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奇才-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很多人都想不到,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已经多年没有进步了,在卡车上面,他们研究的还算不错,但乘用车,已经处于世界下游水平了。
  然后李明德说邀请牛总过来观礼,还说很多领导都会过来,其他车企的老总也都会来,还特意嘱咐牛总早来一天,可以让牛总参观一下哈尔滨机械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什么的。
  牛总本不想来,但上面领导通知了,各大型车企的老总必须都去,要向哈尔滨机械公司学习。
  此时看着台上李明德那洋洋得意的样子,牛总牙齿都快咬碎了!
  双方在协议上正式签字,李明德还在签字桌前,让人插了两面国旗,弄得好像跟两国签约似的,将这次合作,拔高到了国与国的高度!
  上面领导也没反对,哈尔滨机械公司,确实给国家争光了。第一家出口汽车的华夏企业就已经不得了,现在又是第一家进行技术输出的企业,那就更加的荣耀了。作为领导,他们也嘛与有荣焉嘛!
  李明德讲话的时候,不是也说了,感谢省市领导,感谢部里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么,这功劳,大家都有份嘛。
  要不是李明德已经退休了,就凭这一点,李明德就值得大力提拔,这样的干部,越多才越好呢。
  牛总发现李明德签完字照相时候的表情,似乎每一根头发丝儿,都在对他发出嘲笑,而且李明德有意无意的总是要瞥他一眼,这就让他更郁闷了!
  “诶,老牛,别走啊,过来一起合个影嘛。来来来,你站那边上!”
  上一次开会,可是牛总站在领导身边的,而这一次,他竟然被安排在了最边上,简直是欺人太甚!
  但他还真没法说,今天不说部委的领导,光是省市的领导就那么多,级别比他高的有好几个,跟他平级的一大片,李明德又是东道主,就这么安排,他能怎么办?
  这绝对是报复,上一次不就没把李明德安排在中间么,这一次直接给我安排到角落去了。
  “老牛,想什么呢,快点,还让领导等你啊。”李明德故意大声喊道。
  牛总暗骂,领导还没站好呢,你这么说,好像我真的是让领导等我一样,你咋这么损呢!
  “来了,来了。”牛总跑过去,站在了李明德安排的那个位置。
  照相的时候,摄影师喊大家笑的时候,牛总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而李明德,则笑的跟朵花似的。
  冯宇站在一边,照相的时候好几个人都喊了冯宇,冯宇却摆摆手,这种出风头的事儿,他一向不太喜欢。
  倒是最后哈尔滨机械公司领导合影的时候,冯宇参加了,而且是站在正中间。其他车企的老总都好奇的看着冯宇,这位到底是谁啊,怎么好像地位比李明德更高?比那个香港来的老板还高?
  过了一会儿,冯宇又去跟央台的记者们交代了一些事儿,张瑞强有些郁闷,明明人是我请来的,怎么跟冯宇那么熟络?
  没办法,央台不认识冯宇的人,那肯定是新人,老人谁不知道,冯总跟他们台长的关系可是杠杠的!
  央台每年最大的广告收入,就都是冯总的公司贡献的,更何况冯宇还给他们包了几个大红包呢。
  “都别走,一会儿去我们公司食堂聚餐,老牛,你在四号桌啊。”
  牛总已经麻木了,车企老总聚餐,他什么时候不在一号桌?这次竟然被安排到了四号桌,还大声的喊出来。
  李明德,你够了,麻烦别再跟我说话!
  ……


第966章 老张要升
  晚上聚餐的时候,李明德非常的活跃,挨桌敬酒,比他儿子娶媳妇的时候还高兴。
  大部分人都赞叹了几句,也有如牛总这样的人,低头生闷气,他们有那么多好政策扶持,深厚的底蕴,竟然不如一个做拖拉机的厂子!
  瞅李明德那小人得志的样子,他们气就不打一处来。但偏偏,还对李明德无可奈何,谁让他们的企业不争气呢?
  这次他们心里都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跟哈尔滨机械公司一样,研发费用最低要保证百分之二十,甚至超过百分之三十,等他们研究出什么新成果后,也把李明德喊过去,气死他!
  冯宇、李明德、付光正和几位领导坐在第一桌,等李明德去敬酒的时候,一些领导也都准备撤席了,冯宇站起来,也打算回家呢,却被张瑞强喊住了。
  “到我家去喝杯茶?”
  冯宇看向张瑞强,这是有什么事儿要聊一聊,还不适合当面说的那种。许常友走的时候,看张瑞强的眼神,也很耐人寻味。
  ……
  “小冯,喝茶,这还有水果,我去看电视了。”张瑞强爱人热情地说道。
  “诶,谢谢阿姨。”
  等爱人出去了,张瑞强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盒冯宇送的雪茄,他知道冯宇不抽烟,但却偶尔抽一支雪茄,张瑞强却习惯思考或者谈话的时候抽一支烟。
  两人点上雪茄,冯宇端起茶杯,嗞溜一口茶水,舒坦!
  “怎么着,有事儿就说吧,回家太晚,我爸妈可不高兴。”
  张瑞强“……”你小子一年在家住多久,说的好像你爸妈真担心你似的,外面车里有俩保镖,当我不知道啊!
  摇摇头,张瑞强开口道:“你认为北大仓未来真的能成为亚洲最大的农副产品公司吗?”
  冯宇瞥了张瑞强一眼:“现在就是亚洲数一数二的了,毕竟包括了那么多农场呢。怎么,去年的目标没完成吗?代销的合同,不是都完成了吗?”
  “去年的目标完成了,并且今年的目标,压力也不算太大,我们可以说是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现在有两种选择,我很犹豫。”
  两种选择?啥意思,老张不会是要升官了吧?
