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铁汉现在已经不是钢铁厂的厂长了,因为他在冶金上面完全输给了发现“铬钢”和“锰钢”的刘志猛,于是便在朱由崧同意后,把厂长的位子让给了刘志猛,而自己则当上了机械厂的厂长。
得益于唐铁汉的德意志母亲,唐铁汉对机械构造那是非常有天分的,他在的主持之下,在加上一些颇有才学的学生的加入,经过一年的奋战总算是把这一型号的蒸汽机车给造出来了。
高邦佐马上就认识到了这东西的意义,说道:“原本两匹重挽马也不过能拉动一节车厢,这东西若是用在大明漕运上,可就剩下那些漕运银子了,而且我们对北海的开发和控制就大大加强了!”
方世鸿却道:“有了这种东西,我们就能够随时将士兵和补给运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路上的消耗可就大大减少了,若是能够将铁路修建到草原上,那些蒙古人就算是入寇我们也能随时作出反映了!”
朱由崧笑道:“那是自然,否则我造铁路做什么?我们不但要在北海造铁路,而且还要到大明去造铁路!”铁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意义,朱由崧岂会不明白?

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

铁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意义,朱由崧岂会不明白?现在北海的工业和港口只有箱馆一个地方,有了火车,他们就能够更快地深入北海北方,将北方的木材煤炭粮食牛羊等迅速地运输到箱馆,也能够迅速地将军对运输到北海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对掌控开发北海,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对于铁路线的规划,总参谋部和高邦佐代表的民政部门也早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将铁路扩展到札幌之后,便分开向根室港和稚内港这两个大渔港延伸,这样整个北海就形成了以札幌为中心发散出去的三条主干道,掌控整个北海道已经不成问题。
高邦佐对铁路的修筑极为上心,他的认识很简单,若是能在大明修上几万里的铁路,那么赈济灾民的物资就能够迅速到位,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流离失所了,这种东西对国家安定有着重要作用。
既然高邦佐对这种铁路这么感兴趣,朱由崧直接让他负责带领那些东瀛筑路队还有审核铁路质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原本就是他们北海民政部的责任,他倒也没有拒绝。
徐振昌见这些人都兴致勃勃地讨论铁路,他这个舰队的司令却在关注蒸汽机车的动力来源,他也见过机械厂中那些轰鸣的蒸汽机,不禁对唐铁汉问道:“老唐,这种铁路可是蒸汽机推动的?”
唐铁汉笑道:“那是当然,否则怎么叫蒸汽机车?”
徐振昌说道:“那这种蒸汽机能不能用在造船上面?要是我们能够有蒸汽战舰,可就牛多了!”
朱由崧说道:“不用着急,蒸汽战舰也会有的,魏进忠这些年一直从江南各地延请造船师傅,不过我们北海现在还没人知道,也不算是繁华,所以才一直不愿意来这里,我们只能自己摸索造船,不过第一种三百吨的钢肋木壳船已经在设计当中了,上到北海擒龙,下到南洋捉鳖的日子不会太远的!”
半个时辰之后,那辆蒸汽机车又轰鸣着驶了回来,看样子并没有出现什么故障,这次测试是十分成功的。唐铁汉不禁兴高采烈地说道:“殿下,就请你给这宝贝赐名吧!”
朱由崧说道:“既然是你老唐带头弄出来的宝贝,我看就叫做铁汉1型蒸汽机车!”
老孙头马上表示同意,说道:“好!叫着也敞亮,我同意!”
北海的一切都在迅速的发展当中,遵化的联合采矿钢铁公司虽然已经到了东林党的手中,不过遵化铁市却仍然掌握在朱由崧手中,通过这个铁市,朱由崧就能够与鄂托克巴克交易,得到大量的牛羊和马匹。
而顶着福王的名头,他就能招募流民,加入他的庄园开垦,河南他的四千顷良田,自然不可能承担这么多人,大多数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之下,就被带到了北海,虽说有些违背人权,不过北海的条件总比在河南好,虽然冷得点,总算是地多人少,而且朱由崧的物资也储备得充分,住房采暖衣食都算是移民补贴,有了这些东西,那些移民就算是赶他们走都不愿意走了。
一个月后,北海的汉民人口再次增加一万,已经达到了五万的水平,完全超过了东瀛人。东瀛人的皇协军则迅速向北推进,将虾夷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压缩,并且带回了大量的俘虏,夕张的煤矿得到了进一步扩建,东瀛人的筑路队伍在高邦佐的主持之下,铁路已经修到了夕张,每天都有一列满载的运煤列车运到箱馆。
这一个月之后,那些士兵的训练也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那就是实弹射击!
靶场上,一队队士兵整齐地排成一排,这些士兵穿着整齐,蹬着军靴,穿着对襟翻领军装,戴着钢盔,将长度达到一米二五的四二式步枪高高举着,抵在肩头,很多人的手已经开始发抖,这种四二式步枪虽然比那种燧发重型滑膛枪要轻便,不过仍然达到了八斤多重,而且那些教官在三军总司令的指点之下,还在枪头挂上了砖头,这样举着,不抖才怪!
张风府也跟这些士兵一样,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连他自己都发现在自己变了一个人,原本根本说不出口的粗话,也说的顺溜了,原本清高自傲的自己居然跟现在这些大头兵打成了一片,而且自己反而不厌恶这种感觉。
此时他的状态可不怎么好,发抖着胳膊正说明着,他的双臂已经酸痛到了一种地步了,想想几天之前,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枪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被这种枪支跟吸引住了。
因为经过烤蓝和镀铬工艺,乌黑当中透着幽幽蓝光的枪管,精密的机械构造,更加合理的枪托,简直就是一件机械与美完美结合的杀人艺术品。
不过仅仅过了几天,他们就不这样认为了,因为技术的进步,子弹生产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工匠虽然在数字化精准化方面比不上欧洲工匠,不过在各种奇思妙想上面却不是那些欧洲人能够相比的,而朱由崧的公制数字再加上这些工匠的奇思妙想,就形成了现在北海的工业的大发展。
子弹装配收口的专用机器的运用,节省了大量人手,让子弹生产速度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原本一个月生产十万发子弹,现在随着生产设备和人员的扩大,只要原料充足,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生产十万发子弹,不过朱由崧并没有将大量的子弹储存起来,而是只储存一半作为战略储备,另外一半则作为训练用弹,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每个人必须每天发射接近五十发子弹,才能够消耗掉这些弹药。
结果就是,他们每天的肩头都肿得老高,军官们也不得不要求总后勤部提供大量的跌打药酒,朱由崧也不得不派出大量的船队,去采购,这倒是造成了大明内部的跌打药酒价格迅速提高,跌打药酒的生产方开始开设工厂,进行工业化改革,最后居然成了上市公司。
“放!”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张风府扣动扳机,一声枪响,正中靶心,张风府不禁微微一笑,对自己的成绩还是挺满意的,虽然肩头肿得厉害,不过训练的成果也是有的,毕竟这一个月来,他都打出去了一千五百发子弹,要是没点成果,那就怪了!每个人都熟练地拉出弹壳,重新瞄准,今天的射击训练任务才刚刚开始!
箱馆城的政府大楼,实际上就是移动十层楼三十八米高的建筑,建筑样式跟居民楼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在箱馆城中却是第一高层建筑,即便是那些高炉也远远比不上政府大楼的高度。
若是站在最高层,可以俯瞰整个箱馆城,以及远处的苍茫大海,在这个政府大楼当中包含着箱馆城的所有民政部门,统率着整个北海,箱馆城虽然小,却五脏俱全,除了朝廷六部之外,还有特别从六部职能分出来的工商税务部、农业部、教育部、提刑司、大理寺和技术专利部,一共十二部,被称为北海十二司。
因为它正方形的地盘被称为“四角大楼”,不过对于这个四角大楼,那些百姓却都认为不太像“衙门”。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朱由崧那次从民间招聘来的人,这些人因为没有经过科举,倒也颇有自知之明,没什么高高在上的官态,而且四角大楼旁边设有投诉箱,随时都会辞退那些有民怨的公务员,这种投诉箱制度,在管理五万人的小城的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此时在四角大楼最高层,朱由崧正在接待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这位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武士毛利胜永,他父亲就是丰臣家的家臣,他自然也是丰臣秀赖和浅井茶茶手下的大将。相传在大坂之战当中,就是这位靠着五千人马,连破德川军三阵,十六路诸侯,两万军队,吓得德川家康几乎自杀。
而在朱由崧看来,这位大坂第一勇士,却长着一张胖脸,似乎是人畜无害的样子,穿着灰色的和服,倒像是个发福的商人。
毛利胜永给朱由崧行过礼之后,便说道:“城主阁下,在下这次来是想从北海购买一批铁炮,还请城主务必答应?”
“务必答应?”朱由崧微微笑道:“丰臣家的局势已经危及到这种地步了吗?”
“是的,关原合战之后,德川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幕府统治,那么名义上作为德川家主家的丰臣家就成了他统治日本最大的障碍,他已经开始向那些西洋蛮夷购买铁炮,大量装备军队,若是我们没有……战时会很吃亏。而且我们丰臣家现在孤儿寡母,正是最危急的时刻。”
毛利胜永拜服堂下,说道:“还请城主看在我们以往的关系上,务必答应我们!”
日本人所说的铁炮,实际上就是火绳枪,朱由崧笑道:“铁炮没有……不过我们却有一种更好的玩意,请随我来!”

