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黯然叹道:昔日我与本初起兵时,本初曾问我:若事不济,方面何所可据?

我问之曰:足下意欲如何?

本初曰: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我答曰: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亡,我不能不为流涕也。

曹操手下一众文武尽皆黯然,过了好一会,曹操这才提笔写下一篇祭文,吩咐道:“子扬(刘晔),汝代吾前去袁绍大营吊唁本初兄。”

曹操派刘晔前去吊唁也是经过考虑的,现在两家势如水火,派别人去还不好说有没有危险,但是刘晔去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虽说刘晔也曾经制造发石车大破袁绍的营楼,但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此外,曹操也有再次确定一下袁绍死信的心思。

刘晔接过曹操写的祭文,只见上面写着: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哭。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刘晔匆匆一瞥,就领命而去了。

和曹操预料的一样,刘晔这次前去袁绍的大营确实算是有惊无险,而且还圆满的完成了试探虚实的任务,袁绍确实死了,由于还没来得及准备棺木,刘晔还亲眼见到了袁绍的尸体,二人本来就认识,刘晔是不可能认错人的。

曹操还算有点良心,并没有乘势攻打袁绍的大营,反而明明白白的告诉审配,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伐木,给本初兄准备棺木。

对于审配来说,实在是不愿意接受曹操这种近乎于耻辱的恩赐,但审配又不得不承受下来,作为一个臣子,审配一定要为袁绍考虑,哪怕是袁绍已经死了。

作为雄霸一方的诸侯、大将军,袁绍就算死了也应当有个隆重的葬礼,再不济也要为袁绍准备一副合适的棺椁,伐木总需要时间的吧!

一天的时间确实够了,古代想找一棵大树那是再简单不过了,将袁绍的尸身安置妥当,审配就开始为撤兵发愁了。

是的审配已经没有和曹操李重接着僵持的意愿了,也没有和二人僵持的实力了。

但是撤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就要考虑撤军的路线问题,其次就要考虑如何与青州的袁谭联系。

打通界桥的道路并不艰难,审配相信李重一定不会严防死守,自己对李重来说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撤回界桥东侧之后怎么办呢?曹操一定会乘胜追击的,到时候是战是退,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战,肯定打不过曹操和李重联手。

退,袁谭怎么办?一旦曹操追过界桥,将自己和袁熙包围在南皮,那么青州的袁谭就会陷入四面包围之中,连退路都没有了。

将袁绍的接班人推入死地,这不是一个臣子应该干的事。

现在对于袁家兄弟来说,青州真是个死地,幽州到还算是有战略纵深的,北方的草原,幽州的公孙度,都是可以结盟的对象。

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放弃了整个青州,不战而退。

要求袁谭放弃青州,袁谭会同意吗?就算袁谭同意弃守青州,撤退也需要时间的,总得把青州的财富运转到后方吧。

审配等人研究了一天一夜,才拿出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方案,首先张颌高览带兵五千前去攻打曹操,自己带着剩余的一万五千兵卒在界桥以西扎营,背靠界桥,堵住曹操北上的道路,只要能守到春暖花开,清河解冻,就万事大吉了。

同时审配回到南皮主持大局,招募兵卒,筹备粮草。

可是选择驻守界桥的人选时,审配却皱起眉头,不为别的,现在袁绍手下的人太少了,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张颌高览,审配逢纪四人而已。

如果颜良文丑,沮授田丰还活着,审配早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张颌高览的任务繁重,根本出不出时间来,那么留守界桥的人就只能是逢纪了,现在审配很不放心逢纪。

不过逢纪总算顾全大局了一次,哭喊着跳了出来,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辜负袁绍的希望,一定会拼死挡住曹操。

审配细想一下,也觉得逢纪对袁绍忠心耿耿,不会做的太离谱,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安排妥当,审配带着三千兵卒回转南皮,果真和审配预料的一样,李重只是装模作样的冲杀一阵,就让审配顺利的回到界桥东面。

急匆匆的见过袁熙,审配立即就回转南皮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兄弟离心

更新时间:20121010

战事和审配预料的一样,张颌和高览不计伤亡的进攻终于还是拖住了曹操,让逢纪非常顺利的将大营驻扎到界桥之西,同时袁熙也将大军前移,驻扎到逢纪新建的大营,双方合兵一处,共同牵制曹操。

除去审配带走的三千兵卒,袁熙的界桥大营共有四万余人,其中光骑兵就有近万人,坚守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

但在审配的设想中,袁熙的任务很重,他不光要挡住曹操和李重,还要主动驻兵曹操和李重,令二人不能分兵青州和幽州。

因为无论是幽州的太史慈和青州的臧霸,与袁绍交战都占据一些上风,也许二人只需要一万人,甚至是五千人的援兵,就能形成绝对优势。

对于审配来说,必须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一开始张颌盒高览二人还做得不错,每天都出兵和曹操交战(李重属于打酱油的性质),虽说败多胜少,但也算完成预定计划,制药在坚持一段时间,青州的袁谭就能从容撤退了。

但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意外发生了。

袁熙这几天过的很不舒心,虽然张颌和高览并没有打败仗,但是死伤的兵卒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损失的骑兵,让袁熙心疼不已,也让乌桓大王蹋顿心生怨意,暗地里和袁熙发了好几次牢骚。

袁熙很理解蹋顿,人家蹋顿这次出兵纯属友情助拳,完全是看在自己的面子。

补充一下,袁绍占据河北之后,让三个儿子分别驻守冀州、青州、幽州,入股不是李重占据了并州,袁绍还打算让高干驻守并州呢,其中驻守幽州的就是袁熙。

所以袁熙经常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打交道,和乌桓大王蹋顿的关系更是十分密切,要不人家蹋顿又不是傻子,能冒着损兵折将的风险南下吗?

