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大帝国-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危在旦夕。

第三卷 风雨立国卷

第九节  立国会议 上

日本凄风惨雨时,东北艳阳高照。

11月份的东北,已经是天寒地冻,但是在辽阳的司令部里,气氛却十分热烈

东北共和国的最后一次建国会议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一般是由参与会议的议员提出方案,交给会议主席张骞发布,然后大家表决。

前面已经顺利的通过了几项决议,确定了国体、政体、国家元首以及各部部长人员名单。

国体采用共和制

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待定

政府部门暂时拟定为海关部、财务部、教育部、金融部、交通部、工业部、农业部、外交部、安全部以及军部十大部

之后进入了各个分项的讨论,真正艰苦的时刻来临了,虽然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但是,矛盾仍然无法解决。

首先进行讨论的是海关税率问题“海关实行高关税壁垒,暂时拟定实施65%的高关税制度。”

海关部并无异议,工业部巴不得税率越高越好,自然也无异议,只有外交部的直接面对外国政府,势必受到极为沉重的压力,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国如果实施如此高的关税,欧美列强必然联合施压,对我进行经济制裁或者动用武力威胁。现在想好了对策没有?”

赵刚心理早有打算:

“外交上实行亲德联俄一直美英排斥法意的政策。给予德国国民待遇,俄国亚国民待遇,美英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一律普惠国待遇。鼓励他们在东北投资重工业,利用德国进行大规模贷款,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这样分化之后,欧洲将不可能形成一个政体对付我们,我们所冒的风险并不大?”

“还有一点,抑制美英我并不反对。但是,刚在英国眼皮底下抢了一块肥肉,马上又摆出一幅敌对的面孔。我认为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们不怕英国人,英国人的那只远东舰队不是我们的对手?”

“那别的舰队呢?大西洋舰队呢?地中海舰队呢?印度洋舰队呢?如何任意两只舰队合并起来呢?谭司令你是否还有这样的信心呢?”

“这……。”

“所以我认为,应该区别一下,释放出足够的善意来麻痹英国人。”

赵刚摆摆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英国人在五年之内无暇顾及到我们?”

听到赵刚的话,众人都是不信外交部长唐绍仪率先问道:

“赵总统,能把你的想法说一下吗?”

“唐部长,这个不能说,但是我有绝对的把握…。。”

“赵总统,我觉得绝对的把握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把国家的命运押在一个虚无飘渺的承诺上,你能给出这个证明的期限吗?”

赵刚牙咬得紧紧的,但是在老丈人面前不敢没了礼数,恭敬的回答道:

“在一年之内,就能看到效果。”

“一年时间太长了,外交上承受的压力也太大了,能不能半年之内完成?”

唐绍仪果然是谈判高手,一下子砍了一般

“不多废话,九个月。要不成交,要吗我执行总统特权,强行批准。”

“八个月,要不你就行使特区吧,不过一年之后四次,你要珍惜呀。”

两只狐狸对视一阵之后,从对方冒火的眼睛里了解到了他的底线后,悻悻达成了协议。

接下来讨论的是教育问题:

“教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首先跳出来的是财务部部长梁士怡

“张部长,我计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适龄儿童比例来计算,每年需要200万两白银。但是我国的人口,在最近五年内会大幅度上升,届时将会达到1000万人左右,适龄儿童达到100万,费用将达到1000万白银。这还不是最高峰的费用,在实施义务教育9年后,将迎来最大的增幅,300万在校学生,每年花费3000万两白银。而且,当东北的人口达到与清朝人口密度相同的水平时,东北将拥有四千万人,总在校人口1000万每年耗费白银1亿两。”

“我问你,东北达到4000万人应该不会超过30年,在这三十年间,教育的总支出将高达15亿两白银,平均每年5000万两。我们的财政能支持这么可怕的支出吗?”

“不能,就算我们竭尽所有财政收入,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赵刚有些意外,本来他以为教育是一个赚钱的产业,没想到竟然是个不知不扣地烧钱机器。东北共和国目前可没有多少收入,一年下来,最多1500万两银子收入,这已经很令赵刚惊喜了。看来教育不能这么搞下去,赵刚转头问梁士怡:

“目前我们国库里面有多少银子?”

梁士怡想都不想,直接道:

“1亿一千万两,其中购买钢厂的四千万美金折合白银五千万两,加上那个这次收的税6000万两。”

梁士怡说到这里,脸上已经是笑容满面。

赵刚又问道:“那如果改为6年制,费用是多少?”

梁士怡算了几分钟后,给出了一个数字:“平均每年3200万。”

赵刚又想了想:“那这样规定,任何非东北共和国公民的,不享受义务教育。只有固定在东北生活五年才能得到公民身份。”

梁士怡算了一会,得出结论:“平均每年1700万。”

“如果实行半军半读呢?”

