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将难求-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人吓得差点儿把他当成了疯子。
    李霖没有带回任何的证据,但随着他的回归,蕲州的事情终究还是震惊了朝野。不是为了蕲州那些人贪墨下的修堤钱,而是为了蕲州驻军的参与。
    楚昭听完了李霖的禀报之后,气得当场两眼发黑,扶着额头差点儿晕了过去。可惜还没等皇帝陛下下旨处置那些贪官污吏,天公不作美,夏季的大雨开始倾盆而下。
    淮水的河堤修成那副模样,自然是不能指望用来抵挡洪水的。说来也是运气,之前几年楚国一直风调雨顺,夏季的雨下得都不算急,于是淮水水位涨得也不算高,好歹没闹出什么大事来。可这一年的雨却是来得又急又多,在连着下了三日大雨之后,不说楚昭忧心忡忡,就连楚翊也坐不住了。
    “皇兄,我去一趟蕲州吧。”楚翊顶着暴雨而来,哪怕有宫人为她小心的撑着伞,溅落的雨水也将她身上打湿了一大片。
    许是忧心,许是下雨天凉,楚昭这两日感染了风寒,脸色难看的同时总是忍不住咳嗽。他听见楚翊的话,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了几声,说道:“不必,让吏部和工部派人过去,我予他们临时调动周边州府的兵权即可。你还年少,蕲州的水浑,你也没处置过这样的事。”
    这当然不是全部的原因,楚昭想得要更多。楚翊身为皇女参政本就不容易,今年的雨下得这般大,蕲州那边的河堤不顶事,水患恐怕避免不了。楚翊这时候过去不仅危险,对于接下来水患的处置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妥当,与她的名声更是不好。
    “皇兄,我已经成年了,你不可能护着我一辈子的。”楚翊闻言叹了口气,说完之后她又扭头向御书房外看了一眼。
    屋外,大雨连绵不绝,细细密密的雨丝连成了一片。一眼看去,隔着层层雨幕,就连两三丈外的景物也看得不真切。那雨滴淅淅沥沥的下着,却仿佛滴滴砸在了人的心底,让人莫名压抑。
    楚昭随着她的目光看去,看着那大雨,想想同样大雨倾盆的蕲州,眉头便忍不住微微蹙起,眼中是掩都掩不住的忧心。
    “咳……咳咳……”有一阵冷风吹进了屋子里,六七月的天气,本不会让人觉得冷,楚昭却又不可抑制的咳了起来。
    楚翊忙上前拍了拍楚昭的背,又倒了杯微烫的热茶送上去,顺便吩咐人把门关上了:“皇兄,你这几日没有休息好吧,眼下都有青黑了。别忧心了,这些事我可以帮你的。”
    楚昭接过茶之后便低头喝了一口,微烫的茶水仿佛化作了一道暖流,从口中一路暖到了胸腹,也让原本喉间的痒意略微舒缓,暂时止住了咳嗽。
    他抬眸,目光沉沉的看着楚翊,还没等楚翊看明白他眼中的深意,便是开口说道:“如此,也好。只是如今大雨不歇,你路上要小心一些才好。”他说完,径自起身到一旁去翻找了片刻,回来时交给了楚翊一块令牌道:“去蕲州前,先调些兵马过去吧。”
    楚翊接过了,楚昭又令一旁负责拟旨的翰林写好了圣旨,盖上玉玺之后亲自交给了楚翊:“阿翊,早去早回。原本指派的人依旧随你前去,若还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便尽管让人传消息回来。”
    接过圣旨的时候,楚翊便觉得肩头沉了许多,但与此同时,心里却莫名的轻松了很多。她冲着楚昭扬眉而笑,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骄傲与朝气:“皇兄放心,我肯定都能处置好的,我做不好你指派的人也能做好。你只管好好休息,等我回来,要看着皇兄康健才是,可不能如现在这般。”
    楚昭也笑了,眉目温和如旧,驱散了之前的忧虑。他拍了拍楚翊的肩膀,笑道:“好,等你回来了,皇兄再带你去秋狩,亲手给你猎头熊回来,做熊掌吃。”
