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体现这种重视的,除去全民的小学义务之外,最能展现中华帝国教育成果的,恐怕就是云集于南京的十余所“帝国”与私立大学,帝国大学、帝国行政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帝国教育大学、帝国工程学院,帝国医科大学、帝国外国语大学、帝国交通大学、帝国农业大学,而以私立大学中,由陛下直接出资创办的“皇朝大学”同样不逊于这些“帝国级”大学,而这些大学,但凡是公立大学,都是免费就读,而且补贴伙食费,而皇朝大学等私立大学虽收学费,但却向优等生提供奖学金。

十余所大学,三千六百余名中外教授、七万五千余名在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过去三年,中国教育的进步,同样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同样被这个国家所期待着,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整个国家各行各业充斥着从德、美、英、法聘请的教授、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时候,自然整个国家都在期待着这批“真正大学生”的毕业。

以我的脑子到底擅长做什么呢。

几乎是从进入大学,研读机械工程开始,危南便开始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至少不擅长的方面他是知道的,那就是那些普通的机械课程,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机械工程,至少不喜欢理工科的乏味。

“虽然知道不学习是不行的,不过还是不喜欢那些东西”

在日记里,危南如此写道。对于德语教科书,总是会让他感觉到头痛,尽管因为大堂哥的原因,他选择了理工科,而且想学好,但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却完全不在机械工程上。

做为一名皇朝大学的学生,他清楚的知道在各个大学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要做中国第一。

研究机械工程的话,就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机械专家。所以,尽管他们会用很多时间讨论政治,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拼命努力,以便让自己成为“中国第一”。

不过在危南看来,中国第一已经有了,那就是那个曹仕京同学。

尽管他在皇朝大学中,是有名的共和派,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他在机械工程上的天赋,有时候很奇怪,明明一些人很用功,很努力,一些人并不怎么用功,甚至不努力,但是他的成就却远超过其它人,就像曹仕京就是这种人。

早在两个月前,他就成功的独立研究出一种用来改造旧式天轴、地轴机床的电机传动设备,而其它人却还都在学习之中,所以,很多同学都相信,他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中国第一机械专家。

不过,尽管如此,危南还是不想放弃,他清楚的知道,学理工科是大堂哥的要求,对于那位大堂哥,他可谓是敬畏有加,对他的要求从不敢违背,但要从事没兴趣的事情,却让他感觉非常郁闷,所以在读了一年之后,便生出了转专业的念头来。

晚上,危南看着同宿舍的王浩泽结束了晚自习,就说道,

“想和你商量件事情”

要商量的就是这件事,转专业。

“你看我的脑子适合去搞哲学吗”

王浩泽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同学,然后又认真摇摇头。虽然和常人相比,在发现事物的真相方面自己的这位同学有着卓越的才能。

“阿南,你缺少一种哲学家特有的气质,嗯,就是缺少一种灵性”

王浩泽这样评论道,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同学、好友,根本就没有成为哲学家的可能,虽说中国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没有诞生过一个哲学家,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具灵性,否则根本就没前途可言。

“我看你不行”

王浩泽再一次认真的重复道。

听到这里危南的脸色越胀越红,开始了自我辩护。

“我并不是不具备这个能力。只不过在我心里一直有种东西在妨碍他们的产生”

“什么东西妨碍你啊?”

“就是……反正,有一种东西,我知道,我清楚的知道,有一种东西在妨碍着他们”

危南认真的回答道。

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成为哲学家的潜力,而每每心里产生一些灵性的时候,总会被另一些东西冲淡。

“你也答不出一个所以然吗?”

“嗯”

“其实,你做机械这方面也不错,你很努力,有时候做机械工程,就贵在认真与严谨上,你有这个特性即便是成为了中国第一,也能……”

听他这么说,危南又面带难色。他知道现在全是靠着大堂哥的资助,如果没有大堂哥的资助,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在皇朝大学读书,皇朝大学是一所精英学校,在这里理工科反而是弱项,不过,他们却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精通理工科的官员,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进入政府工厂履行管理职责。

“可,可是我,真的不喜欢……”

听到好友这么说,王浩泽不由的吼道,

“你这人,真是没出息,真想不通,危南中校,怎么能有你这么一个弟弟,不喜欢就可以不坚持吗?难道军人都喜欢死亡吗?他们也不喜欢,还不是……”

朋友的训斥让危南自己也感觉到自己说的话似乎有点懦弱,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就在这时突然一个人冲了进来,是曹仕京。

“同学们,出……出大事了,杨度,那个杨度”

“那杨度啊”

宿舍内立即有其它人接腔问道。

“就是咨议院副院长,杨度,杨皙子”

“他怎么了?”

