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纺织厂花-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是要去跟邱勤业“交作业”的时间了。何小曼也没心思再关心职工个人问题,合了花名册去厂长室。
  办公室在厂长室的外面一间,平常主要负责厂里的对外接待任务,以及帮厂领导们写材料的文秘活儿也归这里。
  何小曼走到办公室门口,停下脚步,没有立刻去厂长室,而是拐进了办公室,请秘书帮自己把调研报告又复印了一份。
  虽然现在一些企业的领导开始流行用女秘书,但邱勤业很注意影响,用的是男秘书,而且是年纪比较大的男秘书。
  因为资历比较老,这位秘书也领了个头衔,叫办公室副主任。反正这个办公室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也蛮皆大欢喜。
  副主任赵亚林会操作复印机,这是了不得的技能。
  复印好递给何小曼的时候,赵亚林道:“我还以为就是大学生来晃晃,混个经历,没想到还正儿八经写了个调研,邱厂长还这么重视。”
  何小曼笑道:“做事态度各有不同。混个经历,也对不起自己花的那些时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只有经历了两世的人,才懂得时间的意义。


第86章 “考试”
  厂长办公室; 邱勤业正看着另外小半部分调研报告。听到有人敲门,打开抽屉; 将调研部告放了进去,然后大声道:“进来。”
  何小曼微笑着推门而入。
  “小何主任啊,看起来胸有成竹嘛,花了功夫?”邱勤业很和蔼的样子。
  “不敢说胸有成竹; 不过; 看了报告,的确对我们厂有了新的认识; 也有了新的想法。”
  二人在沙发上坐下,邱勤业很有兴趣:“那说说看,牛仔布、卡其布、灯芯绒; 这三种目前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面料; 如果让崇光厂选; 应该选哪种?”
  邱勤业问得单刀直入; 这是直接要何小曼出答案的节奏啊。
  何小曼微微一笑,她能如约来到这里; 能气定神闲地坐在这里,当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三种面料都可以生产。”何小曼大胆地望向邱勤业。
  邱勤业不由笑了:“太自信了吧; 连国营大厂都不敢说这话。”
  “船小好调头; 以我们崇光棉织厂规模,恰好处于既载得起份量; 又调得了头的吨位。”
  何小曼顿了顿; 又道:“但从国际时装趋势的发展看; 我个人建议应该以牛仔布生产为主,卡其布和灯芯绒生产为辅。三种都可以生产,并不代表就要齐头并进,需要有主攻和助攻。”
  有点儿意思。
  邱勤业抑制住嘴角的笑意:“据我所知,目前市里还没有专门生产牛仔布的厂家,牛仔布在国内的需要求也很小,如果以牛仔布为主打产品,不怕销售出问题?”
  “那我能给邱厂长讲个故事吗?”何小曼扬眉。
  “洗耳恭听。”
  “有个鞋业公司,派了两名销售代表前往某热带国家开拓业务。第一位销售代表去了没几天就返回,沮丧地向公司汇报,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所以没有市场,不适合我们去推广业务,白费功夫。”
  “第二位销售代表去了几天,也回来了,兴奋地向公司汇报,太好了,这个国家的人还都没有穿上鞋,我们可以生产适合热带地区穿的鞋,然后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穿鞋比光脚更舒适、更安全。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啊,而且完全没有被开放。”
  “哈哈!”邱勤业笑了起来,“所以小何主任的意思,我们要做开拓者,不做守成者。”
  真是聪明人。
  何小曼就喜欢跟聪明人说话!
  “别看现在牛仔布的销量还不大,那是因为我们刚刚开放,牛仔裤和牛仔服装还属于稀有品。但自从美国西部片流行之后,牛仔服装因为方便休闲的特性,在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中间广受欢迎,几十年经久不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年轻人中间,也一定会风靡牛仔服装,而且这个流行,也绝非一年两年。一旦如国外那样成为老百姓的日常服饰,邱厂长您想想,这市场将多么巨大!”
  何小曼的发言极富鼓动性。她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世界,如此断言牛仔服装将会在中国百姓中普及。
  邱勤业不得不信。
  因为,何小曼的建议,与他抽屉里的那部分调研建议,一模一样。
  邱勤业赞赏地望了望她,仿似从她身上望到了未来。
  “小何主任,我必须告诉你,上次那两个外宾,克……克……”邱勤业卡壳了,外国人名字真是麻烦啊,怎么就不能愉快地叫张三和李四呢?
  “克里斯蒂安和西蒙娜。”何小曼提醒他。
  “对,克里斯蒂安。”邱勤业终于想了起来,“上次参观过后,他们对我们崇光厂印象非常好,所以通过外经贸局给我们下了一批订单,就是牛仔布。我本来是犹豫的,该不该接……”
  “当然要接!”何小曼坚定的道,“不仅要接,而且要立刻着手注册我们自己的牛仔布品牌。我们厂有色织经验,不能再被纺工局和外经贸局的订单牵着走。”
  “什么意思?”邱勤业瞥她一眼,“订单都是他们给的,不让他们牵着走,难道还能牵着他们走?”
  何小曼嫣然一笑:“为什么不能?应该是我们创出牛仔布品牌,让人家想到牛仔布,就来找崇光厂才对。而不是他们有什么订单,我们就匆匆转什么品种,这样也太被动了。”
  “哈哈,年轻人!喜欢主动的年轻人!”邱勤业大赞,“真合我意。崇光厂是区属企业,但我却有一颗大企业的心。何小曼,想不想去特区学习一下,特区那边已经开始有厂家生产牛仔布,去学习学习人家的经验,回来也可以少走弯路。”
  特区!就是那个与香江只有一街之隔的特区!
