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雄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正色道:“青雀,朕有意将你立为太子,但是很多重臣反对!劝朕立稚奴为太子,你有什么看法?”
李泰不顾身上有伤,跪倒在地道:“父皇要是将太子之位交给儿臣,儿臣保证继承父皇的一切朝廷策略,不敢改变!”
李世民道:“你的大哥谋逆,你怎么说?”
李泰迟疑了一下,道:“依本朝律法,谋逆当诛九族。太子大哥自然不能诛九族,依儿臣看来,不如只诛太子,大哥的家人不予追究。”
李世民冷笑道:“你倒还给承乾留下了后裔!但是承乾毕竟是你大哥,你也下得去手?”
李泰低声道:“既然父皇这么说了,儿臣一切听父皇的。”
李世民又问道:“刚才朕说起有人劝朕立稚奴为太子,你还没回答朕,你怎么看?”
李泰咬咬牙道:“父皇将皇位传给儿臣,儿臣死后一定将皇位再交给稚奴!”
李世民心中自然不信,笑问道:“那么你的儿子们怎么办?就说欣儿吧!”
李泰伏地道:“父皇若是不信,儿臣可以先杀了欣儿,保证以后将皇位传给稚奴!”这时李欣笑盈盈的抓着一只大蝉,跑过来要李世民看。李世民看看这个孙子,粉妆玉琢,可爱非常,而自己的儿子李泰,竟然舍得杀了这么可爱的亲身儿子!再看看李泰,满心冰凉,抱起李欣道:“欣儿,跟皇祖父进宫去玩好不好?”李欣自然喜欢,拍着手叫好。李世民抱起李欣,出了魏王府,也不叫长孙冲回去,一起回到了皇宫。
李世民唤来李治和长乐,看看正在和长孙冲玩棋子的李欣,叹口气道:“稚奴,虽然前日你告诉父皇,你四哥曾经威逼过你!但是父皇还是要你当面发誓:一定会善待欣儿!照顾他!”李治莫名其妙,还是跪下来立了誓言。李世民又叫过来长孙冲,让长孙冲也立下相同的誓言,这才松了口气,挥手道:“欣儿跟着丽质吧,你们下去,朕累了!”
长孙冲和长乐抱着李欣去立政殿见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长孙冲说了今日之事,心中雪亮,又可怜这个孙儿,再三叮嘱让长乐夫妇好好照顾他。
夜间,魏征府上。魏征主位相陪。魏王门客韦挺,杜楚客,以及岑文本都在。岑文本喝了口茶水,道:“明日皇上必然会说起易储之事,你们有何看法?”
魏征道:“太子谋反,先定下罪名再说!”
韦挺道:“魏大人差矣!当前急事,是在拥戴魏王做太子!太子殿下之事完全可以让步。”
魏征道:“本官赞同立魏王,不是为个人私欲!除了魏王,只有晋王是皇后嫡出!而晋王殿下性情柔弱,实在不适合做太子!总不成立下吴王吧?那样岂不是将江山还给了炀帝?”
岑文本笑道:“魏大人此言虽然有些过了,不过吴王确实不在考虑之内!魏大人高风亮节,拥立魏王自然没有私心!不过依本官看来,不如明日早朝先紧紧抓住太子谋反一事,力劝皇上严惩太子,皇上必然不答应!那时我等在一起上奏,劝立魏王殿下!”
韦挺笑道:“岑大人老谋深算,此言大善!就这样吧,魏大人,你不会反对吧?”
魏征叹口气:“我反对有什么用?本官一生高风亮节,不想为了江山社稷,竟然暗算起皇上了!大是不该啊!”众人赶紧笑着劝解一番,各自告辞。
赵国公府邸,也是高官重臣济济一堂。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以及关陇一派都在。长孙无忌率先道:“房相,虽然你家房俊和我家冲儿关系很好,但是你我一向不对付!不过这次事关江山社稷,无忌还是多谢你肯来!”
房玄龄拱手道:“小儿辈的事我不管!本相只是为皇上百年后考虑罢了!要是魏王登基,只怕皇上的子嗣不会剩下几个了!晋王虽然性格有些偏弱,不过肯定会善待兄弟!本相不为个人,只为我大唐!”
