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将难求-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不急,她也不急。哪怕她知道,京城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边关,燕国的进攻更猛烈了,楚国的大军中却有些军心浮动,长此以往必成祸事!可她不能却不能急,不把那幕后黑手捉出来,她早晚也的步了自己父皇和皇兄的后尘,前世种种便是前车之鉴。
    楚翊耐心十足的又等了七八日,此时距离楚昭昏迷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借着替皇帝陛下寻找名医治病的名义,各方势力往宫中送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夫,最终确定了楚昭的病情——他们当然不会对楚昭动手,因为楚昭已经虚弱得根本用不着他们下手谋害了,时间就能磨死他,还不必担上弑君谋逆的罪名。
    楚昭安安稳稳的在皇宫里躺了一个月,众人确定他不会突然醒过来后,便开始了放心大胆的争权夺利。楚翊也没浪费这一个月的时间,她在暗一的帮助下,全面接手了楚昭这些年来培养的势力。
    少有贤名的皇帝陛下并不是浪得虚名,在全面接手楚昭手下势力的时候楚翊才知道她这位兄长有多可怕。他手里没有握着多少人的把柄,也不曾将那些重臣都收归麾下,但他手里却掌握着大把的人才,不夸张的说,就算朝中各部的掌权者全部被罢免,他也能在三天之内找齐合适的人来代替他们!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时间可以让他收罗到人才,名声也可以帮他吸引人才投奔,而可怕的是那些人对他的忠诚。或许有一句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楚昭又尤其看重人品,他手下那班人的忠诚甚至到了他一句话,就把这些人脉交给了楚翊,而那些人也能毫不犹豫的接受。
    如果没有那副身子的拖累,等到这些人真正的成长起来,楚昭必是一代明君!
    可惜,没有这个如果,楚昭已然被身体拖垮了,他要做的事,也只能由楚翊在将来替他完成。
    如此,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朝堂之中那微妙的平衡也终于被打破。原本乱七八糟的呼声渐渐地收拢成了一个声音,预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支持着一个人——越王楚晔。
    意外吗?意外!对于楚翊来说,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越王的存在感从来都不强烈。他温文儒雅,他喜好诗书,他结交文人,从不争权夺利,名声好得简直不像话,与齐王他们的咄咄逼人大相径庭,而唯一让楚翊关注他的,也只有那一次登基大典后的宫宴。
    惊讶吗?不惊讶。那怕是皇子出身,能坐上亲王之位的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更何况越王与齐王他们不同,他的年纪实在太小,爵位甚至不是父亲册封的,而是由延平帝这位兄长册封。他是唯一一个由延平帝册封的亲王,哪怕平日里看着存在感再弱,也必有不凡之处。
    只是楚翊没想到,这个如今不过而立,看上去比楚昭大不了几岁的王叔竟能有这般的手段,将后宫前朝搅得天翻地覆!而这布局,甚至是从楚昭出生以前就开始的,若真是他一人所为,说一句多智近妖也不为过。
    “殿下,我们要怎么做?”暗一等到楚翊看完了最新的情报,没像往常一样默默离开,而是沉声询问了一句。事到如今,他自然知道时机已然差不多了,再等下去难道真等越王站稳脚跟?
    楚翊随手将看完的情报扔到了一旁,眸光微动间锐利异常:“明日早朝,我们回宫。”
    ******************************************************************************
    摄政王这个位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可惜,楚晔这个“摄政王”却不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而是在危急之时由百官推荐的,自然算不得名正言顺,也没有什么册封的仪式。
    他向来爱惜羽毛,名声很好又亲近士林。朝中本有他不少的势力,再加上他的好名声,让清流对他亲近,中立派也更偏向他一些,一来二去,渐渐地便将各方的势力压了下去,得到了这监国之权。
    楚晔对此不骄不躁,没有册封仪式他也不怎么在意,他只在意那即将到手的权利——从明日早朝开始,这个国家的权利都将掌握在他的手中!
