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终于又重新有了依靠。大姐姐醒来之后好厉害,从娘亲那里传了好多本事,能采山货赚钱,能做好吃的饭食,还懂得炼体之术。
    姐夫人也很好,虽然有些憨憨的,可也勤快能干。
    哦,对了,姐夫还奋不顾身的救了姐姐的性命,还像爹爹一样会功夫,能打猎……在这一对儿孩子的心目中,娘亲无所不能,大姐姐学了娘亲很多本事,自然也是无所不能的。
    这样的认知让他们很安心,又可以安心地做一个孩子了。
    带着然姐儿练了一套瑜伽,又做了几组普拉提减脂动作,景恬已经汗如雨下。
    看太阳已经跳出了地平线,天光有逐渐大亮的趋势,她便叫然姐儿回去。
    大概半个多时辰前,陈良已经带了自哥儿去山里,说是要教他功夫,景恬没有跟去。
    因为陈良说他的功夫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不适合女人练习。
    随后,等景恬和然姐儿炼体小成之后,他会教她们一些女人也可以练的功夫来防身。
    景恬刚刚带着然姐儿回到茅草屋门口,就看到大姑挎着篮子走来。
    昨天景来弟听说她们早上以后不再去隔壁做活儿,就给这几个连灶都没有的孩子端来了朝食。
    一般来讲,村子里面的人都是半上午的时候用朝食的,可是大家因为一早就要进山,所以景来弟就早早地煮了野菜糊糊。
    山里早上的寒深露重,她想让孩子们都喝些热汤暖暖身子。
    至于孩子们这几天吃得欢的鲜羌桃仁儿,在景奶奶知道售价之后,就再不准大姑家的几个孩子们当零嘴儿吃了。
    景恬几个吃的时候,她虽没有说什么,可那眼中的心疼表现得实在太明显。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人都紧锣密鼓的忙碌着,每个人都秉承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力贡献着自己的能量。
    因为怕记错了日子,大姑竟然还在屋后的院墙上用土疙瘩划着标记。
    每天采集收工回来就先兴致勃勃地跑去划上一道。对于这样谨慎的行为,家里的最高领导人景奶奶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坚定的支持……
    白天景奶奶编筐子和晾晒用的簸箩,大姑父砸核桃仁并且去壳,小五挑选核桃仁并且分类。
    其他人还是分组进山采集。天快暗下来的时候,所有人一起在大姑家用了夕食,就分工处理采集来的蘑菇和木耳。
    为了保证足够的时间,景奶奶还特意豪气地让大安表哥去鲁四公家买了15文钱的灯油。
    转眼,大姑家后院墙上的土印子就划够了五条。
    这天,景恬带着她的三小只和“拖油瓶”陈良早早锻炼完身体就去了大姑家。
    今天是要去连记交货的日子。大姑家一早就忙碌了起来。
    收起来最后一批晾晒的木耳和蘑菇,这次去连记送货的一行四人在一家子的期盼中出发了。
    作为唯一的女孩儿景恬不用负重,这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一路上给大家唱歌解闷儿,倒也起到了一些缓解路途疲劳的作用。
    太河乡这天刚好有集,比景恬她们上次来的时候要热闹许多。
    但这个时代的热闹照现代乡镇街道的日常人流量也少太多了。他们三人都背着重重的货,景恬走在前面直奔目的地。
    “到了。”太河乡并不大,几人又是专心赶路,不一会儿就看到连记干货铺的门面。
    景恬走在前面,刚迈步进了铺子,立刻就有小伙计热情地迎了上来。
    这个小伙计对景恬可谓印象深刻,他当时也是顺嘴帮着跟连管事提了一句。
    结果没想到后来少东家亲自见了她,听说还谈成了买卖。因为他帮着说话,还被赏了二两银子。
    这不,又见到了这位小姑娘,他自然是感激不尽,打起精神招待。
    “是景家姑娘吧?”木案后面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看见落落大方的景恬便摸着胡子微笑了起来,“我是连记新的账房,姓刘,掌柜的已经交代过了,东西可都带来了?”
    景恬心下了然,那陈账房必然是受了责罚。“刘叔好,”景恬笑眯眯地冲着刘账房福了一福,指着门外,“就在门外呢!”
    “好,景家姑娘先到后院儿等一下,”刘账房指着景恬身边的小伙计说道,“福子帮着把东西搬进来。”
    刘账房一边打发伙计去通知李掌柜,一边让那个叫福子的伙计帮着,将几人背来的货物往后头搬。
    景恬跟着进了后院,看着伙计们将筐子里的东西倒出来过秤,就见李掌柜从后院的一个偏房里大踏步走了过来。
    “景家姑娘,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就来了。”
    “李掌柜好。”景恬笑着打招呼,心想,时间就是银子,不早怎么行。
    李掌柜走过来,看着散出来的货品点了点头。
    “这里交给刘老哥,景家姑娘,你们跟我到屋里坐坐。”
    景恬刚好也有些话想说,便招呼了陈良还有李安和李乐,一起跟着李掌柜进了后院西面的一个偏房,随后就有小伙计端了水送上来。
    这应该是一个休闲的会客室,不像正屋里摆放着条案,需要跪坐着。
    屋里放着几张胡凳,景恬在李掌柜的示意下大大方方的坐了,李安和李乐则有些拘谨,都坐得端端正正的,虽然对屋里的摆设好奇,却也不肯东张西望。
    “这一路也辛苦了,喝些热水吧。”李掌柜让道。
    景恬微笑着点头,端起水却没有喝,而是握在手中,对李掌柜说道:“李掌柜,我们村里人采摘些山货也不容易,还望能够帮我们遮掩一二。”这件事,她暂时是希望保密的。
    旁的不说,但是她家隔壁那个亲奶奶,若是知道大姑赚了钱,一定是会伸手索要的。
    虽然她并不怕她,可她嫌麻烦!
