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武大帝-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朕就听你说说。”

“臣妾听说,御史大夫商丘成又被皇上杀了?臣妾闻说,他的罪名也是诅咒皇上。请皇上明察,自天汉以来,因此被杀的大臣数以百计,连公孙贺都不能幸免。臣妾恳请皇上万不可再听信小人谗言,再生杀伐。”

刘彻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弥合伤痕的机会摆在她面前时,她始终没有回转的表示。原来她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错了,几个月的闭门思过反倒使她越来越执拗。

她现在这个样子,将来会怎样呢?就是皇儿能登基,又怎能独掌大汉的权柄呢?不!他决不能带着这沉重的忧虑完成立嗣大典。

“朕念你乃陵儿生母,原本希望你能改过自新,孰料你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毫无悔意!来人,送她去掖庭思过!”

包桑大惊,转到掖庭,那意味着夫人从此就是一个罪人。

刘彻登上车驾时,还甩下一句话:“你就从此断了母子见面之念吧。”

身后传来钩弋悲凉的呼声:“皇上,臣妾要见陵儿……”

情感与理智,国运与私情,有时竟如此水火不容。

而白日一场日食,让刘彻再度陷入抉择的两难。他怎可让自己沉浸在春秋经史中呢!他随意拿了一卷,字里行间常常映出钩弋夫人的身影。他疑心是灯火暗淡的缘故,于是叫道:“来人!添油拨灯。”

宫娥近前查看一番,便奏道:“皇上,油尚满,只是无灯花。”

挥退宫娥,再去阅卷,书中又印出他与钩弋相依相偎的画面来。

是河间丛山的邂逅。

是上林苑驱马的欢悦。

是甘泉宫月夜的缠绵。

这样的情景反复出现,让他觉着这书不能读下去了,遂将竹简推到一边。他站起身时,却听见腰间有清脆的声响,低头一看,是久已不大把玩的鸡血石玉佩。

那年,刘彻带着钩弋到甘泉宫避暑,那是一个清风明月的夜晚,月光将如水的柔情洒在钩弋夫人的肩头,她从枕边拿出这枚鸡血石玉佩道:“臣妾蒙皇上垂爱,无以回报,这祖传之物乃臣妾进宫时家母所赠,虽不名贵,却情义无价,今日就送给皇上。”

刘彻将玉佩托在掌心,看那饰物晶莹剔透,红得耀眼,虽然有些粗糙,却掩不住造化的玉润,天然的玲珑。

他拉起钩弋,对着窗外的朗朗青天道:“上苍有情,赐我佳人,誓生同死……”

这话听起来,仿佛就在昨夜,可他们的心现在却何其遥远……

钩弋夫人临窗而坐,遥望冰轮横空,银辉皎皎的长安秋夜,泪光盈盈。

她被转到掖庭狱又一个多月了,人也更加的消瘦,苍白的两颊泛着黄色……难道红颜从此随风去,惟留孤影,度这遥夜了么?

她已经很久没有对镜梳妆,临窗描眉了。

从进入掖庭狱的那天起,她的希望就彻底幻灭了。女为悦己者荣,可她为谁打扮呢?

月影透过龙柏的空隙,将一缕柔光投射在砖地上,映出钩弋清瘦的身影,蓬松的发髻上有枝金灿灿的凤钗在摇曳,那是多少美好的记忆。

那是太始四年的中秋之夜,她和皇上坐在甘泉宫的廊庑间赏月,皇上抚着她的掌心道:“朕要送夫人一件珍品。”后来,她得到了这枝金钗。

皇上还记得这金钗么?钩弋猜不透美人与江山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她只知道,长安兵乱后,皇上的脸色说变就变了。

钩弋至今想来,也没觉是自己的任性,她认为自己只不过是说了些真话而已。究竟错在哪里?可让皇上从此不让她见自己的陵儿,天下的君主都是这样的绝情么?

