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主和军阀这样的权势集团合作,而那些人已经失去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在并不稳固的军阀同盟的支持下,他成为了中 
国政府的首脑,可是他无力控制腐败和通货膨胀,从而失去民心,在后来的内战中输给了更加团结的共产党;后者在抗 
战期间建立了强大的党和军队,并利用城市居民对于物价飞涨的恐惧和农民想通过重新分配地主财产获得土地的愿望, 
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毛泽东是个魅力十足、有远见和智慧的杰出战略家,也是一个精明狡猾的权谋家。他率领中共打赢了内战,在 1949 
年统一全国,收回了外国占领的大部分领土。他在内战期间积蓄的军队足够强大,加上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和宣传,使他 
得以在 1950 年代初建立起一套政治结构,比帝制时代更深地渗入到乡村和城市。他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政权, 
并在苏联帮助下着手建设现代工业。到 1956 年时,国家已稳定有序。毛泽东原本有机会给中国带来富强,然而他却把 
国家拖入了想入非非的乌托邦,导致严重的食品短缺,致使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非正常死亡。在他统治的 27 年间,毛泽 
东不但消灭了资本家和地主,也毁掉了很多知识分子和自己手下的老干部。1976 年毛去世时,国家仍然处在混乱和贫 
穷之中。 
邓小平在 1978 年上台时,具备许多他的前辈所没有的优势。在 19 世纪中叶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新技术和沿 
海地区的发展给中国的体制带来了多么严峻的挑战。清末的维新派对于落实新观念需要怎样的制度变革也没有清楚的认 
识。在袁世凯和孙中山时代,既无统一的军队,也没有能把角逐权力者团结在一起的政权结构。而毛泽东没有出国的经 
历,他在掌权后由于冷战的原因也得不到西方的援助。 
邓小平上台时,毛泽东已经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统治体系,引入了现代工业枣这些都是邓小平可以 
利用的优势。很多高层领导人认识到毛的群众动员体系已经失效,中国的科技已大大落后于外国,中国亟须向西方学习。 
整个体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邓小平能够依靠那些受过迫害的老干部枣他们曾被打倒,但逃过了劫难。这些重返 
工作岗位的老革命,愿意团结在邓小平和党的领导之下,提供已有的技能和精力,为受过现代科技和行政管理教育的新 
生代提供有益的过渡。 
 
 
1978 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苏联变得咄咄逼人,因此西方各国乐于帮助中国进一步疏远苏联。随着国际贸易的 

扩张,中国得以进入新市场枣日本、台湾、南韩、香港和新加坡枣并获得新技术,它们也为中国提供了欠发达国家 

迅速实现现代化的范例。与东欧各国不同,中国在 1960 年代就彻底摆脱了苏联,这意味着它的领导人在决策时可以只 

考虑什么对中国最有利。 

但是,如果缺少一个强而有力的、能够将国家团结起来并为它提供战略方向的领导人,中国在 1978 年具备的所 

有这些有利条件,仍不足以让这个巨大而混乱的文明转变为现代国家。与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或毛泽东相比,邓小 

平作了更好的准备。他将完成近二百年来其他人试图实现的使命,即为国家找到一条富强之路。 

在完成这项使命的过程中,邓小平在不同时期扮演了大不相同的角色。1949 年以前他是革命家,建国以后他成 

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从 1967 年到 1973 年的文革期间,他利用下放农村的时间思考改革的必要。 1974 年和 1975 

年时毛泽东仍然在世,邓被委以整顿国家的职责,这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他在 1977 年成为改革家,先是在华 

国锋手下工作,然后在 1978 年成为最高领导人。 

邓小平 1974 年会见一个美国的大学代表团时说:「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一向认为,从我出生那天起,就在上 

着人生这所大学。它没有毕业的一天,直到去见上帝。」'014'邓小平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解决问题。他引导着中 

