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这曲子他们在发蒙的时候就跟先生学过,可惜吴节不会唱啊。只得张开嘴巴胡乱地糊弄了几句,来个滥竽充数。
一曲终了,举人的情绪也被音乐调动起来,同时举杯痛饮,一时间,诗云子曰之声不绝于耳。
接下来就是跳魁星舞的环节。
音乐声停了下来,只剩一阵阵节奏分明的鼓点。
只见戏子从后面进来,随着音乐不停得跳着。
这魁星舞表演通常由三人组成,他们分别扮演天官、魁星、财神,表演者均戴面具,天官面具为白色,身穿白蟒龙袍,手持阴阳板;魁星脸上戴金色面具,身穿戏装中的兵衣、兵帽,手持金斗、朱笔;财神头戴王爷帽,身穿短红蟒袍,脸戴金色面具,手持金元宝。
三人都踏着节拍,左右摇晃着身体,看起来倒是有趣。
吴节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场合,自然是大叫过瘾。
说起科举的宴会,有两场。一场是乡试后的魁星宴,另外一场是会试后的琼林宴,也不知道琼林宴是何等的光景。
自魁星舞开始,举人们都随便起来,喝酒唱诗之声大起来,两个考官也不制止,由着举人门放浪形骸。
宴会的菜式虽然简单,可厨师的手艺不错,即便比不上连老三的女儿,也非常鲜美。吴节吃得嘴滑,可苦了旁边的陆畅。他提起筷子,看了看桌上的酒肉,想了想,又叹息一声放了下去,只喝了一口黄酒。
“我这辈子算是完了,肉不能吃,糖不能沾,每日都是青菜白菜,萝卜甘蓝,就是一牲口,干脆让我趴田里去啃得了。”
“想活命就管住你的嘴巴,对了,这病若不好好养,可是要绝后的,难道你就不怕?”吴节故意逗着他。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陆畅突然有些忸怩:“节哥,明日你是不是要去我府中?”
一说起这个吴节有些头疼。明天就是陆家族学中举的举人去拜谢代先生和两房老爷的日子,自己和陆三小垩姐弄了那个大乌龙,还真有点怕见陆家人了。
不过,师恩大如天,还真不能硬着头皮过去。
闷了片刻:“要去的,怎么了?”
胖子脸有点红:“明日拜谢完代先生后,到我院子里去喝杯喜酒好不好?”
“喜酒……”吴节一愣。
胖子一横眼:“节哥,你怕什么,又不是要让你娶女魔头,是我纳妾。”
“纳谁?”
“还能是谁,自然是丁香。”胖子不好意思起来:“李太医让我早些成亲,否则就有绝后的可能,我也是怕了。成亲的事可以不急,但孩子可以先生,就纳了丁香再说。”
吴节一笑,拱手:“恭喜陆年兄,祝陆年兄早生贵子。”
“我有不是女人,生什么生。说好了,明天过我院子里来,我娘的意思是,这收房一事也不用惊动了其他人,就自家几人喝口酒就是了。
“好,到时候一准到,这事自然不能错过。”
说了半天话,魁星舞跳完,宴会呀差不多了。
主考官和副主考命人将大堂清理出来,考生们也陆续退了出去,候在堂外。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拜座师。
站在大堂门口,吴节放眼望去,就见两个宗师严肃地坐在大堂正中。
接着,中举的士子们依名次由低到高,分别进入公堂,在恩师面前跪拜,然后奉上庚贴和谢师礼。
顺天府乃是京畿重地,读书人都是出自富贵人家,出手也是大方。
拜师的礼包少则二十两,多的上百两。
须臾,两位宗师面前的礼物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整套程序下来,两个考官每人都有三五千两入帐。这也是官员们都愿意做主考官的缘故,就算你再穷得叮当响,一届科举下来糊寸师银子就能让你一举进入百万富翁的行列。
当然,包应霞乃是正人君子,对金银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不过,一口气收了这么多门生,还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
包大人眉宇间的阴霸也消泯了,紧缩的眉头渐渐展开。
