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行兴高采烈的应了一声,众人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下马休息。人倒不多,只是五十辆大车排成长长的一排,颇不方便。
因为人手的关系,赵平让人以五辆大车为一个单位,尾相连拴在一起,这样五十辆大车只需十名武士暂充车夫,只是这样一来,行路时有些困难,主要是转弯不太灵活,致使众人的度慢了不少。
赵平带领着十二、三个聚集到他身边的武士将一辆车上的木板搬下,都是三、四尺见方,约一寸厚的松木板,又差人扛下一袋铁钉,吩咐众人将铁钉密密的钉在木板上。
见赵平如此吩咐,郑行有些疑惑,不由诧声问道:“兄长此乃何意?”
赵平看了他一言,说道:“彦明平日若是肯抽出一些时间读一读兵书的话,自会明白。”
郑行闻言大摇其头,连声说道:“兄长还是饶了小弟吧,小弟自幼便对这种舞文弄墨的事情不感兴趣。兄长不妨告诉小弟,反正即便是兄长不说,若日后使用,小弟也会明白,只不过是早晚而已。”

四四 状况
赵平看着郑行不由无言,只得解释道:“暂充铁蒺藜使用。”郑行恍然大悟般的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兄长妙计!”一边说着一边一副心悦诚服,感佩至深的样子看着赵平。
赵平不由苦笑这哪里是自己的什么妙计,兵书上早有记载,自己也不过是照搬而已。对这个人,赵平再也想不到除了苦笑之外的表情了。
见这十几名武士已经似模似样干了起来,赵平又嘱咐了一遍后,迈步来到郑行身旁,将他身上的弓箭要下。
仔细端详了一下,却是上好的角弓!探手往箭壶只一夹,五指已夹着四支雕翎铁箭,作势张弓,只听“夺、夺、夺、夺”四声轻响,郑行举目望去,四只铁箭成一条直线均匀的钉在百步外的一棵树的树干上,四只铁箭的箭羽还在微微的颤动。
赵平将弓还给郑行,轻轻的点了点头,对郑行说道:“此弓射程、准头都不错,若遇敌袭,尚堪应付。只是箭矢略轻,百步开外准头便会大失,于我等颇为不利啊。”
郑行这才回过神来,大赞:“兄长神技!小弟佩服!”
这时几个现赵平方才试弓的武士已经跑到被射的大树旁围观,望着射进树干二寸有余的铁箭咂舌不已。心暗自回味这一弓之威。
自己这一群人,虽然自幼便与郑行一同习武技,练骑射,若论武技,都已是达到三品的高手了;若论骑射即使在军都堪称千里挑一的高手,但他们最强的郑行也不过是一弦三箭,且劲力、准头比之赵平这一箭也是颇有不及!不由对赵平越的敬佩起来。
一个多时辰之后,见众人休息得差不多了,郑行便吩咐启程。经过一干武士一个时辰的努力,暂充铁蒺藜之用的钉板也准备了上百块,已足够目前的需求了。
一行人踏着午后的烈日又一次踏上了征程。秋蝉仍在不知疲倦的鸣叫着,偶有阵阵秋风袭来,却根本不足驱赶午后的酷热,并不平坦的官道被踏着碎步驰过的战马扬起阵阵轻尘,又随着阵阵秋风飘散在空旷的穹庐下。
经过半日多的跋涉,如今赵平等人距离乐安还有不到百里,若是平时,骏马奔驰之下,只需三个多时辰便能赶到。如今由于马车的拖累,却也只能以一个时辰十里左右的行程赶路。到达乐安将是第二天了。
闲不住的郑行难耐这种不快不慢的行进度,独自一人策马呼啸而去,却未忘记远远的丢下一句“某去探路”的交代。怕他一人有失的赵平连忙示意几名武士追了上去。心却对自告奋勇充当斥候的郑行不抱多大的希望,仍是派出几名武士在前面探路。
转眼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观察了一下地形的赵平指着离众人约有一里左右的一座小山说道:“到前方扎营。”
