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二十八总督-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参与中英谈判的周南回忆:
  9月24日,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这次会谈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谈判,用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定调子”。
  撒切尔夫人一开始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小平同志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他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是中英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当撒切尔夫人提出有人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有可能发生波动时,小平同志指出: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中国政府在作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他严肃地指出: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这次会谈打下了撒切尔夫人的气焰,但她当时并没有接受中国的明确立场。她在北京和香港多次对记者谈话表示,“管理香港的条约,至今仍为国际法所公认,在双方未同意作出其他安排之前,英国将依条约处理香港问题。”中国对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很快做出反应:主权问题不能谈判,要谈判的是如何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
  撒切尔夫人发表了一系列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的谈话,香港的舆论为之哗然。各报纷纷刊登批驳撒切尔夫人坚持英国侵略中国条约有效的理论。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指责她把一百多年前使中国人民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今天的中国人民。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学院和柏立基教育学院等学校的多个学生团体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撒切尔夫人坚持侵略条约的顽固立场。9月27日,各校代表向撒切尔夫人递交了抗议信。他们拉起“侵华条约,不容肯定”的大字横幅,代表胸前挂着写有同样的口号的字幅,在香港布政司署门外进行抗议示威。中文大学和理工学院学生还发表联合声明说:我们不能接受英国首相修改条约的建议,这样等于忍让这些条约,无疑令我们的民族尊严再次受损。香港浸会学院学生会时事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都是不平等条约,应予废除。香港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收回香港是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大公报》、《信报》、《财经日报》、《东方日报》等都发表文章,驳斥撒切尔夫人的言论。
  由于英国政府坚持不平等条约的立场,中英双方第一阶段会谈没有任何结果。香港市面出现了股市猛降现象,不到两周时间,恒生指数以1117点下泻至820点;美元兑港元则以6。1上升到6。7。10月27日,港币汇率指数跌至79。7,为空前低点,香港外汇市场每100美元兑港币694元,创下战后以来的最高记录。股市波动的结果是导致了香港物价上涨,工商业经营出现困难。香港有些居心不良人士,兴高彩烈,以为香港离开了英国统治以后就会完蛋。
  香港经济评论家指出,港元对外汇价走势疲弱,而今每况愈下,主要是英资财团从中操纵,企图借此影响中国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政府并没有被这些人为现象所动摇,坚持一贯立场:收回香港,稳定繁荣。对港英有关人士玩弄这种经济手段的阴谋,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表示,如果香港出现动乱,不排除提前收回香港的可能性。廖承志的话是警告这些玩火者,不要把造成香港不稳定做为对中国施加的压力。
  香港不稳定,中国人固然会有损失,但英国财团也同样要蒙受损失;香港局势不稳定,港府税收也会减少;英资财团们要考虑1997年前后,他们在香港的利益。而事实上英国坚持不平等条约有效论,在国际上只有丧失威信,不会得到任何同情和支持。这些利害关系不得不使英国有关当局重新考虑和确定他们在香港问题上的对策。撒切尔夫人终于将中英谈判权力退交给外交部去处理,给自己找了个可下的台阶。
  以主权换治权
  1982年至1984年,是历史性的两年,是中国人民,特别是香港人民关键性的两年,一百五十年的一块心病,要在这二年里决定它的消除。所以,笔者不惜笔墨,不厌其详地介绍这一消除的历程。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1982年5月尤德上任后,于11月初,专门任命港府原保安司戴宏志为司级官员,协助港督及布政司处理“由于香港前途问题会谈而带来的额外工作”。并设立处理香港谈判事宜的常务司。12月,英国外交部次官鲍斯达访港,提出“让香港作为一方参与谈判,发挥独立作用”。