蹋顿刚来的时候,手下足足有两万余乌桓骑兵,打到现在,只剩下一万来人了,如果把这一万余人再搭进去,蹋顿能不能坐稳乌桓大王的位置都是问题,大草原上讲的是弱肉强食,不是恭谦俭让悌。

更何况,蹋顿在草原上还有不少死对头呢。

袁熙理解归理解,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不用乌桓骑兵,怎么能牵制住李重和曹操联手呢。

这天晚上袁熙和蹋顿正在自己的帐中大眼瞪小眼,唉声叹气之时,袁熙的亲兵前来禀告:逢纪求见。

袁熙急忙起身相应,按理说袁熙是主将,用不着多礼的,但逢纪现在是袁熙大营中唯一的谋士了,对于袁熙来说,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更何况袁熙还有点别的心思。

在袁绍的三个儿子中,袁熙混得最惨,袁尚手下有审配和逢纪鼎力支持,袁谭也有郭图辛评在身后力挺,就只有袁熙没有谋士、大家族撑腰了,手下满打满算,只有焦触、张南、蒋义渠等几个人,再加上袁熙身处幽州,不和中原接壤,也立不到军功,所以在袁绍三子挣储之时,袁熙是最没希望的。

可现在袁尚死了,袁熙的心思也有些活跃起来,就算争不过大哥袁谭,加强一下自己的实力那也是没错的吧,徐徐发展吗,谁知道将来如何呢。

逢纪本来就是袁尚的人马,和袁谭不对眼,那么自己拉拢一下,是不是可以拉入自己的阵容呢?

殊不知现在逢纪也是这么想的,二人一拍即合,没过多长时间,就聊的热火朝天,相见恨晚了。

袁熙大喜之下,当即就叫人摆上酒宴款待逢纪。

酒过三巡之后,袁熙也渐渐地放得开了,试探着说出心里的郁闷之处,看看逢纪是否有能帮到自己的地方。

逢纪沉吟半晌,起身说道:“主公,逢纪有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成了!”袁熙听到逢纪称呼自己主公,就知道这是逢纪的投靠宣言,不免心中大喜,连忙笑道:“原图先生有话请讲,这里没有外人。”

逢纪看了一眼蹋顿,这才沉声问道:“主公认为,我们是曹孟德和李子悔的对手吗?”

袁熙一愣,反问道:“那又如何?等到春暖花开,我们撤军南皮,再烧断界桥,沿河驻守,曹操和李重缺少船只,就是想追击我们,也过不了清河啊。”

逢纪点头道:“主公所言不假,但是如果令兄弃守青州,主公又要如何与之相处呢?”

这句话确实说进袁熙心里的痛处了,想到父亲将大将军之位传给袁谭,心里就十分……委屈,想想自己治理幽州,联合草原各族势力,哪里比大兄差了呢。

别说什么废长立幼,父亲一开始还不是想将位置留给三弟,偏心!

但袁绍的余威尚在,袁熙也不敢表露出了,只能言不由衷的说道:“那当然是竭尽所能,好好辅佐大兄了。”

逢纪心中冷笑一声,心说你骗鬼去吧,口中却接着打击袁熙:“这是自然,等到显思到了幽州,我与主公定然尽心辅佐显思,将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再招募兵卒,南下与曹操李重一争长短。”

逢纪说得好听,但是每一次说道“幽州”这两个字之时,都特意加重语气。

效果很明显,袁熙每一次听到幽州两个字之时都心痛不已,那可是我辛辛苦苦打理的地盘呢,为什么要平白让给大兄呢?父亲不是留给你一个青州了吗?你自己守不住父亲留给你的基业,为什么要和我抢地盘呢?

想到这里,袁熙心里就越发不舒服,口中却轻声说道:“元图先生的能力自然不在话下,只是大兄……大兄文韬有之……武略却略为不足啊!能不能守住父亲留下的基业都……都……哎!”

袁熙说到这里,当即住口不言,乌桓大王蹋顿却目视逢纪,冷冷的说道:“显亦所虑,正事蹋顿心中所优,不知道逢纪先生有何良策,不妨拿出来参详一二。”

这不是请求,这就是逼宫,蹋顿的意思很明显,袁熙不适合说的话,我可以说,现在就看你逢纪表态了。

当然,逢纪如果拿不出一个坚定的态度,那蹋顿就会借机发作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离心离德

更新时间:20121011

面对蹋顿咄咄逼人的态度,逢纪只是轻笑一声,开口说道:“蹋顿将军不必担心,逢纪有一计,定可解主公心中所忧。”

“先生有何妙计?”蹋顿和袁熙异口同声的问道。

逢纪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妙计没有,对策倒是有一个。”

看到二人露出侧耳倾听的模样,逢纪接着说道:“大将军(袁绍)的遗命是让显思接位,审配、张颌、高览三人都表示遵从大将军的遗命,如果主公想要将幽州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张颌、高览支持主公,如果只剩下审配一人,那就不足为虑了。”

袁熙和蹋顿闻言眉头一皱,觉得逢纪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想让张颌高览二人支持自己,难度太大了。

张颌与高览二人比较亲近袁尚,和袁谭的关系也不错,袁熙很有自知之明,这两个人恐怕是有些看不上自己,袁熙还不确定,但是蹋顿却可以确定,张颌和高览不是好像看不上袁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