。哈哈哈!”李二爽朗的笑着,然后一指李元兴:“麻烦的事情去给五郎讲。”

“倭人与我们亲近的那几个领主被杀了,我们给那些百姓的几十万石粮食被大和国没收。并且下了严令,任何人私通外邦者全家杀光。倭岛所有的重要的海路,港口,倭人准备了投石机,上面装满松脂,或者是其他的油脂,只要我们大唐的船靠近,就点火投过来。并且已经查明,倭人正在调集兵力,准备攻打出云。”

秦琼一脸严肃的说着。

“还有多久?”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倭人还在作准备,出云原先与其他的倭将、或者是领主作过战。出云的战力是极高的,而且还有名为大唐佣兵的唐军在背后,所以倭人眼下也只是调集兵力,什么时候开战很难说,会不会主动来与大唐谈判,也是不知道的。”

李二脸上的笑容沉下来了,一把就将自己几案上的菜扫到了地上。

他不是生秦琼的气,秦琼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可恨的倭人,今天让朕真的很不痛快。”李二的脸色铁青,杀气十足。几步走到李元兴面前:“五郎,为兄要出兵让那什么倭人大和国知道,那岛上谁说的算。”

“那臣弟以为,先让兵部安排一下,作好出云的防御工作。叔宝兄负责探查出云那些不安份的势力,在这种压力之下,谁敢有动摇谁就是我大唐的敌人。纵然以后收服倭岛,这些人也是下等人。”

听李元兴这样安排,李二脸色才好了一些,满意的点了点头:“五郎你继续!”

“时间就按半年来算,命令准备足够的粮食。在百越与南洋买粮,有多少要多少。攻下倭岛之后,为了保证我们的大唐对倭岛的统治,发一些粮食收服民心还是有必要的,至于说打仗的借口……”

说到这里,李元兴停下了,思考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叔宝兄,可否安排一下。让那些倭人劳工中听话的写了一些檄文,倭人大和国抢了他们家里的粮食,又让他们的家人去作奴隶,总之要有一个开战的借口。有没有人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还是要的。”

秦琼笑着点了点头。

“下一步再议,招集多少条船,需要多少兵力,倭岛那里还是需要调查一下的。具体的作战方案让兵部出吧,时间还是刚才所说的,要打仗也要到半年后。”

说出兵就出兵,看似是痛快。

可这不是防御性战争,大唐没有必要搞什么战争动员令。

一但不顾大唐农、工、商各行业的利益,发起战争动员令的话,对大唐的各行业都是一种打击,也会让百姓感觉到不安的。

李元兴正说着,高公公那边过来报造:“圣上,正午时顺产,龙子!”

正午时!好时间呀。李二脸上的笑容又恢复了,哈哈一笑向着后宫走去。

李元兴也站了起来:“叔宝兄,这一战比高句丽之战难打,一战灭国。先灭国都,再扫平整个倭岛,绝对不能手软了。”

秦琼点了点头:“还有一件事情!”

“还有?”李元兴感觉到秦琼的表情不是那么自然,心中不免多了几份紧张。

“还有就是,五郎记得秦岭那次大雨吗?”

“记得!”李元兴心说,怎么可能不记得那次大雨呢。

秦琼从怀中拿出几张纸条来,这是电报的抄文。李元兴一看,也倒吸一口寒气,从秦岭那次大雨开始,剑南道几乎天天有雨,虽然不大,但却影响着铁路的工地,眼下铁路的工地几乎是全停工状态。

剑南道天天是小雨,可山南道却天天是大雨。

偶尔还会有一天,两天的豪雨。

“五郎,我已经查问过了。眼下知道的,至少八十万亩肯定无收了,这已经算是灾了。以往减免赋税就是朝廷的恩典,可现在没有粮税,这些人却要是过冬的。应该早作准备了,根据那边的说法,这雨估计还要下上几天。”

大雨!

山南道就是长江上游呀,这里下暴雨,那么下游呢。

“江南道好些,但这雨也让江南道影响不少。只是江南道人少,损失些十几万亩粮田,他们自己就能救得过来。淮南道现在还看不出,他们本就是水田多,那些养殖珍珠的大户已经修水围了,想来珍珠不会受损。”

李元兴不断的在摇头,很显然秦琼没有抓住这件事情的重点。

长江流域,大唐之时长江并没有任何外在原因受到过损伤,两岸多是山石,或者是峡谷。到了下流,还有多个大湖减少水位压力,所以古时记载只有黄河改道,却没有长江改道之说。而且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也远不如黄河流域。

可是李元兴却感觉到了一种危险。

“叔宝,速致电长江沿岸各州,长江水位如何?各大湖水位如何?”

第827节 长江大危机

李曱元兴没去后宫,直接要了一匹马,飞马就往秦王庄赶。

李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呆了。

“二郎速去秦王庄,五郎行曱事稳重。如果没有什么可怕的大事,绝对不会这样。”长孙皇后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