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图霸业-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他还有用,这十万人他要留下来对付姬文,因为姬文已经去了晋州,正率领十万精骑北上君临。
至于姬弘昌和姬平的大军,崔景升倒是不怕,因为当两支大军赶到君临城时,估计姬虔的新军也有规模了,再说到时候西蜀和岭南夷族有了动作,这两支防备西蜀和岭南夷族的大军还不乖乖的去回到自己的驻地对付西蜀大军和岭南夷族的入侵去?
其实之间为了牵制姬文的十万大军,崔景升也想过让东荒出力牵制姬文的十万精骑,可一想又算了,因为让离国和西蜀以及岭南夷族这三国出面,他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再加上一个东荒,代价会很大,再说就是没有东荒,只要有离国和西蜀还有岭南夷族就够了,何必再给东荒分一杯羹呢?
“不知道晋侯有什么良策?”叹息一声的崔景升还是谦虚的向白晋问道。要是李牧之败了,他就要损失数十万大军,到时候姬虔的实力大损,肯定会三王有机可乘。因此他才会这么问白晋。
“退兵到杭州和君临一线,以防守为主,将北都送给姬轻尘,而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不是组建新军,是整合大军各地州军,再跟李牧之三十万大军统一整编,到时候方能跟姬轻尘一战!”白晋淡淡的说道。
这确实是良策。
因为仓促组建的新军战斗力肯定不行,到时候面对北辽铁骑不但起不到作用,估计还会拖累李牧之的三十万大军,而州军就不同,不管士卒素质和训练都不是新招募的士卒能够相比,再给他们配备上精良的装备,即便战力比北辽大军逊色,可也不至于到拖累李牧师三十万精兵的程度。而且只要时间容许,再将这些州军跟李牧之的三十万大军整编,整编出一支雄师,就有能力跟姬轻尘的北辽大军一战了。
不过白晋这么说,崔景升就不一定会这么做。
因为白晋说的整编州军,正将州军跟李牧之大军整编,这不是谁都能做的,除了李牧之外,只有白晋有这个能力。
可是崔皇后和崔景升不敢将这样大的权力给白晋,至于李牧之,他要对付姬轻尘南下的大军。因此就是崔景升自己同意白晋的建议,他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我再回去想想吧!”不过崔景升还是没有拒绝白晋,随即又看了一眼白晋道,“不知道晋侯是否能为君临百姓做点什么?”
崔景升知道除非以百姓的安慰做由头,不然以白晋的性格绝不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诸王争权夺利,这是他们姬氏皇族的事情,可不能连累的大燕的百姓,大燕幅员辽阔,老夫管不了那么多,不过君临城的百姓,老夫还是能够庇护一二的。”白晋叹息一声说道。
其实他的心里也很疑惑,燕帝明明在驾崩之前精神不错,还去过姬轻尘的北辽王府和到德妃的千秋殿听琴声去了,怎么就没有留下遗诏呢?
难道这是燕帝刻意为之的吗?
