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重生记-第1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克愕然,甚至是有些惊悚,付正义也觉得他似乎是被吓坏了,笑着端起了酒杯继续说了下去。“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上市,我需要拥有决定权,OK?”
  似乎只有这个要求才是“不出乎意料”的,尼克松了口气连连点头。“OK!OK!你说了算……”


第1711章 猪一头
  通过手机里的软件就可以叫车,而且等候的时间也远比站在大街上招手要有效,显然对于顾客而言、是更加的便捷了。
  Uber看起来只是个挂着高科技牌子的叫车公司,可一旦任何一个拥有私家车的车主都能通过这款软件做生意了,那对整个出租车行业所造成的伤害也就会变得显而易见的。
  不过在这种伤害显性化之前,如何吸引非出租车司机们加盟,如何让习惯通过电话叫出租车的客人们改变原本的叫车方式,则是最先要解决的难题。
  原本是经营互联网程序的尼克,虽然对于管理一家公司是驾轻就熟的,但他显然还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的。
  将原本在智能手机获得了普及的年代才诞生的产品、在全美智能手机保有量还不到百万台的零七年的九月底推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显然很难迅速搭建起有效的平台,让司机跟顾客都能够获得满意的。
  “那也就是说,要想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我就需要先想办法提升唯知智能手机的销量?”请人吃了一顿饭,结果原本游遍全球的计划不但泡了汤,还需要立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尼克虽然并不排斥这样的生活、可他在回去想了一整个晚上、在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整理出来之后,也就很容易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打个比方,就像是我现在想喝口水、但却需要自己动手先挖出一口井来吗?”
  “宾果!你说的相当正确。”
  清脆的响指声、通过手机的扬声器让尼克差点郁闷的要哭出来了。“付!你不能这样对待我!我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营销一窍不通!亚马逊也在销售你们的手机,你们在全美还设立了四百多个唯知手机的体验店,就连我住的小区里都有一家,唯知手机的销售体系应该是完整且健全的……”
  “苹果手机是采用合约机的方式在销售,美国通讯协会和一些官方机构正在对唯知手机进行施压,无非是要求唯知手机在美国建立工厂、又或者是提高第三方渠道的销售费用,而电讯公司给唯知手机开出来的条件、更是苛刻的很,我宁愿将这部分利润让给普通的用户、也不愿意让美国政客和什么协会的那帮人觉得唯知手机软弱可欺!所以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环境相对宽松的城市进行试点,以旧换新也好,一美分购机也罢,总之最终要实现一个目标,那就是完全改变人们的生后方式,最终顾客只需要按一个键,五分钟也好、八分钟也罢,嗖的一下,一辆外观整洁、内部干净的车就会如期出现在顾客的面前……”
  “哈!改变‘生活方式’这句话我很喜欢!我会将这句话作为宣传语的,”尼克兴奋了起来,但紧跟着可就话锋一转。“不过还有个问题,只要平台上线开始运营、美国出租车管理部门就一定会察觉进而来找麻烦的,纽约现在一张出租车经营牌照的价格是几十万美金,每辆车上缴的规费不但养活了三百过个出租车汽车公司,还养活了三万多出租车司机以及司机的亲属和子女们……”
  “那就让出租车司机也变成Uber的司机啊!”
  尼克愕然。“什么?这怎么可能?”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没想到尼克也有犯傻的时候,付正义乐呵着继续说了下去。“烧钱这个词儿,你不陌生吧?”
  “请说下去!”
  “苹果手机的售价是499到599美金,如果让顾客们知道,通过Uber所购买的唯知手机费用可以冲抵Uber服务的费用,那么顾客是否愿意尝试一下去改变原本的‘生活方式’呢?”
  “应该是没问题的!”
  付正义继续。“那么如果让出租车司机们明白,他们更换唯知手机的费用、将会依照他们接单的数量由Uber进行全部返还,甚至出租车司机们的每一单利润都会比原先增加,那么你觉得出租车司机、是否愿意去使用唯知手机并且加入Uber呢?”
  尼克这下子可就明白了,心悦诚服的道。“Justice!你是个天才!”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是无可抵挡的,你现在所需要考虑的就是选择一个出租车管理部门相对比较开明的城市,试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再根据市场反应进行扩张,最终的目标就是让Uber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颠覆出租行业原本的固有模式,让司机获得更高的收入,让顾客更容易叫到车……”
  考虑了一整个晚上,尼克对于Uber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同样疑问也是相当多的,以类似于“合约机”的方式推广唯知手机、这在他看来是必然的手段之一,可无论是让利给更换手机的顾客、还是让利给出租车司机,Uber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盈利的,烧钱是手段并非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企业的利润该在什么时候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是零七年,已经不是世纪之初互联网公司会盲目四处烧钱的时代了,互联网企业如何盈利、如何兑现利润,即便是亚马逊模式的企业都开始盈利的大环境之下,尼克不认为Uber可以依靠长期烧钱的模式获得市场、获得成功,更何况还需要随时准备面对出租车管理行业、出租车公司以及出租车司机们的索赔诉讼。
  不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尼克是不会直接说出口的,他明白所有的问题若是都让对方给解决了、那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因此在将某些敏感问题暂且撇开之后,摆在眼前的就是选址的问题了。
  “洛杉矶!那里有好莱坞、那里有大量的游客!旧金山!那里有硅谷、那里有斯坦福大学!都是有着一定人口基数的……”
  洛杉矶跟旧金山的出租车起步价不算高,尼克稍一琢磨也就唯有叹气了。“Justice!我觉得你就算是选择一头猪来担任Uber的首席执行官,也是会成功的!”
