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1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可以慢慢地协调,达成共识。

    “我还想问牧师一件事情――这个建立神国的想法,是派你来的教会,和你同来的弟兄的一致主张呢,还是你个人的主张?”

    迈克迟疑了一下,斟酌了一番。还是说道,“这不是我们教会的立场。美南浸信会坚持一般改革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神国如今已经不可能在地上建成;但是,我的一些弟兄还有来这里的同工和我意见一致。”

    我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美国最大的教会有这个立场呢,原来只是个人的坚持。

    想必在这个宗派内部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作了反对这个主张的决定。

    看来迈克牧师是个顽固不化的死硬派,和孔夫子一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跑中国找机会来了。

    现在麦轲觉得不是很舒服。因为一边和他讨论这个问题,一边还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如果彼得一样,突然就合二而一了。

    不过这种担心直到他们快结束的时候也没有发生。

    这是麦轲突然想起圣经的教导。约翰福音里面说过,风随着自己的意思吹拂,没有人能知道从哪个方向来,又吹到哪里去。

    他打开英文版圣经,确定了这个教导是在约翰福音的第三章。

    那里说,人可以听到风的声音,却不知道风从哪里来。

    同时,进一步强调,圣灵的工作就是如此。

    我能够从美国来到这里。从现代回到一百六十年前,都是神的做工。我哪里会知道什么时候穿越,如何穿越。我自己再注意,也没有什么作用。

    难道我能决定或者确定风从哪里来吗?

    这时,迈克牧师见到麦轲手里的圣经,不禁愣住了。

    似乎这是圣经,比我用的那本质量好像高多了。

    他就停住不说,又凑近了一些,观察麦轲手里的圣经。

    麦轲苦笑了一声,说道:“迈克牧师,对不起,我没有事先告诉你,我其实也是牧师!我也是被我的教会派到中国来的,我的派出教会是在纽约的长老会教会。”

    他把手中的圣经递给迈克,说道,这个版本是我们长老会自己内部翻译和印刷的,我用的比较熟。

    这次过来,他们所带的所有东西,包括圣经,都没有出版或者生产日期,所以麦轲也不担心被质疑。

    迈克也拿出自己那本,和麦轲的对照看了一阵,确定这真是圣经。

    麦柯这本,纸张的质量不说,那经文的翻译显然技高一筹,读起来特别通顺。

    再看看自己那本,他不由得就问麦轲,有没有多出来的,他想要一本。

    这本麦轲可不能送人了,所以答应他新版印出来以后会给他留一本。

    这时迈克牧师好像刚纳过闷来,抱怨麦轲,道:“你都是牧师了,怎么还让我浪费时间传基础性的福音呢?”

    麦轲再一次道歉。

    他当然知道迈克也是半真半假。

    牧师传福音有人听,是最让牧师高兴的事情,他岂会真生气。

    不过麦轲还是给了他一个充足的理由,说道:“我是牧师没错,可是我的未婚妻还是慕道友,你传福音还是有真正的听众的。”

    这一声未婚妻,听得一直在旁边当优秀听众的那位脸上*辣,心里甜蜜蜜,把头扭到了一边,不敢正视二人中的任何一个。

    “什么?她还不是基督徒,你怎么就和她定情?你不知道信与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吗?”

    这位老祖宗果然顽冥不化!这他也要管?

    不过他也没有错,虽然不是那么绝对。麦轲赶紧摆低姿态,端正态度,说二人的关系只是二人都有这个意愿,还没有正式确定,到那时还有大段时间让她成为主内的姊妹。

    随后,麦柯就告诉他,他有机会去光西内地,问他愿不愿意同往。

    “还有这事?”迈克顿时两眼睁圆,并且放光。

    他在这里可憋坏了!因为光州府把他们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不准越雷池一步。

    能到更大的范围去传福音,是他梦寐以求的。

    他不禁对眼前这个年青人刮目相看。

    这个当然打扰了他对麦轲未婚妻的注意,转而问起麦轲行程和细节。

    而麦轲心里却有自己的思考,我可不敢把我的穿越对象放任不管。虽然一切都是神掌管,我能做到的事情也一定谨慎小心,尽力去做。

    迈克牧师,我的老祖宗,你跟我走吧!

    。


第37章 美舰护驾归航(改)

    第二天起航的时候,迈克牧师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十几位国际人士。

    这个有点出乎麦轲的意料之外。

    他可是只邀请迈克牧师一个人的。

    当然这只是他心里想的,并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既然来了,多几个人也没有关系。

    等迈克一介绍,麦轲心里就乐开了。

    原来这些人除了三人和迈克一样是牧师以外,还有四人是冒险家,干的的是雇佣兵一类的事情。

    另外四个,则更特别了。

    按迈克的说法,是不务正业的。

    在麦轲眼里,他们都是科学家!

