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橇羧昭烙诖艘鄣幕褂胁簧俨恢穆颐瘛?梢运刀院幽洗来烙幕岬痴鹕寮螅⊥焙幽系谋本吭谖髅驿赝挛鞯母锞髡剑谀厦嫘叛粲卸戊魅鸬谝痪し溃⒎烙赡艽蛹父龇矫胬吹睦罘枳颖狈サ母锞 

袁世凯瞪了儿子一眼:“可是,我刚刚得到消息,陕西的革军在得到李疯子军的武装力量的配合下一度攻入豫西。豫南南阳、邓州一带也有许多民间武装力量,等待时机,跃跃欲试。从鄂西北襄阳出发的李疯子北伐军已经攻入河南,占领新野,正虎窥邓州、南阳等地。因此如果战事延长,北洋军对河南的控制是并没有把握的!”

“陕甘总督长庚败走甘肃后,他不是一直效忠还清室?”袁克定问道,“前日不是说甘军侵占三水、淳化,威胁泾阳、三原,渭北依然空虚,他还不能起牵制陕西的革军的作用?新疆巡抚袁大化也仍站在清室方面。”

“自从李疯子派遣的一支军队进入陕西之后,局势已经反转!”袁世凯长叹一声,“就在北京近畿和直隶省,也埋伏着危机。一些革命派的知识分子为响应武昌起义,在天津秘密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这还是汪精卫南下之前的事情。”

这些情形都表明袁世凯的脚底下也很不安定了。也正因此,袁世凯必须用议和来使革命力量踏步不前,以至向他屈服。

见宝贝大儿子凝神在听,袁世凯继续道:“直隶为满清建都之地,朝廷威力所集中,当事者防范之严,侦察之密,过于他省。故当鄂事既起,非无各地志士,密谋运动,终屈伏而不得逞。谁知今日,乃有滦州军变一事。”

袁克定无比震惊的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要不是有人告密,我也不知道。”袁世凯道,“驻扎滦州第二十镇陆军各级官长军目听闻孙中山自海外归来,被南京选为大总统,他们起了熊心豹子胆,联络汤河各军长,招集本地官绅,筹议多次。决定后,拟举通永镇王怀庆为北方民军大都督。”他停了一下,又深思着说,“王怀庆闻滦州兵主张共和,即单骑往谕,谓万勿,静听临时国会议决。但鄙意以为中国实以君主立宪为宜。说未毕,一统领官起立曰:“吾营主张共和已决,且已公举军门为北军大都督。”言毕,众齐声附和,迫令王入一室办事,即发电报致各国公使领事,此昨日之事也。”

“北方民军大都督还真是忠君爱国。”袁克定冷笑道。

“不是的。”袁世凯继续说道,事情可没有宝贝儿子想的简单。他从书案上一张新抄的电文,说道:“告密者就是王怀庆。这是滦州军民致各国公使领事的电报。”

袁克定一看,开头还挺客气。

北京内阁总理大臣上海伍代表唐大臣天津顺直咨议局均鉴: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势如奔涛,足见人心之所向,决非兵力之所能阻也。全国人民望共和政体,甚于枯苗之望雨,诚以非共和则难免生民之涂炭,非共和难免外人之干涉,非共和难免日后之革命。想我公身为总理,全国人望所归,决不能执一人之私见,负万民之期望。况刻下停战期迫,议和将归无效,全国人民,奔走呼号,不胜惊怖,直省尤甚。陆军混成四十协官长目兵等,驻扎直省,目睹实情,用敢冒死上陈。查前奏颁之信条,内开军人原有参议主权,刻下本军全体主张共和,望祈我公速定大局,以弭惨祸,实为至急。临发百拜,不胜惶悚之至!统领官苏广川管带官冯御香(笔者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齐从云、王金铭、张建功、王石清、郑金声、陈宝龙、徐廷荣及下级官佐等同叩。

袁世凯又问:“你道他怎么逃出来告密的?”

