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麦轲招呼大家坐下,一边休息,一边吃些老树献礼的干鲜水果。同时,麦轲要和几位主要负责人借此机会商讨天国将要在这里的发展蓝图。

    麦轲叫洪秀全、斯文、曾玉珍、傅长龙过来,坐在一起,要求大家一起对如何布置天国的长久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原来就定好要建在这里的改造系统以及戒烟所不用多说,只要确定地址就行了。麦轲建议这两个机构都建立在左边,二者相邻。

    同时提议把这个戒烟所作为医院的一个部门,而不是独立的一个机构,如同原来预想的那样。这个医院要建成总后勤医院,将来所有的伤员和全国的严重病人都集中到这里。

    除了医院治病以外,还要建立一个医药研究所,专门研究高效的,或者是新兴的药品;比如戒烟戒毒的用药就由他们研制。

    与这个研究机构配套的就是制药厂。负责医药原料的收集和所有新兴医药的制造。其中中药、西药、中西混合药都有专门的厂房设备和人员负责。

    洪秀全提议:“我们是不是也如同科举一样,专门通过考试招收一些中医大夫?”

    麦轲马上赞成,心里觉得这老洪弟兄果然是有过科举考试经验的人,才会很快就会想到这个召集人才的方法,不愧是神早就预备好要大用的全面人才。

    斯文就更想得更远了:“还不如我们自己弄个书院,专门找人给他们教授中医课,培养自己的大夫呢!”

    众人纷纷赞同这个措施,于是就决定再加一个教育机构,自己培养造就天国所需要的大量医护人员。

    本来按斯文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中医书院。麦轲考虑到正规化和将来交流的方便,干脆一步到位,就定名为“天国医学院”。

    医学院暂定三个系:中医系、西医系、综合系。每个系里都有两个主要的专业:医治专业和医药专业。

    这样,医院、研究所、制药厂、医学院四者齐备,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天国医疗系统。

    这个系统责任重大,事务繁多,需要有人具体管理。麦轲在思考这一块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全面负责的人选。于是大家决定了硬件建设以后,就提议由斯文负责所有相关工作的开展。

    其实斯文对这一块许多事情也不清楚。听了麦轲的建议,唯恐自己不能胜任,进而耽误大事。麦轲答应给他找人帮忙,必要的时候自己也可以紧急援手。斯文这才一咬牙接受这个任命。于是,斯文就有了新的头衔:天国健康部长。

    有了主管以后,又任命了两位副手。一位是傅长龙,他反正属于这块的,可以在具体事务上帮忙。于是,这位被旧制度报废了前破落地主,荣任天国健康部副部长。

    另一位是黄玉琨,虽然他是监狱狱长,由于他的讼师功底,对建立必要的系统根基还是有帮助的。同时,斯文还是他的丄人部犯人的副部长呢。这样,前讼师也荣登天国副部级高位。

    负责人安排好,麦轲就不管了。所有相关事宜都由任命的负责人去安排。具体需要的建筑物资以及钱财,一般也是自己解决,解决不了了的,再找麦轲。

    麦轲目前不着急钱财。他有两个强大的储备。一个是他自己心上人宁静蕊掌管的光州产业;一个是黑龙潭山洞里他发祥的十几洞银子以及其它珍宝。

    同时,他心里还有一个更好的期望:既然“灵犀一动”能开山修路,难道不能建屋造楼吗?也许我“灵犀一动”,那边大楼就拔地而起呢。

    接着,议题就转到改造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大家都知道,也看过已经对不同的犯人使用过的个体禁锢系统,但是作为一个物质存在的全面系统,大家还都一无所知。

    于是,麦轲就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这个系统的构想。

    这个系统是一个十九层楼高的建筑。和一般的建筑不同的地方是它主要是在地下,地面上只有一层,其它十八层全部在地下。

    也就是说,犯人是从第一层进去,然后如果改造结束,再从第一层出来。进去以后大多数都在地下一层。这一层可以无限扩大。

    如果呆在第一层的犯人犯罪意念增加,他就会自动地堕落到地下第二层;如果他再继续增加犯罪意识,就接着往下掉,一直继续掉到第十八层。

    被禁锢在底层的犯人,只有悔改消除犯罪意识,才能返回高一个层次。否则,永远呆在底层,没有别的出路可以摆脱。

    这种监禁的特殊性在于从心思意念上鉴别犯罪并相应予以惩罚。从地下第一层开始,对犯罪者惩罚是提高温度的方法练造其灵魂。地下第一层比地上第一层的常温高五度,摄氏度。

    地下二层再提高五度,就是一共提高十度。以下依次类推。也就是说,到了地下第十八层,所增加的温度就是九十度。如果地面是三十度的话,最底层就是摄氏一百二十度。

    这种煎熬只是灵魂受苦,而不会损害身体。因为惩罚的根据是他有了犯罪的思念,所以惩罚也是用非物质的方式进行。

    同时,一个人的罪念是否增加,不是靠人去判断,而是系统自动完成。

    这个改造系统会随时监督和测量。它可以精确地衡量人的罪恶感有多大,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结果一出,系统马上采取相应的惩罚或者奖励。

