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如此,但守军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爬城墙的,“放箭……”城头的军官一声令下,弓箭手拉开弓弦,将羽箭抛射下来。守城的兵卒一动手,李重这边的弓箭手也开始放箭还击,城上城下顿时羽箭穿梭,弓弦乱颤。

“呜呜……”天空忽然响起一声尖啸,一颗人头大小的石块呼啸着划过弓箭手的头顶,落入石城之中,发出轰然巨响,还有一串乱七八糟的声音。

紧接着,又有十余颗石块土球接连划过,落到城墙附近,发出砰砰的响声。

这只是试射,试射之后,就是大规模的空袭了。上百颗石块、土球忽然冲天而起,纷纷落入石城城墙前后,轰杀了无数兵卒,留下数十滩血迹,和满地的血肉碎片,脑浆残骸。没砸到人的石块和土球也轰得城墙微微颤动,像是要倒塌一样。

当然了,城墙不是那么容易倒塌的,这只是人的错觉而已。

弹雨之下,守城的兵卒一阵慌乱,在军官的弹压之下,才逐渐恢复过来。这完全是惯性使然,如果不是这几十天日子过的太安逸,兵卒根本不怕投石机的,怎么说呢,见得多了,也就那回事了。

但很快,刘备的兵卒就发现,今天的投石机与往日不同,天空中的石块、土球接连而下,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其连续性远超平常。

箭石如雨,只是一句夸张的说法,羽箭像雨点一样密集到有点可能,但是投石机的弹药如果密集如雨的话,那仗就不用打了。不过今天,刘备的兵卒总算见识了一下接近箭石如雨的恐怖之处。

刘备在城头上看的暴跳如雷,高声喝道:“怎么可能,为什么李重的投石机发射速度这么快,为什么?”

没人能回答刘备的问题,就连李重自己都忙的够呛,马均制造的轮转式投石机确实先进,发射速度也很快,与普通的投石机相比,就像左轮手枪和三八大盖的区别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但问题出现了,轮转式投石机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兵卒一刀砍断绳子,这个时机简直没办法把握,兵卒快慢一点,投石机的射程就会有几十米的误差,也就是说,这种投石机的准确率几乎为零。

当然,不是说这种投石机不先进,投石机又不是用来打人的,是用来破坏城墙的,准不准的其实关系不大。

问题是,这种无差别的打击,连自己的兵卒也不放过。李重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至于出此下策,连自己的兵卒也杀。

调教兵卒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重估计,没个十年八年的训练,什么成绩也出不了,甚至就算训练之后,也难以超过国足的水平。

于是李重只能用另外一个办法了,把前线的攻城部队撤回来,单纯的用投石机和羽箭杀敌了。

不过李重也没让他们闲着,不用亲自攻城了,那么每人一天必须上缴一颗投石机所用的弹药,石块土球什么的,只要能发射出去,什么都行。

对于前线的兵卒来说,李重的决定简直就是英明无比,不是特别脑残的人,谁愿意顶着滚木礌石爬城墙啊!辛苦一点怕什么,不就是扣石头,晒泥球嘛!总比送死强吧。在贪生怕死的精神指引之下,撤下来的兵卒干劲十足,工作效率高的令人发指。

 第四百一十八章 烽烟再起采石矶

相对比之下,刘备就要惨多了,大耳贼虽然双手扶着城垛,面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但是,刘备抠进砖墙的指甲,微微颤抖的脸皮,游离不定的目光,无一不在表明,刘备的心里有多慌乱。

怎么会这样,这还是投石机吗,简直比连弩还可怕,刘备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近乎疯狂的嚎叫着。

看那投石机的射速,简直逆天了,平均一息就能投射一块石头,而且还能连续透支六次,要不是重新安装需要很长时间,刘备连下城投降的心思都有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科技层次上战斗。

刘备眯起眼睛,狠狠的磨动牙齿,却依旧做不出决定。

普通的投石机,发射速度慢,可以在城头竖立挡板抵挡,但马均的投石机连续发射,挡板被砸倒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立起来的时间。

想要对付这种投石机,只有两个办法,第一种就是派骑兵出去袭击,利用投石机笨重没办法快速转移的确定,杀散保护投石机的兵卒,一把火烧了投石机。

第二种办法就是用超大型的弩箭应敌,但三国时期,还没有射程达到上千步的床弩,别说大型床弩了,如果不是李重重用马均,连轮转型投石机都不会出现的。(床弩,《后汉书·陈球传》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这种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故应是床弩。改变箭镞形状的话,应该可以对投石机造成损坏。)

刘备没想到,也没能力改进床弩,手中只有骑兵能够对付李重的投石机,可上次大战过后,张飞手中只有不到一千骑兵了,这还要算上从城内富户手中征缴的马匹凑数的,此外,就是马超手里的数百骑兵了。

靠着不到两千骑兵,前去烧掉李重的投石机,确实非常困难。

退一步说,就算这一次刘备突袭成功了,李重也有时间再次建造投石机,而刘备绝对没有第二次出击的能力。所以说,守城不劫寨,基本上等于死路一条。

呼啸翻滚的石块接连不断的轰击着城墙,崩的到处都是碎石、碎砖等物,一不小心、就能置人于死地,没过多长时间,刘备也被飞溅的碎石划伤了肩膀,身边的亲兵为了保护刘备,更是被砸死了好几个。

刘备一受伤,身边的亲兵自然不干了,也不顾刘备的命令,强行将刘备拉到帅府。

其实刘备也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投石机这东西不长眼睛,砸在哪里全靠运气,刘备也不例外,万一被一石头砸死就呜呼哀哉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当年蒙哥威风八面,攻打襄阳,也是被流弹干掉的,导致南宋苟延残喘了二十来年。