    “一言为定!”楚翊笑得开心,随即正色道:“那皇兄,我先回去收拾收拾,下午便出发了。如果能早些到,把淮水附近的人都迁走也好,毁些田地牲畜也罢,人总得留下。”
    楚昭点了点头,还是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一路小心,若雨太大小心山路坍塌,一定让人先探好路,切不可贪那一点时间。到了蕲州也不要急着现身,先让军队把人都拿下。若是你到的时候水患已成,便不要再亲自往前跑,让人去处置便是……”
    在这一刻,新登基的帝王啰嗦得像个要送孩子出门的老妈子。楚翊一点也不嫌烦,仔细的听完之后又一一应下,神情郑重不曾敷衍半分,心头也是暖得发烫。
    临出门,楚翊回头冲楚昭挥了挥手,笑道:“皇兄记得养好身子啊,我等着回来吃熊掌呢。”
    ☆、第136章 那个去赈灾的皇女
    楚翊坚持要亲自往蕲州跑这一趟不是没有道理的,吏部和户部的人即便再如何的精明能干,身份摆在那里;总有人会心存侥幸的拖延敷衍。而她虽然至今没有封号;可是作为一个已经入朝参政的皇女,她的身份尊贵是毋庸置疑的;用来震慑人心也是不错。
    一路顶着暴雨紧赶慢赶,楚翊只用了六天的时间便从京城到了蕲州地界,比起当初李霖一路顺遂的赶来也不过多用了一日。可饶是如此;楚翊来得还是晚了——大雨连着下了数日,淮水水位暴涨,一半砂石一半稻草的“河堤”并没有顶上半点用;早在几日之前就被大水冲毁了。
    楚翊来到蕲州时,那里已是一片泽国。
    亲眼看见那些被淹没的良田;亲自面对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与在奏折上看见的短短几行文字感觉全然不同。楚翊气得恨不得把蕲州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捉来,当场全部砍杀了!
    可惜,这些人有权有势有钱;跑起来永远都要比寻常的百姓更快。
    自李霖从追杀中逃脱开始;蕲州太守便意识到事情要不好了。不过他到底已经在蕲州任职多年;从知县到太守,根基全在这里,一时间心存侥幸倒也不曾扔下所有逃离。可惜之后大雨便来了,眼看着水患将成,这位早已经贪得脑满肠肥的太守意识到事情不好,便先带着家人护卫们跑了。
    太守一跑,整个蕲州上下的官员便都跟着跑了。等到后来楚翊带着人过来,再调了兵马去拿人,又哪里还能找得到人?就算之前跑得不远,想着水患平息后回来的,知道消息后也匆匆远遁,以至于楚翊调了三地兵马而来,最后却只抓住了几个连虾米都算不上的小吏。
    楚翊气得咬牙切齿,可是除了下令通缉这些人之外,此刻却是全然没有时间去管他们了。带来的兵马没用来拿人,全都用做了救灾,河堤已经没有抢救的价值了,楚翊索性派人驾了船去搜查看有没有幸存被困的人。除此之外,便是引导着这些难民分别往附近的州府疏散。
    因为楚翊来得快,又带着不少兵马,水患之后蕲州倒是没有来得及生乱。可是即便如此,眼前的烂摊子对于楚翊来说也不是那么好收拾的。
    大雨下了很多天,这场水灾来得也算不上突然,有些警觉的人即便为着那些家业没舍得离开,这些天也早收拾好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带着一起逃了出来。可是哪怕有钱,水灾之后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了,而且他们终究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家园故土,去了别的地方也是流民。
