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崧笑道:“君权民授,最早的君王是三皇五帝,不过三皇哪个不是被民众推举出来的?而我朝太祖也是承万民之愿,起兵伐元,而成现在百年之业,历任先祖帝王兢兢业业而得民心,天命即民心,还是张先生说得好!只是本王自是驽钝,无法与先贤相比,只能以无为之道治国治民,因此才设立议会,让百姓自己说出自己的意愿,好让朝廷有的放矢。”
**星和刘宗周都不进有些哭笑不得,这些日子朱由崧设立议会,建立宪法,改革军制,哪个不是惊天动地,偏偏朱由崧却说是“无为之治”,不过他们也都明白,朱由崧的这种改革在上层是惊天动地,不过对于平民来说,却没有感到什么太大的变革,反而朝廷对民众的干涉变得越来越小,民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等等,土地少收入少的人负担的税赋也变得很少,他们能够通过自由的选择工作,来获取收入,这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张道玄捋了捋颔下长髯,笑道:“道法万全,智能多失,殿下已得上古圣王之道也!”
“道法万全,智能多失”是韩非子当中的一句话,先秦之时,法家的学者就已经提出了,不能以个人聪明才智治国的道理,儒家学者越到后来,就越变得儒表法里,大部分儒家学者开始还只是在心底认同,而后来甚至还出现了精研“帝王心术”,实际上就是法家的学者,不过法家“法术势”当中,他们只得到了“术”字精华,至于其他却被抛弃了。
**星和刘宗周这种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法家学术更是不得不研习的东西,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也只能选择赞同,反正这样也是对他们有利,朱由崧正待谦逊,通讯兵突然在行宫之外,叫道:“殿下,前线有军情传来!”
**星三个人对现在的前线战局也非常关心,毕竟只要前线战局结束,朱由崧就能够回到京城,虽说现在内阁的权力增大,不过皇帝不在京城,的确是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捷报,捷报,京营第一师104团,与今日上午,与清河前线四山山道当中,重创建奴镶蓝旗军,击退镶蓝旗一万士兵,击毙敌军三千,俘虏伤员两百,擒获了镶蓝旗旗主阿敏,正待解往山海关,我部一人受伤,乃滚落山崖所致,其余无一人伤亡!”
通讯兵读完了捷报,让朱由崧不禁一愣,三千对一万,杀敌三千,自己只有一个倒霉鬼掉下山崖受伤,其他人居然没一个受伤?都说满洲骑射无双,不过就算是骑射无双的满清八旗,在日后的战争当中,也不可能有这种零伤亡的战绩吧?自己是不是因为满清曾经的战绩,太过看重他们了,此时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抢劫集团而已,是不是把他们直接消灭呢?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脑海当中转了一圈,马上就被掐灭了,改革刚刚开始,他可输不起,宁愿选择稳妥一点的方法,也绝对不能冒险,而且他的敌人也不只是满清,还有辽东当地的军阀,他必须要训练出一支能够坐镇辽东的强军来。
“殿下,大捷啊,果然是大捷!”**星此时也对朱由崧的军制改革服气了,刚刚成军五年的一支军队,就有这样的威力,等到全**队改革之后,那么大明还有谁能够抗衡?
朱由崧定下的军制当中,每个士兵都拥有自己的铭牌和名册资料,伤亡根本不可能掩饰,既然岳凤秋敢这么报捷,那么战绩就不可能是假的。
能够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后金八旗打得稀里哗啦的,朱由崧也不近窃喜,说道:“锦州的方世鸿军长接到这个消息了没有?”
朱由崧所制定的军制当中,军一级并没有常设建制和军官,只是在战时按照需要将几个师组合起来,便于指挥作战。
通讯兵说道:“接到了!”
