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又对吴国太说,自己在荆州也没忘记苦读兵书,勤练武艺,所以自己不打算任职文事,打算到军中历练一番。为了取信吴国太,孙权还演练了一番武艺弓箭,还别说,孙权演练的倒也有模有样。

实际上孙权的武艺也真不错,历史上孙权就常常弯弓射虎,留下不少名声。

被孙权蛊惑之后,吴国太立即派人给孙策写了一封书信,声称孙权也不小了,也到了给孙家出力的时候了……希望孙策能给孙权一些兵权,协助他击败刘备,而且吴国太着重描写了一番孙权的军事才能。

实际上吴国太这封书信命令的意味更大一些。

孙策刚刚压制住张飞,就接到这么一滩烂事,气的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破口大骂刘备卑鄙无耻,刘表不够心狠手辣,为什么不早点杀了孙权,一了百了。

但孙策也没把法,除非他跟吴国太坦白,说自己发现孙权想要暗害自己,自己这才把孙权发配到荆州的。可证据呢?难道孙策还能说自己是根据李重的一封书信推断的,吴国太不骂他个狗血淋头才怪。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孙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没能够做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真正的政治家就跟刘邦一样,煮自己的老爹都要分一杯羹,再次也要像明太祖一样,屠戮功臣,要像%*一样,抛弃妻女,再结新欢,把儿子送到野蛮人哪里当质子,再再次也得学学刘备摔孩子。

既然做不到六亲不认,孙策就只能先选择妥协了,不过孙策也不是白痴,不就是兵权吗?随便找个小县城,三五百老弱病残打发了孙权就是了,等到吴国太百年之后,想怎么杀孙权,就怎么杀。

于是孙策拔开地图给孙权选地方,还别说,孙策真找到个好地方,那就是徐州的广陵县。

张辽虽然占据了徐州,但也有控制不到的地方,或者说不想控制的地方,比如说广陵。

大江是扬州和徐州分界线,北为徐州,南为扬州,而广陵郡就在大江北岸。张辽有没有能力攻克广陵,肯定有,但是张辽却不能这么做。如果张辽为了一点点钱粮贸然攻克广陵,也就控制了大江北岸,相当于在孙策屯兵到孙策的家门口。

为了保持和孙策的良好关系,张辽必须给双方留下一个缓冲地点,给孙策一些安全感,而势力雄厚的李重也不介意吃点小亏,就没让张辽出兵。

现在孙策就想把孙权安置在广陵县,让孙权和张辽对峙去,孙权相信,以自己和李重的默契关系,李重一定会帮自己这个忙,派张辽咔嚓了孙权,以绝后患。

把自己的安排和吴国太一说,吴国太也点头同意了,老太太没什么政治智慧,想问题比较简单。在吴国太眼里,李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婿,就算翻脸出兵广陵,顶多是要点土地罢了,也不会六亲不认到要孙权性命的地步。

于是孙策里就安排孙权去广陵上任了,孙权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人单势孤,立即请示母亲,想要带几个人去广陵协助自己处理政事。

出乎孙权意料的是,孙策非常痛快的答应了孙权的举动,孙权要求的张昭张纮兄弟、陆逊、潘璋等人一同调到广陵上任,孙权大喜之下却不知道,此时孙策已经有了将这些和孙权关系密切之人一网打尽的心思。

壮士断腕,不外如是!