七十五个中举的考生依次迈步进大堂,很是花了不少时间,等到吴节和陆畅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两人都立得腿脚有些发酸。
吴节与陆胖子同时进去,各自找到自己的座师。
吴节是包应霞点的,二人这回是真的做了师生了。
他包应霞在四川时本就关系密切,这下见面,也觉得心中欢喜。又知道包应霞是个清廉之人,也没准备太贵重的礼物,就随意地封了一封银子奉上。
“学生吴节,拜见恩师。”
然后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吴节来古代之后从来没有跪人的习惯,即便是见了嘉靖皇帝,也是一作揖,喊一声“道君“好在嘉靖也不在意这种虚礼,也由着他。甚至,还有些喜欢吴节这种不羁的潇洒从容。
吴节自从中了秀才之后可以见宫不跪,倒也没有那么麻烦。
可这次跪包应霞他却是诚心实意的,包大人是个君子,值得人尊敬。
包应霞接过吴节的庚帖,伸手将吴节扶了起来,突然叹息一声:“吴节,咱们现在也是师生关系,你又是我一直看好的得意门生,有句话,本师一直埂在心里不知道该怎样同你说起。前几日就是因为没想好该说什么,你来找我是,为师故意闭门不见。如今想来,却是矫情了,非君所为。君子者,当坦坦荡荡,我口说我心,也没什么避讳的。”
吴节心中奇怪:“恩师请讲,学生聆听教诲。“
包应霞:“其实,士贞行文的气韵风格为师已经非常熟悉的了,当年在四川主持院试之时,就是爱你文章中的灵动才取了你头名案首。可说,你这种精致美妙的文字,在当世也是头一份的,中个举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少年成名者,缺乏人生历练,没有岁月的沉淀和打磨,那颗心就静不下来,将来的成就也有限得紧。”
“当年,大才如张阁老者,参加乡试时,以他的卷子,拿个解元也不在话下。可他恩师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故意不取。也因为有这个落第孙山的境遇,张阁老终于成熟稳重了,三年之后一举拿到乡试头名,接着又拿了个进士及第。进了宦途,一路顺风顺水,终于入了内阁。”
“为师也欲效仿此举,给你一点磨难。在读卷子的时候,故意不点你。”
听包应霞这么说,吴节愣住了:“恩师请继续说下去。”
包应霞接着叹息一声:“因此,为师在卷现一篇文章很像你的文字风格,便以为是你所作,就故意将其刷了下去,却不想那卷子是另外一人的,这次竟另中副车了。想起来,其实那张卷子也有拿头名的资格,为师这么做,对他也不公平。”
“我也没想到士贞你的文章风格竟然如此多变,竟然猜不出来。出了这件事情,为师弄巧成拙,心中也是羞愧,就躲了几日。今日却是想通了,咱们同为师生,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不如照直说了。不管你将来是恨我也好,怨我也好,为师都生生地受了。”
吴羊没想到包应霞如此坦率,心中也是佩服:这就是一个君子,老实人。对这种人物,你只有崇敬,却生不出丝毫的怨慰之心。
他立即一施礼:“学生知道恩师对我期许极高,感激都来不及,如何有怨愤之心?”
旁边,陆凤仪哈哈一笑,用欢喜的目光看着吴节:“士贞志高行洁,如何会埋怨包大人。”
听吴节说得真诚,包妥霞心结尽去,整个人也欢喜起来。
吴节这边行了师礼,轮着陆胖子拜陆凤仪了。
胖子倒是豪爽,就将一大包银子放到陆大人身边。
陆凤仪一看,起码两三百两,心中稍微开心了些。说句实在话,为什么点了陆畅,这个胖小子究竟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关节的,他也有些糊涂。
胖子倒也实城,放下银子之后就跪在地上通通通地磕了三个响头,道:“学生陆畅见过恩师。恩师之恩,山高水长,若不是你老人家,陆畅这辈子也就是一个为人不齿的纨侉子弟。”
说到这里,想起自己这些年在府中受的委屈,陆畅眼睛一红,滴下泪来。
陆凤仪笑问:“陆畅,你可知道是如何中了举人的?”