  何小曼兴奋起来,纵使后世去过无数次,但那也是后世。
  这个年代的特区是什么样?
  也是那样朝气蓬勃如初生的太阳吗?也是那样活力四射如鸣啸的大海吗?
  “想去,太想去了。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呢,以后珠三角会和长三角一起,成为祖国地图上两颗耀眼的明珠!”
  “哈哈,看看你,眼睛都放光了。小何主任真是有激情,还常常像是个孩子。”邱勤业今天也被她感染得气象万千起来,“我这就让办公室去联系厂家,安排行程,我们崇光厂要组织一个学习团,好好去特区向人家学习各种先进经验。”
  兴奋了片刻,邱勤业突然细嚼起何小曼刚刚说的话,不由问道:“对了,你刚刚说到注册商标?”
  “是啊,商标法早就实施了,我们完全可以依法办事,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以后如果打响了名声,这个商标非常非常值钱的。”
  何小曼现在真心把崇光厂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份子,愿意倾尽全力去打造它。
  邱勤业踌躇满志:“回头全厂征集商标,咱们轰轰烈烈搞一回,让职工也增加点凝聚感!”
  何小曼笑了:“邱厂长,今天车间里的排班投票结果要出来了,这办得也够轰轰烈烈,您昨天说亲自来监票的呢……”
  “什么时候出票,这事我肯定得支持你一把,不然你以后别想好好说服那些老工人,个个都精明得很。”
  邱勤业向来相信制度管理,而非人情管理。
  听说邱厂长亲自来监票,早班下班的工人都没肯回家,挤在车间门口等着看唱票呢。
  等人都到齐,何小曼宣布了很简单的开箱唱票注意事项,然后正式开箱。
  要说这公平,何小曼是真的做到了。箱子上两把锁,一把在车间副主任的手里,另一把在一位老职工手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各自打开对应的锁,将里边一堆小纸条倒了出来。
  每张小纸条上都有何小曼的签名,这错不了。
  但是,结果却出了意外。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唱票的人竟然唱出了289票!
  可是织布车间一共只有276号人啊!
  多了13票,这算什么意思?
  小纸条就写了276张,绝不会有错。何小曼当着邱勤业的面,将小纸条一张一张认真地核对了一遍。
  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有效票只有270张,另外19张是有人模仿何小曼签的字!
  邱勤业啼笑皆非:“看来想改到四班三运动的同志特别多,不惜使用这种手段来增加票数,这是多迫切啊!”
  怎么办?
  何小曼将难题踢给了邱勤业。
  谁让他要来现场督察?你督察了就顺便一锤定音呗。
  “咳咳。”邱勤业清了清嗓子,站到工人中间。
  “织布车间有效选票276票,其中270票都投了新的四班三运转,虽然出现了19张废票,但无伤大雅,也不能左右结果。”
  工人们都期待地望着他,只见邱勤业又道:“厂部说过,织布车间生产方式的改革,这次由织布车间员工自行投票决定。厂部绝不食言,说出去的话,就一定照章执行。”
  “我宣布,织布车间近期将正式开始‘四班三运转‘试点,具体日期由小何主任和生产科商议妥当后尽快做安排。”
  工人们顿时高声欢呼,恨不得开心地将何小曼抛起来,还好何小曼跑得快,立刻转身回了办公室,躲着死不肯出来。
  她们又想去抛邱勤业,邱勤业摸着鼻子拔腿就走,还好没有水晶鞋,不然这匆忙的,肯定也掉在现场了。
  同样每天工作八小时,做三天休一天,和做六天休一天,差距实在太大了。别说上班时间要多值几台机,就是让她们多跑五里路也愿意啊!
  小何主任在崇光厂的声誉更隆了。
  织布车间的人走出去腰杆也更硬了,人家可是试点车间,你们羡慕不来啊!
天〃迹〃社〃区〃小〃说〃下〃载〃网

第87章 叶师傅的苗头
  四班三运转的奇效; 仅仅四天一轮下来,就非常明显了。
  何小曼对此次试点很看重; 认真地做了各项数据的统计,从数据看,停机率减少了,疵布率也降低了。而且在新一轮人员顶上的时候; 何小曼找了几个人有重点地谈了话; 就目前来说,反响很好; 几乎是一致好评。
  厂部也表示,让织布车间运行两个月,看看有没有什么预料不到的弊病; 两个月下来若果然如预期那样高效; 那就全厂推广一。
  搞得其他车间可羡慕死织布车间了; 下班的时候若几个车间的人一起出厂门; “你们好舒服啊,明天可以休息了”;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改啊”,“你们可好好珍惜; 别糟蹋了害我们轮不上”……类似的谈话天天在厂门口发生。
  “因为我们有小何主任啊!”
  一句话; 就可以接所有。
  这话传到何小曼耳朵里,哭笑不得:“叶师傅你看; 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叶美贤还是那样声音柔柔的; 语气却淡淡的:“小曼不是俗称‘烤不怕’的么。眼下这还只能算文火慢炖; 后面啊,有你急火猛攻的时候,你可招架好了。”
  “叶师傅,你还算不算我师傅了,也不帮着徒弟说说话!”办公室没人,何小曼就放开了跟师傅撒娇。
  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喂,崇光棉织厂织布车间。”何小曼接电话喜欢自报家门,节省彼此的时间,省得问来问去,几个回合下来,又浪费时间还浪费话费。
  “你好,我找叶美贤。”何小曼一听,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
  “稍等……”将话筒塞给叶美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