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春深-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醌c她以前在青神被五房的庶兄带着好些族兄轮流蹂…躏过,长房把那些人都杀了,尸骨无存,提…也不许人提。可是,谁不知道呢?她被那许多男子——?”

    “啪”地一声,苏瞻浑身发抖,放下发麻的手,看着匍匐在地上不停笑着的王璎,嘶声道:“此生我都没有见过恶毒成你这样的女子!竟敢污言秽语坏阿玞的清白名声!”

    他慢慢抬起头,他不能乱,他不能乱!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在。阿玞的清名,绝不允许毁于这个毒妇之口。

    苏瞻环视了一圈堂上众人,目光从孟建程氏九娘十一郎脸上扫过:“阿玞十五岁嫁给和重,清白之躯,天地可鉴。不容这疯妇诋毁。表妹谨记在心就好。”

    孟建和程氏赶紧点头,垂首不语。比起王十七娘因嫉恨竟然在苏瞻眼皮底下害死王九娘,他们屋里这外室的事算什么。程氏忽然一个激灵,她当年也收到过表哥送的蜜饯、茶叶,收到过他写的贺芳辰,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对表哥最初的爱慕之情是不是和十七娘一样,因为他温和笑语,因为他殷勤体贴。后来她看到表哥对苏五娘的笑,才明白不一样在哪里,她哭了又哭,也因此做过混账事,她常梦见苏五娘,她害怕。程氏不敢再看十七娘,也不想再看蜷缩在旁的二十四娘,只抓紧九娘不放手。

    “来人。”苏瞻轻唤。外面守着的章叔夜带人进来行礼。

    “将她送进后院的家庙,派两个婆子看着。”苏瞻指了指地上地二十四娘。

    他又冷声对孟建道:“叔常,你们一家先去西花厅稍作歇息。”

    九娘挣了挣,她看着地上一个笑一个哭的两个女子,都是前世她的堂妹。她还是被程氏拖着去了。她回头看苏昉,苏昉正看着王璎出神。

    正堂上再没了外人。

    苏瞻朝苏老夫人深深一揖:“十七娘已疯,还请母亲代和重教养二娘,儿子不孝,有眼无珠,被她蒙骗多年,害死阿玞,悔恨不已,只恨无回天之术。只能劳烦母亲了。”苏老夫人掩面哭了起来:“阿玞死得太冤了——和重你也太苦了!”

    苏瞻慢慢转向苏昉:“阿昉,爹爹错了。是爹爹错了。你要报官便报官,都由你定就是。我对不起你娘,对不起你。”

    娘说得对,阿玞太冤,他太苦。阿昉更苦!他竟糊涂成这样,他信了十七娘,四年前又信了她一次,是真信还是不得不信?他不敢不信!他不敢相信一个十多岁的小娘子会因妒忌因情爱去害自己已经垂危的家人,他把所有的相信都寄托在高似身上。无毒,少药,怪不得高似都查不出,怪不得阿玞时好时坏,怪不得他毫无所察。他和害死自己最心爱之人的凶手竟然做了近八年的夫妻,还生育了一个女儿!

    阿玞!魂归来兮!你回来!阿玞你回来啊,求你魂归来兮!打我骂我唾弃我嘲笑我吧。

    苏瞻合上眼,浑身颤抖着跌坐至椅中:“是我害死了阿玞!我万死难辞其咎。阿昉,是爹爹错了。”

    “爹爹纵横朝堂,恐怕忽略了吕雉之妒,武后之毒……”四年前苏昉还略带稚气的声音在苏瞻耳边振聋发聩,似滚滚雷声。

    芳魂已渺,徒留悔恨。

    苏昉看着瞬间苍老了许多的父亲,强作镇定的语气掩不住他悲痛欲绝悔恨交加。他再看看依旧在痴笑的王璎,哭泣的祖母,黯然道:“母亲沉冤得雪,在天之灵恐怕也不愿看到苏家因此蒙羞。阿昉也不愿母亲的清名沦为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她既然已经疯了,还是爹爹看着处置吧。我不打算报官。”