    介绍到这四个冒险家的名字,麦轲又乐了。

    这几位历史上都鼎鼎有名呀。

    听听他们的名字吧:哈利,白聚文,克令,以及罗伯特。

    这四个人除了罗伯特以外,他们的名字在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

    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几个人都是真材实料参加太平天国革命的,并且加入了反对满清的长期战斗。其中的白聚文,最后被满清军队俘虏。

    这个清兵对他恨之入骨,不顾他拥有的外国人豁免权,在押解的途中,把他沉到水里淹死。

    因为在多年的交战中,满清士兵和当政的人,被他打得死伤惨重。

    麦柯心中大喜,太好了!我正缺少洋枪队的教练呢。

    那三个牧师肯定是和迈克观点一致,可以让他们参与宣教,只是需要对他们的神国主张予以限制。

    先过来再说吧。

    那四个科学家,麦轲对他们稍微有了一些了解。

    因为迈克做介绍的时候,他们也都不断地毛遂自荐,鼓吹自己多么厉害。

    看来怀才不遇的时间太久了。硬把一个埋头钻研的科学家逼成了一个假劣产品的推销员。

    他们当中,一个是在化学领域有研究,似乎对医药和炸药都懂一些。

    另一位则是枪械专家。心里有大口径枪支的构造图。

    第三位是冶炼专家,已经成功炼制出高强度的钢材。

    最后一位是造船专家。他说他能造出比现在最先进的船只大十几倍的庞然大物来,只要必需的材料齐全就行。

    这样的人多多益善!

    麦轲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同时,对每一位科学家都特别强调,如果他们有志向相同的朋友,欢迎他们全都过来。

    这边还没闹腾完,那边又来了十几个人。

    麦轲一看,是梁发牧师。

    好嘛。你也来凑热闹?

    近前一看,这些人各个背着一条麻袋,里面装的鼓鼓囊囊。

    加上他们都不注意穿着,不认识他们的还以为是丐帮的新进小弟呢。

    麦轲和梁发握手寒暄,然后问他:“老兄你这是哪一出?急匆匆地跑来有事?”

    “是的,有事!我和你讨要奉献来了!我给彼得又是主持婚礼,又是组织教会的姊妹献诗的,你这个大财主怎么连点捐纳都没有呀?眼看你要走,我就找上门来!”

    梁发理直气壮地说。

    “好,好!是我的错!都到船上来。我给你们奉献!你不提,我还真忽略了。”

    麦柯请他们全都上船。

    到了船上,梁发才对麦轲说了他来的真正原因。

    原来梁发牧师传道已经有十几年了。周围方圆四五百公里的宽广地区他都走遍了,在多年的热心传扬福音过程中,他独创了两种方法。

    一个是印制福音小册子。

    他原来的职业就是印刷工人,后来又和领他信主的洋人牧师米怜学会了新方法,可以两面印刷,制作出精美的福音单章。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印刷传道资料,然后背着它们到处散发。

    另一个方法,就是对那些参与科举考试的考生跟踪发放福音资料。

    别管是乡县州府,哪里有考试。他就跟着去哪。

    洪秀全就是这样,在考试期间。收到了他的福音单章,接触到了基督教信仰。

    他把整个心思都放在把福音的传扬上面。致力于把福音范围扩展到更远的地方,尤其是光西的溪江流域上游。

    所以,他一听到可以去光西内陆的消息,马上就把光州当地的教会事务交给自己的副手,带着自己的十二个学生,赶了过来,要一起去吾州桂港一带,开拓新的福音禾场。

    这也是神的一项关键预备吧,麦柯想。

    这些意志坚定,信心成熟的牧师,是将来的太平天国众民和太平军众将士纯正信仰所必须的。

    麦柯表示热烈欢迎看!

    几只牛角“呜呜”地吹响,彼得的座舰起航了。

    十只高大的海盗船围在四周,更外面的是船帮的船只,密密麻麻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只。

    不仅如此,甲板以上的部分全部用大块苫布盖了起来,远处看,和大型货运船没有区别。

    这是外*舰第一次开进了两广辖区的内河,同时也是外国传教士深入内地。

    不过表面上都是按着麦轲和叶巡抚商量好的方式进行的。

    看着逆流而上的船队,逐渐远去,在临江而建的一座三层小楼里,隔窗外眺的两个人,叹了一口气,转头来到桌子旁边坐下。

    这是曾国藩和叶名琛一对好友。二人都与麦轲有过一番交往,既有所触动,又充满忧虑。

    所以,二人借这次相见的机会,一直在筹划对策。

    “崑臣兄,非我背后臧否,那光西巡抚郑祖琛不是靠得住的主,现在的官员都是得过且过,甚至无事生非,有事又唯恐避之不及!郑抚台对付差事尚可,遇到变乱,恐怕就束手无策了。”

    曾国藩首先开口。

    这二人对两光的事务都很熟悉。这个地区向来是变乱丛生的地方。

    反抗,民变,匪患。那叫一个此起彼伏。

    这些虽然也造成了不少麻烦,在这二位看来。都不过是癣疥之疾。

    因为他们既没有鲜明的主张,也没有严密的组织。

    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可是现在有了基督教!

    曾国藩和麦轲交谈以后,又把所听到的基督教信仰梳理了一遍,还不时地翻阅圣经查对一番。

    圣经的文字对老曾来说相当容易理解,四书五经都融会贯通的人,理解圣经的文字自然不在话下。

    结果,他进一步得出结论,这个信仰非比寻常!

    不但有一套自圆其说的体系。而且立意深远,根基稳固。

    甚至比他一贯坚持的孔孟之道更高明。

    这个高明之处,就是非常明确的提出神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根基性立场,人所有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都要以神的旨意为准则。

    这个准则是绝对的,不容争辩的,不用解释的,也不能更改的。

    如果只看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