陆胖子刚才看榜看到他的名字在下方另档里,知道是搜遗出来的,一看荐卷的正是钦点顺天乡试副主考陆凤仪,心中万分感激。
所以,他是含着泪给陆凤仪下拜的,给座师献了厚包,然后手捧了自己的庚帖,请求陆凤仪给他取名号。这样的规矩,在那时节是认人为父的大敬,可见陆胖子对陆大人感激到何等程度。
当然,这其中吴节留给他的关节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过,胖子和吴节情同兄弟,大恩不言谢,自己弟兄就不用说那么感激的话了。
陆凤仪能够从搜遗中将他的卷子挑出了,即便这其中有个误会,可这恩情却是抹杀不了的。
陆凤仪心中也奇怪陆畅是从什么地方知道这个关节的,可受到他如此大敬,有些意外,更有些得意,笑着捏了捏上嘴唇的两撇鼠须:“你名为畅,畅者通达也。孟子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以后你就叫茂之吧。”
拜过座师之后,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第二日,吴节犹豫着是不是去西苑一趟。想了想,皇帝要消化完自己所写的那个条陈估计也得花点时间。
同这个时代的臣子所上的章程不同,吴节使用了许多后世论证书的手法,数据翔实,又有切实的操作手段可以借鉴,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比新鲜,也有极强的说服力。
想来,打动皇帝之心应该不难,或者说是糊弄吧。
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等到黄昏,这才又坐了轿子去了陆府。
等看到陆家的大门时,吴节心中有些打鼓。(未完待续字由《》浮澐只想听你说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28章 定要将这个登徒子拿下
陆府,冯姨娘院子。
入冬以后,冯姨娘搬到院子靠西的一座小楼里,说是这里暖和些。
她所住的房间有些奇怪,面积不大,在二楼,上楼时需要通过一个近乎七十五度的木楼梯。楼梯也窄,人走在上面,脚稍微大些,就容易一脚踩虚。
待到了楼上,是一间堆满锦绣的小房间,显得有些昏暗,只一线天光从东面射来,让适应了黑暗的眼睛一阵发花。
沿着光亮走去,就来到一个露台。
一般来说,这么高的位置,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不错的风景。
可这里却有些奇怪,同府中其他阳台的高大空阔不同,这里却向后缩了三尺,被两面斜壁夹在正中,两头不靠。
从阳台上看出去,也没有任何风景可言。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的青瓦屋顶,只能看见脚下细长的一条过道,有几个丫鬟急冲冲地在下面跑过去。
这样的景物看得久了,让人禁不住胸闷气短,就好象要被这无边无际的屋顶给锁住了。
按照这座小楼的形制,分明就是未出阁的小垩姐的绣房,而且还带着一股强烈的山西大户人家的建筑风格。
这里原先是关夫人的院子,而这作绣楼也是为陆三小垩姐准备的。古时的富贵人家小垩姐,一满十四岁就要住进绣楼,直到嫁人的那一天。
不过,三小垩姐是个好动的人·从来没在这里呆过一天。而冯姨娘又贪这里地方大,就从关夫人手里夺了过来。
此剽已近黄昏,一连晴了五日之后,天气终于有变坏的趋势。一到傍晚,天上就是铅云密布·显得很是阴霾。
西北风阵阵吹来,让人透心地凉。
再看看眼前被屋顶填满的空间,陆二老爷只感觉心口一阵阵发堵,就好象吃了一口牛毛,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冯姨娘就好象一只猫那样蜷缩在一堆裘皮里。低声地抽泣着:“老爷,你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