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在对抗中处于下风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当然是让人十分沮丧的,任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国家比不上其他国家,杜睿也是一样。

杜睿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基础就是双方在正常情况下的作战,当然战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战争打的是什么,第一打的是国力,是后勤。同样水平的条件下,国力强者,战力必然强。《孙子兵法》的核心,不仅仅是如何攻城略地,更是教会人如何认识战争,如何看待战争。游牧民族之所与看起来强大,是因为骑兵作战不依赖后勤,可以以战养战,打了就跑,重在机动,但难持久。在孙子看来,这是一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策略。相应的,农耕国家更注重后勤,也是基于上述考虑的。

第二打的是策略,是战术。中国自东周末年开始,长年累月的战乱,为中国积累的大量的实战经验。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规模,由起初的一场战斗几百人参与,迅速增长到一场战斗有几十万人拼杀。参战人数的的增多,带来的不仅仅是战术上的革新,更是战略上的创新,带来的是大纵深,大迂回,大包抄的作战套路,带来的是围魏救赵等一系列的战略思想。反观欧洲,战争规模由起初的几十人,到后来的万余人参与,在规模上与中国相差甚远,因此欧洲自古以来的军事指挥思想,更多是注重在战术的水平上。

第三打的是科技,是装备。中**队最开始的时候走的也是重甲的路线。一名士兵护甲重量超过七十斤,这就为行动带来的很大的不方便,在战场上反倒会被打的顾头不顾脚。秦朝商鞅改革后,军队脱重甲,着轻甲,反倒可以减小自己的伤亡,对敌军造成重大创伤。此外,远程武器,不仅仅是弓箭,也有努,投石机等一系列的东西。中国古代军队,装备弩的数量,并不少于弓箭的数量。

第四,打的是编制。古代中国的军队,是世界上第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大部分封建王朝,保留的正规军队数量也都是一百万以上,编制明确,有行有伍。反观欧洲,由于长时间的分裂割据情况比较严重,一个封建主手下的军队,往往只有几百人,作战时,根据自己上层封建主的传召,组成一个联合军队,进入战场。这种编制不同,互不熟识的军队,指挥官一旦阵亡,便会立即陷入混乱。

最后是军队的数量,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有32个驻外军团,每个军团大约5000到8000人,一个近卫军团,大约万余人,这些职业军人加一起,满打满算也只有20万人而已。而华夏王朝,每一个实现了大一统的帝国,基本的军队数量大多都维持在百万人左右。

所以说,中**队和欧罗巴的军队相比较而言,最简单的一个对比就是单兵作战能力,欧罗巴的军人要强于中国士兵,但是大兵团作战的话,中**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所有优势,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主动,那么战争的结果就是中**队可能会取胜。

但是,也只是可能?

这个可能首先要建立在中**队的主帅足够优秀,装备足够精良,而且还要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杜睿对西方世界一直不怀好意的原因,很简单,西方世界始终对华夏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杜睿不能不去忧心。

当年杜睿率领船队环球航行,在欧洲的时间是最长的,先是将英伦折腾的天翻地覆,而后又在奥斯特拉西亚解决了那个矮子丕平,最后又在埃及,将拜占庭和阿拉伯之间的战火,挑动的越烧越旺。

杜睿所做的一切,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欧罗巴这潭水越发污浊,消耗西方国家的元气,为大唐一统天下争取时间。

这一次,杜睿谋划着让大唐西征,抢夺埃及行省也是一样,夺去了埃及行省,不单单能削弱阿拉伯帝国的实力,为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实力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双方继续热热闹闹的打下去。

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夺去了埃及,阿拉伯帝国最为强大的马木留克骑兵也就失去了兵源所在地。

马木留克,这个词的原意是“奴隶,或奴隶出身的人”,是目前构成穆斯林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

穆阿维叶继任哈里发,开创了倭马亚王朝之后,为了确保自己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力,首先在巴格达组织了一支奴隶军队,也就是马木留克骑兵,其主要的组成就是塞尔柱突厥人,以及生活在后世突尼斯地区的柏柏尔人。

在历史上,马木留克骑兵后来成为了整个中世纪的穆斯林王朝都使用的主要军事力量,这种由购买或掠夺来的奴隶组成的军队,大概是苦大仇深所以战斗力特强吧。

不过饥寒交迫的奴隶在有国际歌之前就知道应该起来翻身作主人了,马木留克军人利用军权逐渐扩大影响,大刀杆子里出政权,往往能够左右哈里发的拥立废黜。

于是马木留克将军操纵了实权,哈里发仅仅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到了十三世纪,他们在埃及和印度都建立过自己的王朝。

公元1169年库尔德人的将军萨拉丁控制了埃及之后,即在他的军队增加了一个奴隶组成的军,其继任者阿尤布王朝仿效这个作法,大量购买奴隶组成军队以保障苏丹的王位。

肉食者鄙,他们根本没想到就是这些保障监守自盗加速了阿尤布王朝的灭亡。后来马木留克的将军们杀害了该王朝的继承者,建立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王朝,使埃及和叙利亚在这一时期一直处在马木留克和其后裔的统治之下。

马木留克骑兵的强大战斗力是世界都公认的,正是由于马木留克扫除了地中海东岸十字军残余力量,并且同在巴勒斯坦及叙利亚的蒙古势力对抗,才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以免遭毁灭。

这么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杜睿自然不能无视,所以他计划谋取埃及,简直称得上是釜底抽薪,突厥人已经被杜睿重新招降,如今迁移到了内地,未来将逐渐融合在华夏文明之中,如果在将埃及行省拿下的话,阿拉伯人显然就失去了继续征召马木留克骑兵的能力,这无疑会让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实力,遭到严重的削弱。



回返长安的路上,杜睿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越想他越是觉得出兵埃及,对大唐的益处大。

杜睿在思考问题,随行的杜平生等人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打扰了杜睿,等到杜睿发现的时候,已经拉开了很远的距离。

杜睿回头,看着谨慎的杜平生一笑,道:“二郎!上来吧!”