    惩罚就是往下掉;奖励就是往上升;没有变化则原地不动。


第91章 壮哉天工开物

把医疗系统和思想改造系统这两个项目讨论确定以后,麦轲吩咐黄玉琨和傅长龙到原野的南部实地勘测,确定不同机构的不同地点,最好画出图形来。

    然后麦轲对曾玉珍说:“看来烧炭人的生涯是结束的时候了。因为你们砍伐树林的区域已经到达这个基地的防御地带。防线里的林木是绝对不能动的。”

    麦轲觉得都不必涉及水土保持,单单为了保卫这个后方基地,也有充足理由停止乱砍滥伐。

    曾玉珍听罢点点头,表示理解。

    “除了已经交给张远参与军事训练的,你们大约还有多少人?如果不烧炭,有什么其它事情可做?”麦轲继续询问。

    “我们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农活,三分之二的时间烧炭。如果停止烧炭,大部分人可能要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了。”

    其实问题比这还严重,因为老曾没有算那些参与训练的人。他们也不可能一年到头训练或者有军事行动。这样,如果不烧炭,起码得有七成的劳动力没有事干。

    而没有事干,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以前祖祖辈辈依赖烧炭,然后卖出,获得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周围的富户是他们稳定的客户,因为他们都喜欢这里的优质木炭,火旺烟少,没有气味。

    “我看这样,除了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行动的人以外,所有烧炭人和他们的全家,都统一搬进这个基地。然后把他们一分为二。

    “年富力强的人,组织成为矿工,将来我们会有大量的采掘工作。”麦轲心中已经计划,起码煤和铁两项是必须尽快采掘的,没有钢,等于没有工业。作为穿越人士,不建立起比较可观的工业基础,是无法完成穿越任务的。

    “什么是矿工?”曾玉珍好奇地问。陈独秀和斯文也是满面询问。

    “就是挖个洞到地下,把需要的东西开采出来。”麦轲举个例子,“例如打井,就是在地上打个洞,把水取出来。而矿工的目的不是取水,而是取矿物,比如银子。”

    麦轲正不知道如何解释他心目中要挖的媒、铁、石油等等,突然想起当时银子已经比较普遍,而银子就是从银矿中取出,就用它作为比喻。

    曾玉珍觉得这烧炭和挖矿还比较接近,因为当地管做这样事情的都叫“窑工”,于是点头同意这个安排。

    根据麦轲的计划,余下的人就参与农业和服务业,反正这里将来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和各项服务,不虞无事可干。

    洪秀全和斯文都同意这个方案。斯文又提出等这些原来的烧炭人搬进来以后,在原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建立一个军事据点,作为保卫基地的外围。

    这个主意麦轲十分赞同,尤其是听斯文讲,他以前去过那里,烧炭人现在的居住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山寨,军事价值非常高。

    这时洪秀全提出,现在的圣经印刷厂只是临时设立在金田村,是否考虑一并搬来。麦轲也认可这个考虑,只是担心污染问题。印刷本身造成的污染并不大,要命的是造纸。

    麦轲把这个担心说出,大家一致同意不要弄脏了这里的环境,尤其是河水。其实除了麦轲以外,大家的环保意识基本没有。

    所谓的保持环境的清新干净,主要是敬畏神的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是神给他们特殊的恩典之地。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造纸厂和印刷厂分开。只把印刷厂搬到这里来,在这个得到充分保护的环境里印制圣经。

    大家还议定,在与医药系统面对面的的北部原野,建立居民楼,除了犯人和参与戒除烟瘾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都进入居民楼居住。

    与此同时,也在那里建立起公共教育系统,配套各种服务设施。

    公共教育系统,按照麦轲的规划,就是小学一到六年级,中学三年,高中三年。所有人都必须完成十二年基础教育。

    然后进入职业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最后是研究生。到研究生这个程度,有两个方案:或者学完研究生课程拿到硕士学位,或者硕博连读,拿到最高学位。

    所有这些讨论后形成的决定,都被记录在案。负责记录的是斯文指定的一位丄人。据斯文介绍,这人如果从学问上讲,和斯文不相上下。就是有点书生气太浓,做事的时候没有必要的灵活性。

    “怎么样,要不把他留下给你当秘书?”麦轲结束的时候,看这个名字叫做伊书文的丄人记录的非常好,不但字迹清楚,而且逻辑严谨,速度极快。大家的话音刚落,他的笔也停下了。这可是墨笔写的蝇头小楷!

    这样的人才如果只是当个武夫,就不免屈才了。麦轲既然知道了情况,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神造每一个人都是有这个人特定用途的。

    “什么是秘书?”可惜斯文没有接触过这个词,一时没有体会到麦轲的用心。

    “就是文书啦。”洪秀全旁边解释。他和加文等人接触比较多,所以对这个术语有所了解,当下给斯文当起了老师。哈!终于遇到一个比我还不懂的人。

    “对。”麦轲肯定了洪秀全的说法的同时,也指出二者的不同:“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负责文字的处理。秘书的重大不同是他要帮助你处理日常事务,甚至你生活上的琐事。

    “你的所有重大事情都经过他的手运作,因此他就是你最信得过的人,也是关键时刻能帮你忙的人。所以,一旦你的官位提升了,如果你不是带他走的话,接替你最好的人就是你的秘书了。”

    “这样啊?”斯文对伊书文不是太满意,他觉得这小子的机灵劲比他期望的程度差得太远。不过,似乎暂时也找不到更好的。

    而斯文对他满意的地方什么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