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冯家庶女乱后宫-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润道:“大哥,你是没明说,那言下之意便是这个意思。想必你也是知道,史上只有昏君的女人是红颜祸水,殃国殃民。而明君素来是眼睛雪亮,心如明镜,他所钟爱的女人,向来都是温婉娴雅,知书达理。”

    冯润的强词夺理,让冯诞哑口无言。

    一时之间气得脸色铁青。

    说不出话来。

    冯润不肯如此罢休,又再道:“大哥,扣心自问,从小到大,我做了哪件对不起你的事?说了哪句诬蔑你的话?没有吧?但从小到大,你素来厌恶我,处处排斥我,我被太皇太后驱赶出宫,你不但没有伸手拉我一把,还投井下石,令人下毒要将置于死地。如今还把‘红颜祸水,殃国殃民’‘勾引主上!不知廉耻的东西’一大盆污水往我头扣!”

    冯诞冷哼:“你自小就品行不正,冥顽不灵,桀骜不驯,罄竹难书,哪有一点女子温顺的样子?我对你厌恶,也是理所当然。”

    冯润道:“我就是品行不正,可我没偷,没抢,没杀人,没放火吧?大哥,想必你读过曹植的《七步诗》。如果没读过,那我就背给你听: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传,曹植的兄长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此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冯诞知道冯润讽刺他。

    不禁恼羞成怒起来。怒骂:“不管你如何诡辩,总之,我就给你一句话,断了再次进宫的痴心妄想!要不就别怪我反脸无情!”

    说完后甩袖而去。

 第122章 冯润是当局者迷

    冯润望着冯诞的背影,不觉就透着一种叫“恨”的东西。这种恨,从她的眼睛,透到了她的心里。

    想到那年七妹冯令华出嫁,在后花园里小孩儿追逐,冯诞的次子冯颢欺负冯夙的儿子冯颉,他奶娘还冲上前去把冯颉推倒在地上骂:“……什么东西?居然敢我家小主子?我家小主子可是南平王爷和长乐公主的二公子,比你娇贵得多了……就是我家小主子先动手又如何?到底我家小主子比你家小主子身份地位高贵得多……”

    一个下人也敢欺负冯夙的儿子,可见冯诞他们嚣张到如此地步!他们不就是小看常姨娘生的儿女没本事吗?

    冯润想,她就偏要有本事给他们看!

    冯润又再想,冯诞不让她进宫去?她偏要进宫去!他翻脸又怎么样?她并不怕他翻脸!他无情,她偏要比他更无情!

    谁怕谁?

    冯诞在官途上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先是拜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赐爵南平王;如今改封长乐郡公,赠使持节大司马,再为司徒侍中、都督太师,加车骑大将军,授太子太师。

    但他资质平庸,并无多大作为。

    不外是给人一种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

    高菩萨劝她:“润儿,如果为报复而进宫,并不值得!你大哥冯诞少年时为主上伴读侍学,与他三同,——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而卧,交情非浅。而你五妹冯清,是主上的皇后,两人联手起来,你岂是对手?”

    冯润被仇恨蒙了双眼,咬牙道:“我进宫,不单单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争一口气!如果我把冯清自皇后之位挤兑下来,替换她,不但可以打击大哥,还让我娘和夙弟扬眉吐气。”

    高菩萨又再劝:“润儿,主上三宫六院,粉黛付佳丽无数,他能给你幸福?你要的,不是荣华富贵,一身宠爱,而是一心一意的对你好,眼里心里只有你一个的男人!而且,你要做男人的唯一,而不是众多女人之一。”

    冯润固执:“我不管!反正我就要进宫去,大哥越是看低我,我越是要证明给他看!我就不信,我冯润斗不过他和冯清!”

    高菩萨瞅瞅她。

    他是旁观者清,而冯润是当局者迷。

    报复冯诞,不外是她潜意识中的一个借口。内心深处,深爱着拓跋宏,不愿离开他,不管是什么借口,抓紧了,便是说服自己,成为非要进宫不可的理由。——这个潜意识,是冯润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她不知道,但高菩萨却是清楚。

    高菩萨看穿了,也只有黯然神伤的份。

    也许,他跟冯润缘分尽了吧?

    既然冯润爱的那个人不是他,既然她选择了离开他,高菩萨想,那他不如接受事实,大方让她走,只要她开心就好。

    他不想为难她。

    高菩萨道:“润儿,既然你执意再进宫,我也无话可说。后宫险恶,危机四伏,你进宫后,无论跟冯清斗,还是跟其他嫔妃斗,抑或,跟主上斗,你定要记住《孙子兵法》那句话: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善兵者,必以我之实,击彼之虚,如破竹压卵,无不摧矣!——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实去蒙骗别人的虚,用自己的虚去蒙骗别人的实。通俗说法就是:用笑来保护自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有时候你明明是用尽全力才把对方打倒,但却要给别人做出假象,你只施了五分力,即使再斗也能游刃有余。这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往往把别人搞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能够战无不胜,彻底把别人搞垮。别做事不用脑子,傻不拉叽的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可懂?”

    冯润对高菩萨不是没有歉意的。

    低头道:“高菩萨,谢谢你。”

    高菩萨故意拖长声音,慢条斯理问:“谢些什么?”