赵刚把前世的经验加了进来,经过赵刚的说明,梁士怡终于明白半军半读的含义,开始了紧张的计算。

“如果实行半军半读呢,每年需要大约950万两白银。但是有1050万是从军费里面支出的,总费用并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

在赵刚的计划中,这些经过训练的学生将成为日后战争的主要来源,取代那些旧式的军队。在历史大潮面前,不适应的都得淘汰。

“这个没有问题。教育国防经费都可以在国库中列支。”

众部长都没有异议,教育是必须的,

接下来的议案是关于金融的,议题是

“实施本国银行准入制度建立银行网络。”

第三卷 风雨立国卷

第十节  立国会议 中

先发言的是金融部部长李宏龄,是山西汇业公会的领袖,对山西票商影响力极大,本人又是蔚丰厚北京分号大掌柜,赵刚屡次想邀,都被他拒绝。这次日军进城,蔚丰厚北京分号损失惨重,清朝又大肆摊派,蔚丰厚北京分号得了八十万两的摊派。

眼看蔚丰厚北京分号做不下去了,李宏龄干脆将蔚丰厚北京分号停业,自己悄悄地跑回了山西总号,回到总号一看,总号更惨,200万两银子的摊派一个月内完成。最后在李宏龄的劝说下,蔚丰厚全部迁到东北,随之而来的还有几个小的票号,大的票号可没有蔚丰厚的勇气全票搬迁,只是派了精干的掌柜去东北,看看风向再说。

李宏龄经过几天紧张的准备,终于整理好金融建设草案

“拟建东北银行,农业银行,工业银行,建设银行,军队银行五大银行,其中东北银行为国家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制造。而四大专业银行负责相关部门的贷款运作。东北银行拟于明年一月发行东北人民纸币,币值为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6种,可随时兑换成相应的一两银元;另外赶制新式铜钱,新式铜钱以厘为单位,一千厘合为一两银元,分为一厘、五厘、一分、五分、一角、五角六种,为了减轻重量,方便携带一厘、五厘、一分含有与铜钱同样重量的铜;五分、一角、五角六种则含有一半的铜一半的银。”

“新的银元正式定名为东北银元,重量30克,银9铜1含银24克含银量达90%,已经开始加班赶制中,目前已生产5000万枚,年前完成1。2亿枚东北银元的制作。届时废止一切其他或披在市面上流通。”

听了最后一句话,赵刚有些皱眉:“那百姓手里持的白银黄金怎么办?还有外国的银元流进来的不在少数,有没有办法解决?会不会影响我国境内的贸易?”

“目前,外洋在清朝国内大约流行2亿元左右,成色不一,流行一千万枚者六种,被列为可以交易外币,在交易过程中按照实际含银量折价。其他的银元制造粗糙,含银量不均一概不予承认。金银因为成色不均,所以已经开办金银市场,由市场决定价值,银行不介入其中。”

“而且,我们已经在山西秘密的试发了1000万枚银元,全部是按一两价值发售,结果反响良好,目前已经升水到一两白银了。”

赵刚对这个不太懂,但是升还是知道的,就问道:

“是不是我们赚了?”

“是的,我们的银元含银量不过八钱五却换了一两白银,这里面去了制造运输费用,还剩了半钱的银子,当然赚了。”

“那么我们就制造银元,不断地换银子过来,然后再造,几年之后我们不就发了吗?”

“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离南方路途遥远,银元的影响力可能小了点。”

赵刚听见李宏龄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里十分高兴,没有什么比开机器造钱更能赚钱的了

“没问题,如果我派巨舰护送银元南下,你要多久能够占领南方的银元市场?”

李宏龄低头,将手拢到袖子里算了算:

“两年之内,6亿枚银元。”

赵刚点头:“好,就这样办。”

交通部每年新修铁路2000公里。

这个议题的题案者是赵刚,最初的提议事每年修建1万公里铁路,就连最忠实的支持者。交通部长詹天佑也不得不放弃了对这个疯狂提案的支持。几经封杀后赵刚甚至动用了一次总统特权,但是经过全体部长反对之后(总统有强制推行权利,十位部长如果有七位反对,可以否定总统强制推行的任何提案。)这个方案搁浅了。今天提的议案是赵刚私下与几位部长通气后,十分委屈的写上去的。

当然这只是赵刚的认识,并不等于别人也认同这一点

财神爷梁士怡由市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没办法,谁让他掌管着财务部呢?

“我想问问铁路每公里的造价?”

这个专业的问题自然是詹天佑回答

“唐胥铁路,1881年6月9日开建,采用英国铁路1435亳米的轨距,枕木是产自当地的半圆形榆木,用附近采集的石灰石铺成路基。使用的是每码重30磅的钢轨,铁路全长9。7公里,没有隧道和桥梁,5个月建成,总造价2万英镑,每公里造价大约为2000英镑,合1万4千两白银。

梁士怡点点头,大声说道:

“各位部长,你们都看到了一公里就是1万4千两银子,那两千公里就是两千八百万银子,国库里面每年收入不过1千3百万,还不到1半的费用。投入如此巨大实在不能理解。”

赵刚解释道:“这个不需要国库支出,俄国人不是正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吗?远东这一段的铁路用钢轨已经包给了我们,每卖一根钢轨赚取的钱足够我们生产两根钢轨。所以这些铁路的建设费用不用国家掏钱。”

既然不用国家掏钱,梁士怡自然也就没有意见,赵刚也悄悄擦了把汗,庆幸自己又过了一关。却听对面有一个人说道:“不行,不能图一时的蝇头小利,断送了我中华江山。”

说话人正是张骞,见众人不解,就大声说道:

“各位,俄国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好像自耗国币,恐损国力。但是我认为此举可谓极为英明,此铁路一修,这西伯利亚尽入其囊中。当年,有人游说秦国修郑国渠,秦耗费十年方成,以为得计,却不料修完郑国渠之后秦国国力大涨,反手灭了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