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1903-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徐天宝恍然大悟,伸出手指,指着自己,说道:“所以有意派我去南洋?”
周学熙点了点头
“好嘛~~”徐天宝笑了,“我去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这人嫉恶如仇,听说南洋华人一直遭到洋人和当地土人的欺凌,万一我冲关一怒,惹出什么外交事件~~”
“这~~这里的分寸就得振华你自己把握了~!”周学熙说道:“既不能有失体面,又不能给朝廷惹事。”
徐天宝想了想,笑道:“我去可以,但是朝廷得给我当后盾,至少袁大人要给我当坚强的后盾。”
周学熙笑了笑,“南洋大多在荷兰国治下,虽然一样是西洋人,不过荷兰国是小国,而且远隔万里之遥,宫保还不至于怕这么一个蕞尔小国。”
“好吧!”徐天宝笑道:“如果要我去可以,但是我还需要几样东西~~。”
“什么人?”周学熙问
“两个人和一艘船~~”徐天宝说
“哪两个人?哪条船?”周学熙又问
“顾维钧~程璧光~至于船么~就是海圻号巡洋舰~!”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深知海军的重要。于是仍四处购舰,掀起了清朝第二个购舰潮。这一时期大致从甲午战争前定购,战后交货的“飞鹰”、“飞霆”两艘驱逐舰到清朝时定货,民国交货的“应端”、“肇和”两艘巡洋舰结束。大致购舰四十余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天和海圻两艘姊妹舰。海圻号巡洋舰是清朝政府于1896年从英国购买的巡洋舰。海圻号排水量4300t,航速24节。舰长129。3m,宽14。2m,吃水6。1m。装备2门203mm主炮,10门119mm副炮,12门47mm副炮,4门37mm机关炮。另有鱼雷发射管5具,人员编制445名。排水量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国海军史上仅次于“定远”级和“重庆”号。
程璧光(18611918年),字恒启,号玉堂,汉族,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参加过1895年的甲午战争,提督丁汝昌和护理左翼总兵署“镇远”管带杨用霖皆拒降自杀。部分洋员与威海卫营务处提调牛昶炳等商议降事,决定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以丁汝昌名义向敌乞降。12日,由程璧光乘“镇北”炮舰将投降书递交给日军旗舰。17日,日军开进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战后,程璧光被革职回故里。其弟奎光,时任广东水师“镇涛”船管带,因与孙中山同乡关系,在广州加入兴中会。程璧光归乡后,经孙中山及其弟劝说,亦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计划泄露,程璧光逃至南洋槟榔屿。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槟榔屿时,程璧光谒之,李鸿章劝其回国并为之请免甲午之战全军覆没之责。程璧光回国,复供职于海军。后历任兵舰管带、船政司司长、统领巡洋舰队等职位。
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生于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初入旧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
“这些东西我一定为振华要来~!”周学熙非常认真地说道
随后,徐天宝和周学熙又去大青山制铁厂、平庄煤矿和振华水泥厂参观了一番,周学熙对徐天宝办实业的本事更是赞不绝口。
送走了周学熙,徐天宝坐着汽车回到工厂,径直来到地下基地的入口处
啪~~一见到徐天宝的到来,一群站在入口的士兵立刻双脚并拢,整整齐齐地向徐天宝敬礼
徐天宝也立刻立定,向他们敬礼。
这些士兵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挑选出来,以药元福为首的精兵。
负责训练他们的张龙上前一步,把一份训练报告交给徐天宝,随即返回队列,“煞神小组成员应到50名队员,实到50名队员,请指示。”
徐天宝没有答话,只是认真地看着手里的报告,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普通人士兵当初蒙着头,塞住耳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入地下基地,并统统被主控电脑黑皮进行了洗脑,对徐天宝的忠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再经过严格而科学的特训,各项训练科目的成绩,已经能达到克隆人士兵的75%,完全可以满足实战的需要。
徐天宝随后进入了主控室,主控电脑黑皮扫描到徐天宝来了之后,用哀怨的语气说道:“中尉,你很久没来主控室了,看看满屋子的蜘蛛网?”
徐天宝笑了,“你模拟人类到还模拟的很像~可是哪里有蜘蛛网?”徐天宝望着一尘不染的主控室
“这不就有了?”黑皮立刻用全息投影仪模拟出脏乱无比的画面
徐天宝在座椅上坐下,笑着说道:“别浪费能源了,有正事。”
“正事?”黑皮说道:“觉得那些人类的训练结果还满意吗?”