  不过他升官,问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公务猿,对这也不熟啊。
  “哪两种?”
  “一种是在省内进一步,三把手,同时将北大仓接手过来,许的意思,北大仓交到我手里,他最放心。另外一种,就是调去部委,农业、商业、工业等我可以选,二把手或者三把手,这是上面领导给我的承诺。”
  冯宇长大了嘴巴,老张这门路也太硬了吧,别人升官就乐得合不拢嘴了,老张这还带自己选择的,而且还都是好位置。
  “不是,你跟我说这个什么意思,问我的意见?”
  “这几条路对我来说都差不多,将来能走到的位置也都差不多。许的意思,是想我留下来帮他,尤其是北大仓,交给别人,他不放心。而且我还有当封疆大吏的机会,这点对我也很有吸引力。上面领导的意思,我进入部委,能有更大的作为,或许能发展更好。我就想问问,北大仓,真的能成为世界顶级的农副产品公司吗?”
  冯宇听明白了,张瑞强还是想在省内发展,如果北大仓能出政绩,那也绝对不耽误张瑞强升官。
  但如果北大仓出不了成绩,张瑞强可就被耽误了,一把手和二把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北大仓集团,三年内就能稳稳的成为亚洲龙头,世界一流。但要想成为世界顶尖,甚至世界龙头,还是有一点困难的。美国、加拿大、澳洲等,也都是农业强国,且比我们机械化程度更高,发展更快。”
  在亚洲范围,华夏就是农业最强国了。虽然说华夏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但压不住农田多,农民多啊。
  华夏最大,基本上就是亚洲顶级了,成为亚洲龙头,也根本不算太难。
  听老张的意思,亚洲最大就满意了,那有多难啊。三年时间冯宇觉得都长了呢,要是跟泰华农副产品公司合并,今年就能坐稳亚洲龙头的位置!
  但是成为世界龙头,那就比较难了,除非等北大仓上市之后,想办法让北大仓的股票暴涨,不过这也不太可能,这类股票,一般很难受投资者追捧的。
  冯宇其实也不太想张瑞强去部委,在哈尔滨、在龙江多好啊,冯宇这些投资,就有一个官面上的人照应着,他能省心不少。
  要是换了人,还要重新打交道,多麻烦。
  张瑞强松了口气,三年就能坐稳亚洲龙头的位置,那就不愁不出政绩了。
  “那就好,那就好。还有一件事,哈尔滨机械公司,今年还是不打算上市吗?”
  “为什么要上市,如果哈尔滨机械公司缺钱发展,我可以投资,上市就不必了。还有,哈尔滨制药这两年也不会上市,等我认为到了需要上市的时候,自然就会上市的。”
  张瑞强有些无奈,别人的公司都想尽办法上市赚钱,但偏偏冯宇的公司,一直避免上市,可一样能赚大钱。
  算了别想那么多了,这样安安稳稳也好,企业职工实惠了,税收也没少,国资也赚了,能做更多的事儿。
  重要的是,就算他能强制让企业上市,比如哈尔滨制药,国资就是大股东,但为此跟冯宇闹掰了也不划算,而且也会让他无颜再见冯宇。
  他这些年帮了冯宇许多,但冯宇又何尝没有帮他许多。如果没有冯宇,或许他也不会进步这么快,说不定还要栽跟头呢,比如那个坑爹的视力保护仪!
  “好吧,你公司的事儿,你说了算。”
  “没事儿了吧?没事儿我就回去了,长时间不在家,我爸妈意见可大着呢,过了年,我还要去美国,忙死了啊。”
  张瑞强笑着摇摇头,他就没见冯宇怎么真正忙过,这小子身家起来后,哪次不是出个主意,让别人去忙活?
  冯宇走后,张瑞强打电话给许:“领导,我想清楚了,我留在省里。”
  ……


第967章 宣传造势
  过了年,刘迈克把重新设计的精灵车图纸亲自送了过来,冯宇打开看了一下外观,就冲着刘迈克伸出大拇指。
  真没小看他们,这车型设计的还真是漂亮。又看了一些相关的参数,后备箱也变大了一些,后排的座椅改成可拆卸,到时候可以按照车主的意思自己弄,很方便。
  大家传阅了一下效果图,都觉得很不错,没想到车还能设计成这样。他们信心大增,看来今年光是这款车,都能卖出去不少,那今年十五万台销量的任务,或许能完成了!
  “王泰维,准备一下,开始为我们这款精灵造势!”冯宇对汽车项目总监说道。
  ……
  年后,大家上班,效率都不是特别高,还没从过年的气氛中出来呢,毕竟此时还没出正月呢。
  很多人都在喝茶看报纸,而报纸上的几句话,把他们都吸引住了。
  “别人都有小汽车,你想买吗?”
  “如果月薪过两千,就能买车,你会买吗?”
  “一辆车两万多,你相信吗?”
  诸如此类的文字,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他们向后翻,发现什么都没有。这什么啊,就这三个问题,算是什么?
  还一辆车两万多,那得是开了几年的二手车啊。月薪两千就能买的起车,开什么玩笑!那些买车的,哪一个不是月薪五六千以上,还要攒好久的钱呢。大部分买车的,都是老板,最次也是单位或者公司领导。
  月薪两千,就算是领导,也就是个小组长吧,那样的人骑摩托车就不错了,还想开车?
  连续一个星期,好多报纸上的某一版,就是这三个问题,已经有忍不住的人,打电话给报社询问,这到底是啥意思。
  报社的回答是,过两天报纸上会解释,请耐心等待。
  过了两天,果然,版面更改了,一辆车的图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