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将难求-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在下一秒,她的考虑对象就一只手把她拎了起来,而她却只能伸出四只雪白的小爪子,在空中徒劳的扑腾几下……
作者有话要说:  楚翊(深沉脸):少年,放下朕,否则你将失去整个天下!!!
PS:O(∩_∩)O谢谢会飞的鱼的地雷~


  ☆、第16章  那个被赐名的皇女

  楚翊醒来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不用睁开眼睛楚翊就知道,她又回到人身上了。因为虽然极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她又是被饿醒的!而且这次的饥饿感比之前作为猫崽儿醒来时要强烈许多,她的胃甚至在火烧火燎的疼。
  一手捂着胃,一手撑着床,虚弱非常的女帝陛下勉强爬了起来,刚想叫一声“来人”,便见着眼前遮掩着的淡黄色床帘被人掀开了。
  掀开帘子的人是张岱,他已经在楚翊的床边守了一整夜了。黎明时刚迷迷糊糊的靠在床边儿睡了一小会儿,便被楚翊起床时的动静惊醒了。不过眼见着楚翊终于醒了,他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面上不禁带上了几分喜色:“殿下,您醒了?”
  楚翊按着胃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的点了点头,刚想开口让张岱给她弄点吃的过来,便见着这人已经十分识趣的转身冲一旁守候的宫人吩咐了下去。
  对此,楚翊并没有什么感触,只觉得理所当然。
  她当然知道张岱为什么这般殷勤,因为她之前的昏迷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这人从一开始就没将她放在眼里,一心只想着快些带她去见老皇帝,所以明知道她病着饿着也没想过要先给她找个医官看看,或者找点儿吃的垫垫肚子。便是离开冷宫后的第一口茶,她也是在汤池才喝上的。
  皇宫里的人捧高踩低是惯例,楚翊当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她更清楚,在张岱知道老皇帝对她的“看重”,而她又恰恰在那个时候昏过去时,这人会有多惶恐。
  确实,楚翊昏倒的时候张岱吓坏了,他抱着她的手都在抖。尤其是在陈太医开口说出皇女殿下是饿晕过去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己的小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于是在得到了将功赎罪的机会之后,这人仅剩的那点儿傲气,在楚翊面前也给打磨光了。
  楚翊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她昏过去的时候陈太医就给她下了“饿晕”的诊断,所以在看到迅速端上来的米粥和下饭的清淡小菜时,她还略有些吃惊的挑了挑眉。
  见楚翊只是看着那些饭菜,张岱显然误会了什么,忙解释道:“殿下,陈太医说您饿得久了,伤了脾胃,暂时最好不要吃什么大荤之物,喝些白粥最是养胃。”
  好吧,楚翊明白了,原来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她是饿晕过去的了,所以寝宫里才会一直备着这些吃食,方便她醒来就可以吃。不过这么丢脸的事,就这样直白的说出来,张公公你果然是不想混了吧?!
  女帝陛下已经恼羞成怒,然而多年的帝王生涯还是让她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能,所以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脸淡定的伸出手去接粥碗。
  张岱似乎还犹豫了一下,这才把碗给了她,同时不忘叮嘱道:“殿下,陈太医说您体虚……”
  楚翊终于没忍住,抬头狠狠地瞪了张嘴就没好话的张岱一眼。这一眼似乎有奇效,张岱的话戛然而止,也让楚翊终于摆脱了这般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咕——”的一声腹鸣突然响起,在安静又空旷的寝宫中传出老远……
  楚翊的脸上先是一僵,又是一红,再也顾不得自己心里那点儿小别扭和对张岱的小埋怨,举起粥碗送到嘴边就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那豪放的模样,吓得张岱在一旁直喊:“殿下,您慢些,慢些,吃这么快胃会不好受的……”
  谢天谢地,张公公没有说出“殿下,您慢些,没人跟你抢”这种话,否则女帝陛下肯定得当场发飙。
  几口粥下肚,饥饿感稍缓,那让人尴尬的腹鸣声也终于止住了。
  张岱其实并不是个不会看人脸色的人,他只是没想到这个刚从冷宫里出来的皇女会这般看重颜面。现下见着楚翊终于放松下来的神色,他又怎会还不明白?
  于是张公公十分善解人意的提起了筷子,开始帮楚翊布菜,然后绝口不提吃饭的事儿,说起了眼下的实际情况:“殿下,这里是东宫的麟趾殿,陛下已经将此处赐予您做寝宫了。这些年您在冷宫吃苦伤了身子,陛下也派了陈太医来帮您调理,只是半个月之后,您就得去上书房跟着太傅念书了……”
  张岱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楚翊捧着粥碗小口小口的喝着,也很给面子的把张岱布的菜都吃了。
  其实张岱说的这些,楚翊都知道,因为这些事与前世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前世她也被赐了麟趾殿,但老皇帝派来给她调理身子的并不是陈太医,读书也是从她离开冷宫之后的第三日便开始了。
  这些小事对于楚翊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在意的,但也是这些小事,其中却蕴含了太多的意味。比如说老皇帝赐给她的麟趾殿位于东宫,这本不是皇女或者说是公主该待的地方。再比如说,就算楚翊启蒙晚,老皇帝急于让她读书识字,也不该将她读书的地方定在皇子们读书的上书房,还派了太傅教导。
  当年的楚翊看不懂这些,只管自己过着衣食无忧的小日子,但明白人显然不少。只是很多事的发展还是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以至于让他们措手不及。
  在心中暗自摇了摇头,楚翊将自己飘远了的思绪拉了回来。她现在想这些也是没用的,至少也得等一年后,她体弱多病的太子哥哥突发恶疾薨逝,她才会走到台前来。
  楚翊将一碗粥吃了个干净,有了东西暖胃,胃疼的感觉也缓解了不少。但她到底饿了许久,只一碗粥实在是填不饱肚子,便拿着空碗抬头去看张岱。
  张岱明显有些为难,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两人的君臣之别,但事关楚翊的身体,半分差池他都担待不起。对上楚翊黑漆漆的眸子,张岱接过了空碗,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殿下,陈太医吩咐了,您得少吃多餐,奴才一会儿再让人准备吃食行吗?”
  楚翊当然知道这些,但“病人”很多时候都是不乐意遵医嘱的,因为医嘱很多时候会让人不那么愉快。比如说,让一个长期饥肠辘辘的人少吃多餐,这本身就很残忍。
  女帝陛下摸了摸已经干瘪的肚子,觉得这日子还没猫崽儿过得顺心,于是很想傲娇一把再争取一碗粥。但就在这个时候,麟趾殿外来了人,还是老皇帝派来的。
  没办法,老皇帝派来的人怠慢不得,楚翊也只好收了心思,软手软脚的从床上爬了下来。
  东宫和冷宫显然不是一个待遇,麟趾殿里一直燃着最好的银丝碳,屋子里没有半点儿烟火味儿不说,还暖和得让人感觉不到冬季的到来。
  饶是如此,楚翊刚一起身,身边也立刻围了几个宫女上来。然后不一会儿功夫,她便被人穿上了轻便厚实的冬衣,从头到脚裹了个严实。
  等到楚翊这里收拾完,老皇帝派来的人也进了寝宫了,为首的正是刘喜。他是来替皇帝传旨的,也顺便看看自己的干儿子是不是在楚翊这里好好的“将功赎罪”了。
  老皇帝的旨意很简单,圣旨上的话与前世一字不差,但来得却比前世还要快——那是一道赐名的圣旨,楚翊再次被赐名为“翊”,意为,辅佐。