众人轰然应诺。赵平转过头对已经老老实实的随在身旁的郑行说道:“你在此保护慢行,容某先行一步勘察地形。”
郑行点头应是。赵平带领五名武士当先驰去。转眼之间已来到山脚,这座山却不甚高,约十几丈的样子,也不陡峭,四面都是平地,官道在山脚下蜿蜒往西北而去。看着这座孤零零的小山包,赵平心里盘算着如何充分的利用地形安营扎寨。
其实目前的青州境内还是比较安定的,并没有太多的盗匪出现,而且就凭他们这几十个人也完全没有安营扎寨的必要。赵平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演练一下自己的所学。
这时郑裕等人赶了过来,赵平也找到了一处比较合意的地方安营。
是离官道较远的一处山坡,山坡上长满了高高矮矮的树木,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右边不远处是一处乱石岗,布满了开采后的石坑,这些石坑大小不一,分布也不均匀,却也是极难通过,无形又是一道屏障。
如此一来只剩左侧和正面需要防守,赵平对这个地方比较满意。率领众人将马车高高的支起充当围墙,又将午赶制的钉板密密的排在马车做成的围墙外,掩上一层浮土,使之不易被现。这样即便是有人偷袭,在不明情况之下,也必遭重创。
待一切布置完毕,已经是薄暮冥冥,夕阳透过充当围墙的大车照在临时扎起的简易营寨上,凭空添了几分灿烂的感觉。
赵平和郑裕、郑行三人立在一座帐篷前看着忙碌的武士们,赵平轻声说道:“兄长可命彦明分派几人到山顶戒备;然后再分派几人到营前戒备。”
闻言,颇有劳累之色的郑裕对蠢蠢欲动的郑行说道:“你把仓舒方才交待的事情安排下去,吩咐他们不可大意。”早就颇感不耐的郑行听了哥哥的话后,连忙走了。
赵平和郑裕相视苦笑一声后,便拱手告别,各自回帐休息去了。
半夜时分,正在帐打坐炼气的赵平忽然猛地睁开眼睛,一把抓过身边的长刀,将长衫下摆一撂,随手别在腰带上,一个箭步冲到简易的帐门旁,用手的长刀挑开门帘,闪身出了营帐,便往山顶奔去,几个起落间,已经来到了山顶。
正在山顶警戒的两名武士正在极目远望,见赵平来到身边,连忙说道:“赵公子,西南方似有人马往这边赶来。”
赵平点点头,对二人说道:“你二人下去把大家叫醒,备马,待我下去再做计议。”二人领命,急往山下奔去。赵平朝西南方凝目远眺,虽有一弯上弦月的隐隐亮光,无奈能见度还是极低,方才在营帐听到的隐约的马蹄声也再不可闻。略微思索了一番后,赵平展开身形,往山下的营寨掠去。
数息之间,赵平已下得山来,郑裕兄弟二人以及五十名武士已经聚集在一起,方才在山顶上警戒的两名武士正在向郑裕兄弟二人汇报情况,见赵平下来后,郑裕连忙问道:“仓舒以为如何?”
赵平平静的说道:“目前还不知是何方人马,不如由小弟带领几人前去探查一番。若是王默军,则其后必还有大队人马,料是王默的奇袭之计,若是如此,我等其有坐视之理?必要报与方卿知道。若是青州军,那便相安无事。此时兄长与彦明还是赶快收拾,营寨尽量拆除,人马去北边的乱石岗暂避一下才好。”
郑裕点了点头,说道:“就依仓舒,不过仓舒还是带彦明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郑行也在一边煽风点火,大是赞同地说道:“兄长此言正合我意,仓舒兄便让我也去吧!”
赵平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我两人都去,何人保护思旷兄?”
郑行顿时语塞,愁眉苦脸的支吾道:“这个嘛,哎呀,倒是个难事……”忽然脸上一喜,高声说道:“差点被兄长骗了,简单得很,小弟前去,兄长与兄长留下不是正好?”