“那就多谢晋侯了!”崔景升起身道,见白晋答应了他的要求,他的心里非常的高兴。因为以百姓的个性,有了他坐镇君临城,至少在地位还没有定下时,即便姬文十万大军到了君临城外,他要是乱来的话,白晋也不会坐视不理,因此有了白晋,自己一方有了皇后这个名正言顺的监国皇后,自己一方要比三王占优势。
“不用了!老夫只是想为君临百姓做点事情而已!”白晋淡淡的说道。崔景升想说什么,又闭嘴了,见白晋答应了,他也就没有再继续留在晋侯府,而是告辞离开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各路大军
更新时间:20140331
自从燕帝驾崩之后大燕各州的反应不一。像七大世家控制的六州,以七大世家的意志行动,像宁州柳氏,就在为三皇子姬弘昌造势;像商州卫氏,就在为姬钊奔走;像青州崔氏,自然在为姬虔卖命。除此就是个大藩王封地了,像属于姬平西州都督府的西州和西宁州,像姬文的潞州,像姬轻尘的北辽四州,北戎三州都在积极整兵备战。
而在这些大军之中,有三股实力颇为显然,这三股实力分别是西州和西宁州的薛举,晋州的姬文十万精骑和夷州姬弘昌的十万精兵。
薛举之前在枢密院和兵部任职,可不管他以前战功再怎么彪悍,可因为在枢密院有白晋和李牧之,兵部有柳平原,他都难以出头。就在当年去西州任职时,他也心不甘情不愿,原因在于头上还有一个姬平压着,他心里不舒服。
可是在姬平软硬兼施下倒向了姬平之后他的霉运祛除了。
因为姬平身边缺乏统兵大将,他在这方面又很有能力,故而得到了姬平的赏识,让他统领西州都督府大军,以前只是几万,慢慢的增加到了十多万,三年前姬平又扩军兵马,增加了十万新军。
这样西州都督大军人数达到了二十六万,可谓是兵强马壮。
而统领这二十多万人马的大将是薛举,因此此时的薛举意气奋发。他在收到姬平的密信之后就让副将率领六万大军驻守西州,他则是率领步骑个十万人,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君临城。
薛举自认为自己的二十万大军不足以跟姬轻尘六十万北辽精骑抗衡,可面对柳东楼的宁州铁骑和徐子章的十万精骑时不落下风。
而且他还觉得只要自己能够率领大军赶到君临城,震住姬虔的十万骁骑卫和十万羽林骑,能够让姬平顺利登基称帝,他就立下了首功,今后的枢密院肯定是他的,上将军的职衔和侯爵是少不了。
对于大燕军方第一人白晋,薛举还是很服气的,毕竟之前白晋没有败绩,又战功彪炳,不是他能够比的,可是对于军方第二人的李牧之,薛举心里颇为不福气,薛举觉得李牧之确实是领兵大才,战功不少,可他之所以处在高位,是因为李氏是君临七大世家之一的缘故。薛举之所以怀疑李牧之的能力,是因为李牧之之前有过兵败的历史,而且还是大败,败的很惨。
因此薛举才会不怵姬虔的二十万大军。
故而在大军出了西州都督府之后他就下令马不停蹄的赶路,这一路上只走官道,行军速度倒是很快,没过十多天就出了西州,踏上了甘州的地界。
……
夷州多山路,因此驻扎在夷族的姬弘昌的大军收到的消息跟西州薛举一样快,可行军速度就没有薛举快了。
除了说薛举立功心切外,这跟西州跟夷州之间的防守对象有关系。西州防守的是西蜀,西蜀对大燕颇具畏惧之心,只有守而没有攻,薛举只要留下一部分兵马,就足够对付西蜀了,可夷州不同,夷族时常入侵夷州,夷州防备夷族大军很吃力,这次再向君临调兵就更加力不从心了。
因此才会这么缓慢!