褚遂良笑道:“房相高义,我等都是佩服的!依你之见,明日应该怎么做?”
房玄龄道:“明日岑文本等人必然全力拥戴魏王,以我之见,我等只需要在‘亲情’二字上下功夫就是!”
长孙无忌抚掌笑道:“不愧是房相!一言中的!皇上眼下最担心的就是百年后兄弟相残,如今我等拥护晋王,可以确保皇上其他子嗣平平安安!”众人又详细商量好了细节,这才散去。





卷二 朝堂风云 第四十一章 尘埃落定(下)
 更新时间:2012522 10:14:33 本章字数:4655

 第二天的早朝前夕,太极宫前的空地上,气氛非常沉重。魏征和岑文本,杜楚客等拥戴李泰的占据一块地方,而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拥护李治的又在另一边,各自低声密议。一些骑墙派俩边买好,中立派如孔颖达老夫子等人,则抱着俩不得罪的念头,俩边都不予理睬。
一般早朝时间都在卯时末,然而今天,李世民足足到了辰时末,迟了一个时辰,这才带上长孙皇后姗姗来迟,立刻满朝哗然。李唐立国以来,从没有皇后上朝的惯例,魏征,孔颖达等人不等进入太极宫,就上前进谏,李世民一概不理,牵了长孙皇后进入太极宫,令人搬了张凳子放在龙椅边上,扶着长孙皇后坐下,这才有内侍宣布早朝开始。
李世民高声道:“今日皇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驾临朝堂,众卿不需多言,要是有要进谏责令皇后的,朕一概不准!”
孔颖达和魏征本来准备再次进谏,见李世民这样说了,只好悻悻的退回去。
李世民见这俩人退了下去,这才道:“今日早朝,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朕就不多说了!你们有什么话,现在就奏上来吧!”
又是魏征第一个出来,道:“皇上,微臣虽然还做过太子殿下的师傅,但是情义归情义,律法是律法!谋逆之罪,罪无可恕!请皇上下令严惩太子!侯君集怂恿太子谋反,理当诛九族,皇上明鉴!”岑文本和杜楚客,韦挺等人纷纷站出来,请求李世民严惩李承乾,以儆效尤。
李世民道:“魏征!你既然记得曾经做过承乾的师傅,怎么没有一点香火之情?苦苦相逼?”
魏征跪下道:“皇上,臣和太子的关系是私谊,而如今臣弹劾太子,是为了公义,如何敢因私废公?皇上!请严惩侯君集和太子,以防后人效仿,以为谋反没什么大不了的!”
岑文本跟着跪下道:“魏大人所言极是!皇上,此时若是纵容太子,如何警示天下人?”韦挺等人也纷纷跪下,随声附和。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脸色灰暗,心中一痛,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长孙无忌几步上前道:“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岑文本道:“赵国公!莫非你要为谋逆之人讲情吗?”
长孙无忌怒道:“是不是谋逆,皇上都没决定!难道你可以代替皇上吗?”
岑文本高声道:“岂有此理,皇上,长孙无忌曲解臣的意思,皇上明察!”
李世民喝道:“吵什么!先听辅机说说,没道理你等再反驳不迟!”
长孙无忌道:“皇上,俗话说君臣父子,自有伦常!皇上不但是承乾太子的君,更是他的父。对于犯错的儿子,教训一顿让他悔改就是!哪有儿子一犯错就要杀掉的说法?”
魏征道:“赵国公,不要强词夺理!承乾太子哪里只是犯了错,分明是谋逆大罪!”
房玄龄接道:“魏大人!本相想说几句话。本相为人,满朝皆知,你认为本相会说违心的话吗?”
魏征道:“房相言重了,请讲!”
房玄龄道:“承乾太子先前聪慧知礼,英明果断,人尽皆知!只是后来被侯君集等人蛊惑,又被东宫不良属官纵容,这才变了样子。依本相看来,这些人有罪,其实皇上也应当负很大责任!”