  ☆、第17章  那个招伴读的皇女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楚翊的身体休养得差不多,便到了该去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了。
  十二岁才开蒙的皇女,这在楚国几百年的历史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张岱都有些担心,不知道太傅要从哪里开始教。要知道,这宫里的皇子皇女们按规矩都是五岁就开始读书的,开蒙则是更早,各宫的娘娘们在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对着他们读书念诗教认字了。
  去上书房读书的第一天早晨,天还没放亮楚翊就被张岱叫了起来。
  早朝多年的女帝陛下倒是没什么起床气,只是迷迷糊糊爬起来的时候,她的心里却是有些不安。因为经过这半个月的经历证实,她之前的猜测并没有错,她由人变猫或者由猫变人的契机就是失去意识,无论睡着还是昏迷。
  楚翊有些担心,她今天一下子起太早没休息好,一会儿在上书房不会打瞌睡吧?别人打瞌睡,叫醒也就罢了,她打瞌睡可是要一睡不醒的——她每天做人的时间显然更多,所以猫崽儿的身体一直在睡觉,每次醒来都是精神抖擞,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再次入睡!
  迷迷糊糊的在宫人的伺候下洗漱完毕,楚翊用力眨了眨眼睛,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待会儿会在课堂上一睡不醒,于是扭头冲张岱叮嘱了一句:“今日起得太早,有些犯困,若是什么时候见着我打瞌睡了,便提醒我一下。”
  这事儿张岱自然不敢怠慢,忙郑重的应下了。他目前可是跟着这位殿下混的,如果殿下去上书房的第一天就打瞌睡什么的,给太傅的印象一定会一落千丈。
  见张岱应得郑重,楚翊也放心了些。她裹着厚厚的毛裘,站在大殿门外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张岱特意准备的轿辇,抬腿就往上书房的方向走,也好让自己能清醒一些。
  张岱见状愣了一下,却也没打算拂了楚翊的意。他抬抬手挥退了轿辇,自己也跟在楚翊身后往上书房的方向走,边走还边问道:“殿下,陛下有意要为您选两个伴读,您可要亲自去看看,选两个看着顺眼的?”
  选伴读当然不能像张岱说的那么随便,只挑顺眼的。皇子皇孙读书,在朝中大臣家中寻适龄子嗣相伴,是历来有之的。这算是对大臣们表达信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帮助皇子皇孙们从小建立自己的班底势力,因此这些伴读最后大多数也就成了皇帝或者诸王的心腹。
  前世那两个伴读是老皇帝给楚翊选的,她没在意也没深交,便渐渐地将那两个人忘记了。现在听到张岱突然说起可以自己选伴读的事,楚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程子安。
  作为猫崽儿跟在程子安身边半月,楚翊对这个少年多多少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的镇西将军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文才武功皆是不弱,再加上勤勉好学,这样的人做伴读其实都是浪费人才了。无论将他放在那儿,迟早都可以大放光彩,培养做心腹绝对不亏。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子安少年他长得好看啊!!!
  爱好看美人的女帝陛下觉得,有这样一个秀色可餐的伴读陪在身边,她肯定每天都很乐意往上书房跑。老皇帝再也不用担心她开蒙晚,读书迟了。
  想着想着,楚翊的眼睛都亮了,正准备开口让张岱安排,可她话都到嘴边了,却又突然改了口:“伴读的事先不急,我还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人,父皇也是诸事繁忙,回头再慢慢选吧。”
  张岱也没多想,规规矩矩的应了声“是”,然后将话题一转,开始说起了上书房的规矩。
  楚翊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这些早就知道的事,心里却还在懊恼:刚才一时激动忘记了,她的镇西将军家两代单传,如今程家的男丁就他一个,没人在朝中任职。再加上没有长辈安排,程子安本人似乎也一直以沙场封将为目标,所以大约是不会有人推荐他来当伴读了。
  女帝陛下觉得有些可惜。但转念想想,未来何其遥远,诸般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