“嗯哼~!”徐天宝点了点头,“尤其是那个洗脑的项目,我一开始都没想到。”
黑皮得意地笑了,说道:“除了这些人类士兵,这段时间以来,还克隆了不少克隆人士兵,不算之前的几个,现在可以使用的克隆人士兵有20个。”
“正好~~~我要出趟远门~”徐天宝说
“去哪里?也带我去吧?”黑皮说道:“老是呆在地下,我都快忘了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徐天宝笑道:“你是我救命稻草。”

天津卫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码头之外。
此时正是一片春日海景,码头栈房内外,都少有人走动。只有一些穿着布衣的苦力,在水兵的吆喝声中,朝停靠码头上的几条船在运送物资。
码头停靠着几艘军舰,都在在船尾飘扬着三角五爪金龙旗。军舰有的是前后双烟囱,有的是单烟囱,有的还有两根高高的前后桅盘树立,各种缆线拉得密密麻麻。穿着水兵制服,带着海魂帽的水兵们,有的在忙着搬运物资,有的在用磨石刷着甲板。
袁世凯这次算是给了徐天宝很大的面子,徐天宝本来只要求乘坐“海圻”号下南洋、结果袁世凯一狠心,把“海圻”、“海琛”、“光亨”、“光贞”、“安香”、“安东”号六艘军舰一下子一起都派了出来给徐天宝撑场面。这血本下得,几乎就把徐天宝真的给感动了。
而且,陪同徐天宝一起出访南洋的海军武馆,乃是大名鼎鼎的海军提督萨镇冰,以及工务司员外柏锐、农务司主事杨寿楠、侍郎杨士琦以及一行随员十余人登上了“海圻”号。萨镇冰其实是不喜欢跟那些文官在一起,他更喜欢和水兵们有更多的接触,因为他们在一起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比跟那些文官们大眼瞪小眼终日里说些套话要有趣得多。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大清舰队终于要出发了。“海圻”、“海琛”号上都升起了四面信号旗,军舰响起了大炮。巨大的声浪从身后的峭壁上弹回来,在港湾的上空回荡往复。六艘大型、中型军舰齐刷刷地向着蓝色的大海进发了。
“海圻”、“海琛”、“光亨”、“光贞”、“安香”、“安东”号一起向着南方广阔的海洋驶去,这是自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人再一次向着南中国海洋进发的“伟大壮举”,它既开辟了我国近代海军第一次远赴海外宣抚华人华侨的先河,也是大清国面对列强疯狂肢解的垂死反抗,更为大清国的结束画上了句号。它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在大清帝国的西边天空上,抹上了一笔金色的残阳。
“南洋啊~~~~我来了~~!”徐天宝站在“海圻”的船头,平举双手,做出一个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动作。




114宣威南洋2
中国人向南洋迁徙,明朝初年业已兴盛,此后络绎不绝,比如,在1760年(乾隆2105年)至1820年(嘉庆2105年)的610年间,每年进入西加里曼丹的就在3千人以上,到1820年在那里居住着105万华人,1906年(光绪3102年)达到400万。
晚清南洋华侨同国内经济联系密切,渠道甚多,诸如侨汇,在家乡举办公益事业,兴办工商企业,向清朝捐饷等等。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估计,南洋侨民每年寄给亲属的银钱在一千万两以上。少数南洋华侨开办机器工厂和建筑铁路。中国最早的机器缫丝厂即由华侨创设。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梅县人、苏门答腊华侨张煜南出资五十万元,与谢荣光等办潮汕铁路有限公司,1906年铁路筑成,全长四十二公里。
清朝政府为建设海防和进行一些战争,派人到南洋向华侨募捐,华侨也是慷慨解囊。左宗棠在福州创办造船厂,资金不足,福建海澄籍暹罗华侨陈金钟捐银一万两,陈又有捐赈事,所以被清朝授予道员衔,另一海澄籍的槟榔屿华侨邱忠波亦从事海防捐献,也获得道员虚衔。说明了南洋华侨与国内经济的联系,现在考察华侨的政洽态度。较长时间内华侨拥护清政府,它的上层人物更以接受清朝的封赠为荣耀;到了二十世纪初年,印尼华人官员出行,学著清朝官吏,令人身后打伞,以表示其身份和威严;南洋华侨尊奉清朝正朔,使用清帝纪年,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三宝垄陈峰烟、马荣周重修大觉寺,立碑署“道光乙巳年正月”,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死去,印尼中华商会设灵堂祭奠,做功德,华人团体成员穿孝服吊唁。
在满清统治的发部分时间里,海外华侨被认为抛弃祖宗的天朝弃民。但是1893年,清政府在新政中改变了华侨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吸收华侨的钱财。1876年清朝派福州船厂提督蔡国祥率领扬武火轮炮船巡视南洋,次年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派王荣和等到南洋考察华侨事务,海军提督丁汝昌主管巡洋事宜,清政府与西班牙交涉在菲律宾设立领事馆。清朝这些行动的目的,参与其事的张之洞说是:“不外保民、集捐二事,而以保民为首要。诚能为民兴利除害,则!民情爱戴,自无不急公慕义,踊跃输将”保民虽重要,但对清朝政府讲,还是在于达到“集捐”的目的上。
另一个目的是保护侨民,与西方殖民者争利。华侨在南洋遭到西方殖民政府的迫害,谋生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受到种种限制,到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西班牙殖民当局还不许菲律宾华人行医卖药,荷印政府不准华人穿西装,以免华人冒充其他族人,不易识别;法国殖民当局向安南华侨征收进口、出口、招牌、地基、房屋、身口等六种捐税,却不向日本侨民征收。菲律宾、印尼华侨被屠杀的事件屡次发生,清朝政府以其是化外之民、孽由自取,不向荷、西殖民者采取报复行动。到了薛福成提出取消海禁旧例的建议时,认识不一样了,他在奏疏中说,荷、英等国招募华人开辟荒岛,是“借资于我”,而我政府不联络华侨,是“不能借资于彼”,如今应当改图更张,不以化外之人视侨民,联络之,以“收桑榆之效”——从西方英、荷诸国取利。这样,在对华侨政策中,含有了保护华侨的内容,同时有了与西方殖民者争利的竞争意识,这是对华侨政策的一大转变,具有进步意义。
到了徐天宝这次出巡南洋,除了以上两个目的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使命,就是与革命党争夺南洋华人的支持。
在海圻号船舱里,杨士琦手拿一份黄帛盎然而立,对神情肃穆的徐天宝和萨镇冰说道:“宣抚使徐天宝、提督萨镇冰接旨!”
“臣,徐天宝接旨~!”
“臣,萨镇冰接旨~!”
徐天宝与萨镇冰一起跪下
杨士琦大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的内容是一个月前在北京紫禁城内的乐寿堂拟定的,拟定它的人是控制大清帝国权柄的慈禧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