  1983年,中国政府按照自己的立场,积极为解决香港问题在完善立法、制定治港方案等方面做准备。英国获悉中国已有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建议案,并准备提交人大审议。柯利达和尤德立即返英,说服撒切尔夫人做出“妥协性”安排。3月9日英国首相府会议接受了柯利达的建议。会后,撒切尔致函中国政府,表示英国不反对以其对香港主权的立场进入谈判,只要双方能就“确保香港未来繁荣与稳定所作的行政安排达成协议,并能为英国议会、香港人民和中国政府所接受,她愿向议会建议:整个香港的主权应交回中国”。中国政府作出善意的回应,表示同意尽快举行正式会谈。5月底,中英双方就谈判议程问题达成协议。议程安排先从1997年后怎么办谈起,避开主权问题的障碍,转入实质性谈判,让英国人“不失面子”,“给英国人下台阶”。
  1983年4月1日,香港大学、理工学院三校部分教师组成参观团访问内地。在北京期间先后与侨办、港澳办负责人座谈香港前途问题。他们返港后对新闻界透露,侨办主任廖承志表示,(一)考虑将港人治港定出一个明显的期限;(二)计划草拟一套不违背宪法原则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小宪法”,以保障香港的利益;(三)只要承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支持港人治港,居住香港7年以上,便可算做香港人;(四)香港法制基本不变,但上诉庭将设在香港(以前一直在伦敦)。
  5月,以港府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李鹏飞为团长,张鉴泉为副团长的专业人士代表团访问北京。6月7日,该团送给中央的《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意见书》附本交由香港报纸公开发表,其中心内容是陈述港人治港方案难以维持香港繁荣。6月11日,中文大学学生会举行记者招待会,评论李鹏飞等专业人士代表团的《意见书》的观点,学生会人士认为:“现在就说港人治港不可行,未免言之过早。”
  6月22日,英国女王在国会年会上谈到香港问题时说,“英国政府将会继续就香港前途与中国进行会谈,以期达成一项为本议会、中国及香港居民都能接纳的解决办法。”
  6月23日,香港报纸披露,邓小平在会见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港澳政协委员时表示,中英会谈若于1984年9月尚无协议,中国届时即将公开宣布自己的解决方案。
  6月30日,港督尤德返英与英政府磋商香港问题。7月4日,英国首相发表声明,重申英国政府对香港的承担及寻找英中双方均可接受的安排。
  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同时发表公报,宣布香港前途问题第二阶段会谈将于7月12日在北京开始。
  7月7日,港督尤德自伦敦返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他以总督身份代表香港市民参加中英第二阶段会谈,引起记者的质疑。有记者问他:“你是代表英国,还是代表谁?”在记者的追问下,尤德回答说:“我以总督身分代表香港市民参加会谈。”他说,第二阶段会谈的不同,是有他参加;他重复英国外交部上月底的声明说,关于英国放弃香港主权的报道,纯属猜测。
  针对尤德的言论,7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指出尤德作为英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会谈只代表英国政府。中英谈判是两个主权国家间的对等谈判,香港政府只是从属于英国政府的地方政府,从来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不能与中英两国政府处同等地位;香港绝大多数居民是中国人,港督无权也不可能代表他们。9日,中国外交部通知港英政府,拒绝以“港督私人新闻主任”身份赴京的曹广荣的入境申请,因为曹广荣不在英国政府代表团名单之列。
  7月12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第二阶段第一轮会谈在北京举行,13日结束。双方同意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次会谈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此后,7月25日、26日,举行了第二阶段的第二轮会谈;8月2日、3日,举行了第3轮会谈;9月22日、23日,举行了第四轮会谈。
  香港评论家指出,英国此时的立场是要以主权换治权,坚持1997年后继续管理香港,会谈因而陷入僵局。第四轮会谈结束时只定下下一轮会谈日期。
  黑色星期六
  1983年8月4日,港督尤德参加了第二阶段第三轮会谈后回港,立即召集行政局会议,报告会谈经过。
  9月10日,英国前首相希思访华。邓小平会见他时说,英国想用主权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并要在座的英国驻华使馆人员转告撒切尔夫人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1984年9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方针政策的局面。希思由北京抵港,对记者表示,中英谈判是合理的,相信可以达成两国政府满意的解决办法。结果,在出席港英政府为他举办的招待会上遭到非官守议员的讥骂,指责他是中国的代言人。希思气得中途退席。
  9月16日,港元兑美元汇价狂跌,破八算。
  港府财政司彭励治推说,中国对香港谈判所作的言论及作法直接影响了港币的表现。除非中国在谈判中有明确的表示,否则,港元的弱势将会持续。企图借以蒙骗香港群众,对中国施加压力。
  9月23日,撒切尔夫人在伦敦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声称,香港由于前途不明,正面临重大的金融和政治动荡,英方谈判是为了香港人的利益,英国未从香港拿走一个便士。香港若非地位特殊和有个新界的租约问题,应早已独立成为另一个和新加坡差不多的地区。
  铁娘子这段话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英国到底从中国拿走多少便士,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