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一年级不能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就让她这样稀里糊涂地混下去,势必积累惰性、滋长散漫,接着就是丧失信心,远离勤奋,非彻底垮掉不可!
  如果她的智力就是如此,我也无需苛求。根据我对她从小到大的观察,发现她的智商并不低。特别是我回家接她来南山上学时,在路上的那一次考察,更让我觉得我的女儿智商不低。
  老大从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樟树农村老家由奶奶带养。一九七九年暑假,我去老家接她回南山上学。从我们老家要步行穿过一片很大的田野到新余的水北车站乘车。那天,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突然问她:“慧慧,你说我们从家里到这里走了多少路?”
  这个题目既无前提又无数据,对于一个从没上过幼儿园更未进过学前班的六岁小孩来说可谓不易。可是没想到她眨巴眨巴眼睛居然很快就作出了回答:“爸爸,我们走了八里路吗?”
  我说:“你这个八里是怎么来的呢?”
  她好象早已心中有数地说:“我听婆婆说,我们家里去水北有十五里路,是吗?”
  我说:“对。”
  她又指着远处一个很大的村落说:“前面看到的是水北吗?”
  我说:“是。”
  她又问我:“我们站的这个地方离水北有七里路吗?”
  我说:“唔,差不多。”
  她便开心地说:“那我们不就是走了八里路呀?”
  小小年纪能结合周围的环境,把听到的看到的综合起来,灵活应用,准确地解答出这样一个无头无脑的难题,真是让我欣喜不已。
  可是一入学,反差却是这样的悬殊!显然她的学习状态连她本身素质的最低水平也没达到,实在让我忧心如焚。看来,如果现在不下决心采取措施,再拖下去,就有可能误她一生。我想,既然正面教育无效,就给她施以高压,或许能将压力变动力,推她奋进。我再三考虑,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咬牙一试。
  期中考刚结束,我就知道她一如既往。中午一进门,我就问她:“慧慧,你这次考得怎么样?”
  她仍是习以为常地说:“嘿,语文六十八,数学七十一。”
  我火冒三丈,随手抄起早已准备好的一块竹片,掀起她的屁股连抽了七八下,屁股上立即见红见肿,血痕斑斑。打完后我含着泪给她穿上裤子,问:“痛吗?”
  她哭着说:“痛,好痛……”
  我说:“你知道爸爸为什么打你吗?”
  她使劲止住了哭声,呜咽着说:“知道,我不认真学习,没考好。”
  “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今后我好好学习。”
  “你打算怎样好好学习?”
  “期末考试我保证语文考九十五分,数学考九十八分。”
  我只希望她改掉以前的懒散,养成认真刻苦的良好习惯,至于考试成级只要能不断进步就行。不料她把目标一下子提得这么高,我担心到时候她达不到,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于是,我说:“你不要信口开河,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说了就要做到,懂吗?”
  老大说:“懂。”
  我有意让她把指标降下来,于是,自己先往后撤。我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爱抚地摸着她的头说:“慧慧,先别急着说考多少多少分。要认真想一想,能做到就对爸爸说,说了做不到爸爸就会生气的。你到底有什么打算,用纸写好,晚上贴在墙上,期末考试兑现,好吗?记住,做不到的就不要说,懂吗?”
  晚上,她果然写了一张纸条贴在正面墙上:“语文95数学98,没考到就挨打。”
  从此,老大对学习再也不敢马虎。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勤问老师,作业书写工正,答案准确。老师们夸奖说,老大就象换了个人似的。
  我以一个父亲的挑剔和严格,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她的各个方面,发现她确实在变。其行为表现,精神状态,学习效果与过去大不一样。老大的变化给老师带来了高兴,给父母带来了欢喜,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你们看,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我看着她经常掐算时间的那个样子,知道她心里既着急又担心。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对她的学习和考试同样不利。我经常对她说:“老大,别这样,越临近考试,心里越要放松,知道吗?着急和担心对学习和考试都没好处。爸爸知道你这段时间很努力。只要尽力了,即使没考好也没关系。爸爸相信,我的慧慧将来一定能进步的……。”
  期末考试终于到了,她再不是以前那种漠不关心,而是考试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追着老师问成绩。她先找语文老师问:“老师,我的语文多少分?”老师说:“不错,这次考了九十五分。”小家伙眼睛一亮,脖子一歪,高兴地回答一声:“嘿,恰点(方言意为‘正好’)!”她又跑到数学老师那里问:“老师,我的数学改了吗?”老师说:“老大大有进步,这次考了九十八分半。”她又是一声“嘿,还超过半分。”接着就蹦蹦跳跳跑来向我报喜,老远就叫:“爸爸,爸爸,我考到了,考到了……!”