至于统领姬弘昌在夷州大军的主将,是柳氏子弟柳岩,他是姬弘昌的表兄,是柳氏继柳东楼之后又一员有望光耀门楣的可造之材,兵法韬略无所不精,武艺又很高强,才会被姬弘昌派到夷族,为他组建新军的。
柳岩在收到姬弘昌密信时,他首先率军出击,斩杀了几股时常入侵夷州的岭南夷族散兵游勇,狠狠的震慑了一下岭南夷族,才统兵北上君临城。
只是因为夷州多山路,因此行军速度倒是慢了很多。
不过他也不担心自己行军速度慢了,因为他很清楚不管姬弘昌身边有多少士卒,他没有性命安危。因为一旦君临城的姬虔和崔皇后、崔景升对姬弘昌不利,宁州铁骑必将南下,宁州距离君临只隔了一个北都,骑兵昼夜行军,只需要七八天就能达到君临城。即便是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想对付姬弘昌也要掂量一下宁州铁骑的厉害。
至于让柳岩担心的还是北辽精骑。
三王联合争夺皇位,这是因为姬虔的强势而迫不得已,要是解决了姬虔的问题,三王就该想办法该怎么解决姬轻尘了。而姬轻尘身边有六十万北辽精骑,即便三王大军加在一起也不足六十万,这才是三王的心腹大患。
当然柳岩只担心姬轻尘而不考虑姬虔,是因为他自信,只要宁州铁骑南下,自己十万精兵北上,就能击溃姬虔在君临的三十万大军,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不足畏惧。
因此他的行军速度不快,可他也不急,他还在行军途中尽量的节省士卒的体力,因为他要在到达君临的那一天给姬虔一个下马威,让姬虔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精兵,他自问自己的精骑可能比不上跟北戎厮杀过的北辽精骑,看对上姬虔的大军还是稳操胜券的。
……
第三路大军是姬文的十万精骑,这支骑兵的统帅是徐子章,他以前是姬轻尘北辽大都督将领,因为裴文矩的关系,一直没有倒向姬轻尘。
而就在三年前,因为姬文组建新军时缺少将领,他就同姬轻尘将徐子章要到了身边,徐子章本就对姬文很忠心,回到姬文身边时,自然很卖力的为姬文效命,而姬轻尘对他很器重,将组建十万新军的任务交给了他。
徐子章在北辽都督府时在智谋和统兵方面属于项子羽,是一个典型儒将,而且还因为他久居北辽,深通北辽骑兵的骑兵战术和训练方法。
因此回到了姬文身边,受命为姬文组建新军时,他的能力得到而来施展,再加上姬文的全力支持,只用了三年他就为姬文训练处一支战斗力不属于北辽精骑的骑兵。当然这支大军跟北辽精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对上其他的骑兵,他们绝对是稳操胜券,更何况还有三万重骑兵,就更加了不得了。
这次姬文偷偷出君临城,到了晋州,这一路上因为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派出的死士的刺杀,让他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到了晋州之后需要调集大军,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因此率军北上君临时,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不过晋州跟君临相邻,道路有很平坦,倒是方便了姬文的骑兵。
因此姬文和徐子章率十万精骑北上,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出了晋州,踏上了君临地界。这一路上看到自己身边十万精骑,一向书生意气的姬文也意气奋发,向身边的徐子章说道,“子章,你说本王十万大军到了君临城,能不能搬回我们之前的劣势?”
“殿下,这,恐怕有点难啊!”徐子章想了想说道。
“为什么?”姬文不解的问道。他身边有十万精骑,而且还有三万的重骑兵,再加上徐子章的统兵才能,对上姬虔的十万骑兵,稳操胜券,就是对上姬虔在君临城的二十万大军,他这十万大军,再加上三王原本在君临的六万精骑,十六万大军跟姬虔的二十万大军相比也不遑多让,可徐子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殿下,你可能疏忽了一点。”徐子章想了想说道,“北辽骑兵确实无敌天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北辽大军初建时是为了北戎,是为了针对北戎骑兵组建的,到后来打败了北戎之后大军的组建又是为了防止离国铁骑南下。因此北辽大军以骑兵为主,以战场冲杀和长途奔袭为主,不善于攻城拔寨,更不善于防守和守城。”
徐子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因此,要是到达君临城之后我们能跟八皇子的大军堂而皇之的一战,即便卑职身边只有十六万人马,可是依然有七成的把握能够击溃八皇子二十万大军,可要是攻城拔寨,攻下君临城,我们这十万精骑恐怕还比不上三四万步卒。”
经过徐子章这么一分析,细细想了片刻的姬文终于明白了自己这十万大军的缺陷。确实北辽大军前期是针对北戎建军,组建的都是清一色的骑兵,等打败了北戎,又是为了离国而扩建了大军,依然是为了针对离国铁骑,因此骑兵战非常突出,攻城拔寨和守城就是他们的软肋了。
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