    苏昉深深行了一礼,昂首往外走去。母亲的死因终于水落石出,害死她的人也已疯癫。可是母亲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父亲他,此生也再也回不去了。他,苏昉,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亲和那个妹妹。

    泪水终于汹涌而出。苏昉站在廊下,抬起头,天上蓝天依旧晴朗,白云依旧悠悠,廊下的画眉鸟依旧婉转吟唱着。

    云就是云,泥就是泥。阿昉,挺直腰往前走,不要被泥里的人绊住。

    好,娘,没有什么能绊住我。

    我要去四川去眉州去青神。拿回外翁送给我的中岩书院,去找找那里究竟藏了什么,让那许多心怀叵测之辈不肯罢手。我要去看看。外翁,你留下了什么?

    大门处的鞭炮响了起来。礼部官员和宫中天使到了。

    百家巷苏府敞开大门,不过短短几个时辰,已然翻云覆雨,物是人非。

    正堂上,被押走的王璎,笑声依然绕梁。苏老夫人看着苏瞻一步步走近,缓缓跪在自己膝边,一双多情温柔眼中无尽悔恨。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鬓发,这几年已经飞了星点寒霜。

    “不怪你,和重。不怪你。”苏老夫人低声道:“你别太伤心了。事已至此,得好好和阿昉说清楚才是。娘知道你的,后宅阴私防不胜防,不怪你。”

    苏瞻木然摇头:“不,娘,怪我,是我刚愎自用,是我偏信则暗,是我有眼无珠,是我自以为是,都是我的错。我没脸对阿昉,更没脸死后去见阿玞,我当黄纸覆面,稻糠塞口,披发赤足——!”

    苏老夫人一把抱住他哭了起来:“你胡说什么!你胡说什么!阿玞一直爱你敬你助你帮衬你,怎会怪你!你好好的,和重,你要好好的!还有阿昉呢。”

    章叔夜沉稳地声音在屋外响起:“禀告相公,宫中又来了天使。官家急召您入宫。西夏两浙路的两份急报一个时辰前刚刚快马送入都堂。”

    苏瞻挺直了腰,拍了拍母亲的手臂:“儿子先进宫去。娘,家中还请您多看顾一些。”他掸了掸绯色公服微皱的下摆,理了理宽袖,往外而去。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人皆有之。不缺他苏瞻一个。苦海无边,回头无岸。如果这就是他苏瞻的命,他受着,他只能受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从张子厚延伸到地域男性陋习讨论。子厚恐怕想不到。

    我也有些吃惊。不过很赞同书友彭彭的话,女性自身强大是王道。

    我们和原生家庭分离彻底,拥有独立人格和魅力,能养活自己,能自由选择,足够精彩。男人永远是锦上添花,就不会太伤心太被动。

    不负责任狗粮一把:

    我对户主说:你对我的好,是那种我杀了人你也会帮忙埋尸体的好啊!户主想了想:也不是,是你杀了我,半截的我还会自己走到自己帮你挖的坑里的那种。然后他得意洋洋问我有没有日本式的暴力血腥美感……我顿时就没有感动了。

    刚刚回到魔都不久,已经有过年的氛围,堵。其实每年春节都喜欢在马路上转悠,因为车少人少声音也少了。感觉想一座空城。

    太快了,竟然要过年了。进入寒假期的人都没有时间概念。只能混一天乐一天是一天。

    晚安各位天使。最近的书评太给力,很开心。谢谢你们!还没摸到电脑……

 第117章

    九月底的赵夏之战,传来渭州大捷。

    太尉陈青之子陈元初率领三千骑兵,从秦州突至,夜袭西夏大军后营,一杆银枪三进三出,杀入西夏中军,连杀七将,重创夏乾帝本人。

    西夏三天退兵一百里,梁皇后垂帘听政,上书求和。十几日后剩下的西夏五万大军已乖乖退回了韦州。官家大喜,召陈元初进京封赏。

    十月中旬,陈元初入京当日,万人空巷。他一身银色软甲,颈系红巾,不戴头盔,一头乌黑长发随意用一根红布扎着,随风而舞。一张无瑕的俊脸和他父亲陈太尉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却眼角含情,双眸带水,嘴角带笑,春…色无边。汴京城的男女老少十几年都没见到过陈太尉和燕王殿下一丝笑容,哪里禁得起他这般春风撩人。不过几霎,这支进京受封的秦凤路两百多员精兵强将,就差点被路边纷纷投掷来的香包熏晕了。