  从此,她信心倍增,兴致高涨。后来一直到小学毕业,每个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同年级全场第一。并在小升初全县统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县城二中少年班。
  我讲述完对女儿的家教过程,问道:“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金老师心太狠,把自己的女儿打得那么重?”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已见。
  有的说,如果不打那一次,总让她六十分七十分下去,肯定考不上大学。有不少学生还能联系自己谈看法。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就是想玩,所以学习总没劲,有时父母打一顿就不敢马虎,学习才好一点。过一段时间没挨打又忘了。不知怎么搞的,就是管不住自己。”还有一个学生这样说:“我爸爸就是要我考八十分以上,最少最少也要及格。没达到就挨打。我实在考不到这么多分,挨了打还是考不到,有时我真想干脆不读了。”
  我接过同学们的话说:“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对我讲了这么多心里话。我希望同学们要充分理解和相信自己的爸爸妈妈。尽管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了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了些,但是,你要相信,父母的全部情感和言行,都是出于对你的爱。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能做到诚实懂事,认真学习,即使成绩仍不理想,我敢肯定,家长决不会责怪的,因为他(她)们知道,儿子(女儿)已经尽力了。
  “谁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考八十分一百分。我以前常说,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大家都高分上大学,这个世界就实在太单调了。正是由于各种不同人材从不同的方面奋发努力发挥各自的长处,才构成了世界的精彩纷呈。我的女儿如果通过努力只能考六十分五十分,我也不会盲目强求。只要她能养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说不定将来在其他方面同样能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这个道理我会对你们的父母讲清楚,希望你们的父母不要为难自己的子女。但是如果因为不努力而误了自己,那就太不应该了,因为你在虚度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一句名言,同学们学过的,是怎么说的?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这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现在不努力就会误了自己一生的!你的父母怎么会不生气、老师怎么会不着急呢。”
  我的话刚完,就有学生发言说:“老师,我想是想学好,就是自己太贪玩,吃不了苦。老师能不能再管严点。”
  我说:“我已经够严了,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吗?”
  这个学生又说:“你也可以象对自己的女儿那样打我们骂我们都行。”没想到这样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居然对我提出这种要求,我真有点感到惊讶。我抽永承的那一鞭,我讲述对女儿的一次家教,居然引出了这样一种效果——这是我希望的,然而又是忌讳的。
  我说:“这种教育方法是粗暴的,不科学的,你也愿意接受?”
  又有学生接过我的话茬说:“你可以打自己的女儿,也可以打我们,我们知道金老师心好。”
  作这种发言的全都是坐在后面的那些个子较高,年龄较大,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发言充满诚意。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求学欲望丝毫不亚于那些优等生!只是从小也许是各方面的原因把他们或逼或拉或引离了正轨,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受欢迎者。
  第二天早读,我一到教室就发现有学生做了一块很精致的板子放在讲台上。既然学生赞成,我就打算使用这块竹片。但我决不轻易使用,用就要用在点子上,用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底线上。用就要用得公正公平公开。
  我公然在家长大会上说:“我会动用这支教鞭打人,怕子女挨板子的就请转班。”家长们没有一个反对,也没一个要求子女转班。我又对学生补充说:“我打板子有轻有重,对初犯的我只能象征性地轻轻一碰,甚至我连一碰也不碰;而对屡犯的我就会重重地一击,这是不是老师不公平?”同学们说,不是,初犯的轻打或不打,屡教不改的重打,应该。
  初中三年,挨板子最多的就是王永承。每挨一次板子,至少这三五天能看得见效果,下次测验成绩就会好一点。我对老师们说:“看来,王永承老爸那桌酒一定会做到底,没得说,我们也要为王永承负责到底。大家齐心协力,拉的拉,赶的赶,使尽办法也要把他逼上梁山。”
  三年下来,还真让他以优良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几年后又一股作气考取了大学本科,终于圆了全家的大学梦。直到今天,他的父母还常对人说:“真是感谢金老师,要不是有幸在他班上,我家永承还不知怎么样呢。”
  我的板子也有抽错的时候。这一次错误是我的另一项课堂管理措施引起的。
  我发现别的班有一种课堂管理办法,觉得很好,就学了过来。这种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每节课的科任教师,下课后,在本子上写几个字评说本节课的纪律情况。其中主要是两项,一是老师对本节课的纪律印象是很好、较好、不好、还是很不好;二是评判依据,如好表现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
  为了让这一措施落在实处,更见成效,我就再发展了一步,给每天值日的班干部一项新任务——详细记录每节课违纪的人和事。如老师指着某学生说:“不要讲话。”值日班干部就要把他的名字和行为记下来。这样,我每天查看纪律情况就一目了然。
  有一天,科任老师的纪律印象写了个“不好”。我查班干部的值日记录,发现这节课记了好几个学生的名字。我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阵,并要求这些违纪学生写出检查。对这种一般的违纪,我只在口头批评,决不会轻易动用竹板。可是,放学以后有人将这位班干部的文具书本扔得满教室都是,有的课本还被踩了几脚,水笔也被踏碎。这个班干部晚上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东西被糟塌成这样,哭着向我报告。
  学生报复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大忌,如不坚决制止,后患无穷。我急忙来到教室,见满地狼藉,便抑制不住激动。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