袁克定再摇头道:“儿子不知。”

“王怀庆心怀诡计,却是面不改色的从容道:细思诸君之言,极有道理。然而粮饷不足,人数不多,为可虑也。万一事败,则王怀庆三字,一钱不值矣,不能不谋定后动。筹饷为第一要义,滦州开平士绅,吾多认识者,请劝之。众人也认可,送来一乘轿子。轿为寻常之轿,王怀庆故作难色,嫌弃如此太不足壮观瞻。众人说道仓猝间何处得绿呢大轿,问其骑马不?王怀庆颔首称好,遂选良马,随二武员及数兵以行。王怀庆始而与行员扯淡,他骑马忽前急奔,忽又回顾而等待,众人更不怀疑。俟至大道,才露出真面目,猛加两鞭,直奔开平本营。众人始知其逃之夭夭,开枪也未击中王怀庆。于是王怀庆回开平,即发电报告情形。”

袁克定不禁道:“这人到是大胆!”

“是有聪明!”袁世凯激动地纠正道,“敢在我眼皮底下搞这些动作,他们不是找死!”说着目光如电,神采奕奕。

袁克定先是一惊,旋即已知乃父的心情,好一阵子才叹道:“父亲所虑极是。这是大事,不可姑息,必须雷霆手段。”

这回袁克定说的不错,南方势涨,北方乱起,自己的地位也正岌岌可危。袁世凯沉痛地闭上了眼睛。袁克定见乃父闭目端坐,以为是累了。

“传我命令,”袁世凯突然摆摆手道,“滦军既告警,曹琨率第三镇即日乘特别火车,前赴滦州。有步队三营,马队一营,并淮军炮队四百名,炮三十五尊,及通州毅军一营,务必于十一月十六日抵滦,围攻剿灭之。”

“是。”袁克定赶紧答应一声,提笔草拟发给内阁的命令。

袁世凯坐了一会儿,但觉百忧集结,万绪纷来。

“立刻复电孙中山。”袁世凯终于理出一个头绪,压低了嗓音道,“就说: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之国民公决,所决如何,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谬承奖诱,惭悚至不敢当。”在给孙中山的回电中,袁世凯这是在明确表示北方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因为连国家实行什么政体还没有最后决定,国民大会都还未开启。

袁克定提笔记下,问道:“就这些?”

“当然不止这些!”袁世凯摇摇头,狞笑道:“宣布唐绍仪签订的关于国民会议各项办法逾越权限,北京内阁概不承认,并谕令唐辞职,声明以后和谈事项由我和南方伍廷芳直接电商。记住,措辞要强硬!同时还要致电伍廷芳,提出严厉质问!”

袁克定沉思有顷,眼中放出光来,说道:“儿子明白!”

“就说:国体问题既由国会解决,乃闻南京忽已组织政府,显与前议相背,此次选举总统,是何用意?”袁世凯沉着声继续地道:“另外,唆令姜桂题、冯国璋、张勋等北洋将领联名至电内阁极力主张维持君主立宪,坚决反对共和,并“向清廷王公贵族呼吁,要他们拿出钱来,以便继续作战”。”

袁克定眼光霍地一跳,挺身而起道:“这事父亲放心!我会唆使幕僚和部下到处扬言:此后之战,皆为父亲,非为满洲。”

3披上马甲继续战斗

李想和宋教仁两人并肩走进大总统府宏伟的大门,穿过古老的圆巷形的门洞,进入主大殿前的广场。

大门两旁设有兵馆,驻屯了两营军队,由上海商团志士组建,循例问过后,使两个警卫引着两人的马车,往内宫驰去。

大总统府就是原两江总督府,也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府,也像紫禁城般,天王府虽紫禁城小了几倍,仍是“前朝后寝”的布局,外朝是太平天国天王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内廷则是天王和诸子妃嫔的寝室。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即大兴土木,把六朝古都的繁华推向近代史的极致,太平天国的权贵热衷于斗富,挥霍无度。比起北京满廷有过之而不及,按说殷鉴还在眼前,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不但没有吸取满廷的教训,反而重蹈覆辙。最后曾国藩率领湘军杀进城之后,六朝古都多少楼台繁华付诸咸阳一炬。