杜平生不敢怠慢,赶紧招呼着护卫上前,紧跟在杜睿的身后,杜平生的马和杜睿的马也只差了一个马头的距离。

“二郎!这次远征埃及,我想让耀设一同随军前往,你觉得如何!?”

杜耀设是杜平生的长子,当初跟着杜学文一起来长安,参加武举考试,得中探花,后来到了薛仁贵的辽东军,这些年来,也逐渐的成长了,已经做到了校尉的位子上,军衔中校。

杜平生闻言,还是不动声色,只是道:“老爷这般安排也好,那小子就是要摔打摔打,才能成才!不在战场上见见血,能成什么大气候。”

杜睿在杜平生的表情当中看不到任何的不满和担忧,要知道杜平生当初可是跟着杜睿一同去过埃及的,埃及的地形,他再熟悉不过了,而且阿拉伯帝**队的战斗力,杜平生也是有过深切体会的,可以说,将杜耀设派去埃及,简直就是扔到了虎狼窝。

“原本我以为你会埋怨我的!”对待杜平生,杜睿一向都很随意,毕竟两人相从三十年了,名义上虽然是主仆,但更是兄弟。

杜平生闻言,忙道:“老爷说得哪里话,将那小子派去埃及,分明是老爷栽培他,小人哪里会埋怨!”

杜睿点点头,看着远处的长安城,突然叹息了一声,道:“二郎!你跟在我的身边也有三十年了吧!”

杜平生想了想,道:“老爷记得不差,算起来,确实三十年了!”

从贞观四年,杜睿被杜如晦的遗孀崔氏赶出莱国公府,到现在已经三十年的时间了,这三十年当中,杜平生始终都跟在杜睿的身边,西进灭了高昌,焉耆,伊吾三国,奔袭薛延陀,灭吐谷浑,征缴契丹,平定三韩,跨海击倭国,纵马吐蕃高原,还有西征大食,环球航行,只要是杜睿参加的战役,都有杜平生的身影。

“三十年了!”杜睿笑道,“二郎!如今连你的侄子都做到了左千牛卫上将军的位子,依着你的功绩,便是出镇一方都无不可,二郎!说实话,后悔吗?”

杜平生还是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憨厚的笑了笑,道:“老爷说得哪里话,这些年多亏了老爷的眷顾,小人才能衣食无忧,老爷对小人全家的大恩,小人纵然是万死,也难报万一,还说什么后悔,再说小人原本就不是当官的料,还是跟在老爷身边护着老爷安全的好!”

杜睿闻言,也不答话,他知道杜平生就是个一根筋的人,一旦认准了一件事,那是九头牛都拽不回来的。

进了长安城,到了宋国公府的大门前,杜睿老远就看见杜平原在四处张望着,见了杜睿,忙迎了上来,拉住了马缰。

“老爷!大公子回来了!”

杜睿闻言一愣,大公子?

杜学文!

杜睿听到长子到家了,也是一阵激动,自打杜学文应武举,离开了杜陵之后,父子两个都不曾见过面,只是间或的受到杜学文的信件,知道他在辽东军团过得不错,几次和通古斯人作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已经坐上了校尉的位子。

当父亲的都会为自己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杜睿也不例外,看着自己儿子功成名就,就是他最开怀的事。

下了马,快步进了家门,刚到正厅就听到了里面的说笑声,特别是杜学文那大嗓门,一个劲儿的说着他在辽东的趣事。

杜睿走进了正厅,咳嗽了一下,众人才注意到他的存在。

杜学文连忙上前,跪拜在杜睿的面前:“孩儿参见父亲!”

杜睿看着,不禁点了点头,不错,身子壮实了不少,性情也沉稳了些,伸手将杜学文拉了起来,道:“好!有些男子汉的模样了!”

杜学文在杜睿的面前,还是像个孩子一样,抓了抓头发,嘿嘿笑着说道:“瞧爹爹说的,孩儿本来就是个男子汉。”

杜睿笑着,拉着杜学文的手坐下,道:“来!和为父说说,这两年你在辽东都做了什么,可曾丢了为父的脸面!”

一旁的安康公主闻言,气道:“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学文刚进家门,你就要说教!也不问问学文在辽东受了多少苦!”

杜睿笑道:“学文既然从了这武事,岂能怕苦,男子汉不摔打一番,岂能成才,将来学文可是要继承为夫爵位的,你总不会盼着他成一个膏腴弟子吧!”

杜学文也跟着说道:“就是啊!娘!孩儿可不怕吃苦,到辽东去,就是为国效力,征战沙场的,要是怕苦那怎么行!”

安康公主见自己心疼儿子,却招来了丈夫和儿子的一致反驳,顿时阵阵气闷,道:“你们父子两个倒是一条心!”

众人见安康公主这个少妇又犯起了孩子脾气,也是一阵笑。

等众人笑过之后,杜睿看着杜学文道:“学文!这次你奉命跟随大军,远征埃及,可准备好了!”

杜学文闻言,连忙拍着胸脯保证:“爹爹放心,这一次去,孩儿定然不会坠了爹爹的名头,让那些大食人好好见识一下大唐男儿的威风!”

安康公主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