孙策高高兴兴的赶到广陵,立即大刀阔斧的整顿军务民政,本来孙权就是枭雄之姿,再加上手下还有张昭正阳的名臣,陆逊这样的名将相助,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被李重和孙策视如鸡肋的广陵县就焕然一新。

转眼间到了阳春三月,刘备和孙策的争斗再次发生变化,周瑜依旧和刘备再大江之上僵持,孙策却已经有了一些反攻的能力,并且趁着春水泛滥之际,在余暨县外大败张飞,斩杀了近三千荆州兵卒。

但刘备这次却吸取了教训,耐性十足,也不管战况如何,就和孙策死磨硬打。刘备坚信,孙权这颗棋子一定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和孙策设想的一样,为了表达对盟友的支持,到了三月,李重果真命令张辽出兵广陵,攻打孙权。

当然李重也不是雷锋,没必要为了孙策兄弟拼命,于是张辽只带了五千兵卒,装模作样的杀奔广陵。说是出兵,实际上张辽真没把孙权放在眼里,这次出兵在张辽眼里就是春游和拉练的综合体。

嗯……顺道还能在广陵郡抢点粮食,刚进过一场大饥荒,曹操和李重还没缓过气来呢,徐州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只能做到自给自足而已。

实际上李重和曹操这一冬天也没闲着,曹操追得马超到处逃跑,李重几乎派出了所有的骑兵扫荡草原,几乎将漠北异族悉数灭绝,在史书上留下千古……咳咳……骂名。

对于孙权来说,这是他第一次领兵作战,对上的又是张辽,所以孙权不免有些心有戚戚。张昭和张纮都是文臣,对于行军布阵并不在行,所以指挥全军抵抗的责任就落到了陆逊身上。

必须补充一下,孙权也不知道陆逊的军事素质如何,只是二人经常相互讨论兵书战阵而已,可以这么说,孙权和陆逊都是纸上谈兵的选手。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茅庐陆逊建功

现在孙权手中大约有五千兵卒,守住广陵县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孙权却不想死守广陵,这不是战术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如果孙权不想和孙策争夺东吴的政权,或者说孙权的野心小一点,孙权一定会稳守不出的。

攻难守易这是每个将领都知道的事情,换成任意一个将领守城,都会采取防守反击的方法,击败张辽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孙权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必须要赌一次,赌陆逊能击败张辽。孙权相信,如果自己能击败张辽,那么自己招揽人才也会更容易一些。

这很正常,在这个年代,声名是很重要的东西,可不像现在,只要领导说好,哪怕是当官当到万人唾骂也没事!当年曹操要不是孤身刺杀董卓,哪有那么多文臣武将去投奔他。

张辽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在三月初七这一天过了高邮县,和领兵前来的陆逊在中渎水右岸相遇。

这是一场可以写进教科书的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后顾之忧,高邮和广陵都不是靠三千兵卒就能攻破的,双方都没有后方不稳的问题。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双方也都一样,兵力和装备也相差无几。

陆逊初次领兵,面对的又是张辽这样的猛将,自然要以守为主了。

交战的第一天,张辽带兵出阵挑战,陆逊派潘璋迎敌,潘璋那是张辽的对手,不到二十回合,就被张辽杀的节节败退。陆逊见势不妙、又叫张承(张昭之子、字仲嗣)上前助战,这才堪堪敌住张辽。

三人都没有死战的心思,打了几十回合就各自回营了。

回到中军大帐,陆逊就开始苦思破敌之计了,见到张辽的勇猛,陆逊立即就放弃了和河北兵卒硬拼的想法。现在自己手下就张承、潘璋两员大将,可两个人加起来也就和张辽打个平手,人家张辽手下还有曹性、李丰(袁术降将)等人呢。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互相试探着攻击对方的营寨几次,但也只是浅尝即止,用弓箭杀敌而已,所以双方的伤亡都不太大,加起来还不到百人。

僵持了几天,张辽有些按捺不住了,虽说李重的军令是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但面对着一个无名小将,张辽还是觉得面皮上过不去。当然,张辽也不是不识大局之人,张辽的意思是先给陆逊点难看,等着孙权的援兵一到,自己就带兵撤退。

盘算了一下,张辽打算今天晚上偷袭陆逊的营寨,张辽也没什么准备,就准备靠自己的武勇行事,三千多兵卒,正是张辽这种武将大显威风的时候。发狠的话,张辽自己就能砍杀上百兵卒。