“那他有什么回电?”朱由崧连忙问道。
“只说是,后金八旗战力不可小视,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通讯兵的话,让朱由崧点了点头,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方世鸿的沉稳倒是可靠,捷报当中,岳凤秋是利用了地形优势,以有备击其无备,这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并不说明后金八旗就有真地这么垃圾。
而**星却不禁问道:“殿下,既然我们打得这么顺,为什么不直接攻下赫图阿拉?”

第三十五章 威逼(上)

在锦州,岳凤秋问了方世鸿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直捣黄龙?因为岳凤秋发现,面对先进的火器,即使是看似强大的骑兵,也同样脆弱,而一个骑兵所需要训练时间和成本,要比训练一个步枪兵多得多,这就让骑兵变成了一种价值昂贵,但是相当不划算的兵种,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枢密院不发展骑兵的原因。
“……既然建奴骑兵不足惧,为什么不直捣黄龙,这些建奴穷凶极恶,而且以‘金’为名,分明是把我们大明当成了当年的北宋,留着他们做什么?”
岳凤秋在清河附近的山道当中,大破敌军近万,建奴可是被岳凤秋给吓到了,他们虽然跟明朝军队打过交道,不过何曾见到过完全以火器为武器的军队,而且火力还这样的猛烈,因此在前锋失利之后,老奴努尔哈赤虽然暴跳如雷,马上就要报复,阿敏虽然对他心有不满,不过努尔哈赤却不想杀他,而且还让他手握大权,毕竟努尔哈赤不同于鞑靼人,他有一点好处就是重视名声,就像出来劫掠,也要弄出个“七大恨”来祭告天地。
努尔哈赤连他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和长子褚英都给杀了,别人难免说他刻薄寡恩,因此阿敏就是他留下来用来堵别人嘴的,这次这个工具被人抓住了,要是自己消极怠工,那岂不是漏了老底。
好在有人知道他的心意,在代善和皇太极等人的劝说之下,开将军队撤离三十里,安营扎寨,至于营救阿敏的事情,那就要待会再谈了。
努尔哈赤不肯来送死,岳凤秋却不甘心就这样等下去,因此在布置好前线防务之后,就把团里的事情,交给参谋长处理,自己则跑到了锦州来请战。
方世鸿看到急匆匆的岳凤秋,将眼前的一杯热茶推到他跟前,笑道:“你刚来,就到我这里请战,嘴皮子都说干了吧,先喝点茶水,有什么事情我们慢慢说!”
岳凤秋没想到,自己口干舌燥地说了这么久,居然只是换来这样一句,他不禁说道:“军座,这件事情倒地该怎么办,您手下三万多精锐士兵,还怕他们不成?”
方世鸿微微一笑,说道:“凤秋,你的战术指挥能力,在北海军当中都算是一等一的,不过你也得学一学,从大局观察问题,否则你这一辈子做到师长也就到头了,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有战略观,这次殿下在辽东可不只是为了一个区区的后金,来到辽东这里,你也看到了,这里地广人稀,河流纵横,雨水丰沛,跟北海的气候相差无几,我们能在北海种水稻,那么就不能在这里种?而现在大明朝承平数百年,人口已经达到了亿许,甚至更多,要是没有土地,该怎么安置他们?殿下从这里修筑铁路,就是为了日后的移民方便,听说西北苦旱,粮食减产严重,等到殿下计划的辽东铁路线和陕甘铁路线建成之后,或许有心思将他们迁到东北来!”
“我曾经听殿下说过,如果东北开发出来,甚至朝廷再也不需要从南方漕运粮食,而且殿下所说的东北,不光是辽东,还包括了更往北的女真建州以及成祖时期定下来的努尔干都司,既然这里要作为日后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那么建奴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还有辽东的李家边军、漠南蒙古甚至是各地的土匪马贼,如果不把辽东彻底清除干净了,这里怎么能够成为另外一个粮仓?如今建奴新败,不过实力仍存,而且李如柏也按兵不动,谁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现在要是倾巢出动,一旦被截住后路,后勤补给不足,我们拿什么对抗女真骑兵?”