猛烈的攻势持续了半个时辰,呼啸的弹雨忽然停歇下来,刘备的兵卒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一个个贼头贼脑的在城垛后面探出头来。

张飞等人等了一会,见到弹雨真的停歇下来,于是高声指挥兵卒打扫城墙,修补被石块砸坏的城垛。

这边的李重却阴笑起来,李重当然不是没有石块、土球了,只是李重觉得一连气把弹药全打出去不好,会给守城的兵卒留下很长时间修葺城墙,这才命令投石机停歇下来的。至于什么时候再次开打,就要等到城头的兵卒没有防备了。

过了半个多时辰,就在守城的兵卒心无旁骛的时候,数百颗石块土球再一次冲天而起,尖啸着落在城墙上。

守城兵卒一下子就被吓懵了,大喊一声,捂着脑袋到处逃窜,寻找藏身的地点。

数十名兵卒被第一波弹雨击中,吭都没吭一声,就变成一具死尸,鲜血飞溅,刺激的兵卒更为慌乱,甚至有些兵卒慌不择路,直接跳下城墙。

其实投石机的威力没有那么大,杀伤力甚至都不如箭矢,特别是对人来说,石块的飞行时间很长,只要看得准,一般都能躲开的。当然了,碎裂的石块谁也躲不开,砸到就算倒霉了,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其实用盾牌就可以挡住石块碎片的。

刘备下去了,是因为刘备身娇肉贵,兵卒算得了什么,死伤几十个兵卒根本不算损失,刘备的兵卒只是被吓的而已。

片刻之后,刘备的兵卒就像惊弓之鸟一样,藏得无影无踪,城墙之上,只剩下数十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到处流淌的鲜血。

又过了有半个时辰,刘备的兵卒才在军官的驱赶之下,再一次出现在城墙上,重新修葺城墙。

不过这一次李重的投石机就没取得什么战果了,上次也就是打了一个出其不意而已。打打停停,一直到掌灯时分,李重才收兵而回。

李重休息了,刘备却不能休息,一来刘备要提防李重野战,而来刘备要重新布置战略了。依照李重投石机的威力,刘备真没把握守到明年开春。不说别的,光是在城下堆砌的残土碎石,都有一尺来深了,按照这个频率打下去,不出三个月,李重光用投石机就能填平城墙的高差,直接打上城头。

石城的府衙之内,刘备紧锁眉头,手下的文武也都左顾右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屋内的气氛十分沉闷。

过了好半天,刘备才幽幽问道:“李子悔攻势猛烈,投石机竟然可以连续发射,威力极大,出乎大家的预料,依此看来,固守不出实属下策,当另寻一破敌之法为妙,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什么良策呢?”

刘备话说完了,去没有人回答,足足过了半盏茶的时间,诸葛亮才慢慢答道:“回禀主公,李重兵势浩大,攻城器械又非常先进,我军实在难与之争锋。唯有攻其所短,方有几分胜算。”

“攻其所短?”刘备低语一句,扬眉问道:“孔明,你是说水军?”

诸葛亮点点头,答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唯有采石矶战场,才有取胜的可能,水军一胜,石城之危自解!”

诸葛亮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有些言过其词,如果刘备取得采石矶战场的胜利,就可以控制大江下游的水道了。这样一来,王威就可以顺流直下,攻取沿江各县,同时威胁李重的后方粮道。

其结果就是李重必然分兵救援各县,保护粮道,但石城之围是不是必解,还不好说,只能说局面要比现在强不少而已。

诸葛亮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为了振奋士气,也只能说几句大话了。

刘备也明白这一点,立即说道:“孔明所言极是,一旦水军取胜,我们就能控制大江航道,攻取沿江各县。李重光是守卫后方就焦头烂额了,哈哈……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反攻吴郡呢!不过,如何才能在水战只能给胜过甘宁呢?”

这次诸葛亮也沉默下来,今天刚刚改变战略计划,诸葛亮能提出一个可行之计就算不错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般都只能出现在戏文里,领兵打仗,那一面计算不到都会一败涂地,不经过仔细思考推演,谁敢蹦出来瞎说。

见到众人全都默然,刘备也不催促,接着说道:“就按孔明说的,诸位仔细商讨一下,如何才能在水战中击败周瑜。”

话音刚落,厅堂之内就吵闹起来,各个将领争执不休,挣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对于这种群策群力的热闹场面,刘备还是很愿意看到的,虽然吵闹一些,但总比大家一言不发好多了吧。

没过多久,众人就拿出来好几种方案供刘备参详。

张飞地位最高,第一个说道:“主公,河北兵卒马战厉害,但水战却不精通,我水军的实力还在其之上,莫不如抓紧时间,顺流直下,一举击溃甘宁为妙。”

刘备呵呵一笑,对张飞的一件不置可否,说实话,张飞的意见最实在,却又最难让刘备接受,一战而定,刘备就算胜,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不到最后关头,刘备不会采用这个办法的。

除了张飞之外,另外的意见就是徐徐图之,集小胜为大胜,最后再全军出动,一战歼灭甘宁的水军。

这个意见中规中矩,算是比较可行的方案,还可以随时改为张飞那种孤注一掷的打法,刘备于是点了点头。

当然,还有第三种办法,就是东吴降将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就是诈降,把甘宁的水军引出水寨,再用火攻,一把火烧掉李重的水军。必须要承认,这种办法损失最低,还是具有相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