王浩泽斜眼问了一句,他并不喜欢曹仕京,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他的父亲是退役军人,而且又蒙陛下恩惠,授予爵位,自然的对这个“共和派余孽”没什么好感。

“他,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请陛下赐宪法于中国”

“什么”

脸色极为难看的危南和王浩泽以及其它人同时一惊。

“恩赐宪法”

所有的脸色都是同时一变,而这时曹仕京却已经念起了杨度的文章来。

“……帝国建元,迄今三年,赖陛下之力,民族得复,削平内乱,捍御外侮,国以安宁,民以苏息,自兹以往,整理内政,十年或二十年,中国或可以谋富谋强,与列强并立于世界乎?吾曰:唯唯否否,不然由今之道,不思所以改弦而更张之,欲为强国无望也,欲为富国无望也,欲为立宪国,亦无望也,终归于亡国而已矣

客曰:何以故?吾曰:此虚君之弊也中国国民好名而不务实,陛下思赐,欲行以立宪,然野心之辈势逼成共和,中国自此无救亡之策矣……”

当曹仕京念到这里时,所有人都的脸色不断变化着,在这时,无论是立宪派或是共和派甚至保皇派的脸色都显得极不自然,或许他们都有着各自理念上的认知,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看来,至少在这些大学校园中,他们所认同的宪法,无论是何种宪法,必须是全民决择的。

即便是在王浩泽这个铁杆的保皇派看来,也是如此,皇帝是民选的,自然宪法也应该是民议的。

“该死的杨皙子”

在宿舍内响起这句骂声时,王浩泽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杨皙子是要陷陛下于不义之中”

在王浩泽看来,这件事显然是杨皙子那些立宪派的阴谋。

“就是,我看这是杨皙子狗急跳墙之举,他是借此逼迫陛下公开倡明,无意钦定恩赐宪法,然后顺势假民意,要求陛下立即立宪”

“可不是嘛,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一个世间最为肮脏之物,在那里到处都是阴谋诡计,而这肯定是杨皙子针对陛下的阴谋”

“没准,这是陛下授意的也不一定”

“不可能,谁不知道杨皙子是立宪派领袖,这件事怎么可能是由陛下授意”

一时间宿舍内却是众说纷云,而在这时,危南却沉默不语了,他沉默着,听着同学们的争论声,最后却吐出一句并不算响亮的话语。

“可,可贵族院不是已经开院了吗?”

贵族院开院,杨皙子公请“思赐钦定宪法”这两者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危南并不知道答案,但是他却清楚的意识到,这件事,肯定会引起一场风波。

“我们罢课,到咨议院抗议吧”

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

“对,我们还要去皇宫,请陛下下旨,免杨度之职”


第230章 宪法提调(拜大年!)

第230章 宪法提调(拜大年!)

帝国咨议院,高大的前台阶梯下方,站满一个又一个来自各家报社的记者,记者们望着前方,今天是贵族院开院日,而之所以他们会赶到这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报道贵族院开院,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

贵族院虽说每月都会开院,但除去贵族院成立时,陛下来此之外,其它的开院日只是这332名贵族院议员在此商讨咨议院提交议案,今天会是一个什么大日子呢?无人知晓。不过尽管如此,很多记者依然敏锐的觉察到,今天肯定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一些报社甚至都做好了发“号外”的准备。一但获得贵族院的消息,就会第一时间发出号外。

帝国贵族院,尽管同样挂着“贵族”的名,但是与其它各国贵族院中大都是“血统高贵”的世袭贵族不同,中国的贵族院内大都是在光复期间立下一定功劳,后帝国建元后获陛下册封为世袭贵族的功勋,因此才又有“功勋院”的别称,陛下一共册封783名世袭贵族与终身贵族,在贵族院开院后,根据贵族院议员原则,除去在役世袭、终身贵族以及在政府机构任实职的世袭、终身贵族之外,贵族院内一共仅只有246名议员。与咨议院内咨议员们出身的“鱼龙混杂”不同,贵族院90以上都是光复功臣,他们是可以说是陛下最为忠实的臣子。

在贵族院设立之初,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是随着杨度等人在报纸上掀起了国体论战之后,这只有246名议员的贵族院,却被置身于风头浪尖上,一方面固然贵族院是为将来国会作铺垫,而另一方面,贵族院的设立,同样也为钦定宪法铺平的道路。

“今天是个大日子啊”

台阶下方的记者们偶尔抬头朝台阶上看去,台阶上,数名身着军装的宪兵来回走动着,今天是贵族院实施闭院讨论,任何闲杂人等毕禁止入内,因为除去两院议员和工作人员外,任何人员禁止入内。

“今天将是民权沦尽之日”

又有一人不无感慨的说道,可他的话声立即引来一阵批驳声。

“也不尽然嘛,什么是民权沦尽,以在下看来,钦定宪法有何不可咨议院内有几人懂法,几人能参与制宪,现在钦定宪法反倒省事,就像,嗯,陛下钦定刑法一样,可不是……”

“那不一样,刑法是刑法宪……”

“宪法也是法”

“可那是根本之法”

“就因为是根本之法,所以不能让人乱定”

在争论声中,贵族院内却回荡着一个声音,除此之外却是静悄悄的。

“朕得亿兆民众之推选,为中华帝国之皇帝,领我国进行前所未之变革,向天地神明宣誓定斯国是,立万民保全之道,盼众卿亦念兹在兹,……朕,现据本国国体,广泛参照海外各国即成法律,以定国宪。因此,现命令你等起创草案。”

当传令官朗读完圣旨之后,在议员们的万岁声中,站起身的陈默然只是看着这些被自己册封为贵族的人们,在中国贵族只是一个头衔,政府不需要负担任何支出,贵族更多的是一种称号,是这些“高人一等”的工具,而在设立贵族院后,这些人可谓是对自己感激有加,他们会拒绝钦定宪法吗?



他们会是钦定宪法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因为钦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