    冯润道:“谢你对我这样好。”

    高菩萨咧嘴嘻嘻笑:“别人都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们虽然没有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在一起也有二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对你好也是心甘情愿的,你也不用客气。”

    看了冯润好一会儿。

    耸耸肩,用了轻描淡写的语气,又再道:“这段日子我得赶紧给你多做些肌香丸,够你用尽十几二十年。每天一颗放在肚脐眼内,溶化到体内,不但能够面色娇嫩,肤如凝脂,青春不老。更重要的是,使用了肌香丸,身上所发出来的奇香,可以强烈刺激男人的欲望,让他欲罢不能。”

    冯润只是低头,不敢看他。

    担心看了,一颗心会软下来,会改变主意。

    高菩萨一反常态,变得有些婆婆妈妈,又再道:“你进宫的时候,把香寒也带去吧。这丫头挺聪明,学武挺有资质,这几年来跟我也学了不少防身术,说不定到时候你受别人欺负了,她能够护着你一点。”

    四年多前兰香死了,常姨娘挑了几个奴仆到宗庙来侍候冯润,八岁的香寒是其中之一,也是年龄最小的。

    高菩萨看她话虽不多,却是聪明伶俐,想到冯润身边需要一个身手敏捷的婢女保护,因此花了精力来她。

    香寒也不失所望。

    尽管年龄不大,却能把飞蝗石投掷得稳、准、狠、快;窃钩也学得不错,走到人身边,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把他身上的东西拿到手中;轻功不弱,两足一蹬,即可起高,跃远,如飞燕掠空,如蜻蜒点水,着瓦不响,落地无声。

    还有一个便是剑术。

    手中的长剑挥舞,剑尖墨光漾开,化成无数剑影,恍如一朵朵莲花盛开。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轻快敏捷,变招迅捷,挥洒自如。

    只是可惜,在宫中不能携带武器。

    高菩萨对冯润道:“香寒学了这几年,功力能跟上我两三成。跟真正高手过招,自是拿鸡蛋砸石头,但要对付宫中那些手无寸铁的嫔妃宫婢内监,压根儿就是小菜一碟,——当然,香寒的本事不能外露,但偶尔你指使她来招阴的欺负人,神不知鬼不觉,也不是不可。”

    兰香死了,秋儿嫁人了,冯润的贴身侍婢只有落依,带香寒进宫,也是无可非议。

    高菩萨对冯润的好,冯润无以为报。

    能报答的,也只有自己的身体。

    每晚躺在他身边,枕着他的手臂睡,没有觉得对不起拓跋宏。冯润想,她除了拓跋宏,不外就是有高菩萨一个男人而已;而拓跋宏呢,三宫六院,美女无数。他既然做不到对她专一,那她为什么要对他专一?

    等待的日子,如同煎熬。

    还好冯润身边有高菩萨。

    三个月后,剧鹏和双蒙带着二十多个侍卫,捧来了拓跋宏的圣旨,千里迢迢从洛阳到平城,要把冯润接到洛阳去。而护送冯润冯进宫的,则是御史中尉李彪。拓跋宏同时下圣旨,令冯夙相伴一起。

    双蒙远远见到冯润,眼晴就湿润了。

    待走到冯润跟前,“扑通”一声跪下,痛哭失声:“主子,奴才终于见到你了!七年啊,二千多个日日夜夜,奴才无时无刻不想到主子,如今奴才终于盼到主子重回宫中了。”

    冯润看着他,也百感交集。

    七年前的双蒙,还是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如今脸上挂了沧桑,眼角有了细小皱纹。

    真是岁月不饶人。

    此时的剧鹏,已升为中常侍。

    中常侍,就是君王身边的大内监,以在君王左右,担任传达诏命,职掌顾问应对等事,权力颇大。

    而御史中尉李彪,则是拓跋宏看重的朝廷大臣,极有才华,文武双全。

    可见,拓跋宏对冯润再次进宫的重视。

    对于冯润再次进宫去,常姨娘喜忧渗半。

    拉着冯润的手,红着眼眶千叮万嘱:“主上终归没忘记你,再次把你接到宫中去。只是平城跟洛阳隔了万水千山,你这一去,娘以后想见你一面也不容易。润儿,你到了宫中,脾气可要改改,别那么冲,尽管主上宠爱你,可你的年龄也不小了,跟不了那些刚进宫的年轻貌美狐狸精斗,到头来斗来斗去,难免落得像娘这样的地步。还有五小姐是皇后娘娘,六宫之主,你要忍着她,万万不能跟她作对,如果得罪了她,哪有你好日子过?”

    冯润心中不以为然。

    不过嘴上却唯唯诺诺:“知道了娘。”

    常姨娘道:“润儿,你定要记住娘说的话,可别嘴上说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娘可是为你好,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

    冯润道:“知道了娘。”

    拓跋澄还留在平城,他和冯令华也到宗庙来了。

    冯令华兴奋:“二姐,你吃了这么多年的苦,老天爷有眼,你终于苦尽甘来了。”又再道:“王爷说,明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到洛阳去。二姐,到时候我们姐妹俩又能够在一起了,真好!”

    拓跋澄则微笑看着冯润:“润儿,恭喜。”

    冯润朝他一笑:“谢谢。”

    冯令华比冯润小了五年,如今也是十九岁了,可跟二十四岁的冯润站在一起,却没有冯润鲜嫩娇美。

    拓跋澄心中叹息。

    岁月毕竟是厚待冯润的,在她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并没有在她脸上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拓跋澄不知道,其实,这都是高菩萨的功劳。

 第123章 出发前往洛阳去

    出发前往洛阳的前一天晚上,李三和李婶儿到东厢来找冯润。见到冯润后便跪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