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将难求-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子安表现得不在意,但楚翊却不能容忍这样的质疑,于是她扬声回问那小将:“你觉得程潜当不得这样的封赏,是因为她杀死敌军主帅的功劳不够高?”
    小将愣了愣,然后诚恳的回道:“并不是,末将只是……”
    楚翊并不等他说完,便又道:“那你是觉得一军主帅谁都可以杀得了?比如你?”
    小将立刻摇了摇头,说道:“末将做不到。”
    于是楚翊又道:“既如此,你又为何质疑她的功劳?”说完她扫了一眼高台下的将士,继续道:“朕知道你们私底下都在说,程捷之所以能杀得了广平王,是因为她父亲那时便是燕军的副帅,他们父子里应外合才能得手。且先不论这个猜测是否属实,朕只问,若换做你们,无论手段如何,你们可有办法杀死广平王?”
    广平王身死,对于楚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契机。在他死前,燕国尚且没有退兵议和的意图,但他的死却间接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因为燕国人并不放心把数十万大军放在程潜这样一个降将的手中,而阵前接连换将也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再有国内的灾情牵扯,最终造成了燕国退兵议和的结局。
    有些见识的人都能想到这些,而即便是没有见识的,在这军营里当了这些年的兵,他们也能明白主帅对于军队意味着什么。
    但楚翊这样的说辞却显然不能服众,比如那小将便又说道:“末将知道这功劳不小,但末将信不过的是程捷这个人,与他做同僚,我等怕他有一日与他父亲一般投敌了!”说着略一顿,又道:“他的父亲如今在燕国已经身居高位,焉知他不会因为贪恋权势而去投奔。”
    楚翊被他这话气得牙痒,如果程子安不是女儿身,她都恨不得扒了她的衣服让这些人看看她那满身的伤!然而她最后却只能强压着怒气,冷冷的说道:“你们怕,朕不怕!朕与她少时相识,素知她人品,更信她为人!”
    校场上静了一静,皇帝都如此表态了,一时间也没人敢再说什么。
    楚翊的目光冷冷扫过四方,然后转身拂袖而去。等下了高台,她还顺手拉走了程子安。
    ******************************************************************************
    “阿楚,你生气了?”回去的路上,程子安问楚翊。
    楚翊瞥了她一眼,没好气的道:“难道你不生气?”
    楚翊以为,自己之前带着程子安同进同出已经很是招摇了,有眼色的人都该知道她对于程子安的信重。然而今天这场封赏,竟还是有人站出来质疑了,偏偏程子安看着还一副全不在意的模样,倒让她觉得有些气闷。
    程子安仍是不在意的模样,还有心情来安慰楚翊:“我不生气,阿楚你也别气了。早在知道他叛国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她说着顿了顿,又道:“其实在很久以前,这类似的话我便听说过了,只是那时候我有底气反驳,而如今没有罢了。”
    虽然程子安说得轻描淡写,但听了她这些话,楚翊莫名觉得有些心酸。其实程子安这些年一直念着要为程潜平反,要重振程家门楣,恐怕也与以前听过的那些话有关系吧?
    悠悠之口总是难堵,楚翊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无论如何,我总是信你的。”
    程子安于是笑了,她回过头来,暖棕色的眸子里映着楚翊的身影:“我知道。我也庆幸,如今楚国的皇帝是你。”
    程潜的选择到底还是太自私了些。他投敌叛国的事虽然已经过去十数年,算得上时过境迁,但当初延平帝也是看着程远的面子上才算是放过了程家老小,否则来个抄家灭族也不为过。若此时帝位上的人不是楚翊,他帮着燕国攻打楚国的消息一旦传出来,那么程家必遭灭顶之灾!
    幸好,幸好如今的皇帝是楚翊,也幸好楚翊足够信任她。
    程子安这心态倒是比楚翊还好,楚翊见她这样,却难免要先泼些冷水:“我是信你,可悠悠之口难堵,不说军营里这些人的态度,就说朝中那一班御史……你可想好今后如何了?”
    程子安眨了眨眼睛,说道:“你不是说,让我别再回来,就留在京城给你当皇夫吗?那北州军中这些人信不信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楚翊闻言一愣,她之前这样与程子安说的时候,程子安可没有回应。少年刻在骨子里的骄傲楚翊也是知道的,因此也没觉得意外和失望,可如今子安少年这意思是……答应了?
    就在楚翊愣神的这片刻,程子安皱了皱眉又道:“倒是御史那里……”
    一瞬间,女帝陛下雄心万丈,就差拍胸脯保证了:“御史那里交给我,你放心!”
    程子安放松了眉眼,应了声“好”,心中却忍不住想要叹气——有了程潜投靠燕国,她在北州注定混不下去,没有人会再轻易信任她。而以她的身份想要配得上楚翊原本就是不易,有了程潜这事儿,恐怕又要平添许多麻烦。
    要知道,皇夫这身份可比皇后都抢手,做了皇夫,他们的子孙将来甚至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临大宝!自楚翊登基起,就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的盯着这皇夫之位呢,她这身份原就配不上楚翊,再加上程潜的事,更是给人留下了最好的把柄……
    想得越多,便越觉得忧心,这时候一只手突然伸过来挽住了程子安的胳膊,楚翊的声音随之响起:“别想那么多,总之京城的事都交给我好了。”
     ☆、第180章 那个生闷气的少年
    程子安知道; 楚翊皇夫这个身份十分抢手; 却没想到已经抢手到如此地步……
    楚燕两国议和已是势在必行; 因为时至今日,谁也拖不起了。在被楚翊漫不经心的气走之后; 曲云又来过燕阳城几回; 但关于议和的谈判进行得却并不顺利。
    燕国发动战争所为的自然是利益; 但事到如今他们有了不小的折损却没有丝毫的收益,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而另一方面; 楚翊却也是不愿意退让的; 且不说燕国如今并不占优势,她完全没有退让的必要; 这场战争还是她登基之后的第一场战事,她更不能给人已软弱可欺的映象。
    于是理所当然的,谈判陷入了僵局,曲云一趟趟的往燕阳城跑; 可双方却并不能达成共识。
    转眼间,又是十余日过去; 已是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北地的冰雪化尽; 城外的草木逢春; 燕国大军储存的粮草也已经耗了个七七八八了。
    曲云又来燕阳城了,这一回,他带来了燕国新的国书。
    在去军营的路上,楚翊问同行的程子安:“子安你说,燕国这回的国书里会写些什么?”