钩弋惊慌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她似乎听见了陵儿断断续续的哭声。是陵儿!一定是陵儿!他一定想母亲了。

“陵儿!我的陵儿!”钩弋忘记了这是掖庭狱,忘记自己是戴罪之身,就向门口扑去。

“请夫人回去。”女卒冷冰冰地说道。

“你等竟敢阻拦本宫去见陵儿?”

“请夫人息怒,皇命难违。”

钩弋手把窗棂,柔肠寸断:“皇上!臣妾无罪啊!臣妾要见陵儿!”

女卒不忍看钩弋一眼,讷讷道:“夫人!这是掖庭狱,皇命如天啊!”

后半夜,天色又阴沉了。

丑时时分,竟下起了雨。钩弋毫无睡意,刘弗陵的哭声一直在她耳边萦绕。

回溯过往,她觉得这皇宫就是一座监狱。从陈皇后的被废到卫皇后的失宠;从刘据的死到自己的入狱,一章一页都是如此血泪斑斑。什么是非曲直?什么天理人情?一切都是围绕皇上的情绪旋转的。

她曾想到了死,可有刘弗陵牵着她的心,她走不出这一步。

一想到陵儿,她就心痛欲裂,为了陵儿,她也要忍辱活下去。她决定向皇上悔过,从此不再过问皇上的事情。她将灯火移到近前,铺开竹简,写下了一行娟秀的字迹。

可刚开了个头,就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她忙站起来查看,原来是包桑进来了。

“皇上口谕,宣钩弋晋见。”

哦!皇上没有忘记我。钩弋的泪水再度模糊了眼睛。她看了看自己,这个样子怎么去见皇上呢?面对铜镜,她急忙地梳妆起来。临出门的时候,她也没有忘记将皇上赠与的金钗重新插好。

朗月西流,时光已是卯时一刻。

刘彻喟然长叹:“朕就宽恕她吧,朕要约法三章,绝不让她干政。”可回到案头,霍光那从酒泉来的“密奏”却在眼前展开。

“然立嗣之计,关乎社稷,今胶东王年幼,夫人青春……皇上不可不慎……”

他在大殿里来回踱着步子,一次次在心里问自己:难道她除了一死,就别无他法了么?

殿外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接着就传来了说话声:

“殿下要见母亲,也该到明日再说。”

“不!本王现在就去见父皇,求他恩准本王去见母亲。”

此刻,胶东王已跪在刘彻面前。

大臣们都说,胶东王体形壮大,敏捷多智。刘彻借着灯火望去,果然很像童年时的自己。

“启奏父皇,孩儿要见母亲。”

“朕早有旨意,你不得与母亲相见,回去吧!”

刘弗陵泪水夺眶而出:“请父皇开恩。”

“放肆!像你这样儿女情长,怎么能承继大汉皇统?”

“父皇!孩儿什么都不要,孩儿就要自己的母亲……”

“住口!还不退下!”刘彻朝门口喊道,“来人!送胶东王回去。”

刘弗陵畏惧地望了刘彻一眼,极不情愿地出殿去了。

刘彻闭上双眼,斜倚卧榻,什么时候落雨了,也不知道。刘弗陵的出现,让他心头的阴影更加浓重。

“没有今日之痛,焉有明日社稷之宁?”刘彻握了握暴满青筋的手,在心底最后说道。

熟悉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哦!是她来了!唉!他不愿再想,也不能再被情丝纠缠了。

“臣妾叩见皇上!”是钩弋的声音,但刘彻没有睁眼。

“宣诏吧!”他挥了挥手,转过脸去,不再看眼前的女人。

宗正早已在那里候着,他展开诏书念道:

“皇帝诏曰:查夫人钩弋,不守宫禁,妄议朝政,本当戮于东市,念其抚育皇子有功,着即赐死。”

宣读完诏书,两个黄门便将一丈白绫置于地上,大殿里出现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钩弋听着将自己推向死亡的诏书,先是惊恐,继而平静,转而泪如雨下。