    楚翊到底还是将楚昭的话听进去了,她只是在第一天到蕲州时,亲自去最前方看过。都说水火无情,她自然也没冒险在前面久留,便又匆匆带着同行的官员们移到了安全之处。要知道,即便是现在,雨依旧没有停,只是不那么大了,连连绵绵的下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殿下,仅是疏导恐怕不够。这些难民们逃得匆忙,即便带上了值钱的东西,大多也没带上口粮。而且财不露白,现下这般乱,恐怕他们也不敢拿钱出来买吃的。”说话的是户部的一个员外郎,他官阶不高,能力却是极好的,入了楚昭的眼,才被派来处理蕲州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情总是最重要的。楚翊虽然如今身份尊贵,但饿肚子的感觉她却最是清楚明白,当下便点了点头道:“让附近几个州府都开仓吧,总不能让人饿死。”
    因着是楚翊亲自前来,楚昭给她的圣旨上便不止是给了她调动地方驻军的权利,还允了她可以便宜行事。开仓放粮这种事其他人定是需要上报,得到应允之后才能成。但对于楚翊来说,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也不会有地方官敢不应。
    这时候吏部跟来的那位郎中便是开了口,蕲州的官员都跑了,他此行便是没了用武之地,如今也将心神放在了赈灾的事情上:“开仓放粮必不可少,但殿下,这粮食也不能白给。人心不定,闲极生乱,若是任由这些灾民们成天无所事事,只怕会给附近的州府招灾。”
    楚翊沉吟了片刻,便道:“周大人所言极是。那便让人将粮食都调过来吧,这里本是他们的故土,等到水患过后必然还是要回来的。既然如此,等到大雨停了之后,便让他们去挖渠引水,也正好将淮水那河堤好好修起来。至于雨停之前,便先让他们修个落脚地出来吧。”
    蕲州不算很大,但也算不得小,一场洪水便是淹了半个蕲州,遭灾的百姓足有十数万,逃出来的流民也是数以万计。楚翊临时征调来的兵马只有五千,还派了近一半的人去救灾救人了,不过剩下的人马管束起那些手无寸铁的难民,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被楚昭派来帮忙的两位大人闻言都没有异议,以工代赈本是常规,也是最好的解决之法。但大方向确定下来之后,其他细节却还需要细细研究。比如说灾后防疫,再比如说已经疏散开的流民如何处置,还有粮食的问题,仅附近几个州府的恐怕支撑不起,还要从远处征调……
    ****************************************************************************
    赈灾之事很是繁琐,一个处置不妥当,可能就会牵扯到不知多少人的生死。
    楚翊不敢轻忽,带着同行的两位大人和征调来的五千军士,在蕲州忙得脚不沾地。
    雨停之后,淮水的水位渐渐地退了下去。眼见着挖渠修堤之事即将可行,楚翊便一封信送回京,将之前受苦受难受惊的李霖又给征调了来,然后果断扔在了淮水河堤上。
    征调粮草、安抚难民、挖渠修堤,事情一样样进行下去,虽然有条不紊,却也足够让人忙得忘却时间。等到蕲州的灾情基本得到控制,时间竟是过去了近一个月,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已然过去,远处山丘之上的绿树也渐渐地开始泛起了黄。
    大水已经退了,楚翊他们如今都进了城中居住,这一天,李霖从淮水河堤上回来了。
    原本光风霁月的世家公子,如今鞋上全是泥,衣角上沾染了泥点儿,就连一张白皙的脸也晒得黑红黑红的,看着着实狼狈。不过狼狈归狼狈,所学得用,李霖的精神却是极好的,一双眼睛也比当场在皇宫里时更加晶亮有神。
    “淮水那边无事了?你今日倒是有空跑来我这里了。”楚翊正在看这一个月的钱粮消耗,数额比她原本预计得要多,思量着恐怕还要再找皇兄求援,她眉头微蹙。
    李霖大大咧咧的在屋子里找地方坐下了,自顾自的倒了茶水来喝:“河堤那边基本成型了,不必再天天盯着。你看我晒成这样,回去怕是连我爹都不认识了,趁着还没回去,我得好好养养,免得回去没脸见人,平白让人看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