努尔干都司的统治范围,在东南方向上都抵达了大海,向西则至斡难河,北至外兴安岭,成祖之后因为朝廷对东北的经营并不重视,该地官员大部分都是世袭,而不受中央控制,英宗正统年间,努尔干都司正是被废除。
岳凤秋眼睛当中闪着兴奋的目光,说道:“军座,你是说朝廷要恢复努尔干都司?”
方世鸿摇摇头,说道:“你还是不明白啊?朝廷不是要恢复努尔干都司,而是要彻底掌控这片土地,让大明百姓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后还要建立府县和省,真正把这块土地变成我们大明朝的土地,而不是搞什么土司!”
“我明白了,就是说如果不解决李家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动是吧?那为什么不直接冲进铁岭,把他们李家的老巢给掀了!”
方世鸿苦笑道:“你当我不想啊,李家这些家伙战斗力虽然属于渣渣,不过呆在这里仍然牵扯了我们许多的兵力,只是殿下是个讲规矩的人,李家如今窝在家里老老实实,我们怎么动他?”
岳凤秋嘴角扯了扯,露出一种邪恶的微笑,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李家的人,本身就不干净!”
……
铁岭李家宅邸,几乎每个人看到李家这种绵延十数里的庞大建筑群,都不得不称赞,就算是皇宫也只是在规模上稍胜一筹,在其中的布置华美程度,皇宫也不过如此。当然方世鸿也不例外,不过今天他却在想,过了今天,不知道李家会不会卖房还债?
方世鸿亲自来到李家,李如柏自然不能不见,不过李如柏的样子却让方世鸿有些意外,一脸的倦色,身上只是披着一件貂皮披风,不停地咳嗽,看到方世鸿之后,说道:“方军长,如柏前些日子偶感风寒,不能亲自出迎,还往方大人海涵!”
方世鸿笑容满面,说道:“不怪不怪,今天李大人能够见过一面,就算是给我方世鸿面子了!”
李如柏说道:“方大人日理万机,不知怎么有空前来寒舍?”
“若是李大人这处宅第都算是寒舍,那么天下除了皇宫,我还真不知道哪里还有豪宅了?”看到可怜兮兮李如柏的样子,方世鸿可没有丝毫心软,历朝历代装病糊弄人的事情层出不穷,而且就算是李如柏真的病了,他也不会手下留情,谁让他挡住了他们的道路呢?
小小地讽刺了李如柏之后,方世鸿直接拿出一摞文件,放在八仙桌上,说道:“这次锦衣卫从地方官府那里搜集的,这些年来辽东理应上缴给朝廷的税赋以及实际交给……或者说,辽东这些年基本上没有给朝廷上缴一两银子一粒米粒原本朝廷还以为辽东苦寒,人口稀少,收获不多,也就没有怎么在意,不过监国殿下坐镇山海关之后,这辽东之事就处在王爷眼皮底下,这辽东的人数也不少,至少比永平府那边多得多了,应该缴纳的税赋应该在三百万两白银之上,零头就不算了,就三百万两,这么多的税赋到哪里去了?不知李大人可否为本将解惑?”
李如柏勉强一笑,说道:“此时下官怎么知道?”
“李大人看看这些东西就知道了!”方世鸿将那摞文件推到李如柏面前。
李如柏手指微微颤抖地拿起那些文件,越看越是心惊,这其中不光是税赋的事情,还有侵吞土地,克扣军饷,蓄养死士,而且他们家与努尔哈赤的联系都被揭露了出来。这些东西,若是在平时,伤不了他们李家分毫,不过现在辽东有着三万京营大军,在山海关还有十万军队的预备队,那可都是装备了新式火枪火炮的部队,刚刚在清河一战当中,打得后金屁滚尿流,自己却没有任何伤亡,这种战绩岂是普通军队能够拥有的?
“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