    陈元初来者不拒,甚至随手解下身上红色披风,策马靠边,笑着兜了一披风的女孩儿心意,倜傥风流得不行,有两个小娘子激动得差点当场晕了过去。他还朝着小娘子们频频招手。

    一条御街还没走到州桥,太初社东阁社的小娘子们已经合在一起成立了元初社。陈元初前脚刚进宫,外头那“汴京四美”的座次已经尘埃落定:陈元初、赵栩、陈太初、苏昉四人,当以元初为魁首。官媒们更是纷纷摩拳擦掌,誓要拿下陈元初这门亲事给自己长脸。

    陈元初受封了四品上轻车都尉、秦凤路禁军副都指挥使。官家特地留他在汴京过完年再回秦州。他跟那海边飓风似的,几天就把汴京城刮得一片凌乱。走到哪里身后的贵女、世家女、小娘子们都是百来号人跟着。

    以为京城女子总会比西北女子更加矜持的陈元初,没几天就领教了厉害,又被陈青沉着脸打了好几板子,再也不敢招蜂惹蝶,干脆跟着魏氏去福田院帮忙,去孟家见亲戚,又去苏家走动。

    这位天魔星长得好看,嘴还甜,说起西北的土话趣事几箩筐几箩筐的,又全然没有汴京郎君们的矫揉造作之态。梁老夫人爱得不行,心里只怪陈青夫妻为何不早点想办法把这个宝贝弄回来,这是个多好的孙女婿啊,六娘那样的性子,就得陈元初这样的哄着才好。

    陈元初和孟彦弼一见如故,两兄弟好些天一起混迹勾栏瓦舍夜市茶坊。孟彦弼十一月底的婚礼又多了一位“御”。杜氏高兴得不行,全汴京城娶新妇的都没有比她更有面子的了。只看看陈元初陈太初苏昉和赵栩四位“御”,谁家能有这样的阵仗?

    陈元初又跟着魏氏陈太初去苏家。苏家愁云密布了几十天,只半天就被陈元初照得阳光灿烂起来。苏老夫人被他逗得前俯后仰,笑得眼泪直流。史氏这么端方的人,听他说起他和太初的儿时趣事也忍俊不禁。苏昉和苏昕的两位兄长更是钦佩他上得战场、入得厅堂,哄得住婆婆逗得笑老娘。

    等探望苏昕时,陈元初大大方方地提出见一见苏昕。史氏也不避嫌,引他进了屏风里。

    陈元初规规矩矩地问候过苏昕,请了罪,亲自在她肩膀、背部和手臂各关节处查验了一番,取出自己早准备好的牛筋做的宽带,替她绑在雕花衣架上面,细细教给苏昕一套动作,如何利用这宽带,练习握拳、平举、上举、下拉、侧拉,又细心地让女使学着如何帮助苏昕。

    反复教了几次,陈元初才笑道:“妹妹不要着急,这套动作你每日三次,练上半年,手臂就会渐渐听话。若是它敢不听话,你写信来秦州,我日行八百里来替你收拾它。”

    苏昕心中感激,也坦然笑道:“多谢元初大哥,阿昕这些日子都在练习用左手,若是右手不听话,我先让左手收拾它,若是再不老实,还有阿昉哥哥和自家兄长能收拾它,实在不行,就只好再请大哥您出马了!”

    陈元初早听母亲说过苏昕和陈太初、孟九娘、赵栩之间的糊涂官司,却想不到苏昕一个宰相家的小娘子这么乐观风趣,倒对她刮目相看起来,哈哈大笑道:“好,你放心,我陈元初出马,一个就顶你三个哥哥。”

    陈太初在屏风外面,含笑听着哥哥和苏昕说话。他知道苏昕现在行走已经自如,在学着用左手拿箸执笔。他之前特地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