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

毛利胜永心下疑惑,却也不得不随着朱由崧乘上马车前往操场,此时操场上已经有一些士兵站在了靶场,手中持着黑色的火铳,整个队伍齐整无声,却气势逼人。
北海的靶场很大,北海不比东瀛或是大明,这里地少人多,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挥霍,想到这里,毛利胜永不禁有些叹息,与自己国家近在咫尺的土地却被明人夺走了,不过他也不过是稍微一想,现在他最大的敌人不是北海的明人,而是咄咄逼人的德川家康。
“三百米树靶!”这边一个穿着跟那些绿色军装的明朝人大叫一声,毛利胜永只看到远处两百步左右的距离,竖起一排木耙,难道他们的铁炮能够射到两百步外?
前排一百名士兵,迅速将一种圆片样的火药塞入枪管,然后塞入枪管用通条压实,这些士兵明显是对火器掌握极为厉害,这个过程不过十秒钟便已经完成,随着一声军令,所有士兵都扣动扳机,枪**发出明亮的火焰,而在远处的木耙很多直接被击倒,很多则是被穿孔而过。
然而第二排此时已经装填完毕,迅速开枪射击,这并不是三排射击,而是只有两排,却已经能够保证火力的连续性,当然实战当中三段击更能保证火力密度,不过现在的表演更多是表演一下火铳的优良性能。
毛利胜永则看得心惊,两百步外还有这种威力,这真是铁炮吗?朱由崧看着毛利胜永的表情,笑嘻嘻地说道:“毛利君,您觉得这种燧发枪,跟你所说的那种铁炮相比如何?”
毛利胜永连忙叫道:“城主阁下,德川军和我们使用的铁炮跟本无法与您的这种燧发枪相比,您一定要把这种燧发枪卖给我们,我们出价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朱由崧笑道:“你们能够出什么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