命运弄人,她自知已无法挽回。对于生,她不再存有奢望;对于死,也就没有了恐惧。既然这诏书出自皇上,表明那一段令她欢心、令她痛苦的恋情已化为乌有。

她庄重地跪在刘彻面前,行了三叩九拜之礼,然后默默地向皇上辞别。对于陵儿,她也不想再嘱托什么。

他作为皇嗣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这一切她再也看不见了。

行罢大礼,她将金钗摘下,说道:“皇上!臣妾将这个还给您了。”

刘彻仍没有睁开眼睛,但从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令周围的人毛骨悚然:“去吧!你不得活。”

钩弋把金钗放在案头,从地上拾起白绫,披上肩头,头也不回地朝殿外走去。

雨越下越大,拍打着宫苑的竹林松涛,发出低沉的哀鸣。钩弋仰望着乌云翻滚的长空,凄然而又深情地呼唤道:“陵儿!不要忘了你的母亲。”

“陵儿!不要忘记了你的母亲……”

这声音,在黎明的风雨中久久飘荡……

包桑和芸香双双扑倒在刘彻面前:

“皇上,老奴不解,为何立太子非得要用夫人作代价呢?”

“皇上,夫人她……”芸香哭成了泪人儿。

“住口!”刘彻依旧双目紧闭,似乎已把所有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他脸上僵硬得没有一丝表情,“国脉大计岂是你等愚人所能知道的?以往国家之乱,大都因主少母壮也!”他不再说话,仿佛灵魂已经离开躯体,眼前只是一尊躯壳。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刘彻终于病倒在五柞宫。

在京城总理朝政的田千秋闻言,急忙带了太常和少府两寺的太医,赶到这座矗立在耿峪河畔的皇宫。

刘彻很清醒,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他看到田千秋,第一句就道:“朕之病久矣,已无药可治,何须太医徒劳?爱卿近前来,代朕拟诏。”

“既然太医来了,还是为皇上先诊诊脉,众臣都期望皇上早日康复啊!”

刘彻挥了挥手,虽然无力,但田千秋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也不再强求。他铺开简册,道:“臣谨遵皇上旨意。”

刘彻的诏书很简单,很扼要:

“皇帝诏曰:霍光任大司马大将军;驸马都尉金曰磾为车骑将军;大司农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太仆上官桀任左将军。”

虽仅有短短五十余字,可皇上说完之后,已精疲力竭,无力地躺在榻上。

之后,刘彻把他们召到五柞宫,托付后事。

霍光问道:“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刘彻对霍光道:“爱卿难道没有看懂朕的画意么?立少子,君行周公事!”

皇上的信任,令霍光泣不成声,他拉着金曰磾一起拜倒在刘彻床前固辞道:“臣不如金将军,愧领周公之任。”

金曰磾言道:“臣!匈奴人!不如霍大人。若臣摄政,未免使匈奴轻汉。”

刘彻睁开沉重的眼皮,打量着金曰磾。当年的匈奴王子,如今也已年届花甲了。他曾养过体格健壮的匈奴马,他曾杀了与宫人淫乱的儿子,他曾在甘泉宫擒拿刺客。刘彻一手拉着霍光、一手拉着金曰磾,而眼睛却盯着一旁的上官桀道:“卿等皆朕托孤之臣,当戮力同心,辅佐少主,光大汉室……”

二月十二,己丑,诏立刘弗陵为太子。

二月十四,丁卯,刘彻驾崩于五柞宫,谥号孝武皇帝。

同年,刘弗陵即位,改年号始元,是为汉昭帝。

第五十一章 后记 与历史相约——写在《汉武大帝》之后

修订完三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的最后一章,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点燃一支烟,走出斗室,沿着“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渭河长堤,一路漫步而去。春天,总是最早挂上垂柳柔嫩的枝条,舞动青天的柔风,吹皱一湖涟漪,在我面前铺开季节的明丽。

“咸阳二三月,宫柳满金枝。”这是李白当年莽原放歌的纵情,恰如我此时的心境。

记忆穿过岁月的帘幕,带我回溯远逝的光阴。每一个诗意的日子,都留着我生命的足痕,撒着我耕耘的汗水,流淌着我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深情。

六年前的那个春天,当我在键盘上敲出《汉武大帝》这几个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汉字时,眼前的这些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