国的转型枣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使得这个国家和他 1978 年接手时相比,变得几乎难以辨认。 
'09'从 1931  年到 1997  年去世,邓小平一直使用「邓小平」这个名字。他父亲为他起的名字是 
「邓先圣」,他按私塾先生的建议改为「邓希贤」,这也是他上学和在法国时使用的名字。他去苏联时的 
名字是「克列佐夫」(Krezov),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名字是「伊万?  谢尔盖耶维奇?  杜佐罗夫」(Ivan 
SergeevichDozorov)。1927  年回国后他使用了「邓小平」这个姓名。有人认为这个名字很适合他, 
因为他身材矮小,梳着平头。他在 1927  年至 1931  年从事地下工作时还使用过一些化名。 
'010'2001  年 3  月作者对麦理浩手下外交官的采访。 
'011'就像很多与邓小平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格言一样,这个说法也不是由他首创。邓小平使用这一 
说法的最早纪录是 1966  年 3  月 22  日,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上 
中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下册,页 1902。 
'0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3),下册,页 1674。 
'013'Benjamin  I。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关于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及相关 
文献可参见  John  King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China: A New History; 2nd exp。 ed。(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Jonathan D。 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New York: W。 W。 Norton; 1990); Paul A。 
Cohen; 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 2002); Denis Twitch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and Gungwu Wang; ToAct Is to 
Know: Chinese Dilemma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2002)。  近年来对清代的研究也可 
参见 Mark C。 Elliott;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New York: Longman; 
2009);  R。  Kent  Guy;  Qing  Governors  and  Their  Provinces:  The  Evolution  of  Territori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16441796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0); William 
T。  Rowe;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关于孙中山见  MarieClaire  Berg  re;  Sun  Yatse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关于蒋介石见  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关于中国革命,参见 Lucian Bianco;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毛泽东的传记参见 Philip Short; Mao: A Lif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1999)。  毛泽东的着作和讲话见 Stuart  R。  Schram;  ed。;  Mao's 
Road   to   Power:   Revolutionary   Writings   19121949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22005);  此书计划出版 10  卷,已出的 7  卷包括 19121941  年这个时期的文献。 
'014'据代表团成员谷梅(Merle Goldman)提供给我的笔记。 
 
 
第 1 章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邓小平 1904 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的牌坊村。他虽然出生于一个小地主之家,但邓家的亲戚中却有一个让整个村 
子都引以为豪的人物枣邓时敏。这个邓氏族亲邓时敏曾担任朝廷要员,位至大理寺正卿,专为皇帝和朝廷大员写摺子。 

'11'1774 年邓时敏告老还乡,村里为他立了一座牌坊,并就此更名牌坊村。邓时敏及其兄弟确实成就不凡。当时这个三 
亿多人口的国家中每年只有一两千人能通过科考中举,邓时敏和他的两个兄弟却都通过了乡试。事实上邓时敏又连过两 

关,通过了会试和殿试,当上了京城的大官。'12' 
1926 年至 1927 年邓小平在莫斯科时,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说,他的父亲望子成龙,盼着他同样能当上大官。 
这种梦想大概又因他母亲的因素而愈发强烈,因为她也有亲戚考取功名当上县令。在帝制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有亲 
戚当过官的家庭,若是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都愿意含辛茹苦加以培养,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邓小平便是这 
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虽然他的父亲邓文明很少跟儿子相处,却在他读书求学上花了不少工夫。 
邓小平的父亲忙于村子以外的活动,很少照料家事。他的原配妻子无后而死,16  岁那年他又娶了比他大两岁的 
邓小平的生母。邓母头胎生了个女儿,然后生下邓小平,接着是邓小平的两个弟弟,最后生的女儿在十岁那年夭折了。 
邓文明后来娶的第三个妻子,生下一子后不久就死了。他又娶了第四个妻子夏伯根,她生了三个女儿。邓小平父亲最富 
有时,拥有近四十亩地和几个帮他干农活及养蚕的长工。 
邓文明在世时家道日衰。他是村里的秘密社团哥老会的首领,但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离牌坊村三四里路以外的协兴 
镇和二十里路以外的县城度过。他在 1914 年当上了县警察局局长。他在协兴镇开过一家小饭馆,与一些长辈一起赞助 
过一所学校,他的儿子邓小平便是在这里念书。但是,由于赌博输了钱,他不得不卖掉一些田地,几陷破产,再加上跟 
一位上司关系不好,他逃到了外地。不过,他仍然资助邓小平念书。 
据邓榕说,邓小平的母亲十分疼爱这个儿子。邓小平后来也回忆说,他非常敬重自己的母亲,父亲不在家时她总 
是悉心照料着家务;但是她在 1926 年便已去世,只活了 42 岁。毛泽东反抗自己的父亲,邓小平却没有,他只是疏远 
父亲而已。邓榕回忆说,在后来的岁月里,爸爸从来不提他自己的父亲(他死于 1936 年)。 
当邓小平渐渐长大时,大人们并不清楚让孩子接受哪种教育最有利于前程。科举制在邓小平出生第二年便被废除, 
邓小平六岁时发生的辛亥革命,又让朝廷的官僚制度寿终正寝。但是取代旧学的新式教育才刚刚起步,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0 2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