岑文本斥道:“房相,你怎么敢指责皇上,大不敬之罪!”满朝大臣也都议论纷纷,没想到一向稳重的房玄龄竟然敢指责皇上。
李世民道:“听房相说完!不要喧哗。”连喊几遍,这才安静下来。
房玄龄接着道:“养不教,父之过!皇上没有教好太子,自然有过失,理当承担责任!如此一来,皇上自然要替太子承担一部分责任!皇上可同意臣的意见?”
李世民拍案道:“房爱卿此言甚是!朕也有过,理当替太子承担一些责任!”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赶紧跪下齐声道:“皇上仁慈,此言大善!”其他拥护李治的官员也纷纷跪下附议,大殿里跪倒一片。
魏征高声喊道:“皇上怎么能如此袒护太子?如此如何服众?”
长孙皇后不等李世民回答,盈盈下拜道:“请诸位大臣体谅一个做母亲的心情,给我的儿子一条活路,本宫在这有礼了!”就要跪下去,李世民赶紧上前扶起,满朝大臣也都赶紧全部跪下,口称有罪。
长孙皇后起身高声道:“要是诸位爱卿一定要让承乾死,那么就连本宫也一起杀了吧!”
李世民怒喝道:“魏征!岑文本!你们想要逼死皇后吗?”
俩人身子一震,魏征道:“臣等不敢!既然皇后娘娘这样说了,臣等无话可说,承乾太子可免一死,但是侯君集等人不可赦免!”
李世民见不再要求自己杀了承乾,松了口气,扶着长孙皇后坐下,这才道:“既然如此,这事就这样了!朕下令将承乾幽禁在终南山微明道观,终身不得下山!侯君集等人稍后再议罪名!承乾既然被废,何人可继任太子?”长孙皇后见承乾无事,起身告退,众人恭送出了太极宫。
长孙皇后出去后,魏征道:“皇上,魏王李泰,聪慧多才,素有文采,为天下士人仰慕。可为太子!”
长孙无忌反驳道:“魏王虽有文采,心胸狭窄!而且只知道笼络士人,远离百姓,又将我大唐一干武将贬的一文不值!难道这天下可以靠一干士子去维持吗?外敌来了,难道也不依靠我大唐猛将,派出几个书生不成?”
岑文本道:“赵国公差矣!魏王礼贤下士,虽然不亲近武将,正说明魏王殿下对兵权没有染指之意!对皇上忠心一片,各位说是不是?”立刻有很多人跟着附和,一干武将却纷纷摇头。
房玄龄道:“岑大人,文采好不等于治国也好!再说了魏王和太子是一母同胞,竟然屡次苦苦相逼。要是魏王登上皇位,你等将皇上其他子嗣置于何地?”
长孙无忌高声道:“房相所言极是!晋王殿下性情温和,友爱兄弟,正是太子的最佳人选!皇上,臣等请立晋王!”孔颖达素来讲究孝道,听了这话,连同一干中立派也高声附和,一些骑墙派赶紧跟风,一时立晋王之声稳占上风。李世民问起一干武将,却都是沉默不语。
太极宫内吵成一团,互相攻击对方,抬高自己拥护的王子。李世民心中虽然有了决定,但是见俩派争吵没有结果,也不急着表态。正在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内侍来报长孙冲求见。众人都深感诧异,长孙冲虽然深的李世民宠爱,又是驸马都尉,宗正少卿,不过朝堂之事一直不参与,如今怎么忽然来了?李世民令宣进来说话。
长孙冲手中捧着一副白布,上面依稀可见写了很多字,走上前来跪下道:“启禀父皇,这是众多皇子皇女联名写下的奏折,请父皇过目!”内侍过来将白布接过,呈给李世民。李世民仔细一看,原来以长乐为首,其他自己最喜爱的兕子,李秀,连同李恪幼弟李愔,越王李贞等人一致请求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看完后,让人将这奏折呈给满朝文武看了,这才道:“尽管后 宫不得干政,没有职位的皇子也不得干政,但是这些都是朕的子女的心声!朕怎么会违背他们的意思?此事朕意已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择好黄道吉日,朕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