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机枪-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到了冬天,占彪领着抗日班回到冬暖夏凉的天府继续整训,这时的抗日钢班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十。这天是1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接到了第三战区送达的作战命令,让占彪率部赶赴离天府不远的泾县附近袭击路过的敌军。全队上下顿时群情激昂,憋了一年多的力气终于有地儿使了。

 

三、兄弟枪声

三、兄弟枪声

刘阳把武男大仓先生和他的孙子还有樱子的奶奶安排在如归宾馆,日本战车兵家族则由政府安排在其它宾馆。第二天他们将由政府安排去战车现场。

用完晚餐后,刘阳把两伙人马共33人请到宾馆楼顶的宽敞的阳台茶座上喝茶。夜色里爽风习习,星空下万家灯火。大飞和刘翔、刘海儿张罗着给大家上茶、上水果。

小宝身边围坐着若飞、春瑶、静蕾、阿娇、秀娟、莎拉几人,她们听说孙女们结拜成小九凤欣喜万分,回忆着老九凤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盼望着早点与小玉和小蝶九凤团聚。几人抢着讲着说着仍然是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情景,煞是热闹。

樱子的奶奶非常和蔼,她告诉小九凤们:“我的名字叫菊子,前些年我退休后樱子她爷爷给我起了个中文名字,叫邓凤菊。随你们邓小平的姓了。”女孩们听着樱子的翻译,纷纷点头赞赏老人对中国的理解。菊子说:“今生还能见到救命恩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樱子从数码相机里调出一群人的照片来让奶奶看,菊子一眼就指定了占彪:“就是他!他救了我,是他告诉我回家听归魂曲。我特地找人写了一部《归魂曲》的音乐,这次要送给我的恩人。”

樱子其实是想告诉奶奶当时占彪在救她的时候说的是“滚回去”而不是“归魂曲”的,她和东东说奶奶一定会理解中国军人对侵略者说出这三个字的。但东东和小曼、丽丽商量后觉得还是别和山本夫人说破为好,事实的主体就是中国军人宽恕了日本女兵,至于形式就不用太介意了,毕竟这么多年的美好感觉了。樱子想想也点头做罢。

武男大仓又和占彪通了电话,占彪问武男要不要在杭州等着相聚,武男坚持要到靠山镇旧地重游,看看当年比武的地方。也正合大家的心愿,现在人已大部到齐,第二天将全体开赴靠山镇。

武男这次来本来很多弟子都要来相陪,都想顺便接触下中国民间的功夫。很多日本高手都认为现在体育比赛里的武术并没有代表真正的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在民间。但武男没有答应,只带了自己的孙子武男拓哉照顾自己的起居。

拓哉是日本海军军校的青年教官,也是合气道黑带四段高手。他虽然理解爷爷对中国的认识和尊重,但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很高傲的,觉得中国人没有日本人优秀。所以他对樱子和中国女孩的亲热甚至结拜很是不以为然。他坐在离爷爷不远的角落里,品味着虽然没有日本的茶道表演但茶味却不逊于日本茶的中国茶,视线一直不离爷爷左右。

刘阳看到大卫和武男身边都有人陪着说话,便回到自己的兄弟中。小峰、强子、正文、二柱子、隋涛,赵俊凯、宁海强正在和彭雪飞回忆在皖南事变中的亲身经历。彭雪飞感慨地说着:“其实我和彪哥从没有约定过用冲锋枪打信号,可就是和彪哥那样心意相通,一听就知道是对方的兄弟枪声。不然那天没准你们要把我们当鬼子打呢。”

小峰拍拍身边隋涛的肩说:“看那天把隋涛急的,像家里着了火似的。”隋涛嘿嘿笑着,和彭雪飞大手相握在一起,无声胜有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抗日钢班又整装出发了。三百多官兵穿着刚洗过的军装,个个披挂威武,士气旺盛。九凤包括断奶后恢复正常的小玉全都跳着脚要参加战斗,占彪只批了五名女兵随队,军医小蝶、教导员小宝、军需官小玉还有春瑶和阿娇。小玉和春瑶、阿娇的任务是保证全班战士的伙食。若克领着静蕾、秀娟和若飞在家,与大郅排担负守卫天府的任务。静蕾这时已做了郅彪的干妈,替小玉照顾着孩子。大郅除了要保卫天府外,还有管理小玉养的十几头猪。四德则在小玉的强烈要求下,也加入了出征的队伍。

部队按照命令在新年的第二天出发了,就是1941年1月2日。绕过西天目山进入了安徽地界,经宁国来到了泾县,一路上遇到了大量的国军部队。细心的成义数了下,有四十师、五十二师、七十九师、一零八师、一四四师、新七师和六十二师,足有七个师的番号,应该有八万多国军集结在这一带。看来是个大战役啊,抗日班官兵无比振奋。

一路所遇各部国军无不惊讶地看着整装而过的抗日班,很多下级军官尾随一段路才做罢。首先让他们震惊的是武器常规装备,这只部队居然没有步枪!很多士兵都是三大件,武装带上的手枪,肩上的轻机枪,背上的掷弹筒。胸前胸后特制的“作战背心”里披挂着八个机枪弹匣,腰上的两个掷弹筒弹药袋里装着16颗手雷,还有的士兵在裤腿兜上也装有两个弹匣。更让他们震惊的是重火器的配备,三百多人居然有近30挺气冷式92重机枪和一百多挺96式轻机枪。而且行军方式与众不同,国军的马克沁重机枪是五人一组,四人抬枪一人背水箱。抗日班是四人一组,居然两人抬着重机枪,另外两人背着弹药箱。后面有一个排没有重机枪但却轻悄悄地拉着两门步兵炮!