    楚翊回不来了,楚昭也别指望能再醒过来,他想要的那个位置,无论过去多久,终究还是他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一辆宽大的马车从越王府里缓缓驶出,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车里坐着的自然是越王,他今日穿着一身黑底金边纹龙的华服,看着尊贵非凡。
    马车一路驶到了宫门口,那里站着许多穿着朝服的文武官员,都是等着开宫门上早朝的。
    越王并没有特立独行,更没有一朝得志便忘乎所以,他在宫门口下了马车,面对前来套近乎讨好的众人也没有摆出高傲的态度拒绝,反而一如既往的摆出副温文儒雅的模样,耐性的听着每个人的话,将谦谦君子的做派做了个十足。
    并没有等多久,宫门打开了,越王与众人一同进了宫门,向着宣政殿而去。
    皇帝陛下尚在昏迷未曾清醒,早朝时龙椅之上自然就没人坐着了。若是皇帝亲封的摄政王或者储君,在这种监国的时候,是可以搬把椅子放到龙椅一侧,坐在御阶之上的。但越王不是,所以早朝时依旧没有他的座位,但他站的位置,却从御阶下变成了御阶上。
    高高在上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哪怕并没有坐到身后那让人梦寐以求的龙椅上,楚晔的心情也是莫名激动。特别是在满殿的大臣们向他躬身行礼的那一刻,心情激动哪怕城府如他,也忍不住有一瞬间的得意和狂热在眼中一闪而过。
    当然,在大事未成的时候,谦逊的姿态还不能放下。他微微一笑,冲着殿下众人道:“各位大人不必多礼,本王只是暂时监国,愧受了。如今早朝,还是快些议事才是。”
    越王在等着签发第一道政令。他谋划多年,今日终于站在了这宣政殿的御阶之上,可是这样谋划而来的地位并不稳固,他需要做些什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也让手中的权利握得更加结实。
    早朝本来就是议事之所,国家并不会因为皇帝的昏迷不醒就停止运转,各地的事务源源不断。即使有张丞相等人代为处置,但也总有处置不完或者处置不了的时候,因此这一个月来堆积的事务也已经不少了。于是大臣们听了越王的话,也没有再废话就开始了议政。
    兵部袁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脸色不太好:“陛下昏迷多日,消息已经传到燕国去了。两国本在交战,如今燕国趁着我国内乱,已有增兵来袭的趋势,臣请增调兵马钱粮前去北州。”
    第一件事就是兵马调动这样的大事,越王的眼睛便是一亮。无论他之前筹谋了多少,但是兵权却是从未动过的,因为他只要敢向兵权伸手,先帝必然有所察觉,是以他只敢以喜好诗书的名义结交士林清流,搏一搏文人的好感和亲近。
    终于有机会名正言顺的调动兵马,哪怕只是听从袁尚书的提议,也让他感觉到了权利的滋味儿。越王似是沉思了一下,便点头道:“边关战事不容小觑,袁尚书言之有理,依本王看……”
    话音未落,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下响起:“兵马调动并非小事,越王叔的看法,不妨留到嘉州去实现吧。”
    宣政殿内陡然一静,众臣纷纷回头,便见着楚翊穿着一身淡黄色朝服缓步而来。她不紧不慢的在人群之中穿梭而过,一步步踏上了御阶,走到了越王面前。
    十五岁的少女身量还不够,比面前的男人矮了将近一个头,可那一身气势却是不弱分毫。微眯着眼看过来时,那高傲的神态仿佛睥睨着所有人。
    越王一时间没有说话,他一手负在身后,藏在宽大衣袖里的手紧握成拳。

     ☆、第141章 那个初回朝的皇女
 
    楚翊居然活着回来了?楚翊居然能活着回来?!
    越王面上不显,心中却早已经是惊涛骇浪了,只能死死地握紧拳头平复心情。
    没错;楚翊回京的路上遇袭;便是他派出了死士前去截杀。兵刃淬毒便是为了以防万一;那毒很是猛烈,虽不是见血封喉;但一般人中毒之后不会撑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得毙命;根本没有时间去配制解药。因此就算楚翊后来被人救走;但她那时已然中箭中毒;按理说是万无幸理的。
    监国的事情拖了这么些天,除了朝中的声音不统一之外,其实也是越王在等。他在等手下的人找到楚翊的尸体,以保万无一失;可惜十几二十天过去了;却仍旧一无所获。
    他等不了了;再等下去;那监国的“摄政王”之位就要落入其他全力争夺的人手中了。替他人做嫁衣这种事,他自然是不做的;也因为自信那□□的厉害;所以他今日还是站在了这御阶之上。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楚翊回来了?为什么楚翊能回来?为什么楚翊在这个当口回来了?!
    越王并不傻,能够谋划出如今这样局面的人也不可能是傻子。所以在见到楚翊出现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一切都只是个局。楚昭用他那残破的身体和至高无上的皇位作为诱饵,终是将他引诱了出来,楚翊或许中过毒,也或许根本没有,她隐在暗处,等的就是今天。
    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是可怕的,因为他就像是潜藏的毒蛇,随时可能探出头来咬人。但被发现的毒蛇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他可能会被轻而易举的打死,也可能被拔去毒牙变成毫无威胁的废物。
    只一眨眼的功夫,越王便将如今的局势想得明白了。楚晔是不甘心的,他多年筹谋才等到了今天,监国之位已经在手,可是一步棋错满盘皆输,在拼死一搏和保全自身之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不是为了留得青山,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拼死一搏的资本!
    朝中众臣中,纯臣占了将近四分之一,楚昭的势力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那些也不全在越王手中。平时他或许可以使尽手段让这些人向他投诚,但在局势分明的时候,却不可能有人会甘心为他卖命,更何况他手中没有兵权!
    果然,在楚翊不急不缓的踏上御阶之后,朝中众臣终于反应了过来。楚昭的势力早被楚翊接手,当即恭顺行礼,纯臣们也是为皇帝马首是瞻,楚昭下过册封储君的旨意,他们心中不管是不是认同,在这种时候也不会站出来唱反调,于是整个朝堂中超过半数的人立刻俯身冲着楚翊恭敬行礼。
    那一刻,那个人只是站在这里,就仿佛众望所归。
    有还没有弯腰行礼的大臣偷偷的看向了同样站在御阶上的越王,越王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没有往日的温文儒雅,可也没有什么狰狞不甘的模样。他一派平静,侧身冲着楚翊抬手行礼,喊了一声“殿下”,多余的话一个字也没说。
    楚翊侧目看了他一眼,不由得在心里赞了一声聪明。
    越王比她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寻常人多年谋划一朝成空,只怕都会忍不住愤怒不甘。心绪波动便会出现破绽,三言两语之间可能就会泄露出什么来。如今当着满朝文武,越王只要说错一个字,那么都不必她再费心去找什么证据或者借口,当场就可以把人拿下了。
    可惜,越王到底老谋深算,隐忍的功夫也是十足。自楚翊出现喧宾夺主,他除了眼中有一瞬间的波澜之外,竟是连神色也不曾变过,就更别提什么失口多言了。
    这实在是一个难缠的角色啊。
    楚翊心头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