    没有伤筋动骨; 已经休养一个来月的程子安腿伤恢复得不错,除了还不能剧烈运动之外,行走间已看不出她腿上还有伤。此刻她正落后半步跟在楚翊身侧,闻言回道:“我不知道,不过想必还是会提些条件的。”否则这仗不是白打了吗?
    楚翊已经习惯了照顾程子安的行走速度,即使她的腿伤已经恢复得很好了,楚翊的步伐依旧不紧不慢:“想来也是,不过这仗都打到现在这份儿上了,也不知燕国哪里还有脸来要什么割地赔款。”
    两人说着话,很快便到了军营。
    这些天楚翊和程子安依旧同进同出,又因着楚翊上次在校场上的表态,军中关于程子安的议论倒是少了不少。至少没有人再敢当着楚翊的面儿明目张胆的责难程子安了,而程子安又是深居简出,只和楚翊一同出现,一时间倒是全然没受到什么影响。
    主帐里等着的还是那些人,楚翊走到主位坐下,程子安也依然守在她的身后。
    不多时,曲云便被宣召了进来。楚翊难得收敛了以往面对曲云时的漫不经心,表现得郑重了些,开门见山道:“使者又来了,朕听说你这次带来了燕国新的国书?”
    经过几回见面,曲云也算是知道了一些楚翊的脾气,当即也不绕弯子,便将国书呈上了:“议和之事再三拖延,如今已是刻不容缓。我国的条件尽在其中,还请陛下一阅。”
    国书是极为郑重的东西,不比之前曲云空口白牙的几句话,楚翊的态度自然也更慎重了些。有侍卫从曲云手中接过了国书,然后恭敬的呈给了楚翊。
    楚翊第二次打开了燕国的国书,一目十行的扫了过去。这一回她看完之后倒是没有直接把国书递给祁阳让他帮忙撕了,但脸色却比上一回看过之后更加难看,当即便将那国书往面前的桌案上一扔,冷笑道:“燕国的皇子真是金贵啊,一个人便值我楚国十座城池!”
    在座诸人皆是一愣,目光都忍不住往那被扔到桌案上的国书上瞥,然而因为距离和角度的问题,大多数人却是什么也看不见的。不过听了楚翊的话,他们心中不禁猜测:难道燕国是打算派质子来楚,以此表明两国修好,然后再借此索要城池?
    仿佛为了印证众人的猜测,曲云闻言当即拱手回道:“陛下多虑了。皇子殿下固然身份尊贵,却也只是两国修好的见证。燕楚两国签订国书,之后永结同好互不侵犯,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了曲云的话,不少人心中道了声“果然”,然后神色各异。
    然而旁人看不见那国书上写了什么,程子安却是能看见的,她就站在楚翊身后,距离和角度都是正好,轻易的便将那国书上所写的内容看了个清楚明白。然后在下一刻,她便捏紧了拳头,气得脸都青了——那什么燕国皇子才不是来做质子的,他是准备来和亲的啊!
    没错,和亲。虽然提起和亲,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公主,然而楚国如今可是女帝当政。这时候燕国派了皇子过来,又摆出一副要与楚结秦晋之好的模样,所图为何也就十分明白了。
    楚翊这时候却没有去看程子安,她冷笑着:“既如此,那不如便由楚国派人去燕国做这见证,然后两国修好,燕国割让十座城池予我做个诚意?”
    曲云噎了一下,然后说道:“据下官所知,楚国皇室直系,如今只余陛下一人。”
    楚翊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既然你嫌派去和亲的人身份可能不够尊贵,那五座城池也成。国书签订,朕有生之年都不会主动攻打燕国。”
    被楚翊这样一说,这简直就像是在做买卖人口了,身份不够高贵就不值钱什么的。不过那“和亲”二字一出口,众人这才恍然——原来燕国那皇子不是来做质子,而是想来当皇夫的啊?!
    这样一想,不少人便将目光投向了程子安。
    曲云没有注意到这一刻突然微妙起来的气氛,他只觉得这位女帝实在难缠,简直软硬不吃!在他看来,燕国肯派皇子来楚国和亲,其实已经算是顾忌楚翊的面子了,至少有了这样一个借口,楚翊再割让城池便也有了理由,如此双方各退一步,议和之后面子上也都好看。
    燕国打这一场仗,在没有大败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什么都不拿就议和的。那样的话皇帝没办法向国内百姓交代,提议开战的太子更没办法向所有人交代,深知这一点的曲云也拿出了强硬的姿态,当即对楚翊道:“我国有心议和,陛下却诸多责难,下官实在看不出陛下有丝毫诚意。”
    楚翊并不吃他这一套,面带不屑的回道:“这场战争本是燕国挑起,如今难道不该由燕国收拾残局吗?朕没有向你们索要赔偿,不代表你们就可以得寸进尺!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