四五 遇敌
郑裕闻言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不错,还是让彦明前去吧。”赵平对郑行微微一笑,说道:“还是小弟去吧。彦明过于莽撞,敌我难明之下骤起冲突与我等不利。”
郑行只得悻悻的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只好闭嘴不言。
郑裕担忧的看着赵平说道:“仓舒小心,多带些人,愚兄这里只需五、六人即可。”
赵平淡淡的一笑,却未将郑裕的担忧放在心上,说道:“兄长过虑了,只是探听情况,只需十人即可。”又转头对郑行说道:“彦明分派一下吧,多带铁箭。愚兄去准备准备。”说完对两人略一点头,便往自己的营帐走去。
对赵平的淡然自若,郑裕、郑行很是佩服,却又有些担心。忧心忡忡的郑裕吩咐郑行准备后,便往赵平营帐的营帐行去。
此时的赵平已经换上了一身短衣,将手的长衫整整齐齐的叠起和几本书一起包在包袱里。赵平个人的东西并不多,几件衣服、几本书和一个装着银两的小布包,一个不大的包袱便装完了。
见郑裕满脸忧色的走了进来,赵平淡淡的一笑,说道:“兄长可是担心小弟?”
郑裕闻言稍一迟疑,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担心地说道:“愚兄担心这队人马万一是敌军的话,只凭十人怕是……”
看着郑裕担忧的样子,赵平微微一笑,安慰郑裕道:“兄长不必担心,小弟只是探听对方的虚实而已,不会生冲突。兄长安心等小弟回来就是。情况紧急,小弟先行一步,兄长也要赶快离开才是,若是敌军,被现行迹却是不好。”说完与郑裕一同步出营帐。
十名武士已经在一旁等候,郑行正急得在来回踱步,见赵平出来后,一个箭步蹦到赵平身边,涎着脸说道:“兄长,还是让小弟去吧,小弟保证不惹事,探明情况马上回来与兄长会合。兄长意下如何?”
赵平毫不理会郑行的罗唣,对郑裕抱拳一礼后把手一挥,与十名等候在一旁的武士飞身上马,便朝西南方那支不明身份的队伍迎头驰去。
此时几人不再怜惜马力,策马狂奔,片刻之间已经奔出五里多路。隐隐的马蹄声已经传入赵平耳,赵平连忙示意众人停下,仔细倾听了一下,心已经对对方的兵力有了一个大概的推测。
赵平心主意已定,低声对身后的十名武士说道:“对方大概有五、六十人,前面有一土坡,我等冲到坡上,听我号令行事。”众武士低声领命,紧随赵平向土坡冲去。
冲上土坡的众人在赵平的一声号令下,纷纷张弓搭箭,对着迎头而来的人马。虽然只有隐隐的月光,但还在二里来外的对方人马仍然现了赵平一行,见到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不远处的赵平等人不由得一愣,纷纷勒住战马,由于冲势太急,骤然之下勒马,收势不住,冲出了十几步才将马勒住。
双方隐隐形成对峙之势。片刻之后,对方冲在前面的一名领头模样的军官将手一挥,六十多骑迎头向赵平等人冲来,想必是见赵平仅有十余人,想趁机全歼。趁此机会,赵平也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对方的装束,显然不是青州军的承袭后汉王朝一脉的正统装束。后汉王朝骑兵的标准着装是头盔、甲胄以及武器。
至于区分其的士兵与将官主要看缨盔,缨子的颜色根据级别而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将军级别的是黑缨或白缨,校尉是紫缨,普通士兵是红缨。士兵的铠甲都漆成暗红色,骑兵的铠甲则多了一块或两块的掩心镜,步兵则没有。骑兵的武器都配备长枪、长刀、弓或弩,这几样成为了后汉骑兵的三大武器。
而面前这群骑兵头盔之上的盔缨竟然全是黑色,铠甲也是黑色,长枪、长刀、长弓之外还多了一样防具——盾牌。这明显是李效军的打扮,士兵手的盾是因为长期与精于骑射的羌兵作战而准备的。
面对敌军的冲锋,赵平大喝一声:“冲锋!”便率先冲了出去,众武士轰然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