月半弯,旷野青草起伏,如浪如潮,子时刚过,张辽就带着五百兵卒在大营鱼贯而出,人衔枚,马摘铃、直奔陆逊的大营而去。可还没等张辽出了营门,就见到一名兵卒飞奔而来,口中大叫道:“将军且慢,有主公书信在此。”

张辽急忙接过书信,借着火光观看,看完书信。张辽的脸上神情变换,最后忽然呵呵一笑,将书信用火把点燃,等到书信化为飞灰,这才大声喝道:“出发……”

对于张辽偷营一事,陆逊真不知晓。什么掐指一算啊,大风刮倒帅旗啊都是扯淡,那样的话,最牛2逼的军事家就是算卦先生了。

实际上敌军偷营根本就没办法预判的,靠就靠主将对大营的布置。在这方面,曹操、周瑜、诸葛亮都是其中翘楚。

陆逊在这方面做得也不错,所以张辽一杀进大营,立即就遭到吴军的反击,霎那间羽箭横飞,火光乱舞。

顷刻之间,陆逊的大营就点燃无数火把,将张辽的军队照的纤毫毕现。

张辽见状也不慌张,纵马提刀、四处厮杀,看的吴兵头颅乱飞。陆逊见到张辽勇猛无敌,只得调集弓箭手用羽箭攒射张辽。

夜色之中,只听到张辽惨呼一声,拨马就走,也不知道是哪里中箭了。

徐州兵卒拥着张辽向外厮杀,陆逊调兵四处截杀,道光乱舞,马蹄狂乱,陆逊的大营之中惨呼连连,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张辽终于带着徐州兵卒冲出陆逊大营,狼狈逃回。

一战之下,张辽的一千兵卒死伤过半,而陆逊的吴兵死伤不到三百人,可以说在这一战中陆逊占了很大的便宜。

不要小看这一战的影响,要是比较一下兵卒的战斗力,李重和河北兵卒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只有曹操的青州兵才能与之一争长短。马超的军队战斗力也非常强,甚至要比李重和曹操的军队强,但数量太少了,形成不了战斗力。

再往下就是刘备和刘璋的兵卒。

而天下最弱的步兵就是吴军,陆逊这一战击败了张辽,可以说是给吴军正名的一战,虽然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而陆逊这一战,也给孙权的野心加了一把火。

张辽败回大营,发现伤势不轻,立即就收兵回下邳去了。陆逊也不敢追杀张辽,说实话,昨天一战他还是靠着运气取胜的呢,也收兵回广陵去了。

张辽和陆逊的一战人数不多,也不是什么重要关卡争夺战,除了让陆逊声名鹊起之外,并没有引起什么局势变化。

下面来看看益州的局势变化吧!前文说过,就在刘备出兵东吴的时候,张松和法孝直等人就提议刘璋出兵荆州,趁着刘备首尾不能两顾的机会一举吞并荆州,参与到争霸天下的游戏之中。(法2正是违禁词,修改太费事,不是蜘蛛用词不在乎场合)

但是刘璋生性暗弱,拒绝了法孝直和张松的提议,此举虽说暂时保住了蜀地平安,却让法孝直和张松心生异志。

千万别以为法孝直和张松就是什么好东西,在历史上两个人狼狈为奸出卖刘璋,结果被罗大大春秋笔写成了两个目光长远之人,误导了无数观众。

这不是蜘蛛瞎说,看看张松的所作所为,首先他带着西蜀地形图去见曹操,就是想要曹操吞并西蜀,给自己找一个下家,顺便立一个大功劳,这里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心思。

不信你看,按照当时的形势,曹操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如果张松办成了送西蜀这件事,就没有三足鼎立这一说了,曹操也就能在短时间内一同江山,这是无容置疑的。

书让写的是张松被曹操轻视,所以带着西蜀地形图跑了,最后送给了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