再让国军士兵们称奇的是这只部队的军容非常整齐,精神状态也好,看上去都是身强体健,满面红光,不像很多国军士兵满脸菜色。而且他们身上背负那么多的武器还包括军毯、刺刀、工兵铲、水壶等装备却显得很轻松,一看就是经过长期负重训练过的。还有几名戎装女兵一个赛一个的英姿飒爽,有个漂亮女兵还牵着一只威武的大狼狗。

时任第三战区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的上官云相是这次战役的全权总指挥,驻扎在宁国万福村。抗日班路过后他得到各部队不少羡慕加嫉妒的反映,他也很感兴趣地详细了解抗日班的情况,下令这场战斗后把这个什么传奇的抗日班留做集团军司令部或者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的警卫营。

枪声在1月6日的夜里远远地打响了,抗日班被安置在茂林东北方向的一座山梁上。占彪分析了各部队的驻防,看来是个伏击包围的口袋阵,是采取前追后堵的打法,而抗日班是兜底,后面再无部队,是最后的一道堵截线。越过这个山梁,往东北就进入苏南地区,向东南便是抗日班的天府。小峰和聂排长议论着:看来是把我们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了。

但占彪却不这样想,他心里一直觉得有些不对劲,成义也一直在沉思着。成义对大家说:“这场战役动用了这么多国军,应该不差我们这几百人,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把我们请出来。”占彪看着地图突然想起个事,把隋涛叫了过来问道:“新四军的军部是不是在这一带?”

隋涛也看着地图说:“38年刚建军时是在皖南岩寺,然后不久就迁到了云岭,这三年来好像一直在那里。”占彪找到了云岭,离茂林这里才20多公里。他自语道:“这枪声是从云岭方向一路而来,是不是鬼子去打新四军叶军长去了?”隋涛听罢焦虑万分。

这次战役的军事会议是团以上的军官才能参加,而占彪的抗日班充其量是个营级建制还不够资格,只能按传令兵送来的战斗指令行事。占彪对命令中提到的敌军有时称为叛军很是疑虑,但他理解为叛军是皇协军一类的,而有皇协军就应该有日本鬼子在,就不怕没有鬼子打。

这枪声在前方由远至近足足打了七天,在1月14日才打到跟前。今天的枪声在前面叫石坑村一带打得很激烈,一直打到中午。占彪没有接到命令上前支援,便按兵不动严守着山梁。下午,国军看样子发起了总攻,从四面八方向村内进攻。

占彪紧皱着眉头听着动静,他在奇怪,反抗枪声很零乱,鬼子的火力远不是这样弱啊,只有十几挺歪把子、鸡脖子的声音,不是说有近万人的敌军吗?那可是快三个联队的兵力,火力应该是上百挺轻重机枪还有很多步兵炮掷弹筒啊。占彪想了想,把二民的侦察小队派了出去,到前面了解一下在包围圈的鬼子情况,成义自告奋勇也跟了去。

这时占彪的耳朵突然竖了起来,他听到了一支冲锋枪的声音,是从里往外打突围的枪声。按说国军部队有很多配备冲锋枪的,但占彪听到的是单独的一支,不像国军如果有冲锋枪就是一批,打成一窝蜂的动静。

占彪心里一动又把隋涛喊过来,要过隋涛的冲锋枪,对着前方上空打了一个长连发。隋涛顿时明白了占彪的意图,脸色大变惊恐不已地凝听着回应。

没有回应,占彪又打了一个连发。对方有回应了,急急回了一个连发,紧接着又回了一个。占彪忙又打了三个短点,对方也回了三个短射。

占彪听到此心头大怒一把将手里的冲锋枪摔了,这时成义和二民急匆匆跑了回来,占彪喝问:“全都是新四军吗?”成义不知占彪怎么知道的,忙点着头:“全都是灰布军装的新四军!都被打散了,成建制的部队几乎没有了,后面追过来大批的国军。”

占彪大悲:“难道,难道打了一周的仗,都是打自己人了?!八万人打一万人?!”隋涛这时已拣起冲锋枪向山下跑去,接着是隋涛那九名老兵拎着冲锋枪跟着冲出伏击位置,那九支冲锋枪配备给了九豹。再接着隋涛排的战士们也都站了起来做势要冲。

小峰这时大喊一声:“都别动,听占班长命令!”成义也大喊:“隋涛,先回来!我们一起想办法!”隋涛等九豹收住了脚步,回头瞪着通红的眼睛望着占彪。

占彪他们不知道,这正是当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远比近一年来的国共磨擦事件要凶恶得多。

还是去年,1940年的九月,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订了军事同盟协定,日军为配合德军在欧洲的大举侵略,想抽调兵力南进向太平洋扩张,因此对国民党施加政治压力进行政治分化,使国民党顽固派感到越反共越能取得日本的谅解,越能减少日军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压力。同时,英、美两国为其本身利益,为了抵抗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放弃了绥靖政策,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因此,蒋介石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他有利,是反共的良好时机,于是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他在1940年10月19日,命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向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发出皓电,强令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仍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

12月28日,新四军召开军分委会议,决定一周后正式北移。当天国民党便得到了情报,蒋介石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趁其转移中立即“解决”。上官云相被授予全权指挥后便紧急调集附近的国军部队,包括在12月31日也把命令送到了占彪的抗日班。但他在调动部队时含糊其词地说是叛军,深恐部队中有人违抗命令不打中国人。

上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