    二来若是村里人都知道她们卖山货赚钱,这一来二去的只怕大家就都做起来了。
    带领全村人致富这听起来让人热血澎湃,可景恬目前还真是没有这个能力。

  ☆、43。第43章 第一桶金

李掌柜听了景恬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我明白,”李掌柜道,“这件事,我会知会下面,看你们几个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啊……”景家的情况,这几天他也着人打听了。
    毕竟双方签署了契约,以后是要长期合作的。连记是大商家,为了信誉着想,也得对供货方知根知底儿一些。
    景恬也听出了这一层意思,却并没有什么异议。
    她们的情况摆在那里,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不怕连记打听。
    而连记打探了她们家的情况也是出于做生意的谨慎,打探了没有瞒着她也是一种坦诚的态度。
    因此,景恬对自己傍上的这个“大款”越发的赞赏了。
    陈良听到李掌柜的话却是眼神一凝。
    那晚他察觉到有人跟踪他们,随后他做了暗记,安排辰骁卫追查。
    发现那晚跟踪他们的,是同盛楼门迎的那个小伙计六子。只是随后几天六子就照常在同盛楼做门迎伙计,他便也没有再深究,只是安排了人手稍作留意。
    几人又聊了几句家常,刘账房就从外面进来。
    “……干木耳60斤,脑白金30斤,各色干蘑菇50斤,其中真姬5斤,另有鲜平菇二十斤……”陈账房说道,“按照之前谈定的价格,一共是一十三贯又七百九十文钱。”
    李掌柜点了点头,看向景恬,似乎征询她的意见。
    虽然陈良和李安都看起来年纪大一些,但是他看得出来,这几个人里面做主的人是景恬。
    送来的货品的重量和价格景恬在出发前都算过,分毫不差,她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那十三贯还得劳烦您给换成碎银子。”景恬说道。
    若是一万多枚铜钱,那可不轻,关键是铜钱又重体积又大,不符合她闷声发财的诉求。
    “可以。”李掌柜痛快地答应了,让刘账房去取钱。
    刘账房很快就取了一个钱袋子回来,七百多枚铜钱用草绳穿成了八串儿,然后就是14个银块儿,其中有一个略小一些,其他13个则是一般大小,应该就是一两。
    “这是?”景恬指着那块儿小一些的银子问道。
    “咱们大唐缺铜,铜贵银贱,”陈账房答道,“说是一千钱可当银一两,可实际上一两银子通常只能当大约950钱用。你要换成银子,便是一十三两又七分银。”
    景恬听了,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们这穷人家的孩子,也没机会用银子,倒是让您见笑了。”之前判断的没错,这连记果然是个好商家,童叟无欺。
    李掌柜和刘账房都笑呵呵地说着不碍事,一时间气氛更加祥和友好了。
    之前两家子就说好了要五五分账,所以在后院时,景恬就想把大姑家的银子给大表哥收着,可他愣是不接。
    所以她就只好把银子都揣兜里,给两人一人一串铜钱,让他们待会儿在集上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连记出来,几个人相视而笑。尤其是李安和李乐,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还是他们自己参与劳动赚来的钱。
    方才在连记,当着外人的面儿,大家都绷着,这会儿只剩下自己人,便再不忍着了。
    “咱们有钱了!”李家二郎嘿嘿地傻笑个不停。
    景恬也笑着点点头。银子都要先存起来,她有了一些想法,要想实施起来还需要一些启动资金。
    再除去给两个堂兄弟的零用钱,景恬手里还剩下五百九十文。
    她打算买上一石精磨的小米,大约需要100文;再扯80尺粗棉布,给大家每人都做一身新衣服,需要240文;剩下的钱景恬打算再买10只小鸡崽子,她来的路上听到了有人叫卖,说是10只只要50文;然后再买些肉……
    景恬这边兴致勃勃的盘算了一番,正准备出发开始购物,却发现她大安子和小二两人还在她身边,并没有拿着钱去赶集。
    “大表哥,不是说好咱们半个时辰后在老钱家摊子会和吗?你俩咋没去逛逛?”景恬问道。
    大安子摸了摸头,呵呵地笑了笑。二郎便接口说道:“姐,我俩想来想去也不知道买啥?”看他们两个为难的样子,景恬心中了然。
    来的路上,两人说了好些想买的东西,但都是节省惯了的人,真的要他们去买东西,就又舍不得了,觉得这样不是必须,那个也不是必要的了。
    “以后,咱们还可以挣更多的钱呢!”景恬笑笑,拍了拍自己腰间的小钱袋子,“你们俩这不会花钱怎么行?整钱我都存起来了,只花这些铜钱。”
    听景恬说起那些银子,两兄弟又松动了些,但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景恬就叫他们跟着自己和陈良一起逛。
    几人扯了布,又兴高采烈地挑了十只小鸡崽子,景恬还撺掇大表哥给大姑买了一个竹簪子,给景奶奶买了一块儿包头巾。
    她自己则给然姐儿和小五买了彩色的头绳,买了一大包饴糖。
    在集上转了大半圈,景恬才知道原来此时虽然也有人养猪,但很少有人吃猪肉。
    贵人们嫌弃猪肉有一股腥臊气,是排在狗肉之下最低一等的肉食。
    只有贱民才会食用。原来此时人们还不知道猪要阉割之后再食用猪肉啊,景恬发现自己貌似又多了一条致富之路。
    最后,景恬在一家卖鱼的摊子上买了三条江团,这种鱼景恬前世很喜欢,肉质鲜美细腻,一斤要将近一百软妹币,没想到这里三条一共六斤多的江团,只要一百来文。
    自觉占了大便宜的景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