  “所以,你需要更努力些才可以……”


第1712章 本质差异
  周末,纽约大学的校园里宁静但并不冷清。
  高达三分之一的外籍学员,让纽约大学校园里的长椅、绿地、树荫下有着许许多多非美裔身影,高企的入学门槛、昂贵的学习费用、繁重的课业,让这里也就的不同于国内高校普遍性的疲塌和散漫。
  那个晨跑之前就待在湖边看书的内地的大学生、似乎因为抵不住困倦的袭来躺倒在长椅上进入了梦乡,让打赌对方是在看闲书的米莎莎、输的心服口服却依然还是耿耿于怀。
  见他挂断了电话便收起了手机,米莎莎听见李雪瑶在感慨“一只猪”也能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言论也就凑了过来,了解完情况也就奇怪道。“付老师,对方说的好像也并不错啊,你相当于是将一整个已经有了实施方案跟细节的企业交了出去,这样的企业你随便组建个团队也应该能搞定的吧?”
  “美国的风气表面上看是开放的、是公平的、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美国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在重新划分着阶级,‘知识很贵’的道理、我觉得你这个学经济的应该远比瑶瑶明白的更透彻!”
  “这个倒是事实,导师给我的课题里中就有关于教育方面的,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看起来似乎都是费用低廉、效果同等,但实际上进入名校就意味着人脉的丰厚、就意味着圈子的扩大,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过几十万美金,除非具有特别的才华和格外聪慧的大脑,否则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最终还是会沦为蓝领的,更别说什么读研、读博、成为博士后了……”
  “知识无价,但学习并掌握知识的过程则是代价高昂的,”付正义指着那躺在长椅上的印度裔学生说。“美国人正在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调节,这跟国内正在盛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辞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异的,美国并不完美,实际上在剖开其内在本质之后就会发现,这里的阶层固化程度比国内可能还严重,政客世家是存在的,财阀也是存在的,而被广泛宣扬的‘美国梦’、则正在无声无息的消亡着,不过在美国的大学里是需要真的去努力学习的,即便是美国的二流大学、也绝对不允许学生们采用什么手段去获取学位,这跟在国内考上大学就可以谈恋爱、就可以放松、就可以享受四年的象牙塔生活是不一样了,读研、读博的则需要真正沉下心去进行研究、进行思考,最终在学术方面取得突破……”
  米莎莎点头、一脸的赞同。“是啊,这两年优秀毕业生不愿意回国发展,而单纯为了镀金而出来的学生回去了也是浪费资源,此消彼长、最终造成了国内跟国外对大学教育的看法竟然产生了本质上的差异,说可悲都已经算是宽容了……”
  “有一对从事材料研究的博士后夫妻,抱着报效祖国的理念想要归国,十多个省市的科研所、研究机构想要接收,但即便是加上省市级的补贴和奖励,也不过就是给出了八万的年薪、七十平的小公寓,孩子入托、老人照顾都是无从谈起的,这一对博士后在美国住的是两百平的乡间别墅、开的是二手奔驰,孩子入托不需要考虑费用、不需要考虑接送,小学、中学更是可以看得见可供选择的好学校,最终这一家被唯知研究实验室给请过去了,住房、座车、孩子的教育、年迈父母的照顾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虽然不能让这对夫妻获得跟在美国完全一样的生活,但最起码可以让夫妻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无须为了生活琐事而分心……”
  付正义同样有些感慨,体制这个词儿,有的时候是沉甸甸的、是无法避开的,按部就班、论资排辈这些职场上的陋习,并不能因为唯知系的出现和存在就得以扭转,虽然他确保了每一个唯知员工都能够分享企业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但也仅此而已了,十数万唯知直系员工、上百万依托于唯知系而努力工作的配套企业和供销企业的员工们,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获益,但更多、更广泛的区域,即便是以唯知系的庞大和强悍而言,还是鞭长莫及、只能是徒呼奈何。
  “付老师,唯知系给的条件真的是很不错了,来纽约之前索邦大学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讨论贴,讨论的内容就是毕业了回国该选择进入唯知的研究所、还是留在法国的问题,参与讨论的可都是些博士生,好些还是获得了工作邀请、年薪不低的呢,有一个帖子我记印象特别的深刻,那人是研究高分子物理的,英、法、德的研究机构都发出了邀请,但最后他说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回来先看一看再说,说学以致用是从小就被灌输进骨子里的,但问题是学有所成、最起码也要能生活的稍微有点尊严、总不能拖家带口的回了国之后,需要老婆上班挤公交、儿子上学只能进最差的……华人们在国外被欺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谁不愿意回去报效祖国啊?但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总归是需要面对的……”
  “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我也不是太理解你对这个尼克为什么这么照顾,”因为话题有些沉重,即便是正午灿烂的阳光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