如今还能领略那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的繁华之处,就是这天王府了。

天王府宫垣九重,建筑崇宏。东至黄家塘,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桥、太平桥一线,南至科巷。宫城分内外二重,外称太阳城,内名金龙城,外有城壕。太阳城正门为天朝门,金龙城正门为圣天门,正殿为金龙殿。还有二殿、三殿,五间八架的金龙主殿巍峨壮丽,设于前后宫门相对的中轴线,有穿堂直通后宫。后宫以后三宫为主,左右两方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乃天王的妃嫔和众王子的宫室。最后为后林苑,原本东西两侧皆有花园,现存西花园及园内石舫,其余在清军占领天京后被焚毁。但是后來经过几代两江总督曾国藩、端方等人的重修,基本恢复原貌。

李想在孙中山就职那天没有好好参观,一是没有这个空闲心情,二是晚上十点也看不清楚,今天沿途观览,只见天王府殿堂、楼阁、园林里的亭、台、廊廓等等,无不法度严紧,一派帝王气象,庄严肃穆。内廷建筑形式比外廷更多样化,布局紧凑,各组建筑自成庭院,四周有院墙围绕,不同区间又有高大宫墙相隔,若没有人引路,迷途是毫不稀奇的事。

在金龙大殿阶下的广场上,各省代表也陆续到来。

同盟会的老人谭人凤早在台阶上面恭候他们。

“您老怎么先来啦?我们去找您扑了空。”宋教仁步上长阶笑道。

谭人凤摇头苦笑:“和你们走一起必定风波不断。我老啦,经不起折腾。”

李想贼笑道:“被美女找麻烦,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个男人为这句话会心大笑。

谭人凤收敛笑容,轻抚下颔的胡须,低声道:“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进去吧。”

跨入殿门,殿内设一巨大的长条会议桌,特别体现西式民主风格,各省几十个代表团团围坐。每个位子都写有代表的名字,陆续进来的代表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坐下。

他们三人的位置是在一起,谭人凤左右手分别挽着两人,往设于上首之右那边走去,低声道:“大总统今天不来参加这个会议,所以由黄克强主持。你们今天的敌人是胡汉民和马君武,两人对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提议的内阁制反对最激烈。”

那边的宋教仁问道:“马君武也来凑这个热闹?”

李想却是心中叫苦,今天又要舌战群雄了。

这时三人来到座位前,谭人凤先挥手命俸茶的招待女孩退开,才低声道:“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就是主持制定的,你要修改他的杰作,他不反对?这里的代表,几乎都反对!所以你们要小心了,这一战不好打。”

宋教仁暗中叫苦,感激的谢谭人凤一句,才道:“我只是认为由于之前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只有大总统而无副总统……过于简单,提出修正案,势在必须。我提出的修正案,在总统制结构下,加上了一条:国务各员执行政务,临时大总统发布法律及有关政务之命令时,须副署之。”

谭人凤大力抓着他的手臂,眼中精光一闪道:“按此规定,总统不能单独公布法律和发布命令,须国务员“副署之”,这仍是内阁制。你当这些人老成精的委员都是傻子,看不出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

宋教仁的内阁制在之前已经孙中山否定,其后又在孙中山就职之前被各省代表联手否定了一回,现在换了件马甲又上场继续战斗,宋教仁坚持政见之顽强,由此可见。

李想至此才真正领教到近代中国政坛政治大人物的厉害,宋教仁也够牛毕的,难怪袁世凯会说“孙中山襟怀豁达,是容易相处的,天真的黄兴也好对付,顶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民国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